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碳納米纖維/MnO2複合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

2021-01-10 易絲幫

Carbon:電紡聚丙烯腈/環糊精衍生的分級多孔碳納米纖維/MnO2複合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

DOI:10.1016/j.carbon.2020.03.052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研發無模板法製備由聚丙烯腈(PAN)/環糊精(CD)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纖維(CNF)/MnO2複合材料(PMnCD)並研究其形態和電化學性質,以確定由α-CD、β-CD和γ-CD形成的複合物(ICs)的不同性能。在這三個CD相中,由β-CD形成的PMnCD(β)複合材料表現出分層的多孔結構,499 m2g-1的大比表面積,總孔體積為0.32 cm3g-1,這有助於提高吸附效率和水合分子的積累,從而形成雙層結構。此外,PMnCD(β)複合材料的眾多中孔和氮官能團為電解質離子提供了快速的擴散通道,並通過偽電容特性為電解質離子提供了更高的吸引力相互作用。結果表明,PMnCD(β)電極在1 mAcm-2下具有228 Fg-1的高比電容,在400-10,000 Wkg-1的功率密度範圍內的最大能量密度為25.3-16.0 Whkg-1。在水溶液中進行10000次循環後,其循環穩定性達到94%以上,從而為超級電容器提供了潛在的應用。

圖1.(a)PMnCD(α)、(b)PMnCD(β)和(c)PMnCD(γ)的FE-SEM圖像,(d)2b中所示區域的EDS數據,(e)PMnCD的HRTEM圖像(β)和(f)-(g)對應的碳、氧和錳元素EDX映射圖像以及相關的SEAD模式。

圖2.(a)PMnCD(α)、PMnCD(β)和PMnCD(γ)的氮吸附-解吸等溫線、(b)BET比表面積以及總孔體積。

圖3.(a)在氮氣氛下的三種電紡納米纖維網的TGA熱分析圖,以及(b)電紡NFs的DSC熱分析圖。

圖4.(a)PMnCD(β)的全掃描XPS光譜、高解析度(b)Mn2p、(c)O1s和(d)的N1s,(e)根據XPS的C、O和Mn的化學組成比和(f)MnO2的組成比。

圖5.(a)PMnCD(α)、(b)PMnCD(β)和(c)PMnCD(γ)在不同掃描速率下的CV曲線,以及(d)四個電極在50 mVs-1下的CVs 。

圖6.(a)頻率範圍從10 MHz到100 kHz的奈奎斯特圖(插圖代表放大高頻區域),(b)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比電容,(c)水溶液中的Ragone圖,(d)PMnCD(β)電極在PMnCD(β)電極20 mAcm-2處的循環性能(運行10000次循環前後的CV曲線),(e)和(f)PMnCD的SEM和EDX分析(10,000個循環後,在6 M KOH水性電解液中以1 mAcm-2的恆定電流密度進行測試)。

圖7.(a)BET比表面積、中孔體積分數和比電容的演變,(b)比電容隨氮總量的變化,(c)拉曼光譜,以及(d)三種PMnCD的結晶趨勢圖。

連結地址:http://www.espun.cn/News/Detail/43176

文章來源:易絲幫

相關焦點

  • Nano Mater:RuO2納米棒包覆碳納米纖維用於超級電容器
    DOI: 10.1021/acsanm.0c00579為了研究RuO2納米棒在超級電容器中的電容行為,採用沉澱和重結晶法在電紡碳納米纖維上簡單地生長了RuO2納米棒。在180℃、220℃和300℃的不同溫度下仔細地進行熱處理再結晶。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由於以上獨特的納米結構和優異的性能,石墨烯可應用於許多的先進材料與器件中,如薄膜材料、儲能材料、液晶材料、機械諧振器等。石墨烯是單層石墨,原料易得,所以價格便宜,不像碳納米管那樣價格昂貴,因此石墨烯有望代替碳納米管成為聚合物基碳納米複合材料的優質填料。
  • 新疆大學:低成本蒸汽活化製備多孔竹狀碳納米管,用於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簡單,低成本的方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微觀結構,高比表面積(SSA)和孔隙率特性的碳納米管成果簡介 如何製備具有適合超級電容器結構的多孔碳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通常,活化是獲得多孔碳的最簡單方法。通過在800°C的蒸汽中簡單活化磺化的聚合物納米管,即可製得多孔竹狀CNT。與未活化的碳納米管相比,活化碳納米管(ACNT)具有良好的管狀結構,較大的比表面積和豐富的孔隙度,這要歸功於活化過程中的蒸汽保護。的定向碳納米管電極,用於超級電容器的顯示276FG-1的比容量1AG -1。
  • ACS Omega:廢棄菱角殼合成多孔碳,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對於超級電容器應用,所製備的WCS多孔碳電極顯示出高比電容(5 mV s–1時為128 F g–1),在500 mV s–1掃描速率下具有良好的保持率(與5 mV s–1時的電容相比,大於60%),並且在1.0 M LiClO4/PC電解液中具有低歐姆電阻。除了ZnO納米顆粒外,還利用低環境影響的CaCO3納米顆粒製備了WCS多孔炭。
  • BC-PANI衍生分層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作為鋰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要點: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碳化和活化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BC-PANI),製備摻雜的層狀碳納米纖維LIB陽極,詳細討論了衍生的碳結構的結構和電化學性質。本文證明了源自細菌纖維素-聚苯胺納米複合材料的分級多孔碳結構的合成和利用,將其作為高速率鋰離子電池的有希望的陽極材料。衍生碳的微觀結構分析表明,細菌纖維素纖維骨架的遺傳以及聚苯胺的納米顆粒結構。通過XRD,拉曼光譜和XPS對衍生的多孔碳結構進行結構表徵,並通過循環伏安法,恆電流充放電研究對電化學性能進行分析,和阻抗譜。
  • Energy Mater: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的分層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作為高速鋰離子電池的陽極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碳化和活化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BC-PANI),製備摻雜的層狀碳納米纖維LIB陽極,詳細討論了衍生的碳結構的結構和電化學性質
  • Carbontech 2020 多孔碳材料論壇精彩呈現
    電極材料作為超級電容器的核心,其內部緩慢的電子/離子傳輸速率導致器件的存儲/釋放效率低於預期。改善電極材料的傳輸動力學是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關鍵和可行性策略之一。報告介紹了多種功能碳材料的可控制備技術,通過對碳材料的結構設計與調控,顯著提升其電化學性能。上述系列研究工作為高比能儲能器件用電極材料的設計和實用化提供了新思路。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石墨烯量子點增強電紡碳納米纖維用於超高倍率超級電容器
    具有高充放電率的超級電容器已經被用於大功率應用,如重型機械的啟動電源、電動公交車的制動能量回收以及賽車的加速。電紡納米碳纖維織物(ECNFs)以其結構和功能的一體化特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它們不僅具有獨特的納米纖維形態,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導電性和柔韌性。當用作電極材料時,ECNFs可以滿足器件輕量化的要求。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作為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的經典材料,層狀二硫化鉬納米片(MoS2)在場效應電晶體、光電探測器、光伏、鋰電池、太陽能熱能收集等領域得到廣泛的關注。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基於MoS2的超級電容器有3種不同的機制存儲電能:除了電化學雙層電容(EDLC)和贗電容
  • 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超級電容器主要有兩種能量存儲機制,電化學雙層電容(Electrical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簡稱EDLC)以及贗電容(Pseudocapacitance Capacitance,簡稱PC)。多孔碳材料(活性碳、介孔碳)和納米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主要表現出雙電層電容特性。
  • ...桉樹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分級多孔碳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 成果簡介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碳基超級電容器由於其高電導率本文,通過ZnCl2活化和NH4Cl吹塑協同作用製備桉樹來源的氮/氧摻雜的分級多孔碳(NHPC)。具有高比表面積,合理的孔隙率和足夠的N / O摻雜等優點。
  • 桉樹衍生的雜原子摻雜分級多孔碳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碳基超級電容器本文,通過ZnCl2活化和NH4Cl吹塑協同作用製備桉樹來源的氮/氧摻雜的分級多孔碳(NHPC)。具有高比表面積,合理的孔隙率和足夠的N / O摻雜等優點。這些優良的物理化學特性使其在超級電容器中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在三電極系統中,在0.5 A g−1時為359 F g−1,在雙電極系統中為0.5 A g−1時為234 F g−1,在功率密度為750 W kg−1時,高能量密度為48 Wh kg−1,在有機電解液中以10 a g−1的高電流密度進行10000次循環試驗
  • ZIF-8衍生氮摻雜分層多孔碳材料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碳氣凝膠
    本文要點:ZIF-8衍生的多孔碳負載在衍生自殼聚糖的碳氣凝膠上。具有中等N含量的分級多孔結構。成果簡介 本文,使一種簡易原位沉積方法結合隨後的碳化作用,使用殼聚糖製備由ZIF-8衍生的多孔碳(ZIF-8-C)固定的氮摻雜碳氣凝膠(CA)。
  • 微流控法製備分層多孔超導炭黑/石墨烯雜化纖維用於超級電容器
    全固態柔性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全固態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具有高體積電容,出色的能量密度和出色的長期循環穩定性。 此外,成功製造了由SCB/GF組裝的柔性超級電容器(CGSC)。如預期,CGSC顯示出出色的電化學性能,包括大的比電容(體積電容,176.6Fcm-3,質量電容,241.8Fg-1),高能量密度(5.6mWhcm-3)和超長的使用壽命循環穩定性(10000次充放電後保留92.6%)。
  • 微電網的自由轉換橋梁:超級電容器
    雙電層電容器使用的電極材料多為多孔碳材料,有活性炭(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纖維)、碳氣凝膠、碳納米管。雙電層電容器的容量大小與電極材料的孔隙率有關。通常,孔隙率越高,電極材料的比表面積越大,雙電層電容也越大。但不是孔隙率越高,電容器的容量越大。保持電極材料孔徑大小在2-50nm之間提高孔隙率才能提高材料的有效比表面積,從而提高電容。
  • 上海交大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以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為代表的儲能器件,在新能源、交通、通信、電子、航天航空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探索性能卓越的新型電極材料,對於解決能量轉換和存儲至關重要。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但功率密度偏低;而超級電容器功率密度高,但能量密度過低。
  • 中山大學:碳材料用於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最新進展和挑戰
    成果簡介 鋅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ZHSC)結合了高能Zn離子電池和大功率超級電容器的優勢,近年來已成為有前途的儲能設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ZHSC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有許多瓶頸需要克服。尤其是,碳正電極的有限離子吸附能力引發的挑戰嚴重限制了ZHSC的能量密度。
  • 中山大學:碳材料用於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最新進展和挑戰
    成果簡介 鋅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ZHSC)結合了高能Zn離子電池和大功率超級電容器的優勢,近年來已成為有前途的儲能設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ZHSC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有許多瓶頸需要克服。ZHSC中使用的各種碳材料主要分為四類,包括商用AC,CNT,石墨烯和多孔碳(PC)。系統地研究了它們的合成,形態和電化學性能。然後,簡要總結了優化其電化學性能的修飾策略。最後,討論了ZHSC中碳正電極的當前挑戰和未來機會。
  • 基於全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和納米纖維電極的可再生柔性超級電容器
    目前,研究者對木質素及其衍生物進行了研究,製備了可用於柔性儲能裝置的凝膠電解質。但是,它們的性能還不能同時滿足電化學性能和力學性能。近日,研究者將化學交聯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與電紡木質素/聚丙烯腈納米纖維電極相結合,製備了全木質素基柔性超級電容器。首先,通過鹼催化開環聚合和交聯反應合成了交聯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
  • 麵粉衍生的分層多孔碳/氮化碳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鋰硫電池
    -HPC)修飾的麵粉衍生的多孔碳,用於高性能Li-S電池的硫基質成果簡介 為緩衝硫的體積變化並抑制長鏈多硫化鋰在Li-S電池循環期間的穿梭效應,必須同時設計合適的孔結構並調整碳基硫主體的表面化學,這一點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