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聯合對絲路上重要遺址哈薩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2020-12-06 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1月12日消息(記者雷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12日)透露,2019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在2017、2018年工作的基礎上,第三次對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

拉哈特遺址遠眺 (央廣網發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拉哈特遺址是位於哈薩克斯坦境內天山北麓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遺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人員介紹,本年度發掘面積980平方米,調查面積50萬平方米,包括發掘居址遺址200平方米、墓葬遺蹟4座計780平方米、測繪遺址約5萬平方米、調查遺址9處約45萬平方米;發掘清理房屋1座、灰坑23座、墓葬4座等多個遺蹟,出土可辨鐵器、陶器、骨器等文物約70件。

拉哈特遺址出土陶罐 (央廣網發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據介紹,此次考古發掘的房屋居址為半地穴式,平面近呈凸形,斜坡門道向南突出,地穴壁面較直,有加工痕跡,地穴地面有活動痕跡,有灶坑1處、礎石(坑)9個,壁面現高約0.9米,直徑4.6米,面積約16.6平方米。清理的23座灰坑,圓形灰坑較多,多數坑體保存較淺、坑內堆積多淡灰色疏鬆土,包含少量陶片、石塊、骨塊等。四座墓葬均為土壙墓。在位於拉哈特東南墓地的一座石封堆土壙墓中出土隨葬陶罐1件、鐵錐1件,羊椎骨6節。這些遺存、遺物,有的在公元前5-前3世紀的塞人-烏孫時代,有的在公元9-10世紀的突厥時代,晚期可至蒙元時代(13世紀左右)。

拉哈特TG15及一號高臺 (央廣網發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考古發掘期間,考古人員前往伊犁河卡普恰蓋水庫周圍區域進行考古調查,包括對克根、春賈、扎爾肯特、闊諾額林、薩雷奧澤克、阿爾金-埃姆爾沙漠國家公園塞人王陵等處的多座墓葬遺蹟實施了踏查和測繪,並參觀博物館2座。初步了解了哈薩克斯坦伊犁河中遊的卡普卡蓋水庫兩岸區域保存的大量的、規則分布的封堆墓葬。

考古現場 (央廣網發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通過本次的發掘與調查,獲取了拉哈特遺址區域活動過人群的一些物質遺存,為探討包括拉哈特遺址在內的相關區域眾多古代遺址,積累了科學的考古調查和發掘資料。

相關焦點

  • 中哈考古人聯手揭開哈薩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遺址的神秘面紗
    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王瑛)1月12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19年6至9月,該院聯合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在2017、2018年工作的基礎上,第三次對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取得重要進展,逐步揭開這座絲綢之路古城的神秘面紗
  • 襄陽5000年前古城遺址!正進行考古發掘
    2020年,武漢大學確定襄陽鳳凰咀遺址為武漢大學田野考古實踐教學基地,並於9月入駐開始考古發掘。鳳凰咀遺址位於漢江中遊、南陽盆地南緣的襄州區龍王鎮前王、閆營兩村,總體面積達40萬平方米,距今4300年至5000年,是鄂西北南陽盆地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等級最高的中心聚落遺址,也是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城址。
  • 大邑高山古城遺址考古發現成都平原迄今最早古城
    4月17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向記者確認,高山古城遺址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遺址,該遺址成為成都平原史前考古的新坐標。基於其重要性,高山古城遺址入選了國家文物局組織評選的2015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當時,成都考古隊正在大邑鹽店古城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偶然聽說附近有一處地名為「古城村」,這引起了考古隊的注意。他們前往村落調查發現了東邊和南邊各有一道牆,並確認這就是古城的城牆。
  • 國外絲路考古遺址 古羅馬時期軍事防禦與農業灌溉
    國外絲路考古遺址 古羅馬時期軍事防禦與農業灌溉 科技日報
  • 三星堆遺址外8公裡再現重要遺址 為周邊一重要聚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近日,在距離三星堆古城遺址約8公裡處,考古人員發現一處綿延近5000年的遺址。  7月2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成果,這座被命名為廣漢聯合遺址的地方,發現了極其豐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漢、魏晉、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遺存,堪稱成都平原通史型遺址。
  • 成都平原發現年代最早墓地 未來或納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在2012年之後,去年9月以來考古人員再度啟動對高山古城遺址的發掘。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高山古城遺址發現了早於目前成都平原寶墩文化第一期的考古學遺存,其中十二橋文化遺址的發現與確認,為目前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中所不見。  據悉,高山古城遺址已入選了國家文物局組織評選的2015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 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文物與觀眾見面
    人民網成都6月8日電(朱虹)「本次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據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陳列研究部工作人員楊建華介紹,《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將於6月9日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會帶領觀眾了解考古發現背後的故事,更深入認識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
  •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81歲的倫福儒是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退休教授,是全球知名的考古學泰鬥。他說,位於中國浙江的良渚古城遺址是研究中國乃至人類早期文明的重要遺址,「非常值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2016年編著出版《發現石峁古城》一書,系統搜集整理了石峁遺址早期的考古資料,公布了新的考古調查和發掘成果,並對二者進行了有機的整合,在耗費周期較長的考古發掘報告出版之前,為學界提供了重要基礎資料[28]。新的資料推動著研究深度和廣度的不斷深化和擴展,目前包括發掘者在內的國內外學者關於石峁遺址的研究集中於以下六個方面。
  • 新疆完成對樓蘭古城重要遺址搶險加固
    ↑技術專家在樓蘭古城內使用三維雷射掃描技術為佛塔遺址建立數位化檔案(10月20日攝)。新華社發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3日電(記者張曉龍)歷時近半年,文物保護工作者終於完成對新疆樓蘭古城的搶險加固工程,延續了古城內三間房和佛塔遺址的壽命。
  • 塵封2600年柏人城遺址開始發掘 河北這些古遺址你知道幾個?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臺文物管理處和隆堯縣文保所組成的考古隊,於今年10月開始對有著2600多年歷史的趙國「柏人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據悉,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對這座古老城池遺址進行發掘。
  • 成都高山古城遺址出土保存完好人骨 為成都平原最早人骨資料
    圖為發掘區航拍。 鍾欣 攝  中新社成都3月15日電 (嶽依桐)記者15日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位於成都平原西南緣、岷江支流斜江河中遊的成都市大邑縣三岔鎮高山古城遺址出土一批保存十分完好的人骨,這是目前成都平原發現的最早的人骨資料。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山古城遺址現場負責人劉祥宇認為,人骨的發現具有重要考古意義。
  • 六年考古發掘:東華門遺址佐證成都2300多年建城史
    【解說】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從2013年到2019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對成都青羊區東華門街至成都體育中心一帶的東華門遺址開展了長期的考古工作。8月5日,記者來到成都東華門遺址進行探訪,此時現場依然在進行著忙碌的發掘工作。
  • 四川成都:東華門遺址將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解說】經過近7年的發掘,考古人員在成都東華門遺址發現了從漢代到清代,穿越2000多年時光的文化遺存,見證了成都的自古繁華。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家揭秘東華門遺址的「前世今生」,展示文物修復的過程和技術。
  • 良渚遺址考古:向世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新華社杭州8月19日電 題:良渚遺址考古:向世界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新華社記者馮源  引言: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中國考古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考古發掘與研究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中國考古學理論和方法不斷發展創新
  • 餘杭良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遺址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世界最大的城市遺址  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遺存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保護區面積約42平方公裡。  遺址最早發現於1936年,80年來,先後發現了高等級墓地、祭壇、大型宮殿基址、古城等不同類型的180多處遺址,是目前已知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遺址。
  • 具體規劃已經出臺,將成為省內重要歷史人文景觀——大辛莊考古遺址...
    其後,1982年、1983年、1984年都曾進行過考古挖掘,出土了一批珍貴的文物。  2003年3月至6月,山東大學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聯合對濟南大辛莊遺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穫。此次發掘出土了商代甲骨卜辭,在學術界乃至整個社會上引起較大震動。這是在商都殷墟以外首次於原生地層中發現甲骨卜辭,被譽為甲骨學史上具有界標意義的重大考古發現。
  • 瑪雅遺址上出現的這些中國人 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其實我們對世界其他文明知之甚少,只能依賴國外的研究成果。這種狀況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我們有必要深入到世界其他文明的腹地,獲取考古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李新偉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在科潘遺址的考古發掘現場,中洪考古隊員正在討論。
  • 新疆北庭考古最新進展:故城遺址為兩套四重八塊格局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民族與宗教研究室副主任、新疆北庭考古隊領隊郭物研究員透露,北庭故城考古最新發掘研究顯示,該遺址最終呈現的格局是兩套四重八塊,內外兩套城牆及護城河可能是唐代早晚兩個時期建造。
  • 義大利考古學家盛讚成都東華門遺址
    原標題:義大利考古學家盛讚成都東華門遺址   義大利首都羅馬,古老的歷史遺存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6月6日,義大利考古學家丹尼爾·莫納可達一行來到成都參加文化交流。在參觀成都東華門遺址後,義大利專家盛讚遺址是成都的巨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