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讓尼安德特人開始畏懼疼痛,自此這個種群走向衰落

2021-01-08 COPSPOWER

相信很多男孩子都會認為身邊的女孩子都比較矯情,她們似乎被針刺一個小小的眼都會感覺很疼,因此在面對許多打針都要哭的女孩子時,很多男孩子都表示嗤之以鼻認為她們是裝出來的,都是矯情在作怪。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科學家早就得出結論,男性比女性對疼痛的耐受更高,是因為女生身體的疼痛纖維分布比男性更密集,這樣一來,女性對於疼痛的感知力更高,所以輕微一點點受傷就疼痛的女孩子並不是矯情,是因為她們真的怕疼。

除了女生,也有一部分男生很怕疼,但是他們怕被說成是矯情所以羞於開口。實際上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怕疼和矯情與否沒有關係,而是基因在作怪。縱觀歷史,據科學家發現還有一個種族的人比咱們還害怕疼,這個種族就是尼安德特人。從12萬年前起,尼安德特人就開始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那時候地球上有許多大型食肉動物,加上地球氣候變幻莫測,因此尼安德特人的生存面臨著許多極端考驗。

據科學家在曾經尼安德特人棲息地洞穴裡挖出的尼安德特人骸骨中提取的基因發現,當時的尼安德特人不光要面臨來自外界食肉動物等大型野獸帶來的威脅,還要面臨來自身體上比他人更敏感的疼痛感知力,這種說法就意味著,尼安德特人比咱們都要怕疼。這種說法的誕生也是源於基因科學的進一步深入研究,科學家提取尼安德特人的生物基因之後,發現他們體內傳到疼痛的基因發生了變異,這種基因名字叫做SCN9A。

隨著科學家的研究繼續深入,他們發現,這個為人體內傳到疼痛的基因發生病變後,尼安德特人會比之前沒有基因變異的時候更怕疼。因為後期科學家在將這種病變的基因放在其他生物對象上做實驗的時候,也驗證了這個道理。據研究統計發現,由於現在很多英國人身上都存在他們的基因,因此通過試驗之後,科學家也發現,這一類攜帶了尼安德特人病變基因的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會比沒有攜帶這種基因的人更害怕疼痛。

因此,科學家猜測,尼安德特人種族走向消亡和這個基因的病變有關,疼痛耐受力降低便意味著很小的一點疼痛尼安德特人都能夠將其放大,因此很多疾病他們都熬不過去。所以身邊如果再有怕疼的人的時候咱們就不要嘲笑他們了,這並不是矯情,或許是他們基因裡的特性。所以,怕疼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按照基因科學來講,一切身體特性都是有跡可循的。

相關焦點

  • 一次基因突變,讓尼安德特人開始畏懼疼痛,自此這個種群走向衰落
    審核-小文從大約12萬年前開始,尼安德特人的足跡就開始遍布整個歐洲地區。而那個時期的地球正處於冰河時代,這使得處於歐亞大陸之間的尼安德特人不得不以圍捕野牛、猛獁象等兇猛生物作為食物。然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除了要面對比其他大陸人種更多的生命危險之外,他們對疼痛的感知似乎也更加敏感。
  • 基因突變讓尼安德特人「很怕疼」
    作者:唐一塵尼安德特人生活艱難,這些冰河時代的狩獵者在歐亞大陸西部靠捕獵猛獁象、野牛和其他危險的動物勉強維持生計。除了生活不易,他們還可能有更強的痛感。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遠古人類的蛋白質NaV1.7的編碼基因有3個突變,該蛋白質會向脊髓和大腦傳遞疼痛感。
  • 基因讓尼安德特人「很怕疼」—新聞—科學網
    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遠古人類親屬的蛋白質NaV1.7的編碼基因有3個突變,該蛋白質會向脊髓和大腦傳遞疼痛感。他們還發現,在英國人樣本中,那些遺傳了尼安德特人版本NaV1.7的人往往比其他人的疼閾值更低。 「對我而言,這是第一個使用現代人的基因改造模型了解尼安德特人的生理機能的例子。」德國馬普學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 Svante Paabo說。
  • 科學家稱: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可能與一個痛疼基因突變有關
    尼安德特人最早於1856年在德國尼安德特河谷被發現,早期一直無法確定他們獨立人種還是智人的亞種,2010年的研究發現現代人基因中比如東亞和歐洲人都含有1.5-2.5%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比現代人更優秀:抗紫外基因另外早先以為非洲人沒有尼安德特人的混血基因,但現代基因測序發現,非洲人的抗紫外基因就來自於尼安德特人,據分析應該是在2萬年前的智人與尼人的混血將這個基因帶回非洲的!
  • 科學家稱: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可能與一個痛疼基因突變有關!
    尼安德特人以及他們與人類的混血經歷尼安德特人最早於1856年在德國尼安德特河谷被發現,早期一直無法確定他們獨立人種還是智人的亞種,2010年的研究發現現代人基因中比如東亞和歐洲人都含有1.5-2.5%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 「怕痛基因」促使了尼安德特人的滅絕
    該報告指出,控制人類疼痛的SCN9A基因(編碼Nav1.7蛋白)在尼安德特人身上發生了突變,對於一般人而言,SCN9A基因的存在就如同「音量的旋鈕」,它的存在可以調定神經纖維內的疼痛程度,也就是說一個人對於疼痛的承受度取決於它。
  • 聰明的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沒活下來?研究發現他們的基因或有缺陷
    我們從最新研究中可以了解到,或許尼安德特人與智人所處的進化階段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定的線索。雖然目前世界上仍有一部分人體內含有百分之一左右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但是科學家至今無法解釋它們是如何與智人存在交集的。加上,相關年代過於久遠,所以很多信息已經變得十分模糊,有待進一步考證。
  • 繼承了編碼NaV1.7蛋白的突變基因,使現代人對疼痛易感
    在某些情況下,它賦予了個體對疾病的恢復力,或者是一個獨特的腦型,但還有少數人似乎繼承了尼安德特人敏感的一面——容易感覺到疼。疼痛是通過特殊的神經細胞介導的,當潛在的有害物質影響到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時,這些神經細胞就會被激活,它們有一個特殊的離子通道,在把疼痛信號發送給大腦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該離子通道與尼安德特的一個基因變體有關。
  • 尼安德特人是由於疼痛基因變異,痛死而滅絕的,這種說法靠譜嗎?
    尼安德特人是歷史上可歌可泣的一個人種,現在滅絕了。最近網絡上有一個奇怪流言稱,這個人種之所以滅絕,是由於其基因中帶有的疼痛基因變異,尼安德特人都是被活活痛死了。還說是專家說的,果真如此,也太令人恐怖了。出了這檔子事我一無所知,作為一個科普作者也太孤陋寡聞了。
  • 那你上輩子可能是尼安德特人,這或是他們滅絕的原因!
    其實這是疼痛基因在作祟,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這種疼痛基因或許早已與滅絕的尼安德特人有關。疼痛表達這種基因叫做SCN9A,主要在人體內承擔傳遞疼痛信號的任務。當人類受到疼痛刺激時,體內的蛋白質會釋放鈉離子流,轉而刺激神經細胞,這個時候SC n久便會將疼痛信號傳遞給大腦,大腦再發出下一步的指令,因此有人認為SCN9A其實就像一個疼痛放大器,可以把我們的痛覺無限放大,因此擁有SCN9A基因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疼痛。
  • 別慌,你可能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疼痛的傳播過程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解釋,為什麼我們會感到疼痛。當疼痛的信號開始傳輸的時候,首先會到達大腦當中,有一基因是專門負責傳遞人身體的疼痛信號的,被稱為疼痛基因,在這一基因裡面有一個特殊的蛋白質,當我們感受到疼痛的時候,蛋白質就會釋放一些例子,刺激神經細胞,最終將這些疼痛感傳遞給大腦,我們就會感覺到疼痛感了。
  • 基因改良:科學家用尼安德特人DNA培育"微型大腦"
    如果人類和尼安德特人大腦生物學存在顯著差異,類器官將首先有所表現。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遺傳學部主管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教授稱,尼安德特人最接近現代人類,因此我們應當定義他們是一個種群或者人類物種分支,並真實地進行對比研究。之前帕博成功進行了國際間研究合作,試圖破解尼安德特人基因組,目前他們計劃在實驗室通過複雜基因編輯技術引入尼安德特人基因。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生殖隔離嗎?為什麼我們體內殘留著尼人的基因?
    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我們現在的現代人發現(註:現代人包括20萬年前的人,現在的現代人指的是當前生活的人),除了非洲人之外,其他地區的人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科學家們甚至還從一具骸骨中發現了含有10%左右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 病毒全世界大流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曾救過我們的命
    這種偶爾的基因混合遺留下來的遺傳物質,最終是以尼安德特人的 DNA 的形式存在,導致許多現代人類繼續攜帶著這種遺傳物質。尼安德特人 圖片來源:網絡一項新的研究認為,我們應該感謝尼安德特人,幫助我們應對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病毒大流行。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恩怨糾葛
    現代人類的祖先是智人,生物學上屬於人屬動物下的一種,而尼安德特人的歸屬一直都存在著爭議,但是更多的會把尼安德特人看成是和智人並列的人屬動物下的一種,但是跟智人的親緣關係較近。尼安德特人在一些影視作品和漫畫中被描述成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形象,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至三五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大約二百多萬年前古人類走出非洲走向全世界,基因突變和變異的積累在不同環境的選擇之下,古人類走上了不同的進化之路。例如尼安德特人來到歐洲和西亞,由於寒冷的環境它們進化的非常魁梧,確實是四肢發達。
  • 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
    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根據達爾文進化論,我們知曉人類的祖先是南方古猿。經過一步步的演變和進化,才有了現代人的形態。一開始很多人並不相信進化論,反倒對女媧造人的傳說深信不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女媧創造的,這屬於神創論,早已超乎人類的認知範疇。以現代的新技術來看,達爾文進化論更彰顯實際,它完善的記述生物的發展歷程。當達爾文首次提出這一觀點時,受到業界的抨擊。很多人認為自身出生高貴,怎麼可能與猴子牽涉到一起呢?他們的這種思維完全可以理解。
  • 科學家發現了三種導致背部疼痛的基因突變
    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三種與背部疼痛相關的基因突變,全世界有數百萬人正遭受背部疼痛的困擾。SOX5、CCDC26/GSDMC和DCC這三種基因突變被認為是影響脊骨發育的原因。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研究人員對超過15萬歐洲血統個體進行的全基因組薈萃分析,從而得出了這個結論。這三種突變甚至還與坐骨神經痛和關節炎等導致疼痛的疾病相關,其中SOX5的相關性最明顯。
  • 基因突變,這個71歲老奶奶感覺不到任何疼痛,部分遺傳給了兒子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8日報導,來自英國因弗內斯郡懷特布裡奇市的71歲老奶奶喬·卡梅倫,一直過著沒有痛感的生活,分娩時沒有疼痛感,割傷了自己也毫無知覺,甚至吃辣椒她覺得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倫敦大學的哺乳動物感覺遺傳學博士詹姆斯·考克斯及其團隊,對卡梅倫進行了基因檢測研究,結果發現她有兩種DNA突變,其中一種特殊的基因會降低疼痛感和焦慮感,而這種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只有百萬分之一。
  •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存在生殖隔離嗎?
    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我們現在的現代人發現(註:現代人包括20萬年前的人,現在的現代人指的是當前生活的人),除了非洲人之外,其他地區的人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科學家們甚至還從一具骸骨中發現了含有10%左右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 尼安德特人滅絕之謎:尼安德特人是怎麼滅絕的
    有一個尼安德特人骨折後並沒有很快死亡。據研究,是他受傷期間得到了同伴們的照顧,才得以存活了一段時間。 以上表明,尼安德特人開始對活的和死的同伴表示關心,他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活力來自何處,開始思考人死後到何處去這樣的問題。這些都說明尼安德特人的智力已經有了較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