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焦油和聚丙烯腈電紡納米纖維的有效二氧化碳穩定

2020-12-05 Espun

將煤的非燃料利用技術用於可持續碳材料生產有利於減少人為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樣,二氧化碳的技術用途對於早日實現《巴黎氣候協定》是非常迫切的。該研究經過創新設計,可通過靜電紡絲、二氧化碳穩定纖維和隨後的碳化處理,由懷俄明州粉末河流域煤的超臨界萃取液(稱為原煤焦油)以及預定百分比的聚丙烯腈製備出碳納米纖維。研究了原煤焦油添加劑對聚丙烯腈納米纖維結構、織構和表面性能的影響。

衰減全反射和漫反射紅外傅立葉變換分析揭示了在最新的氧氣基和二氧化碳基纖維穩定過程中,表面官能團動態演化路徑的差異。在機械性能方面,無論氧化穩定性如何,原煤焦油改性都會顯著提高退火聚丙烯腈納米纖維的拉伸強度。此外,含(30wt%)聚合物前驅體的原煤焦油和二氧化碳穩定化的協同作用可製備出具有優異性能的碳納米纖維,其面積歸一化雙電層電容為1408.9μF/cm2,比氧氣穩定的純聚丙烯腈衍生物高約4倍。

圖1.SEL的成分分析。

圖2.碳化SEL-PAN纖維的SEM(i)、TEM(ii)和HRTEM(iii)圖像。(a)0SP-O2-CF,(b)0SP-CO2-CF,(c)30SP-O2-CF,(d)30SP-CO2-CF。

圖3.AFM:(i)碳化SEL-PAN纖維的形貌圖和(ii)附著力圖。(a)0SP-O2-CF,(b)0SP-CO2-CF,(c)30SP-O2-CF,(d)30SP-CO2-CF。

圖4.(a)碳化SEL-PAN纖維(0SP和30SP)地拉曼圖像。(b)激發波長為532 nm的碳化SEL-PAN纖維(0SP和30SP)的拉曼光譜。

圖5.薄膜模式下碳化SEL-PAN纖維(0SP和30SP)的XRD圖。

圖6.不同製備階段的0SP和30SP納米纖維氈樣品的(a)拉伸模量(MPa)、(b)斷裂強度(MPa)和(c)斷裂伸長率(%)比較。(注意:每個輸入重複3次)。

圖7.碳化SEL-PAN纖維在不同掃描速率(100、200、300、400和500 mV/s)下的CV曲線。(a)0SP-O2-CF,(b)0SP-CO2-CF,(c)30SP-O2-CF,(d)30SP-CO2-CF。(e)電流密度取決於掃描速率。(f)EDL電容對SEL:PAN比率的依賴性。

圖8.(a-1)在350 nm處激發的新鮮纖維(0SP和30SP)的光致發光光譜。(a-2)在350 nm處激發的GQD(源自PRB煤和碳化纖維)得光致發光光譜。照片顯示30SP-CO2-CF衍生GQDs的(b-1)原始顏色和(b-2)螢光。(c-1)0SP-FF,(c-2)0SP-O2-CF衍生GQDs,(c-3)0SP-CO2-CF衍生GQDs,(c-4)30SP-O2-CF衍生GQDs和(c-5)30SP-CO2-CF衍生GQDs的三維激發發射矩陣螢光響應。

圖9.在新鮮、穩定和碳化階段的纖維樣品(0SP,10SP和30SP)表面上的元素碳和氮的能譜分析。

圖10.在新鮮、穩定和碳化階段的纖維樣品(0SP,10SP和30SP)的衰減全反射光譜。

圖11.穩定過程中纖維樣品(0SP和30SP)的三維DRIFT光譜。

圖12.靜電紡絲SEL-PAN纖維(0SP和30SP)的熱重曲線,在280℃下穩定3h(可選用氧氣和二氧化碳),然後在800℃下碳化1h。

相關焦點

  • 綜述:MOFs材料如何助力電紡納米纖維改善性能?
    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Ⅰ)原位生長法,製備含有金屬離子(或配體)的電紡納米纖維,然後在靜電紡絲納米纖維上原位生長MOF納米粒子;     (Ⅱ)同軸靜電紡是將納米粒子與聚合物溶液混合形成前驅體,然後通過電紡絲形成M-NFs。  圖1 ZIF-8/PAN電紡納米纖維的製備。
  • 基於電紡多孔碳納米纖維包覆碳化鐵的柔性可穿戴全固態鋁空氣電池
    近年來,能夠產生多種機械形變的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備受關注,同時,這些器件還要求具有較高的儲能能力和可靠性。目前,柔性金屬空氣電池由於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和低成本被廣泛認為是下一代高效儲能系統之一。
  • 【行業動態】勃姆石/聚丙烯腈複合納米纖維隔膜:一種富有潛力的高...
    勃姆石在隔膜中的應用優勢勃姆石被應用在鋰離子電池隔膜的製備上,是由於其具有以下獨特的優勢:1)優異的絕緣性,在電池工作放熱時膨脹,有效阻斷電流;2)足夠的化學和電化學穩定性,不會被電解液腐蝕;3)耐熱性優良,可以有效提高鋰電池在工作放熱時的熱穩定性;4)作為塗層材料,可有效降低塗層厚度,降低機械的磨損,而且成本低廉,性價比高。
  • 技術研究: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碳納米纖維
    由於碳纖維具有導電性,其作為複合材料和電極中的增強材料應用於很多方面,將其尺寸縮小至納米級可能會提高其性能並開闢新的應用[Mao等2013]。靜電紡絲是紡絲聚合物溶液形成納米纖維的簡單方法,由於碳纖維通常由碳化聚合物製備,因此,靜電紡絲是製備用於碳化的聚合物納米纖維的有效方法。
  • 羊毛再生蛋白-聚丙烯腈共聚纖維染整加工
    羊毛再生蛋白-聚丙烯腈共聚纖維由羊毛分離蛋白(20%)和聚丙烯腈(80%)組成,其物理和化學結構與天然蛋白質纖維(如羊毛、蠶絲)或腈綸纖維不同,具有良好的手感、吸溼導溼性能好,然而作為一種新型蛋白纖維,這種羊毛蛋白纖維的結構、性能以及染整加工,國內外文獻尚無報導。
  • 夏幼南團隊:通過光熱焊接改善電紡納米纖維非織造氈機械性能
    靜電紡絲纖維膜具有納米尺度、比表面積大以及內相連通微孔結構等特點,在過濾、生物醫用、智能可穿戴電子器件以及傳感器等領域有獨特的價值。儘管靜電紡絲製備的聚合物纖維膜可以滿足上述大部分應用,但其較差的力學性能嚴重製約了其進一步發展。
  • 聚丙烯腈纖維的改性
    [3]李廣.幹法高收縮腈綸短纖維生產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07.[4]陳詠燕.6D扁平高收縮腈綸的結構和性能[J].合成技術及應用,2020,35(01):45-48.[5]車耀,沈新元.聚丙烯腈纖維抗靜電改性的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紡織導報,2006(11):76-78+111.
  • 聚丙烯腈纖維的發展
    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由日本的近藤昭男於1959年所發明,但是當時製備工藝還不成熟,是後續英國皇家空軍研究所的瓦特和詹森等發現在熱氧化處理過程中對纖維施加張力才能製得高性能碳纖維從而實現了PAN基碳纖維的工業化生產。
  • 氧化石墨烯增強聚丙烯腈納米纖維紗的微觀結構演變及力學性能研究
    :熱拉伸氧化石墨烯增強聚丙烯腈納米纖維紗的微觀結構演變及力學性能研究DOI: 10.1002/pat.4918為了揭示氧化石墨烯(GO)在聚合物納米纖維紗線中的增強作用,電紡了具有不同GO含量(0.1-0.5wt%)的聚丙烯腈(PAN)/GO納米纖維。通過在乾燥條件下熱拉伸紗線,可增強PAN鏈和GO在納米纖維中的排列。
  • Lumin:染料摻雜電紡納米纖維的隨機雷射行為研究
    DOI:10.1016/j.jlumin.2020.117281近年來,兼具光學活性和柔性的納米結構因其在光子器件中的潛在應用而備受關注。本文報告了一種基於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的柔性羅丹明B摻雜PMMA納米纖維的隨機雷射器架構,其染料含量為1%和5%(w/w)。
  • 將Co氧化成空心Co3O4負載於電紡納米纖維改善儲鋰性能
    過渡金屬氧化物(TMOs)因其具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自然豐度和生態友好性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其體積膨脹/收縮大,導電性差,導致容量損失基本不可逆,循環穩定性差。為了減輕體積變化引起的應力從而導致的粉化問題,Co3O4的合理結構設計至關重要,納米結構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策略,因為納米結構可以大大縮短鋰的擴散長度,有效地促進電極/電解質界面反應。比如納米管,納米線,納米片,納米顆粒,納米籠。
  • 電紡快報:J. Mater. Chem. A期刊近期電紡纖維進展精選
    以二氯甲烷和乙醇為混合紡絲溶劑,通過電紡聚(D-lactide,PDLA)/聚(l-乳酸)(PLLA)/碳量子點(CQDs)製備了直徑均勻、表面光滑的多功能柔性納米纖維。高壓電紡絲增強了立體絡合聚乳酸晶體的取向和形成,同時顯著抑制了三元複合納米纖維中同晶的生長。該研究所製備的生態友好型生物納米纖維可用於瞬態電子和植入式醫療設備中,如自供電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壓電納米發電機等,實現生態位的多樣化應用。
  • 電紡纖維在生物傳感器方面的研究進展
    電紡纖維的高表面積使其可用於將生物元素暴露於環境中以進行更靈敏的檢測。將生物元素負載到電紡纖維上,包覆技術都有其優缺點。除了作為生物元素的載體之外,電紡纖維還可以用作提高生物傳感器性能的組分。 生物元素的載體:電紡纖維用作生物分子載體有多種方式。通常將生物分子直接混合到靜電紡絲溶液中。為了將生物分子更牢固地附著到電紡絲纖維基質上,可以使用化學方法,例如共價鍵合或氫鍵合。
  • 多孔碳納米纖維/MnO2複合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
    Carbon:電紡聚丙烯腈/環糊精衍生的分級多孔碳納米纖維/MnO2複合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DOI:10.1016/j.carbon.2020.03.052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研發無模板法製備由聚丙烯腈(PAN)/環糊精(CD)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纖維(CNF)/MnO2複合材料
  • 塗覆聚偏氟乙烯電紡納米纖維基複合膜用於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磺化二氧化矽塗覆聚偏氟乙烯電紡納米纖維基複合膜用於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OI:10.1016/j.matdes.2020.108806通過三步簡單的表面功能化工藝製備了具有高強度和超高磺酸基表面濃度的磺化二氧化矽塗覆聚偏氟乙烯(S-SiO2@PVDF)納米纖維基底。
  • Science:這種聚丙烯腈纖維力學性能媲美蜘蛛絲
    目前超過96%的商用碳纖維是由聚丙烯腈前驅體纖維通過高溫加熱和拉伸這兩個過程獲得的。在這個過程中,聚丙烯腈(PAN)環化,形成梯形結構然後碳化,形成最終的無序結構。碳纖維的強度和剛度極大地取決於前驅體纖維的組成,受到包括孔洞、雜質顆粒在內的缺陷的制約。一般來說,抗拉強度和韌性兩者不能兼顧。
  • 《先進功能材料》:電紡納米纖維複合材料用於心臟組織工程
    研究者以膠原蛋白、HA、PANi為原料,採用不同組分和濃度的混合液,基於靜電紡絲技術,構建具有高導電性能和力學性能的納米纖維膜,實現模擬心肌細胞的細胞外基質(ECM)的目的。圖1:電紡膠原、膠原/HA、膠原/HA/PANi電紡膜的形態特徵。a)無交聯電紡纖維膜的典型SEM圖像。b)戊二醛蒸汽交聯後電紡纖維膜的代表性SEM圖像。c)纖維直徑 (n = 100)。d)纖維排列程度(n = 3)。
  • 聚丙烯晴炭纖維是什麼
    聚丙烯晴炭纖維是什麼 2018-02-01 10:59:35 來源:全球紡織網 聚丙烯晴炭纖維是什麼?聚丙烯晴炭纖維是三大合成纖維之一,由丙烯氰單體聚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