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2人同患一種癌,BRCA基因突變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可怕?

2021-01-07 腫瘤科醫生阿明

顧女士今年46歲,幾天前無意中發現自己左側乳腺有一個腫物,只有黃豆大小,除了可以摸到腫物外並沒有明顯的疼痛。但是向來警醒的她還是到醫院做了彩超,檢查後發現腫物可能不太好,經過與家人商量後她選擇了手術治療,術中做了冰凍病理檢查確定腫物是乳腺癌。好在腫瘤很小並且及時做了手術,復發可能性很小。

乳腺疾病

在詢問病史中得知她的母親是因為乳腺癌去世的,我們高度懷疑她的乳腺癌和遺傳有很大關係,於是我們建議她做了基因檢測,果不其然與我們猜測的一樣,她是BRCA1基因突變攜帶者。

這個邪惡的突變基因在一個名人身上也出現過,美國著名女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因為自己的母親和外婆都患有乳腺癌,當她做檢查後確定自己為BRCA1突變基因攜帶者時毅然決然的做了雙側乳腺切除,當她親自公布這件事時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

安吉麗娜·朱莉

BRCA基因是什麼?

BRCA是人體的一個抑癌基因。這個基因可以指揮人體產生BRCA1和BRCA2兩種蛋白。這兩種蛋白在人體起的作用非常大,當人的遺傳物質DNA被外界的致癌物損傷後之所以會恢復正常,就是靠這兩種蛋白來進行修復的。

基因

為什麼BRCA基因突變這麼可怕?

BRCA1/2兩種蛋白依賴正常的基因來指導生產。當BRCA基因發生突變後產生的異常蛋白是不具有修復損傷DNA的功能的。當正常細胞的DNA損傷後得不到及時修復就會導致細胞死亡引起癌症的發生。

而且當BRCA基因發生突變後,突變的基因可以在受精過程中遺傳給下一代,存在於後代的每一個細胞中,導致後代非常容易發生乳腺癌。

乳腺癌篩查

如果有BRCA基因突變怎麼辦?

1.學習掌握簡單的乳腺查體,每個月進行一次乳腺自我查體;

2.因為BRCA基因突變攜帶者發生乳腺癌的風險非常高,而且目前沒有任何辦法預防乳腺癌的發生,但是如果早期發現乳腺癌進行手術治療亦可以明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和治癒乳腺癌,所以所有存在此基因突變女性,35歲起每年進行乳腺癌早期篩查;

3.一旦發現乳腺有質硬、無痛、不活動、越來越大的腫塊或出現乳頭流液、乳暈皮膚異常及腋窩淋巴結腫大要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一文匯總:BRCA基因突變及相關靶向藥物
    ,以降低罹癌風險。原來,這一切都跟BRCA基因有關,她的媽媽和小姨都攜帶BRCA1基因突變,且為乳腺癌患者,其母親於49歲確診乳腺癌,56歲因卵巢癌去世。邱醫生總結並分享了關於BRCA基因突變和相關的藥物治療。BRCA是人體的一種基因。
  • 害怕得癌,是時候該了解下BRCA基因了
    有研究發現基因決定了你會喜歡上什麼的人,以及什麼樣的人會喜歡上自己。 達爾文進化論告訴我們,人類的進化史就是一部基因的變異史,無時無刻我們的基因在發生著變異,好的變異讓我們不斷進化,但不良的突變會帶來疾病,甚至癌症。致癌基因傳遞給下一代,遺傳性腫瘤也會隨之發生。
  • 刻在血緣中的詛咒:遺傳慘劇與抑癌基因的發現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又致命的兒童腫瘤,相信不少人也都對這種疾病有所耳聞。它表現為生長在兒童眼睛裡的白色腫瘤,如果不及時治療,腫瘤會越來越大、擠出眼眶,甚至危及生命。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患病率約為兩萬分之一,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費盡心機想去解開這種疾病的謎團,沒想到卻意外地發現了第一個抑癌基因。
  • 腫瘤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兄妹7人中,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三姐妹共有兄妹7人,其中女性5人。
  • BRCA基因再探拾遺
    小爽爽讀書小札記系列往期回顧 ●●// 1|BRCA1/2 基因是什麼?// 2|BRCA1/2基因突變對於患者意味著什麼?// 3|哪些人需要檢測BRCA1/2基因突變?BRCA基因突變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胚系突變(germlin mutation, gBRCAmut),即精子或卵母細胞中BRCA基因發生突變,只要不是傳說中的「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孫猴子」,那就是說胚系突變的身體內的每個細胞都攜帶這種突變,無論是腫瘤細胞還是正常細胞,與生俱來,遺傳自父母,並且可遺傳給後代。
  • 媽媽患上乳腺癌,23歲女兒也遺傳了突變基因,該怎麼辦?
    黃女士年齡小於60歲,又是三陰性乳腺癌,問診中了解到她姑姑患卵巢癌、堂姐患乳腺癌,有遺傳性基因檢測指徵,趙文和主任立即建議她做個基因檢測。「檢測結果提示她的BRCA1基因出現有害突變,這意味著不僅她的乳腺癌復發風險增加,她女兒也有患癌風險。」
  • 出生前已排除家族傳遞致癌基因突變 首例「無癌寶寶」在長沙誕生
    人民網長沙9月24日電 (記者 林洛頫 通訊員 董雷)今天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盧光琇教授發布消息,稱國內首例在胚胎階段就接受基因篩檢,排除家族中傳遞的癌症致病基因突變的嬰兒在長沙誕生,並稱其為「無癌寶寶」。
  • 研究發現CHD8基因突變的人可能會患自閉症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們發現,有CHD8基因突變的人「很可能」會患自閉症。新研究發現該基因突變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徵,如腸胃疾病、大頭、寬眼距。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它不是單一病種,是一種症候群。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
  • 華大基因(300676.SZ):BRCA1/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醫療器械註冊申報...
    格隆匯6月5日丨華大基因(300676.SZ)公布,全資子公司武漢生物科技的BRCA1/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於2018年7月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
  • 湖南:1人患癌 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0日訊 據三湘都市報消息(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板得瑩 陳卓 實習生 龍飛鵬)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在醫生的建議下,朱阿姨多位親屬也接受了基因檢測,結果有5位親屬分別查出相關基因突變,都屬於惡性腫瘤易感相關。
  • 女子30歲患乳腺癌 原是基因突變作怪
    原來,小玲體內有一種名叫BRCA1/2的遺傳基因存在突變。最近,小玲去體檢,B超檢查顯示她的左側乳腺有個不良腫物。她隨後到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對腫物做進一步穿刺活檢,被證實患了早期乳腺癌。「難道是中了什麼家族詛咒嗎?」小玲既憂愁又納悶。該院乳腺外科王文武副主任醫師詢問小玲的家族病史後,安排她接受乳腺癌遺傳基因篩查。結果發現,她的遺傳基因BRCA1/2存在突變。
  • 基因突變能不能使我們成為超級英雄?
    那麼變異我們究竟能不能成為超級英雄,我們的基因為什麼會變異?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基因】什麼又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組DNA分子突然的,或者遺傳性發生變異現象,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基因就像人類的編碼結構,是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他通過複製把遺傳信息再傳遞給你的後代。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基因突變呢?
  • 原癌基因BRAF突變檢測的價值
    原癌基因BRAF:其V600E突變佔80%以上作為人類最重要的原癌基因之一,原癌基因BRAF突變會驅動腫瘤細胞的增殖、生長和分化,尤其在結直腸癌、甲狀腺乳頭狀癌、多毛細胞白血病、腦腫瘤和黑色素瘤中。BRAF V600E突變可以排除林奇症候群(LS),指示為散髮型結直腸癌(SCRC)。歐洲臨床腫瘤協會(ESMO)和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建議:當MLH1基因缺失時,應檢測BRAF V600E以排除SCRC。此外,BRAF V600E還可幫助臨床醫生進行結直腸癌的預後管理和指導治療。
  • 不吸菸也會患肺癌?可能是由於RET基因突變
    不吸菸也會患肺癌近年來,中國原發性肺癌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癌症,且發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發肺癌約78.7萬人,死亡是63.1萬。肺癌分別佔男性發病的首位和女性發病的第二位。
  • 基因突變可能是罕見病致病因素
    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由罕見病發展中心主辦的「改變從了解開始」2015國際罕見病日(中國)宣傳月在京啟動。在每年這個國際性的日子裡,罕見病組織都會呼籲社會大眾關注罕見病,了解罕見病。但由於這個群體的罕見,社會大眾與他們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無形的距離,「總覺得和自己無關,其實罕見病和每一個人都有關係。」罕見病發展中心主任黃如方說。
  • 家族中5人得了甲狀腺癌 病根源自同一基因突變
    原標題:家族中5人得了甲狀腺癌 病根源自同一基因突變 27歲的小呂(化名)今年查出患上了甲狀腺髓樣癌,不幸的是,不久後他的堂哥、父親等人也相繼查出患上了此病,一個家族中竟然有5人得了同樣的惡疾。
  • 有些人得癌,是基因裡帶的!會是我嗎?
    在發生腫瘤的人群中,僅10%為遺傳性腫瘤,患此類腫瘤的患者多為腫瘤遺傳易感基因攜帶者。 遺傳性腫瘤有什麼特徵? 1.父母的致病突變有50%的概率遺傳給後代,患者任何一個子代的患病概率均為1/2; 2.只要體內有一個致病基因存在,就會發病; 3.在一個患者的家族中,可以連續幾代出現此病患者。
  • 關於乳腺癌的BRAC1/2基因
    一些基因與乳腺癌有關,其中關係最密切的是BRCA基因突變(BRCA1和BRCA2)。為了讓您直觀了解它們的重要性,我們先看一組數據:沒有BRCA突變的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總體風險約為12%;那些具有這種突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平均終生風險約70%。其實從BRAC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乳腺癌易感基因。
  • 父母近親結婚導致男童基因突變患絕症
    由於父母近親結婚,導致基因突變,陳紅友患上了罕見的「著色性幹皮病」和淋巴腫瘤,滿臉長滿了流血流膿的黑色異物,經成都、重慶多家醫院治療仍無好轉。如果再找不到有效治療的藥物,有醫生推斷陳紅友的生命周期僅剩不到一年。
  • 母女倆同時查出腸癌——有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提前腸鏡檢查!
    無獨有偶,我在去年也發現了一對母女同患腸癌的,詳情可點擊閱讀:媽媽確診腸癌,醫生勸女兒也做了腸鏡,結果也發現早癌...大約1/4的新發患者有結直腸癌的家族史大腸癌本身不是遺傳性疾病,但有一定的遺傳性。大約20-25%的大腸癌伴有家族聚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