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譚蔚泓院士團隊:聚吡咯納米粒子的現場比色法檢測膽固醇

2021-01-13 騰訊網

【背景了解】

膽固醇是人類必需的脂質,是激素系統的構建單元,是類固醇激素的唯一前體,並參與多種維生素的合成。在血清中,高膽固醇水平與多種疾病有關,包括冠心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肌梗塞和癌症。但是,低膽固醇水平會導致低膽固醇血症,這可能會導致出血性中風。因此,開發一種簡便,廉價且可靠的血清樣品中膽固醇檢測方法非常重要。

迄今為止,已經提出了幾種方法來檢測膽固醇,例如電化學分析,基於螢光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子印跡聚合物技術,化學發光和電產生的化學發光。這些策略中的一些顯示出高靈敏度和良好的選擇性。但是,它們通常需要昂貴的設備並且很費時間。比色法由於其快速和簡單的操作而引起了極大的興趣。此外,可以用肉眼觀察檢測結果,不需要昂貴的分析儀器。當前,基於納米材料的人造酶,例如Fe3O4納米顆粒,石墨烯納米球,金納米顆粒,MoS2納米片,CuO納米顆粒和金屬有機框架,由於它們的活性高,價格便宜且易於製備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許多金屬納米粒子聚集或呈現對固有性質的協同作用,從而導致活性降低。開發具有高催化活性和良好的長期儲存穩定性的納米酶對於解決這些缺點很重要。

聚吡咯納米顆粒(PPy NPs)是吡咯的一種有機導電聚合物,由於其高導電性,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傳感和生化應用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PPy NPs可以吸收近紅外光並將能量轉化為熱量,因此可以用作治療癌症的有效光熱療法。此外,PPy NPs通過電荷轉移機制可以用作有機螢光染料的強力猝滅劑。

【科研摘要】

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團隊報告了一種通過耦合聚吡咯納米顆粒(PPy NPs)和膽固醇氧化酶(ChOx)的過氧化物酶樣活性來進行膽固醇檢測的簡便方法。ChOx可以催化膽固醇氧化生成H2O2。隨後,PPy NP作為一種納米酶,誘導H2O2與3,3',5,5'-四甲基聯苯胺(TMB)之間的反應(示意圖1A)。在最佳條件下,TMB在652 nm處的吸光度與膽固醇成正比,濃度為10至800μM。膽固醇的線性範圍為10–100μM,檢出限為3.5μM。該報導的方法成功地用於檢測人血清中的膽固醇。回收率範圍為96-106.9%。此外,作者使用提出的系統設計了一種簡便的可攜式測定試劑盒(無需儀器),實現了人血清中膽固醇的現場半定量和視覺檢測(示意圖1B)。從可攜式測定試劑盒中檢測到的膽固醇含量與基於溶液的測定獲得的膽固醇含量非常匹配,因此在臨床診斷和健康管理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示意圖1.(A)使用PPy NPs作為過氧化物酶模擬物進行膽固醇檢測和(B)通過可攜式測定試劑盒對血清樣品中的膽固醇進行檢測的示意圖。

PPy NP的製備與表徵

PPy NP的形成機理如圖S1所示。簡而言之,吡咯單體在FeCl3的氧化溶液的存在下聚合。PPy NPs是通過Py的自由基陽離子形成而合成的,並使用PVP作為封端劑。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結果表明,所得PPy NPs(圖1A)是離散的,無定形的(插圖1A,插圖),均勻(平均直徑:40 nm)和分散良好(流體動力學直徑:約50 nm)。傅立葉變換紅外(FTIR)光譜(圖1B)顯示了PPy NP的峰,即3410 cm-1(NH拉伸振動),1650 cm-1(NH鍵變形),1561 cm-1(在吡咯環中拉伸振動C═C鍵),1465 cm-1(在環中C–N拉伸振動),1298 cm-1(CH鍵的面內振動),1214 cm-1(N–吡咯環的H彎曲拉伸模式),1048 cm-1(C–H和N–H鍵的面內拉伸振動)和928 cm-1(C–C鍵的拉伸振動)。PPy NP的紫外可見光譜在400-900 nm的波長範圍內顯示出較寬的吸收帶(圖1C),這表明摻雜的PPy處於雙極化金屬態。

圖1.(A)TEM圖像,高解析度TEM圖像(插圖)和選定區域的電子衍射(插圖)。(B)FTIR光譜。(C)PPy NP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D)不同系統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紅線)TMB + H2O2+ PPy NPs,(黑線)TMB + H2O2,(藍線)TMB + PPy NPs。插圖顯示了顯示顏色變化的數碼照片。

PPy NPs的過氧化物酶樣活性

通過在H2O2存在下催化TMB來檢測PPy NPs的過氧化物酶樣活性。如圖1D所示,與TMB + H2O2(黑線)或TMB + PPy NP(藍線)相比,TMB + H2O2+ PPy NPs(紅線)的吸光度得到了提高。這些結果表明PPy NPs固有的過氧化物酶樣活性。最佳的催化條件是通過改變pH,溫度和反應時間來進行的。由於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因此選擇的pH為3.0,溫度為45°C。TMB + H2O2+ PPy NPs系統的吸光度隨時間增加,直到在30分鐘內達到平衡。因此,選擇30分鐘作為最佳反應時間。還評估了以TMB和H2O2為底物的PPy NPs的催化動力學機理。反應速率與底物(TMB和H2O2)濃度之間的關係可以使用Michaelis–Menten方程(等式1)進行模擬

1/V=(Km + [S])/(VmaxX [S])(1)

在這裡,V和Vmax代表初始和最大反應速度,Km代表米氏常數,[S]是底物濃度。根據該方程式,可以計算Km和Vmax並評估過氧化物的模擬酶活性。如圖2A,B所示,V隨著TMB或H2O2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並且氧化反應遵循典型的Michaelis-Menten行為。PPy NPs對TMB(0.293 mM)和H2O2(0.184 mM)的計算Km值低於文獻中報導的納米酶的Km值。低Km揭示了酶對底物的高親和力。此外,TMB和H2O2的Vmax值與納米酶相當,這進一步證實了聚合物PPy NPs具有很高的過氧化物模擬酶活性。

圖2. PPy NPs對TMB(A)和H2O2(B)的穩態動力學測定。該值是使用NaAc-HAc緩衝液(0.2 M,pH 3.0)中的PPy NP(20μgmL-1)測量的。

膽固醇檢測

在檢測系統中,膽固醇的吸收強度保持不變,並且H2O2介導的TMB氧化幾乎不受膽固醇影響。通過優化ChOx催化膽固醇氧化的濃度和反應時間(圖S8),可以通過將ChOx與PPy NP催化氧化偶聯來實現膽固醇檢測。圖3A顯示了在不同膽固醇濃度下的相對吸光度。吸收強度隨膽固醇濃度(10–800μM)的增加而增加。當膽固醇濃度介於10和100μM之間時,在652 nm處的吸光度呈線性,相關方程A = 0.003C(膽固醇)+ 0.33(R2= 0.9984)(圖3B)。檢測限(LOD)估計為3.5μM(3σ/ k)。所建議的方法在10μM和100μM膽固醇下進行五次重複測定的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53%和3.02%,證明了良好的重現性。

圖3.(A)不同濃度膽固醇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B)吸光度峰值與膽固醇濃度的關係圖。插圖:圖的放大倍數在10–100μM範圍內。

方法的選擇性

此外,研究了血液中具有不同幹擾的膽固醇的濃度,例如尿酸,尿素,半胱氨酸,甘氨酸,MgCl2,穀氨酸,葡萄糖,抗壞血酸和多巴胺。如圖4所示,與尿酸,尿素,半胱氨酸,甘氨酸,MgCl2,穀氨酸,葡萄糖,抗壞血酸和多巴胺的幹擾相比,存在膽固醇(0.5 mM)時在652 nm處的吸光度顯著增加(2 毫米)。膽固醇與這些幹擾物質之間吸光度提高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圖4.該方法對膽固醇(500μM)和幹擾物質(2 mM)的特異性,包括尿酸,尿素,半胱氨酸,甘氨酸,MgCl2,穀氨酸,葡萄糖,抗壞血酸和多巴胺。

人血清中膽固醇的檢測

為了證明研究的分析可靠性,將人血清樣品用於測試。作者應用標準添加方法估算了五種不同血清樣品中的膽固醇水平。之後,將一系列膽固醇濃度(0、2、20和50μM)以等體積摻入血清樣品中,並測量膽固醇。如表S2所示,結果表明加標樣品的回收率良好,為96%至106.9%。血清樣品1和血清樣品2中的膽固醇濃度分別為4.21和3.50 mM。同時,使用建議的方法檢測到的膽固醇含量與使用ELISA試劑盒檢測到的膽固醇含量一致,這表明在實際應用中它可能是可行的(表S2)。使用相同的方法,其他三個血清樣品中的膽固醇濃度分別為3.08、5.30和4.86 mM。

表2.人血清中的總膽固醇檢測

此外,通過使用瓊脂糖水凝膠構建了一種簡單的可攜式測定試劑盒,以開發一種簡便的方法來進行血清中膽固醇的現場檢測(方案1B)。首先,確認可攜式測定試劑盒對幹擾物質表現出良好的選擇性(圖S9)。為了進一步研究可攜式測定試劑盒在實際樣品檢測中的適用性,進行了以下實驗。在瓊脂糖水凝膠形成過程中,將PPy NP,TMB,ChE和ChOx預加載到瓊脂糖水凝膠中,然後轉移到管帽中。將不同濃度(0.1–0.7 mM)的膽固醇移入試管中,並與瓊脂糖水凝膠一起孵育。如圖5A所示,隨著膽固醇濃度的增加,瓊脂糖水凝膠中的顏色從淺藍色變為深藍色可以用肉眼輕易辨別。此外,瓊脂糖水凝膠的顏色強度通過ImageJ軟體進行測量(圖5B)。顏色強度與膽固醇濃度的校準曲線在0.1 mM至0.7 mM範圍內幾乎呈線性關係。相應的線性方程為y = 0.32C(膽固醇)+ 2.03,相關係數為0.9954。與溶液測試相比,檢查了用於血清膽固醇檢測的可攜式測定試劑盒的可靠性。將10倍稀釋的血清樣品直接加入試管中,並與瓊脂糖水凝膠一起孵育。如圖5C(插圖)所示,五個不同的血清樣品在瓊脂糖水凝膠中顯示出不同的顏色。通過參考圖5B中相應的線性方程式,血清樣本1-5中的膽固醇濃度經計算為3.93、3.35、2.96、5.25和4.74 mM,對應於人類血清中的膽固醇水平,約為2.86-5.98 mM。此外,測定試劑盒獲得的結果與基於溶液測定的結果(R2= 0.9953)非常吻合(圖5C),表明定量評估人血清中膽固醇水平的可行性樣品。

圖5.(A)瓊脂糖水凝膠朝著不同濃度(從左至右:0–0.7 mM)的膽固醇標準的照片。(B)瓊脂糖水凝膠的顏色強度與不同膽固醇濃度的關係。(C)在人血清樣品中通過測定試劑盒測量的膽固醇濃度結果與基於溶液的測定法之間的相關性。插圖:瓊脂糖水凝膠對五個不同血清樣品的照片。

【陳述總結】

作者開發出一種簡單而靈敏的比色法,通過使用具有過氧化物酶樣活性的PPy NPs檢測血清中的膽固醇。通過與ChOx偶聯,膽固醇的線性動態範圍為0–100μM,LOD為3.5μM。此外,這種方法可以評估血清中的膽固醇水平,其結果與市售ELISA試劑盒的結果非常吻合。此外,構建了一種簡單,可攜式且無需儀器的測定試劑盒,用於檢測血清樣品中的膽固醇,為生物技術和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參見文獻:

doi.org/10.1021/acsami.0c15900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覺得不錯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湖大譚蔚泓院士團隊:聚吡咯納米粒子水凝膠現場比色法檢測膽固醇
    因此,開發一種簡便,廉價且可靠的血清樣品中膽固醇檢測方法非常重要。迄今為止,已經提出了幾種方法來檢測膽固醇,例如電化學分析,基於螢光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子印跡聚合物技術,化學發光和電產生的化學發光。這些策略中的一些顯示出高靈敏度和良好的選擇性。但是,它們通常需要昂貴的設備並且很費時間。比色法由於其快速和簡單的操作而引起了極大的興趣。
  • 美國化學會頒獎 湖大教授譚蔚泓捧回"光譜化學分析獎"
    美國化學會頒獎 湖大教授譚蔚泓捧回"光譜化學分析獎"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8-08-22 15:08:21
  • 上海交大譚蔚泓院士獲頒拉夫·亞當生物分析化學成就獎和匹茲堡...
    近日,在美國費城召開的匹茲堡分析化學和光譜應用會議暨展覽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譚蔚泓教授因核酸適體在生物傳感,光譜分析,化學生物學、納米醫學和分子醫學等方面取得的諸多突破性、原創性成就,同時獲得拉夫·亞當(Ralph N.
  • 譚蔚泓院士:逐夢「聰明分子」精準抗癌
    新華社長沙5月25日電題:譚蔚泓院士:逐夢「聰明分子」精準抗癌  新華社記者鄭欣、謝櫻  他擔任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傑出教授卻毅然選擇回國,他致力於用「聰明」分子來識別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他連續3年入選湯森路透全球論文引用率高的研究人員名單……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歸國
  • 譚蔚泓院士:逐夢精準抗癌
    1985年,譚蔚泓碩士畢業於著名物理化學催化專家彭少逸門下,科研生涯自此開始。兩年後,他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學習最前沿的技術,最終是為了把這些技術帶回祖國。在譚蔚泓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後,一次回國探親期間經朋友介紹,他認識了湖南大學的王柯敏教授。王柯敏教授邀請他回國協助其在湖南大學的研究工作,他毫不猶豫同意了。    傳統的化療藥物無法將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區分開,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將正常細胞殺死,毒副作用大。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譚蔚泓團隊研發出一種能向腫瘤細胞靶向輸送大量抗癌藥物的DNA「納米火車」。
  • 專訪譚蔚泓院士:逐夢「聰明分子」精準抗癌
    他擔任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傑出教授卻毅然選擇回國,他致力於用「聰明」分子來識別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他連續3年入選湯森路透全球論文引用率高的研究人員名單̷̷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歸國7年裡,國內科研的「黃金時代」讓他成果豐碩,一大批海外學者被他影響投身國內科研,而最讓他高興的是「遍布各地的學生們」。
  • 走近科學家|譚蔚泓:分子抗癌路上的「金剛狼」
    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譚蔚泓教授長期致力於生物分析化學,化學生物學和分子醫學的研究,解決了分析化學與生物醫學交叉領域中的一些關鍵科學問題,在國際生物分析化學領域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在核酸適體、分子識別、納米生物傳感等領域做了大量系統的原創性工作。
  • 中科院院士譚蔚泓:回國發展 夢想之路更順暢
    今天我們來認識中科院院士,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蔚泓。學化學出身的他,長期致力於從分子領域尋找治療癌症等疾病的良藥和良方,並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他最大的夢想是研製出真正用於癌症靶向治療的新藥,推動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而回國發展,讓他的這條夢想之路,更為順暢。
  • 譚蔚泓院士ICG-15重磅報告:Aptamer-Drug Conjugates vs. ADC
    譚蔚泓院士ICG-15重磅報告:Aptamer-Drug Conjugates vs.、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先生出席在武漢開幕的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並做精彩報告。
  • 譚蔚泓院士Angew. Chem. Int. Ed.:核酸適體/納米金生物傳感器用於...
    現有的質譜、免疫分析法、納米等離子體傳感等蛋白分析方法在快速篩選外泌體蛋白上都受到各方面的制約,因而發展簡單可靠的外泌體表面蛋白的分析方法對腫瘤早期診斷非常重要。近日,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通訊作者)課題組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發表了題為「Aptamer/AuNP Biosensor for Colorimetric Profiling of Exosomal Proteins」的研究論文。
  • 譚蔚泓:「納米火車」精準殺死癌細胞---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省政協常委、民盟盟員,湖南大學生物學院院長、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譚蔚泓,笑著說起自己的科研心得。    譚蔚泓原是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正教授(「正教授」為美國職稱一種),2000年被湖南大學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牽頭組建起生物學院。    譚蔚泓團隊長期致力於核酸適配體研究,最近5年開始將其應用於抗癌研究。
  • 築巢引鳳,發展未來 ——譚蔚泓院士到訪時代集團考察交流
    >為進一步加強時代(中國)集團公司與頂級科研團隊的合作,更好的了解科研的最新發展動向,搭建企業與學術界溝通互動的平臺。2020年8月1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醫學所所長譚蔚泓受時代集團的邀請,赴時代集團深圳總部參觀考察並深入交流。時代(中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蔣澤根院長熱情接待了譚蔚泓院士,同時參與陪同的有時代生物科技總經理李少飛先生、時代特膳總經理蔣亮先生、時代特膳執行總經理萬小平先生、時代(中國)首席技術官葉長明先生,時代生物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會平先生等時代集團高管。
  • 人事調整:譚蔚泓院士任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平、委黨委副書記夏建成、委辦公室主任傅志敏、中科院院士譚蔚泓教授出席會議。醫院領導班子和全體中層幹部參加會議。會議由於恩彥書記主持。委黨委夏建成副書記宣讀聘任文件,正式宣布譚蔚泓院士為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從分子角度看病、治病的時代已經到來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基礎醫學與腫瘤研究所所長譚蔚泓發表了以《分子醫學力推健康中國》為主題的演講。譚蔚泓提到,「截至 2019 年,中國大約有 100 萬個醫療機構,但真正的醫院只有 3.4 萬個,其中三甲醫院僅佔 8%。」 由此而來的是,預防醫學也未能得到足夠重視。分子醫學:在分子水平看病和治病譚蔚泓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分子醫學將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 譚蔚泓教授受邀成為《美國化學會志》(JACS)副主編
    日前,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譚蔚泓教授受邀成為美國化學會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副主編。
  • 譚蔚泓受邀成為《美國化學會志》(JACS)副主編
    湖南日報3月24日訊(記者 左丹 通訊員 符婷)今天,記者從湖南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蔚泓受邀成為美國化學會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副主編。
  • 湖南大學譚蔚泓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分享—   紅網長沙11月1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範典 通訊員 蔣晶麗)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7屆院士大會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開幕
  • 譚蔚泓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發表研究成果:開發了...
    日前,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化工學院和生物學院譚蔚泓教授所領導的"分子科學與生物醫學實驗室但是由於膜脂分子相互作用的速度太快,一般的顯微探針無法對其進行檢測,因此,對活細胞研究領域而言,亟需一種有效的研究方法來捕捉這種短暫的相互作用。譚蔚泓教授團隊開發的基於DNA的新型分子步行探測器,表現出了捕捉活細胞膜脂分子相互作用的潛力。他們的策略簡單來說就是將每一次膜脂分子的瞬時相互作用轉化為可以累加的螢光信號。
  • 李蘭娟、吳朝暉、譚蔚泓諸院士專家...
    圍繞這個中心,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朝暉,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葉全富,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浙江省醫院協會會長馬偉杭分別就智慧醫院改變未來醫療、疫情之下AI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創新臨床研究推動健康中國、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在整合型服務體系框架下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譚蔚泓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學術經緯/報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教授領銜建立,並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實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