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這個71歲老奶奶感覺不到任何疼痛,部分遺傳給了兒子

2020-12-05 冰川思想庫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8日報導,來自英國因弗內斯郡懷特布裡奇市的71歲老奶奶喬·卡梅倫,一直過著沒有痛感的生活,分娩時沒有疼痛感,割傷了自己也毫無知覺,甚至吃辣椒她覺得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同時,除了對疼痛無感,卡梅倫也很少驚慌,兩年前出車禍時她就表現得非常冷靜。

▲喬·卡梅倫

在接受採訪時卡梅倫說,「我8歲的時候,滑旱冰摔斷了胳膊,直到3天後,我媽媽看到我的胳膊有點奇怪才發現我骨折了。」

甚至在使用烤箱時,卡梅倫不小心燒到自己也全然不覺,「當我聞到燒焦的肉味時,我才注意到我的手被燒到了。」

▲喬·卡梅倫與丈夫、母親

卡梅倫曾患有嚴重的關節炎,她經常抱怨手指有畸形的情況,可是因為不痛她也就沒在意。一年後,當她的家人帶她去醫院檢查時,醫生直接對她的右手拇指進行了梯形切除手術,X光片也顯示她的臀部「幾乎要解體了」。

在65歲之前,卡梅倫都過得非常開心,對疼痛無感,她並不覺得這不正常。

▲卡梅倫的雙手,上面還有一些傷疤

科學家對卡梅倫的情況很感興趣,他們希望通過對卡梅倫的研究,能開發出新的止痛藥,並研究如何能夠讓傷口快速癒合,這或許能夠幫助全球每年3.3億接受手術的患者。

對此,卡梅倫表示,「如果對我的研究能夠幫到其他人,我很高興。」

倫敦大學的哺乳動物感覺遺傳學博士詹姆斯·考克斯及其團隊,對卡梅倫進行了基因檢測研究,結果發現她有兩種DNA突變,其中一種特殊的基因會降低疼痛感和焦慮感,而這種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只有百萬分之一。

在卡梅倫身上,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條從未被發現的染色體,他們稱之為FAAH-OUT基因,主要是負責參與疼痛信號的傳遞,有助於減輕疼痛,快速癒合傷口,降低焦慮,但也會使記憶力下降。

研究認為,正是這些基因突變導致卡梅倫體內含有更多的天然舒緩情緒的化學物質大麻素,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卡梅倫擁有了更陽光的性格。

那這種基因突變會不會遺傳呢?

研究人員對卡梅倫及其親屬進行了DNA檢測。卡梅倫的母親和女兒都有疼痛感,但與她有著相同基因突變的兒子對疼痛也有些麻木。

卡梅倫的父親已經過世,據家人介紹,她父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是英軍坦克團的一名上尉,曾經在腿上留有彈片平時卻很少服用止疼片。

▲喬·卡梅倫與丈夫、兒子、女兒

不幸的是,卡梅倫在60多歲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

考克斯博士相信,這個世界上可能不少人與卡梅倫一樣,擁有相同的突變基因,對疼痛沒有任何感覺。他希望,這些人能夠站出來,來幫助他們進行深入的研究。

(庾添)

相關焦點

  • 繼承了編碼NaV1.7蛋白的突變基因,使現代人對疼痛易感
    疼痛是通過特殊的神經細胞介導的,當潛在的有害物質影響到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時,這些神經細胞就會被激活,它們有一個特殊的離子通道,在把疼痛信號發送給大腦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該離子通道與尼安德特的一個基因變體有關。北京時間7月24日,發表在《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表明,遺傳這種特殊變體的人會更容易感覺到疼。
  • 一次基因突變,讓尼安德特人開始畏懼疼痛,自此這個種群走向衰落
    該論文指出,研究人員通過對遠古人類親屬進行基因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體內的編碼蛋白質Nav1.7的基因發生了突變,是他們感知疼痛的最低界限降低了。簡而言之,尼安德特人可能更容易感到疼痛。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已有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組中發現SCN9A基因的存在,但與尼安德特人親緣關係較近的人種基因中並未發現這種基因,這說明該基因是通過基因突變而來的。 怎樣證明該基因突變會影響尼安德特人的痛覺感受?那麼該基因突變會影響尼安德特人的痛覺感受嗎?研究人員在發現該基因發生變異後,首先想到了這個問題。
  • 科學家發現了三種導致背部疼痛的基因突變
    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三種與背部疼痛相關的基因突變,全世界有數百萬人正遭受背部疼痛的困擾。SOX5、CCDC26/GSDMC和DCC這三種基因突變被認為是影響脊骨發育的原因。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研究人員對超過15萬歐洲血統個體進行的全基因組薈萃分析,從而得出了這個結論。這三種突變甚至還與坐骨神經痛和關節炎等導致疼痛的疾病相關,其中SOX5的相關性最明顯。
  • 基因突變讓尼安德特人「很怕疼」
    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遠古人類的蛋白質NaV1.7的編碼基因有3個突變,該蛋白質會向脊髓和大腦傳遞疼痛感。他們還發現,在英國人樣本中,那些遺傳了尼安德特人版本NaV1.7的人往往比其他人的痛閾值低。「對我而言,這是第一個使用現代人的基因改造模型了解尼安德特人的生理機能的例子。」德國馬普學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 Svante P??bo說。
  • 媽媽患上乳腺癌,23歲女兒也遺傳了突變基因,該怎麼辦?
    遺傳性乳腺癌最常見的突變基因為BRCA1,當它呈顯性遺傳,遺傳給後代的機會是50%。」醫院腫瘤外科、乳腺中心主任趙文和表示。黃女士年齡小於60歲,又是三陰性乳腺癌,問診中了解到她姑姑患卵巢癌、堂姐患乳腺癌,有遺傳性基因檢測指徵,趙文和主任立即建議她做個基因檢測。「檢測結果提示她的BRCA1基因出現有害突變,這意味著不僅她的乳腺癌復發風險增加,她女兒也有患癌風險。」
  • 英國女子因基因發生突變 一生沒有痛感且心態樂觀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3月27日報導,研究人員在《英國麻醉學雜誌》月刊上發表報告稱,這名女性也幾乎感覺不到焦慮和恐懼,而且可能因為這個基因突變加強了傷口癒合的能力。   研究人員說,這也許有助於指導針對一系列疾病的新療法。   倫敦大學學院和牛津大學的疼痛遺傳學家對這名女性進行基因分析後,發現了兩個明顯的突變。
  • 基因定向遺傳和基因突變
    基因定向變異和基因突變遺傳學我們大腦的功能有多強大?你有沒有想過,也許我們的大腦容量並沒有科學家所說的那麼大,如果你了解我們大腦的工作原理以及結構後也許你就會明白,或許我們的大腦容量並不大,只是我們會思考,會創新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猜想一下我們的大腦是怎麼工作的?我們先來說說記憶吧!
  • 我科學家發現新「疼痛基因」
    疼痛是人體在受到各種傷害性刺激時所產生的感覺,過度的傷害性刺激不但會引起強烈的疼痛感覺,還會導致機體生理功能紊亂甚至休克,目前世界上有10%的人忍受著疼痛的折磨。疼痛致病原因十分複雜,已發現多個疼痛致病基因,但因疼痛的類型多樣化,存在著遺傳異質性。
  • 超級英雄獲得超能力的五種方式,有的是種族遺傳,有的靠基因突變
    超級英雄獲得超能力的五種方式,有的是種族遺傳,有的靠基因突變在漫威的宇宙當中,大部分的超級英雄都擁有自己獨特的超能力,只有一小部分完全沒有超能力,靠科技和裝備,比如戰爭機器、鋼鐵俠、鷹眼等角色,而對於那些擁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並非所有人獲得能力的途徑是一樣
  • 看到爸媽的照片,網友:感覺自己是基因突變
    即便他的五官沒有全部露出來,但是僅憑這個側顏就能知道顏值不差。4.看看這位爸爸的側顏!雙眼皮、大眼睛、高鼻梁,還有著略帶憂鬱的氣質,感覺已經可以出道當明星了。只看下面這張照片,誰能知道這位媽媽快60歲了呢?看到爸媽年輕時顏好、身材好、氣質佳的照片後,有網友感嘆,感覺自己是基因突變了。為啥有的父母顏值那麼高,孩子卻相貌平平?
  • 英國6歲男孩因為基因突變 發育滯後不會說話
    福克斯因為基因突變,發育滯後不會說話。基因突變並不罕見,發生在英國6歲男孩麥肯基·福克斯·拜因身上的基因突變卻是全球特例,因為那是一種此前從未見過的基因突變。在他的每一個細胞裡,都多了一個額外的鮮為人知的染色體,罕見到連名字都沒有。這種基因突變的結果也完全顛覆了福克斯和他家人的生活,他是全球第一個因為基因紊亂而不能說話的人,他發育滯後,而且沒人知道他能活多久,更可怕的是沒有對策。
  • 3歲孩子有6歲身高 基因突變引發性早熟
    昨日記者從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獲悉,該院接診一名因為長得太快而被送來就診的兒童,他只有3歲但是身高116釐米,相當於6歲孩子的身高。  經醫院檢查,這名孩子被確診為「性早熟」,而且更令人詫異的是,他的性早熟不是因為飲食不當,而是「基因突變」,這十分特殊和罕見,在我國還屬於首次發現的病例。目前,經過一年的用藥控制,孩子的「性早熟」情況已經控制住了。
  • 因為攜帶這個基因突變,她作了和安吉麗娜·朱莉一樣的決定!
    「在治療之前,我們建議她做基因檢測。」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乳腺中心主任趙文和主任醫師說,基因檢測的結果是:劉女士攜帶BRAC1基因突變。BRAC1基因突變這個詞,不少人都有耳聞。它走入公眾視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安吉麗娜·朱莉。當年,不到40歲的安吉娜朱莉先後宣布切除雙乳和卵巢,正是因為她和患乳腺癌的母親都測出自己是BRAC1基因突變攜帶者。
  • 無痛感是罕見基因突變,也啟示了開發超級鎮痛藥的路徑
    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確定為繼血壓、呼吸、脈搏、體溫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醫學界對其研究日益重視,認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疼痛可以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誰不曾嘗過疼痛的滋味呢?疼痛有時或許是短暫的,或者讓人感覺無可奈何。
  • 自閉症兒童可能遺傳父系DNA突變—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MEGAPRESS 沒有一種基因,當其突變時,會導致自閉症。但在過去的10年中,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數百種基因變異,似乎會影響大腦發育,從而增加患自閉症的風險。然而,這些科學家主要研究的是DNA的變異,這些變異直接編碼了蛋白質組成部分。 現在,一項對所謂的非編碼DNA進行的新研究發現,調節基因活動的區域的改變,也可能導致自閉症。
  • 基因突變可能是罕見病致病因素
    比如此前美國著名影星安吉麗娜·茱莉查出了自身攜帶的基因BRCA1能夠大幅度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可能,為了不讓小壞蛋搗亂產生惡劣後果,她選擇了雙乳乳腺切除術。  這些小壞蛋們也許早就潛伏在你我體內了,只不過它們大多數都比較乖,能安靜地在身體裡睡上一輩子,讓我們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
  • 母女2人同患一種癌,BRCA基因突變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可怕?
    顧女士今年46歲,幾天前無意中發現自己左側乳腺有一個腫物,只有黃豆大小,除了可以摸到腫物外並沒有明顯的疼痛。但是向來警醒的她還是到醫院做了彩超,檢查後發現腫物可能不太好,經過與家人商量後她選擇了手術治療,術中做了冰凍病理檢查確定腫物是乳腺癌。好在腫瘤很小並且及時做了手術,復發可能性很小。
  • 部分企鵝物種吃魚時感覺不到滋味
    在過去幾年裡,研究人員們一直在尋找一些失去部分味覺感受器和失去辨別部分味道能力的食肉動物。現在針對企鵝的一項最新研究已經有了類似的發現,而且研究團隊認為他們已經揭開了企鵝失去味覺的原因。味覺的消失事實上要歸咎於遺傳,如果基因讓蛋白質無法正常工作,那麼它們就無法正常識別味道。可以肯定的是,研究團隊在部分缺乏味覺感受器的企鵝身上找到了遺傳學答案。
  • 女子30歲患乳腺癌 原是基因突變作怪
    福州新聞網1月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戴軍)女子小玲(化名)的母親和外婆都是乳腺癌患者,年僅30歲的小玲近日也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原來,小玲體內有一種名叫BRCA1/2的遺傳基因存在突變。最近,小玲去體檢,B超檢查顯示她的左側乳腺有個不良腫物。
  • 女人身上的這4個「基因」,將來很容易遺傳給兒子,先了解下!
    相信懷孕後,爸爸媽媽們不止一次地幻想過自己寶寶的模樣,但是不管怎麼樣,都希望寶寶能遺傳自己優秀的基因。不過,基因遺傳這種事情,誰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只有寶寶出生後才能看到他真正的模樣。但是,經過很多調查研究發現,家裡是兒子的,身上這些地方會非常像媽媽,尤其第1個非常準,不妨對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