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劍,五次被拒稿,博士小哥堅持所愛,在交大「追光」逐夢!

2020-10-06 上海交通大學

三年磨一劍,經歷五輪審稿被拒,

他堅持不懈,

最終申訴成功發表物理頂刊;

厚積薄發、精益求精,

他潛心科研,

2年內發表6篇高水平論文,是國際期刊審稿人;

思源致遠、勇往直前,

他心懷夢想,

榮獲交大學術之星、勵志典型人物

國家獎學金等多項榮譽

……

他是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

2016級博士研究生王耀

做科研就要「盡全力,再堅持一下」

王耀師從金賢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模擬與拓撲光子學領域。目前,他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高水平論文6篇,其中3篇發表在物理學權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特別是量子關聯的拓撲保護的研究成果受到美國《Science》雜誌高級主編撰文推薦;提交專利1項。博士期間,受邀為國際期刊《Optica》審稿,學校推薦並受邀參加全球青年科學家峰會(GYSS 2020),獲評交大學術之星、勵志典型人物、國家獎學金等榮譽。

榮譽的背後並非一帆風順,他讀博第一年就開始第一個實驗課題,從樣本製備到搭建樣本測試平臺,再到編寫用於處理測試結果分析的程序,製備了上千的樣本,並逐一測試……反覆調整和測量了五六個月,結果卻不是最理想的。不服輸的他在和導師討論之後還是決定繼續做下去。正是一次次的堅持定位問題解決問題,才終於獲得了理想的實驗結果。在博士的第三年,經歷長達一年之久的修改和打磨之後,王耀第一次投稿,卻經歷了5輪審稿,是那份期刊所允許的最大次數。但是他和導師依然不肯放棄,選擇了稿件申訴。正是他的不甘心和堅持,成果最終申訴成功物理學的權威期刊上發表。

面對一輪又一輪轟炸般的質疑,我也曾萌生放棄的念頭。這時候我會去思源湖邊喂喂鴿子,去哈樂餐廳吃一份紅燒肉,最後再睡上一覺。醒來時問自己一句:是不是可以再堅持一下,把面對的質疑化作自我完善的動力。而這次經歷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一些曲折,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全力,我們可以接受失敗,但是不能去接受因放棄而得到的失敗。

——王耀

參加全球青年科學家峰會(GYSS 2020)

交大青年就要「探索世界,心懷家國」

在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王耀作為高年級學生代表發言,分享他的科研感悟。談起科研王耀說:「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因為好奇這個世界,所以會在一個問題上不停地探索。」他認為,無論是什麼專業,無論將探索哪些地方,其實都是在回答自己對這個世界未知的好奇。點滴進步就是科研本來的樣子,量變引起質變才是科技改變世界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王耀最喜歡和別人交流。他認為大家看事情的角度總是不同的,所以在交流中總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我的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在和別人的交流中逐漸完善的。」王耀說,在交大勤奮是種氛圍,「我並不是最聰明的,但我可能是比較努力的,我們組裡的人都很努力,因此我們也發現了不少校園裡的小秘密:交大的鳥開始鳴叫時間是四點鐘,環衛阿姨在五點鐘就開始工作了,交大的清晨特別漂亮。」

與諾獎得主Klaus von Klitzing教授合影

與導師在雪梨大學訪問

閒暇時間,王耀愛閱讀一些經典書籍,如《三體》、《平凡的世界》等,也會選擇看場電影或看些新聞。「我沒有刻意挑時間放鬆,只是當某一時候做什麼都效率很低甚至不想做了,就是自己該放鬆的時候了。」 「吾日三省吾身」,隨時自我總結,未雨綢繆,他認為這些都是科研人必備的素質。

「生活不只有科研,身為交大人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建設交大。」在交大期間他連續三年擔任大學物理助教課程的助教及助管,多次獲評優秀助教,同時作為學生代表大會常任代表積極參與學生工作,為校園建設積極提交建議。交大的家國情懷,鐫刻在心裡,也實現在他每一天的奮鬥中。

參加學生代表大會

精益求精、堅持不懈,

交大青年,

朝著夢想,奔跑吧!

來源:物理與天文學院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

奮鬥吧,交大人!

相關焦點

  • 三年磨一劍,五次被拒稿,交大博士堅持稿件申訴,終發表學科頂刊
    三年磨一劍,經歷五輪審稿被拒,他堅持不懈,最終申訴成功發表物理頂刊;厚積薄發、精益求精,他潛心科研,博士期間,受邀為國際期刊 Optica 審稿,學校推薦並受邀參加全球青年科學家峰會(GYSS 2020),獲評交大學術之星、勵志典型人物、國家獎學金等榮譽。
  • 高曉攀三年磨一劍 春晚「處女秀」等觀眾驗收
    春晚舞臺上的「處女秀」作品,讓高曉攀三年磨一劍,用「既有歡笑也有幸福淚水」這句話形容今年的作品一點不為過,並希望得到觀眾的認可。每年央視春晚都是一場浩大的工程,不僅籌備期數個月之久,僅是除夕之前的帶觀眾彩排就達六次之多,而能登上春晚舞臺的歌手、演員也都是這一年行業中的佼佼者。
  • SCI期刊拒稿看看什麼原因?
    當辛辛苦苦寫作的SCI文章被期刊拒稿的時候;當你滿心期待卻收到期刊編輯拒稿信的時候;當大大小小修改無數次之後依舊被拒稿的時候。或許你會覺得很委屈,明明自己都盡力做好了,為什麼還是會被拒?那麼,你是否想過為何你的稿件會被拒?
  • 《逐夢演藝圈》畢志飛致信國家電影局:「豆瓣系」操控影評與輿論...
    《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近日致信國家電影局,並在微博上公開了此信的內容,在信中畢志飛表示《逐夢演藝圈》遭遇嚴重不公平評分,同時還遭遇了海量造謠誹謗與網絡暴力,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三年發16篇SCI,這名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
    「應屆碩士畢業生被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近日這樣一則消息將國內學界目光再次投向西部學術重鎮西安交通大學。記者注意到,西安交大新聞網9月2日在《身邊交大人》欄目刊文《孫光宇:發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介紹:孫光宇,錢學森學院院友,電氣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被電氣學院建議破格授予博士學位。
  • 奮楫揚帆 逐夢前行——西南交通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全校上下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委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提升。西南交大宜賓研究院120畝園區全面落成;西南交大唐山園區(85畝)啟動修建;學校基金會募集資金6000餘萬元。外專引智工作取得新突破,新獲批2個「111引智基地」,總數達到5個,學校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這一年,學校綜合支撐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堅持「成績、成果、成效」導向,深化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表彰獎勵等改革。統籌推進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實現師生員工零感染、零疑似、零確診目標。
  • 華中科大、西安交大、東北大學接力講述奮進之路...
    物理學院精密測量物理專業2013級博士研究生鄔俊飛說:「作為團隊的一員,我感到非常自豪。我會努力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優秀品質,瞄準『十四五』,為祖國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四年來,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這個團隊致力於仿生微納製造領域,堅持原始創新,首次研發了沾水自保護超高靈敏溼度感溼器件,促進了我國在高空探測領域的創新發展。
  •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出品方起訴豆瓣,豆瓣冤不冤?
    畢志飛的《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豆瓣評分2.1,豆瓣評分給高了?千斤公子文《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以下簡稱《逐夢演藝圈》)起訴豆瓣早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不過,案件今天在北京市朝陽法院開庭,消息一出再一次引來多方關注,分分鐘上了微博熱搜。
  • SCI拒稿原因有哪些?被拒後還能挽回嗎?
    學術研究人員或研究生在學術生涯中最常見的挫折之一就是被期刊拒稿,每次的論文投稿難免都會伴隨多次的拒稿。這的確令人沮喪,沒有成功投稿還是其次,主要是自己的研究想法和熱情無法被審查委員所認可,如果一直無法成功刊登甚至會懷疑自己做研究的能力。這個過程有長有短,全都取決於自己怎樣去處理情緒的問題,以及後續的改正進步措施。
  • 張楠:不斷逐夢,再次助力嫦娥奔月
    張楠正在討論嫦娥五號任務測試細節2005年6月,張楠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後背上行囊,懷揣著航天夢走進大涼山,開啟了在山溝裡逐夢航天的青春歲月用五年磨一劍,單位開始安排他擔任測量系統指揮員,圓滿組織完成了10餘次測量系統測試發射任務,成為系統最出色的新生力量。 2012年,文昌發射場建設初期,亟需技術人才,張楠主動請纓到海南,打算為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添磚加瓦。面對新型號新任務,他孜孜不倦,刻苦鑽研。
  • 七年磨一劍!發表世界頂級論文的蘭大女博士馬天瓊,近況如何?
    因為博士生要想畢業,就必須先有論文這樣實打實的成績,所以,這七年來,馬天瓊還始終都是實驗室裡的馬前卒,一直都在默默無聞地做一些幕後工作,等到如今成名,可謂是「七年磨一劍  不計前嫌  要說馬天瓊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到如今的榮譽的,這首先得歸功於她的導師,正是因為馬天瓊的老師不厭其煩地指導了她三年,我國才能在這個方向上找到一番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
  • 今晚八點 《逐夢天河》登陸央視
    《逐夢天河一段手機視頻首次曝光為了趕到最佳拍攝點位幾位導演小哥決定紀錄片《逐夢天河》相關連結逐夢天河|天津衛視 超算就在你我身邊逐夢天河|天津衛視 揭秘中國超算衝頂時刻逐夢天河|天津衛視 這些超算影像首次公開
  • 成都逐夢之夜!順聯動力&水芭莎群星演唱會成功舉辦
    逐夢之夜群星演唱會在成都雙流體育中心盛大開啟三年多來,順聯人以開拓者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砥礪奮進,逐步成長為國內社交電商行業的創新代表企業。我們傾力打造口碑分享社交電商生態圈服務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為有夢想的創客店主搭建了一個優質的創業平臺。
  • 山東農業大學「十年磨一劍」不到一個月三大國際頂級期刊多次發表成果
    山東農業大學不做「快餐」、「十年磨一劍」,不到一個月三大國際頂級期刊多次發表成果寂寞堅守迎來累累碩果□ 本報記者 王桂利 本報通訊員 翟榮惠 王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山東農業大學與國際頂級三大學術期刊(《細胞》《自然》《科學》)來了一次全方位的「親密接觸
  • 學術分享|審稿人談審稿與投稿:從2篇拒稿說起
    兩篇論文都通過了期刊編輯的初審,卻被審稿人高速拒稿。原因在於,兩篇論文看起來像那麼回事,仔細一看,經不住推敲。具體拒稿原因下文單獨討論。另外,小方向上國內的博士學位論文和高被引碩士學位論文我也會看,因為有些團隊的創新性貢獻與博士論文相關,而博士論文裡有更多的細節。當然,因為現狀是有些博士小論文和大論文內容相同,他們又有發稿需求,一般對於學位論文我會滯後半年到一年左右看,避免知道了作者或團隊以後影響自己的情緒。 為什麼小同行是又愛又恨的審稿人?
  • sci編輯拒稿原因
    論文投稿sci期刊後,被編輯拒稿是難以避免的一種審稿結果。sci編輯拒稿,有一定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是作者需要了解,並在以後投稿發sci過程中要避免的。關於sci編輯拒稿原因,很多很多,常見的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
  • SCI論文被拒稿的所有問題都在這裡
    就算真被拒稿了,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呢!結果,師弟的文章剛投出去兩小時秒被拒,感覺他整個人瞬間都不好了。雖然早已有心理防備,但是被拒稿搞的就像失戀,師弟的心情還是碎成了渣渣。相信很多人跟師弟一樣,哪怕是穿上了防彈小馬甲,但是當文章被拒時,還是會像中槍一樣,心情會嘎嘎難受一陣。
  • 三十年前Nature拒稿信你見過嗎?拒的還是諾貝爾獎成果
    來源:如沐風科研維修站搞科研除了要有紮實的實驗技能,心理素質也要過硬,不僅要扛得住來自導師的各種嫌棄,還要在被拒稿n次後依舊堅強。但實際上,很多諾獎級別的研究,在發表初期大概率也會被審稿人懟得很慘,跟很多新手小白的遭遇也是一樣的拒稿信甚至更為扎心。
  • 20年磨一劍 中元密度板成東北行業龍頭
    鞍山市中元密度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長躍介紹,中元公司是家生產銷售密度板的民營企業,創建於1999年,經過三次技改升級後,公司年產值達2.2億元人民幣。目前在人造板材行業雄踞東北三省行業龍頭地位。1999年至2020年,從一個小作坊成長為該行業的東北龍頭企業,中元密度板有自己始終堅持的企業文化——堅守主業,做到極致。「過去這個行業裡我們公司不算什麼,還有好幾家上市企業。」李長躍感嘆,這些發展較好的企業在盈利後轉向多元化發展,反而沒能守住主業,尤其是這次疫情之前,一些企業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鍊斷裂,最終被市場淘汰。
  • 你見過三十年前Nature的拒稿信嗎?拒的還是諾獎成果...
    心理素質也要過硬要在被拒稿就曬出了自己1992年收到的Nature拒稿信Nature雜誌,卻遭到無情的拒稿接下來我們看看審稿人給出了怎樣的拒稿理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Nature以「檔期排滿了」為理由拒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