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藥物開發中的生物標記物

2021-01-19 益諾思Innostar
生物標記物是一種可以客觀地測量的,用於評價正常的生物學過程、致病過程和/或藥理學反應的指標。FDA-NIH聯合工作組在2016年發布了BEST(Biomarkers, EndpointS, and other Tools)資源,定義了七種生物標記物類型:敏感性/風險(susceptibility/risk)、診斷(diagnostic,)、監測(monitoring)、預後(prognostic)、預測(predictive)、藥效學/反應(pharmacodynamic/response )和安全性(safety)。生物標記物可應用於原型藥設計、藥物發現和藥物的開發,貫穿非臨床研究,臨床研究,藥物批准整個過程。在非臨床試驗期:包括在藥物開發臨床前測試的早期階段,原型藥設計過程中,應用生物標記物有助於發現導致疾病的信號通路,驗證藥物的作用機制或選擇藥物作用靶點,還可以用於臨床前安全性評估。在臨床試驗中,生物標記物有更廣泛的應用,包括患者評分分級,患者選擇和招募,劑量選擇,安全性評估和療效評估等。傳統的臨床研究中通常是使用死亡率或疾病進展等臨床結果作為臨床終點(clinical endpoint)來衡量新療法的效果,但是在新藥試驗中積累足夠的信息來支持臨床終點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時間。一些生物標記物可以比傳統的臨床終點更快地預測藥物療效,它們有潛力加速某些疾病領域的產品開發。藥效生物標記物可以提供藥物在其靶點上的藥理作用的信息,比如提供機制證明(proof of mechanism),即藥物是否結合其靶點;概念證明(proof of concept),即藥物和靶點結合後是否能產生預期的生物效應, 同時可以為最佳給藥劑量的選擇;理解不良反應(adverse effect)產生的原因和耐藥機制提供有用信息。臨床試驗是新藥開發到成功上市中最關鍵的一步。但臨床試驗的成功率極低,周期較長,耗費巨大。設計一個包含生物標記物的臨床方案不僅僅可以縮短臨床試驗時間,還可以增加臨床實驗成功的機會。根據www.bio.org的一項調查研究,在臨床實驗中用生物標記物(selection biomarker)來作為招募病人的標準,僅此一項應用,就能使試驗的成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使用基於生物標記物的策略進行腫瘤藥物開發的臨床開發周期明顯加快:中位58.8個月,非個性化藥物的中位93.5個月(P=.001)。生物標記物的發現通常最先在「少量」的樣本中分析「大量」的分析物(analytes),經過篩選和驗證逐漸發展到在一定量的樣本中分析少量的分析物,最後通過對大量的樣本分析去證實。為了確保成功,對分析的樣本一般都會進行非常全面而系統的分析。分析方法既包括簡單的生物化學方法,也包括複雜的組學手段。在此階段,儘管沒有法規要求對分析方法進行驗證,但還是要確保使用的分析方法有高度的連續性,準確性,同時也要考慮樣本各個分析物的穩定性等,這些都直接影響生物標記物開發的成功與否。

      FDA在2018年的Guidance for Industry: Bio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中對定量的色譜分析和配體結合試驗(ligand binding assay)制定了明確的驗證標準。這些標準包括選擇性、特異性,靈敏度,準確性,回收率(recovery)和分析物在基質中的穩定性等。因此定量的生物標記物的配體結合試驗可以參照這個原則去驗證。但其他的非定量的生物標記物方法,由於有不同的類型,生物標記物也有不同的預期目的(intended use), 驗證方法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此生物標記物的檢測方法需要適合預期目的(fit for purpose),採用一刀切的方法進行驗證並不合適。


     在對生物標記物檢測方法進行驗證時,實驗者首先確定生物標記物,調查生物學上的變異程度(variability)和背景,確定預期用途(intended use),然後評估需要驗證的參數。基本上需要研究的重要參數有:平行性,最小稀釋倍數,和分析的基本性能特徵(LOD, LLOQ, ULOQ,精密度,重現性,特異性,選擇性和穩定性)。在驗證前,要基於數據的預期用途和生物分析人員的科學判斷對每個參數設定可以接受的標準和範圍。


臨床確證(clinical qualification)

臨床驗證步驟(clinical validation)評估生物標記物或生物標記物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以識別、測量或預測其所反映的臨床結果。敏感性反映的是真實陽性結果的比例,特異性與真實陰性結果的比例相關。確證(qualification)可以看成是一種特殊的臨床驗證(clinical validation)。它是一個把生物標記物和臨床終點(clinical endpoint)聯繫起來的分級的確證過程。FDA已經建立了生物標記物確證項目(biomarker qualification program),與藥企等相關方合作開發和認證可測量和可靠的生物標記物,用於藥物開發。這個項目提供了一個正式的流程來指導申請者開發一個生物標記,該生物標記物需要滿足: 適合於一個明確的應用情景(context of use, COU); 確保生物標記物測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分析性能充分支持使用應用情景(COU)。一旦生物標記物獲得認證,就可以在多個藥物開發項目中使用,而無需監管機構再次確認該生物標記物對特定的合格使用情景的適用性。


生物標記物的臨床效用(clinical utility)

臨床效用考量的是生物標記物測試能否有效的改善病人恢復的程度,確認或更改診斷結果,評估個體的患病風險和個性化治療。生物標記物的臨床效用也體現在以下應用情形,比如疾病診斷和分期、確定疾病治療的必要性、選擇特定治療手段、治療監測和劑量調整和/或疾病預後等。

1. FDA-NIH Biomarker Working Group. BEST (Biomarkers, EndpointS, and other Tools) Resource [Internet]. Silver Spring (MD):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S); 2016-.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326791/ Co-published by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S), Bethesda (MD).2.  Kraus, V. B. 2018. Biomarkers as drug development tools: discovery, validation, qualification and use. Nat Rev Rheumatol 14: 354-362.3. Jardim DL, Schwaederle M,Hong DS, Kurzrock R. An appraisal of drug development timelines in the Era ofprecision oncology. Oncotarget. 2016 Aug 16;7(33):53037-53046. 



 陳建軍(JJ Chen)博士2020年10月28日加入益諾思,擔任實驗測試事業部大分子生物分析高級總監,負責免疫原性分析部、生物藥生物分析部、生物標誌物及轉化研究部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學博士

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免疫學博士後

曾先後於芝加哥大學(2012-2015)、Teva全球研發中心(美國2015-2017)、阿斯利康(美國2017-2020)從事免疫學,大分子生物分析及生物標記物及轉化醫學(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3年的學術和工業界免疫學研究,發表18篇高質量的SCI文章

擁有豐富的GLP,GCP方法開發驗證經驗(PK,免疫原性,生物標記物)

負責阿斯利康(美國)細胞治療部門的生物分析、生物標記物、轉化醫學研究,推進了阿斯利康第一個細胞治療產品IND申請和一期臨床的開展

建立了阿斯利康(美國)第一個高維度流式平臺

獲得了早期腫瘤研究獎項(AstraZeneca early oncology award)


上海益諾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的轉制承載單位,源起於1973年成立的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藥理毒理室,是在國家科技部「九五」期間建立起來的五個國家級GLP中心之一,也是國家首批通過認證的GLP機構。經過多年的發展,上海益諾思目前擁有1.8萬平方米現代化設施,超過400人的專業研究團隊,提供藥物的非臨床安全性評價、非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臨床前及臨床生物樣本分析、生物標誌物測定及轉化醫學研究及藥物申報諮詢服務。2018年上海益諾思全資子公司海門益諾思正式運行,設施總面積為3萬平方米,在上海益諾思藥物藥代及毒理學評價服務的基礎上拓展了成藥性評價、同位素影像及藥效學評價等服務。

NMPA(原CFDA)的GLP認證(2003, 2006, 2011, 2015, 2018)

NMPA(原CFDA)的GLP認證(海門)(2020)

OECD成員國荷蘭政府的GLP認證(2012, 2015, 2017, 2019)

美國FDA的GLP檢查(2014, 2018) 

AAALAC認證(2008, 2011, 2014, 2017)

AAALAC認證(海門)(2019) 

美國病理學家學會的CAP認證 (2015, 2017, 2019)

環保局輻射安全許可證(海門)

擁有NMPA新藥審評專家4人

NMPA GLP資深檢查員3人

NMPA ICHS1(R1)專家工作組成員1人

國際實驗動物評估和認可委員會(AAALAC)檢查員3人

美國質量保證協會資質認證(RQAP-GLP) 2人

日本資質認證日本毒性病理學專家和獸醫病理學專家1人

中國毒理學家資質認證13人

加拿大獸醫資質認證2人

我們的願景:

               打造高質量綜合評價服務平臺,

               助力人類健康事業發展。

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科學引領、質量唯先、敦本務實、

               誠信敬業、團結互信

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郭守敬路199號 

電話:+86-021-60211999

郵編:201203

傳真:+86-021-50801259

網址:www.innostarsh.com

郵箱:services@ncdser.com


海門公司:

地址:海門市臨江鎮洞庭湖路100號A18樓

電話:+86-0513-82625622


請長按以下二維碼,並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及時接收我們的信息!

相關焦點

  • 跟蹤生物標記物監測用傳感器系統開發上的進展
    平臺開發過程中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探索,並且就新型生物標記物傳感設備製造預備度的當前狀態提供了深入見解。在基於汗液的葡萄糖監測技術開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具有結合起透皮給藥系統的潛力,可同時用於多種藥物。基於皮膚的傳感器還可以測試汗液中是否存在其他代謝物,例如電解質、鈣和重金屬離子等等。通過生物醫學工程師和材料科學家之間的協作,推出了小型的可穿戴式柔性傳感器,能夠讀取汗液分子結構中的多種生物標記物,然後將數據發送到智慧型手機,進行實時的分析與跟蹤。
  • 癌症生物標記物有助開發多種癌症血液檢測技術
    2014年1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利物浦舉辦的國家癌症研究所癌症(NCRI,National Cancer Reasearch Institute)會議上,來自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表示,他們已經在癌症病人的血液中鑑別出了800多種生物標誌物,這或許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單一的血液檢測技術來對多種癌症進行早期檢測
  • Alzheimers Res Ther:眼球中存在指徵神經退化的生物標記物
    2020年9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波士頓醫學中心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現在可以在眼中檢測到一種名叫神經絲輕鏈(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的生物標記物,該標記物可以作為早期診斷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標記。神經絲輕鏈是先前在腦脊液和血液中檢測到的一種蛋白質,目前正在探索這種生物標記物在檢測神經變性中的作用。
  • 能夠預測抗抑鬱藥治療療效的腦電生物標記物
    這是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近年來大力發展腦科學技術取得的新突破,以及在人工智慧和生物醫學信息分析交叉學科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果。 論文報導了一種能夠預測抗抑鬱藥物療效的腦電生物標記物,並在多套獨立臨床腦電數據集上對該腦電生物標記物進行了驗證,同時採用同步經顱磁刺激和腦電技術對其因果神經機制進行了探索和解析。
  • 科學家發現預測抗抑鬱藥療效腦電生物標記物
    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吳畏,與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得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了能夠預測抗抑鬱藥治療療效的腦電生物標記物,並在多套獨立臨床腦電數據集上對該腦電生物標記物進行了驗證。
  • 預測抗抑鬱藥治療療效的腦電生物標記物被發現—新聞—科學網
    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吳畏,與史丹福大學
  • 抗抑鬱藥療效如何 腦電生物標記物可預測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葉青)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術》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能夠預測抗抑鬱藥物療效的腦電生物標記物。抗抑鬱藥物在臨床上被廣泛用於抑鬱症的治療,但療效不夠理想,並帶來沉重的醫療和社會負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抑鬱症的臨床診斷主要基於醫生與患者面談所獲取的症狀信息,具有較大的生理病理異質性。「同樣的抑鬱症症狀背後的生理病理可能大為不同。
  • 使用免疫治療之前是否需要檢查生物標記物?
    大家都知道,在使用靶向藥物前通常需要做基因檢測,最典型的就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通常都需要檢測EGFR、ALK、ROS1、RET等基因,如果有對應的突變,就會使用對應的靶向藥。那麼,很多人就有問題了,最近比較熱門的免疫治療在使用前是不是也需要檢查一些生物標記物呢?
  • Science:開發可以預測藥物通透性潛力的大腦類器官
    科學家通過使用信號分子將幹細胞導向特定類型的細胞來製造類器官,類似於組織在發育過程中如何產生。為了開發一種人-CSF的培養模型,來自Lancaster小組的Laura Pellegrini建立了一種方案,以該小組生產大腦類器官的方法為基礎,從人類幹細胞中生產ChP類器官。這些有機體顯示出人類ChP的關鍵特徵,並從周圍的培養基中分離出充滿CSF的腔室。
  • 生物標記物比例顯微成像:使最早期乳腺癌現出原形!
    目前,出現了一種新技術:結合數學及螢光顯微鏡的生物標記物比例顯微成像(biomarker ratio imaging microscopy,BRIM),可以預測DCIS是否會出現進展!由於組織經染色後,不同的生物標誌物在顯微鏡下呈現不同的螢光,因此可以對各項生物標誌物的水平進行比較。該項研究中,研究者檢查了23例DCIS患者的活檢標本。他們按照每一種生物標記物染一種不同顏色的原則將組織染色後,通過螢光成像來尋找關鍵性生物標記物。研究者將染色後的圖像輸入電腦,逐幀計算每一種生物標記物的水平。
  • Neuron:科學家在血液中發現可檢測神經元損傷的生物標記物
    2016年6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在血液和腦脊液中發現神經元細胞釋放的神經細絲輕鏈蛋白能夠反映神經元細胞的損傷程度。相關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euron上。這項研究表明這些神經細絲輕鏈蛋白或將為了解神經退行性疾病進展以及治療效果提供重要信息。
  • 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及外周生物標記物:傘狀綜述
    此外,證據較強的高危因素或生物標記物還包括成年期應激事件、母親產科併發症、血清葉酸水平低。醫脈通編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研究簡介日前,來自希臘、巴西、英國、荷蘭、西班牙、加拿大等國家的研究者合作開展了一項傘狀綜述(umbrella review),即「針對綜述的綜述」,對那些納入觀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及孟德爾隨機化研究進行了系統評估,旨在探討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的高危因素及外周生物標記物
  • MCB:可預測乳腺癌患者預後的新型生物標記物
    2014年8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麥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明,一種名為p66ShcA的蛋白質或許可以作為一種生物標記物來幫助鑑別乳腺癌患者的預後不良
  • 氧化損傷生物標記物如何檢測氧化應激?
    儘管直接測量ROS是理想的方法,但是與ROS的瞬時特性相比,通常更依賴於間接方法因為生物分子上的損傷標記相對穩定。以下是用於檢測最常見的氧化損傷生物標記物的分析技術的分類。RNS:在氧化應激過程中也會產生活性氮(RNS)。由一氧化氮合酶(NOS)和O2•-合成的高含量一氧化氮(NO•)導致過氧亞硝酸鹽的形成。
  • 腦科學日報:痴呆症的又一個生物標記物;監測健康的新型電子紋身
    1,前瞻性隊列研究:痴呆症診斷有了新的生物標誌物來源:轉化醫學網一氧化氮(NO)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理中具有確定的介體作用,而不對稱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內源性抑制劑。在流行病學研究中,不對稱二甲基精氨酸(ADMA)可作為與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血液標誌物。近日有研究人員發現,不對稱二甲基精氨酸(ADMA)可以作為老年痴呆症的又一個生物標記物,來預測該病的發展。
  • FDA生物標記檢測標準被質疑?
    這可以描述臨床反應和藥物暴露的變異性、不良事件風險、基因型特異性給藥、藥物作用機制、多態性藥物靶點和處置基因或試驗設計特徵。匈牙利佩奇大學醫學院的醫生們對SmPC和FDA相同活性物質的藥物標籤(2019年7月)中的信息進行了比較,從PGx資料庫評估這些生物標記物的作用。在確定的264種FDA批准的藥物中,有195種藥物在匈牙利上市。
  • SpeeDx與Nepean醫院合作,實現呼吸道病毒宿主生物標記物檢測的商業化
    Ltd.是創新分子診斷解決方案的開發者,已與Nepean藍山地區衛生區(NBMLHD) Nepean醫院的研究人員合作,達成一項排他性協議,將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宿主基因表達生物標記物檢測商業化。由NBMLHD的Anthony Maclean博士、Benjamin Tang博士及其同事發現的專利生物標記物IFI27的表達與流感1和COVID-19患者2的疾病進展密切相關。該項商業化檢測將定位於支持面臨艱難分流或患者處治決策的臨床工作者,支持對COVID-19在內的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就診患者進行基於風險的分層。此新聞稿包含多媒體內容。
  • [GWICC2014]張新超:心血管生物學標記物與POCT_GWICC2014_心血管...
    但是,這兩個標記物並不完美。BNP或NT-proBNP升高並不都是心力衰竭;BNP或NT-proBNP不高特別有助於除外左心收縮功能不全,而在舒張性心功能不全中的價值有待進一步證實。很多因素可影響血漿BNP或NT-proBNP水平,例如:老年;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可輕度升高血漿BNP水平,而ACEI可輕度降低BNP水平;疾病狀態——腎功能衰竭、肝硬化伴腹水、肺血栓栓塞性疾病、甲狀腺疾病、嚴重膿毒症等可以引起血漿BNP升高。
  • 淺談免疫檢測點抑制劑的預測性生物標記物
    該類藥物有別於以往腫瘤治療手段,它們利用特異性單抗去識別免疫細胞表面的免疫活性負調控受體,阻斷其對免疫細胞的抑制,激活自身免疫系統,從而達到控制和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而且同一種藥物有多種適應症,對於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等都有效。
  •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推進腫瘤免疫雙抗藥物臨床前開發
    在恆瑞公司任職期間,都業傑負責了多個抗體項目的工藝開發,同時開發了無血清培養基配方,並已成功應用於多個項目中;在上海細胞治療集團任職期間,曾參與國內首個非病毒載體CAR-T 臨床申報相關工作。  啟愈生物依託這些自有平臺正在開發全新的具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藥,目前有近十個在研管線項目,大多數針對的是頗具挑戰性的實體瘤治療。公司技術定位獨特,通過開發雙特異性抗體藥物調節腫瘤微環境,並配合以T細胞的特異性免疫療法。雙管齊下。不僅解除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還能對癌變細胞進行精準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