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水一無是處,海月水母沒有營養,捕食者為什麼還吃它?

2020-12-04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除了水一無是處,海月水母沒有營養,捕食者為什麼還吃它?

審核-小文

人類在對營養學有所了解之後,便對食物攝入提高了要求,不僅要吃得飽,而且要吃得好。但對自然動物來說,它們並不懂什麼是營養物質,只知道什麼是自己想吃的,什麼是自己不想吃的,因此科學家們常常根據動物生存的基本要求去分析它們的獵物,例如食物中是否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如果某種動物體內同時不含有這三種營養物質,那麼它成為其他動物的獵物的可能性很小。但自然界中存在一些特例,海月水母就是那種既不含碳水化合物,又不含脂肪和蛋白質,依然被許多海洋生物盯上的物種。海月水母被捕食的謎題一直困擾著科學界,直到近期國外有一支科研團隊公布了關於海月水母的最新研究,才揭開了這個謎題。

什麼是不飽和脂肪酸?

該研究團隊通過研究發現,海月水母之所以會被眾多海洋生物捕食,是因為其體內存在著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那麼不飽和脂肪酸是什麼呢?

不飽和脂肪酸是脂肪酸中的一種,與其相對的則是飽和脂肪酸。兩者的區別在於碳鏈上的氫原子個數,不飽和脂肪酸的氫原子個數少一些,因此氧化程度相對較低。目前市面上很多抗衰老的產品主要原理是抗氧化,由此可見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益處要大一些。此外這種化學物質還能促進體細胞生長、促進信號通路的搭建等等,對動物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人員在海月水母身上發現了什麼問題?

水母是海洋生態環境中一種極為特殊的生物,它全身有97%的成分,因此身體看起來幾乎透明。經過研究其體內剩下3%的成分也不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研究人員發現海月水母依然是其棲息地中被捕捉頻率較高的生物,它們是無意吃下海月水母的,還是說有意的?

原來海月水母體內存在這些營養物質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對海月水母進行體內成分分析,結果發現它含有十分豐富的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幾乎佔到了一半的比例,其中就有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多種對動物體有重要價值的脂肪酸。研究人員指出,人體自身無法合成這些脂肪酸,因此也需要通過攝入食物的方式來攝入它們,其中深海魚油是不錯的選擇。

海月水母存在的意義超乎人類的現象

在海洋食物鏈中,海月水母處於比較低的位置,因此在它上面的捕食者有機會通過捕食海月水母的方式來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充足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抑制動物體內的炎症反應和過敏反應,同時還能提高海洋生物的生殖功能和免疫功能。

海月水母的案例告訴人類,雖然自然生物並不懂營養物質的概念,但它們似乎天生就懂得攝入對自身有益的物質。換而言之,自然生物同樣擁有自己一套保持飲食均衡的方法,而海月水母則是海洋生物的關鍵營養來源。

相關焦點

  • 水母體內97%都是水,沒有一絲營養,為何吃它的生物還有那麼多
    97%都是水,沒有一絲營養,為何吃它的生物還有那麼多審核-小文由於動物對外部環境的認知水平不如人類,因此科學家在研究自然生物的進食習慣時通常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個主要條件去判斷。這就有可能導致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例如海月水母是一種不具備三種主要條件的海洋生物,但它依然有大量天敵,這是怎麼回事呢?根據環球科學網7月5日的報導,近期國外一支團隊在揭開海月水母謎題上有新發現。研究人員海月水母之所以會遭受大量的捕殺,是因為其體內存在著豐富的脂肪酸,尤其是不飽和脂肪酸。
  • 水母身上沒有任何營養物質,為何卻被捕食者搶著吃?
    據報導,日前通過研究,南丹麥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 Jamileh Javidpour,和他的團隊成員們驚訝的發現,身上沒有任何脂肪、碳水和蛋白質,看起來幾乎透明的水母,竟然成為了海洋捕食者最愛的食物之一,而且甚至還達到了「瘋搶」的地步,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海月水母:一覺醒來為什麼從水族箱裡消失了?
    許多喜歡養殖水生寵物的小夥伴或許會認得本文的主角:海月水母。頭頂四葉草的海月水母海月水母長得萌萌的,也比較好養活,是比較適宜入手的一款水生寵物。然而許多小白在養殖海月水母時有時會碰到一個詭異的問題:一覺醒來,我的水母呢?!昨天晚上還滿噹噹的水族箱,就只剩下水了,水母都離奇消失了。
  • 海月水母真可憐,就好像自然界的泡泡糖,吃了沒用但人人都吃
    並且這三種東西,人類的身體是不可以自行分泌的,必須要從外界來獲得,也就是吃碳水化合物,吃蛋白質以及吃脂肪,這幾種東西的最終形態就是糖。所以說很多人減肥會選擇斷碳或者說少碳,這樣就能夠讓自己的體脂掉的快一點,猛一點,很快就能夠擁有自己想要的身材。
  • 水母百科|海月水母介紹及如何人工飼養?
    海月水母01海月水母名片中文名:海月水母英文名:Moon jellyfish種屬:腔腸動物門(刺細胞動物門)>>缽水母鋼>>旗口水母目>>羊須水母科>> 海月水母屬02水母特點介紹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款集美貌、優雅、尊貴與浪漫於一身的水母,也是大眾比較熟識的水母——海月水母
  • 青島景點熱賣"海月水母" 晶瑩透亮頗具觀賞性
    7月17日正好是星期天,僅僅白天的時間,李經理就賣出去了近百個瓶裝水母。 原來是外來的海月水母     這種瓶裝的水母到底是啥品種、怎麼養呢?7月15日記者再次來到五四廣場,就這個問題記者諮詢了好幾家攤主,得到的答案都是:「是淡水水母,回家換水的時候,直接換自來水就行。」攤主還告訴記者,這種水母不用餵食,裡面有營養液,小水母吃的是裡面的微生物。
  • 愛人的眼淚——海月水母
    月亮落下了傷心的眼淚,淚水落到地球上的海裡,就幻化成了海月水母。所以說海月水母就是月亮對宙星的愛和思念,也是天下有情人對愛人的愛和思念。拉丁學名:Aurelia aurita目:旗口水母目門:刺胞動物門科:羊須水母科綱:缽水母綱屬:海月水母屬1、體為盤狀白色透明,直徑約10~30cm,最大可以闊達40cm;身體98%是水,浮遊時外傘向上,下傘向下;
  • 【海洋生物科普系列】海月水母
    拉丁名:Aurelia aurita英文名:Moon Jellyfish  分 類:刺胞動物門\缽水母綱\旗口水母目\羊須水母科\海月水母屬海月水母的水母體是透明的,成體傘徑15-25cm,分上部的傘狀體和與之相連的口腕部兩部分。
  • 海月水母,奇妙的自我修復
    動物在生存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組織器官的損傷,有時甚至會失去身體的一部分。許許多生物會讓受損處癒合,還有的生物能夠讓失去的肢體再次長出,而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海月水母擁有一種獨特的自我修復機能——重新調整身體的構造以維持對稱的分布。海月水母擁有呈輻射對稱分布的八條觸手。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將年幼的海月水母的部分觸手切除,被切除的觸手不會再次長出,但也不是簡單地癒合。相反,海月水母會調整剩下的觸手的分布,在12小時至四天時間內,讓這些觸手重新形成輻射對稱的分布。
  • 水母將成最受歡迎的海鮮,科學家也支持吃它,原因為何?
    可是野生的鱈魚如今卻已經瀕危,而且由於人類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仍然在毫無意識的去捕食它們,而且雖然是瀕危物種,但是卻仍然被合法食用。根據研究發現,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水母種類,大約有250多種,無論是海洋中還是淡水地區,都可以看到水母的身影。不過,雖然很多水母都被人類買回家中觀賞,卻很少聽過有人吃水母的。這是因為水母看起來就不像是好吃的樣子,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水母中絕大多數都是有毒的,而且全身都是水,也沒有任何的食用價值。
  • 帶只水母回家養
    「水母能聽到我們說話嗎?」「水母吃不吃螞蟻?」動物世界欄目暑假親近之旅第二站:水母課堂昨日在海底世界開講!這是繼4位幸運小讀者潛入「海底」與鯊魚、海龜親密接觸後,本欄目提供的又一次免費體驗。主講專家、水族館技術主管鄧月華帶著海月水母剛走進教室,幸運小讀者就圍著他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  海月水母有毒嗎  「像傘!
  • 龍宮海洋海月仙子帶你認識水母種類(一)
    今天由漂亮的海月現在給大家介紹,帶大家認識不同種類的漂亮水母。海月水母  moon jellyfish海月水母在海面漂浮時,猶如一輪明月映在海中,故而得名。它是水母種類中分布最廣泛的一種,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都有她的身影。
  • 一般來說,水母都是有毒的,那麼有錢人吃上了水母,能吃嗎?
    作為腔腸動物的水母,體內98%都是水,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海裡遊泳順便蜇人,開玩笑哈,但大部分水母都是有毒的,部分更是有毒的如著名的海內外的僧帽水母,特別是現在夏天到了,提醒大家下海遊泳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 『求生者對海月水母的理解』
    小編這次來到海邊遊泳,發現了一個比手掌大一些的水母,把它撈起來後,突然感到手腕處就像被針刺了一樣,發現手腕處出現了一些小紅點,接著紅腫起來,一開始可以說的非常痛,過了大約不到十分鐘,疼痛有些緩解,但還是有些痛感,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距離蟄傷已經過去30個小時,被蟄傷的地方依然發紅,如果用手撓一撓,還會隱隱作痛。
  • 「你為什麼在天上走路?」——倒立水母
    大家印象中的水母是什麼樣子的呢?海月水母、五卷鬚金黃水母等等,上面都是大大的傘蓋,下面有多而飄逸的觸手,在水中浮遊,像水中的仙子。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 圖自網絡五卷鬚金黃水母(Chrysaora quinquecirrha) 圖自網絡你知道嗎?有一種水母不喜歡觸手朝下隨波逐流,它只喜歡用自己的頭緊貼地面,懶洋洋得「躺」在淺水。由於它是倒著生活的,它有一個好記的名字——倒立水母(Cassiopea)。
  • 廈大課題組發現:海月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
    圖2 退化的水母體組織長出水螅體 海月水母生活史主要過程(紅色標註內容為本研究新發現的生活史過程,包括:A.水母體逆轉為水螅體;B.水母體在體表直接形成水螅體;C.水母—水螅複合體釋放水螅體。) 海月水母(Aurelia spp.)是刺胞動物門(Cnidaria)缽水母綱(Scyphozoa)旗口水母目(Semaeostomeae)洋須水母科(Ulmaridae)的代表種類,廣泛分布於北緯70°至南緯40°的世界海域,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現象。
  • 六種水母已是「土生土長」
    水母的身體由水、蛋白質、脂肪組成,水的含量超過了95%,所以呈現出半透明的樣子。黑星海刺、太平洋海刺、獅鬃水母、海月水母、倒立水母、澳洲斑點水母,這6種水母已在館內生活多年。水母繁育室建成後,育嬰師們也逐步掌握了這幾種水母的繁育技巧。有細心的遊客發現,今年水母宮多了一群特別的「彩色水母」。它們和成年人的拳頭差不多大,觸手很短,很是靈動。
  • 六種水母已是「土生土長」 記者探訪合肥海洋世界水母繁育室
    6種展出水母已能館內繁殖,正在攻克彩色水母  在合肥海洋世界,水母最奪目,有的長過手臂,有的只有嬰兒拳頭大小。水母的身體由水、蛋白質、脂肪組成,水的含量超過了95%,所以呈現出半透明的樣子。黑星海刺、太平洋海刺、獅鬃水母、海月水母、倒立水母、澳洲斑點水母,這6種水母已在館內生活多年。
  • 廈大課題組發現:海月水母成體生活史逆轉—新聞—科學網
    海月水母生活史主要過程(紅色標註內容為本研究新發現的生活史過程,包括:A.水母體逆轉為水螅體;B.水母體在體表直接形成水螅體;C.水母—水螅複合體釋放水螅體。) 海月水母(Aurelia spp.)是刺胞動物門(Cnidaria)缽水母綱(Scyphozoa)旗口水母目(Semaeostomeae)洋須水母科(Ulmaridae)的代表種類,廣泛分布於北緯70°至南緯40°的世界海域,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現象。
  • 90多種海鮮瀕臨滅絕,為何「有毒」的水母,成為了科學家的建議?
    比如大家常吃的鱈魚,由於人類毫無節制的捕殺,我們已經不能再看到野生的鱈魚了。可悲的是,我們即使知道了這一現象,仍然沒有約束自己的行為。 為什麼水母數量這麼龐大,卻時常被人類當做觀賞動物而不去使用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