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一直糾結一個問題,就是給輪胎打氮氣到底有沒有特別的作用?相信很多人都能講出來不少道理,有人會說打氮氣好處多多,有人會說就是商業炒作騙錢的,空氣免費,氮氣好幾十塊錢……編輯今天就用實驗來驗證一下到底作用有多大。
測試之前一天將輪胎充氣和壓力調整好,左側兩個車輪充空氣,前/後壓力分別是2.25bar/2.25bar,右側兩個車輪充氮氣,前/後壓力分別是2.15bar/2.15bar。
注意:四條輪胎的初始壓力有所細微差異,並不影響結論的對比,以下對比的是經過一段時間行駛後壓力和溫度的變化,從差值可以說明充氮氣相對於充空氣的作用大不大,下面一起看數據見分曉吧。
輪胎壓力對比——空氣、氮氣增長幅度基本相同,優勢微小
早上的溫度比較低,15度左右。首先進行第一個階段測試,在路況極為良好的情況分別按照三種車速行駛,達到設計距離後馬上停車記錄,每個車輪每次都是測量三次取平均值。數據見下表:
輪胎壓力變化(單位:bar)
以下數據均為三次的平均值
時間/氣溫進入高速路前壓力行駛10km時(車速80km/h)
行駛50km時(車速120km/h)
行駛100km時(車速170km/h)
左前(空氣)
9:00/15℃2.252.252.302.3514:00/23℃2.352.352.40左後(空氣)
9:00/15℃2.252.252.252.3514:00/23℃2.302.352.40右前(氮氣)
9:00/15℃2.152.152.152.2514:00/23℃2.202.252.30右後(氮氣)
9:00/15℃2.152.202.202.2514:00/23℃2.202.252.30從記錄的數據可以看出來,以80km/h的速度行駛過10km之後,四條輪胎的壓力有三條壓力沒有任何變化,只有充氮氣的右後輪微微增加了0.05bar的氣壓。說明在中速行駛一段時間後充空氣和充氮氣的輪胎沒有區別,甚至氮氣的負面數據增加比空氣變化還明顯。
在高速路段,以120km/h定速行駛30km後(差不多是以80km/h勻速圍著北京三環路跑一整圈),充空氣的左前輪和充氮氣的右後輪壓力分別增加了0.05bar,而左後輪和右前輪沒有壓力依然沒有任何變化。到目前為止,在完全相同的測試環境下,充氮氣的輪胎沒有體現出數據上的優勢。
嘗試著將車速繼續提升,把車速固定在170km/h巡航,持續行駛50km,這個速度已經接近普通家用車的極速了。測試結果是四個車輪的氣壓非常一致地均增加了0.1bar,增長值完全一樣,充氮氣的車輪沒有體現出優勢。
以上是測試記錄表,可能看起來比較暈,那咱接著看完下面的柱形圖,列出來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氮氣的優勢並不明顯。
上午——氣溫15度左右/總行駛時間2小時
前輪壓力對比
後輪壓力對比
下午——氣溫23度左右/總行駛時間2小時
前輪壓力對比
後輪壓力對比
下午氣溫升高到23度左右,再次氣溫下採集的數據,只有80km/h行進10距離這個時間段裡,充氮氣的右前輪比充空氣的左前輪少增加了0.05bar的壓力,而120km/h和170km/h的測試過程中充空氣輪胎和充氮氣輪胎的壓力值完全一樣。
經過了三種車速的階段測試得出的輪胎壓力數據來看,充氮氣的輪胎在各個速度下的變化都很穩定,壓力的增長幅度相同,這和我們平時在輪胎店內聽到的關於充氮氣壓力比充空氣壓力更穩定的說法有很大偏差。所以通過實驗證明了:充氮氣對於輪胎壓力的穩定性的提升基本上沒有作用。
本文來源:汽車之家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