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石墨烯量子點增強電紡碳納米纖維用於超高倍率超級電容器

2021-01-12 碳點之光

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可攜式設備的發展對快速、高效的電化學能源轉換和存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具有高充放電率的超級電容器已經被用於大功率應用,如重型機械的啟動電源、電動公交車的制動能量回收以及賽車的加速。電紡納米碳纖維織物(ECNFs)以其結構和功能的一體化特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它們不僅具有獨特的納米纖維形態,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導電性和柔韌性。當用作電極材料時,ECNFs可以滿足器件輕量化的要求。然而,儘管目前人們已發展出多種形態的碳納米纖維,如多孔、空心、或竹子狀,但ECNFs的比表面積往往小於1000 m2 g-1,從而導致有限的電雙層電容(<200 F g-1)。

為了克服這一問題,人們通過物理、化學活化等方法來來擴大ECNFs的表面積。其中,在靜電紡絲過程中引入高結晶納米碳化物(如碳納米管、石墨烯納米帶、石墨烯納米薄片等)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然而,相容性較差的大尺寸納米碳很難在高濃度下均勻地嵌入ECNFs中,從而導致較差的效果。

基於此,新疆大學的Su ZhangDianzeng Jia和中國石油大學的Zhuangjun Fan課題組利用具有高表面積的石墨烯量子點(GQDs)作為增強相來增強ECNF,並使增強後的ECNFAGRCNF)表現出良好的導電性和機械性能(圖1)。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時,AGRCNF在1A g-1時表現出高的電容值(335 F g-1),在100A g-1與500A g-1的電流下,其電容保留率分別為77%與45%,優於大多數碳材料。此外,該對稱器件可以在2.2秒內充電到80%的電容,循環10000次以上而不會出現電容衰減。文章以「Graphene Quantum Dot Reinforced Electrospun Carbon Nanofiber Fabrics with High Surface Area for Ultrahigh Rate Supercapacitors」為題發表在著名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圖1. 通過靜電紡絲、炭化和化學活化製備AGRCNF的過程示意圖。

由於較強的交聯效應和較高的結晶度,GQDs在構建完整的增強相和導電網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雙功能作用。

圖2. a)AGRCNF-3經過多次緊握、摺疊、扭曲、拉伸後的照片,b)AGRCNF-3(700 μm,34 mg)拉起200 g重量的照片。

通過引入GQDs,所製備的GRCNF的機械強度和柔韌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即使經過強烈的化學活化,所得到的具有多孔結構的AGRCNF-3仍保持完整的織物外觀。此外,AGRCNF-3織物經過100多次反覆抓、折、捻後,仍能恢復到最初的形狀(圖2a),顯示出其優異的柔韌性和耐用性。有趣的是,厚度僅為34 mg的經摺疊的AGRCNF-3織物仍可以拉起200 g的重物(圖2b),顯示出其優於大多數多孔碳織物的機械強度。

圖3. CNF的(a1,b1)SEM圖像和(c1)HRTEM圖像。GRCNF(a2,b2)SEM圖像和(c2)HRTEM圖像。AGRCNF-3的(a3,b3)SEM圖像和(c3)HRTEM圖像

通過掃描電鏡和HRTEM觀察其微觀結構和增強機理。所有的織物均由均勻直徑的碳納米纖維隨機排列而成。加入GQDs後,碳納米纖維的平均直徑從CNF的150 nm增加到GRCNF的780 nm,這與紡絲液的粘度增加有關。儘管CNF展現出一個厚度約為2 nm的結晶表層(圖3c1),然而非晶核心與豐富的毛孔嚴重降低了織物的電導率。而GRCNF的截面內部結構緻密,沒有明顯的裂隙狀孔隙(圖3b2),說明GQDs作為強交聯劑增強了碳基體。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學活化後具有高表面積的AGRCNF-3仍然保持比CNF高得多的機械強度和柔韌性。從AGRCNF-3的截面上可以看出孔隙結構發育良好,無長裂縫(圖3b3),進一步證明了GQDs通過阻止裂縫擴展而表現出較強的加固效果。此外,高結晶GQDs在碳納米纖維內構建的導電網絡顯著提高了電容儲能的電化學動力學。

圖4. 10 mV s-1掃速下的CV曲線,b)1 A g-1下的恆電流充放電曲線,c)倍率性能圖,d)三電極系統中所有樣品的EIS譜圖。

在三電極體系中,矩形CV曲線(圖4a)和等邊三角形恆電流充放電曲線(圖4b)表明了它們的初級電雙層行為。圖4c顯示了AGRCNF-3在1 A g-1時的最高電容值為358 A g-1,在100 A g-1時電容保持率達到76% (圖4c)。在Nyquist圖(圖4d)進一步表明GQDs的加入提高了電導率,GRCNF的電荷轉移動力學優於CNF。通過化學活化,樣品的電荷轉移動力學得到進一步改善,因為碳納米纖維內部的連通孔促進了離子轉移過程。

圖5.所有樣品在兩電極系統中的電化學性能:a)不同掃速下的CV曲線,b)不同電流密度下的恆電流充放電曲線,AGRCNF-3//AGRCNF-3對稱式電容器的c)電壓降,d)倍率性能,e)Ragone曲線。CNF,GRCNF,和AGRCNF-3器件的f)EIS譜圖, g)Bode曲線。AGRCNF-3//AGRCNF-3電容器在50 A g-1下的循環性能。

為揭示其應用潛力,作者組裝了AGRCNF-3//AGRCNF-3對稱超級電容器。值得注意的是,當掃描速率增加到1V s-1時,CV曲線仍為矩形(圖5a)。此外,即使在500 A g-1的超高電流密度下,該器件也只有0.28 V的小的IR下降(圖5b,c),顯示出其優異的功率能力。AGRCNF- 3在1 A g-1時的電容量為335 F g -1,在100 A g-1和500 A g-1時的電容量保持率分別為77%和45%(圖5d),比之前報導的大多數碳織物的電容量都要高。優良的速率能力使AGRCNF-3//AGRCNF-3超級電容器能夠在34.02 kW kg-1的超高功率密度下提供3.73 Wh kg-1的能量密度,也遠遠優於大多數對稱超級電容器(圖5e)。在EIS曲線中,AGRCNF-3//AGRCNF-3超級電容器的尾部斜率接近物理電容器的90%(圖5f),導致弛緩時間常數(短)僅為0.44 s(圖5g)。重要的是,該設備可以在僅2.2 s的周期內充電至其最大電容的80%,在50 A g -1的10000次循環後,容量不會顯著下降(圖5h),顯示出其在高功率和長期啟動供應的巨大潛力。


文獻連結:https://dx.doi.org/10.1021/acsami.9b22408


碳點之光微信公眾號歡迎投稿,投稿郵箱


tandianzhiguang@163.com

tandianzhiguang@gmail.com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上述文章


相關焦點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石墨烯量子點組裝電極中的電子轉移動力學
    最近,碳基導電材料的「軟」性質以及它們的化學可調性,被用於生物混合材料,以偽裝人工生物電子設備進入生物組織。然而,由於對有機半導體和電解質之間的電荷轉移動力學的研究有限,這些新材料的應用卻受到極大的限制。基於此,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大學和Argonne國家實驗室Ksenija D.
  • ACS Appl. Nano Mater:RuO2納米棒包覆碳納米纖維用於超級電容器
    DOI: 10.1021/acsanm.0c00579為了研究RuO2納米棒在超級電容器中的電容行為,採用沉澱和重結晶法在電紡碳納米纖維上簡單地生長了RuO2納米棒。在180℃、220℃和300℃的不同溫度下仔細地進行熱處理再結晶。
  • 技術研究: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碳納米纖維
    由於碳纖維具有導電性,其作為複合材料和電極中的增強材料應用於很多方面,將其尺寸縮小至納米級可能會提高其性能並開闢新的應用[Mao等2013]。靜電紡絲是紡絲聚合物溶液形成納米纖維的簡單方法,由於碳纖維通常由碳化聚合物製備,因此,靜電紡絲是製備用於碳化的聚合物納米纖維的有效方法。
  • 多孔碳納米纖維/MnO2複合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
    Carbon:電紡聚丙烯腈/環糊精衍生的分級多孔碳納米纖維/MnO2複合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DOI:10.1016/j.carbon.2020.03.052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研發無模板法製備由聚丙烯腈(PAN)/環糊精(CD)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纖維(CNF)/MnO2複合材料
  • 電紡木質素基碳微纖維和納米纖維的前體、性質和應用綜述
    碳納米纖維(CNFs)是碳的一維形式,其直徑在亞微米和納米範圍內,在能量存儲、催化和吸附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木質素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用於生產CNFs的低成本、可生物再生前體。本綜述全面介紹了通過靜電紡絲技術由木質素製備碳納米纖維的最新技術。本文首先介紹了木質素的特性,CNFs的結構和應用,尤其是儲能方面的應用,以及對靜電紡絲法的描述。
  • 石墨烯複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研究進展
    石墨烯不僅有優異的電學性能(室溫下電子遷移率可達200000cm2V-1s-1),質量輕,導熱性好(5000Wm-1K-1),比表面積大(2630m2g-1),它的楊氏模量(1100GPa)和斷裂強度(125GPa)也可與碳納米管相媲美,而且還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能,如量子霍爾效應、量子隧穿效應等。
  • 天津工業大學:聚乳酸/石墨烯電紡複合納米纖維的穿戴式傳感器
    PLLA /石墨烯電紡複合納米纖維的相對結晶度從9%增加到30%。與樣品K0(d 14 = 0.42 pC N -1)相比,樣品K0.1 的d 14值(d 14 = 9.02 pC N -1)增加了2048%。
  • 浙大:靜電紡絲PVDF/石墨烯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摩擦納米發電機
    石墨烯納米片的摻入和納米纖維微觀結構的協同作用促進了高結晶β相PVDF的形成,提高了其摩擦電性能;另外,PVDF中的石墨烯納米片也可以作為電荷俘獲位點,有利於提高摩擦電荷密度,進一步提高TENGs的摩擦電輸出。
  • 上海交大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多孔碳材料(活性碳、介孔碳)和納米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主要表現出雙電層電容特性。過渡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釕RuO2、二氧化錳MnO2),過渡金屬氮化物和導電高分子等表現出贗電容特性。然而,贗電容材料循環性能差,工作壽命較低。在保持出色循環穩定性的前期下,如何同時獲得高質量比電容和高體積比電容,是超級電容器領域的一大挑戰,也是限制超級電容器發展和廣泛應用的瓶頸。
  • 電紡碳納米纖維在能源應用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持續的方法和挑戰
    Nanoscale:電紡碳納米纖維在能源應用中面臨的關鍵問題:持續的方法和挑戰DOI: 10.1039/D0NR03425H電紡碳納米纖維(CNFs)具有一維(1D)形態、可調尺寸、機械柔性、自身功能和可添加到自身的功能,在超級電容器、電池和燃料電池等儲能和轉換方面得到了深入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
  • 電紡纖維在生物傳感器方面的研究進展
    電紡纖維的高表面積使其可用於將生物元素暴露於環境中以進行更靈敏的檢測。將生物元素負載到電紡纖維上,包覆技術都有其優缺點。除了作為生物元素的載體之外,電紡纖維還可以用作提高生物傳感器性能的組分。 生物元素的載體:電紡纖維用作生物分子載體有多種方式。通常將生物分子直接混合到靜電紡絲溶液中。為了將生物分子更牢固地附著到電紡絲纖維基質上,可以使用化學方法,例如共價鍵合或氫鍵合。
  •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發表時間:2018/4/10
  • 基於全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和納米纖維電極的可再生柔性超級電容器
    目前,研究者對木質素及其衍生物進行了研究,製備了可用於柔性儲能裝置的凝膠電解質。但是,它們的性能還不能同時滿足電化學性能和力學性能。近日,研究者將化學交聯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與電紡木質素/聚丙烯腈納米纖維電極相結合,製備了全木質素基柔性超級電容器。首先,通過鹼催化開環聚合和交聯反應合成了交聯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
  • 基於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級電容器研究
    當對超級電容器反覆充放電時,比電容、能量密度都會明顯降低,循環性不佳 為了提高有機物電極的機械性能和電導率,國內外不少人研究了基於導電聚合物的複合電極材料,其中以CNT(碳納米管)與ECP(電子導電有機聚合物)複合材料為代表['14 18]。 ,由於碳納米管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可以提供立體空間網狀結構。有機聚合物通過原位化 學聚合或電化學聚合包覆在碳納米管上,大大提高了比表面積。
  • 自支撐三維納米多孔石墨烯薄膜製備微米級柔性全固態非對稱超電容
    為了兼顧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人們通常將具有高導電性的碳納米材料和具有高比容量的過渡金屬氧化物複合,以期獲得優異的電化學性能。然而,碳納米材料較低的比容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複合電極材料整體的電化學性能。因此,尋求高比表面積、高導電性、輕質、體積可忽略的自支撐體來複合過渡金屬氧化物是獲得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超電容的關鍵。
  • 電紡快報:J. Mater. Chem. A期刊近期電紡纖維進展精選
    以二氯甲烷和乙醇為混合紡絲溶劑,通過電紡聚(D-lactide,PDLA)/聚(l-乳酸)(PLLA)/碳量子點(CQDs)製備了直徑均勻、表面光滑的多功能柔性納米纖維。高壓電紡絲增強了立體絡合聚乳酸晶體的取向和形成,同時顯著抑制了三元複合納米纖維中同晶的生長。該研究所製備的生態友好型生物納米纖維可用於瞬態電子和植入式醫療設備中,如自供電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壓電納米發電機等,實現生態位的多樣化應用。
  • 微流控法製備分層多孔超導炭黑/石墨烯雜化纖維用於超級電容器
    全固態柔性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全固態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具有高體積電容,出色的能量密度和出色的長期循環穩定性。 此外,成功製造了由SCB/GF組裝的柔性超級電容器(CGSC)。如預期,CGSC顯示出出色的電化學性能,包括大的比電容(體積電容,176.6Fcm-3,質量電容,241.8Fg-1),高能量密度(5.6mWhcm-3)和超長的使用壽命循環穩定性(10000次充放電後保留92.6%)。
  • 氧化石墨烯增強聚丙烯腈納米纖維紗的微觀結構演變及力學性能研究
    :熱拉伸氧化石墨烯增強聚丙烯腈納米纖維紗的微觀結構演變及力學性能研究DOI: 10.1002/pat.4918為了揭示氧化石墨烯(GO)在聚合物納米纖維紗線中的增強作用,電紡了具有不同GO含量(0.1-0.5wt%)的聚丙烯腈(PAN)/GO納米纖維。通過在乾燥條件下熱拉伸紗線,可增強PAN鏈和GO在納米纖維中的排列。
  • 吉林大學楊柏團隊綜述:碳點,一種應用廣泛的新型碳基納米材料!
    從傳統的工業炭(如活性炭、炭黑)到新型工業炭(如碳纖維、石墨)和石墨烯、碳納米管等新型碳納米材料,碳基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應用一直是化學、材料等領域的熱點。然而,宏觀碳材料缺乏合適的帶隙,很難成為一種有效的螢光材料。
  • 中山大學:碳材料用於Zn離子混合超級電容器的最新進展和挑戰
    中山大學盧錫洪教授團隊在《Carbon Energy》期刊發表名為「Recent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of carbon materials for Znion hybrid supercapacitors」的綜述,研究的重點是使用各種碳材料合成ZHSC,形態和電化學性能方面的最新成就。簡要總結了優化其電化學性能的修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