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茅島炸山採石威脅生態 沙石運往香港填海

2020-12-04 搜狐網
[提要]

廣東中山今年3月29日發布《中山市採礦權拍賣出讓公告》,中山市國土局發布的公告要求,公開招標拍賣大茅島上廢棄採石場的採礦權。巨額的採石收益和可能導致的生態破壞讓大茅島成為焦點。原來全島最高峰,有幾十米高,後來炸山採石,挖成了60多米深的大坑。2007年廢棄後,在颱風推動下,海水灌入形成了現在的深湖…

[我來微評]

  炸島取石 高山變深淵

  □開採商放炮挖石,原來海島的最高峰,現在變成了60多米深的大坑可垂釣

  □島上麻風病院的老人們擔心,一旦再次採石,不僅飲水成問題,風燭殘年的他們也將無處葬身

  □專家稱,若不及時制止這種毀島取石的行為,許多海島將徹底消失。這不單是海島陸地的喪失,更將導致有關領海、專屬經濟區喪失以及嚴重的海域環境生態問題

  在中山南朗鎮的珠江邊遠眺,大茅島猶如橫臥憩息的鯨魚平靜而安詳。但登島細探,平靜的波瀾下「暗流湧動」。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中,除了偶爾光臨的颱風之外,沒有其他因素可以打攪在這座海島居住的大茅村村民的平靜生活。

  然而,今年3月29日發布的《中山市採礦權拍賣出讓公告》,如同一枚石子投入水中,即刻在平靜的水面激起粼粼波紋。

  中山市國土局發布的公告要求,公開招標拍賣大茅島上廢棄採石場的採礦權。巨額的採石收益和可能導致的生態破壞讓大茅島成為焦點。

  南朗鎮堅稱,大茅島歸左步村;中山市國土局則說,大茅島權屬待定;律師則認為,即使大茅島歸左步,島上的石材礦也應該歸國家。

  而長期生活在島上的居民———中山大茅村(也稱「大茅醫院」,是麻風病院,現在一般稱「大茅村」)村民則希望海島保持原樣,維護海島生活的平靜,他們已經在大茅島上生活50多年。

  炸山採石,挖成了60多米深的大坑

  原來這片湖是全島最高峰,有幾十米高。後來炸山採石,挖成了60多米深的大坑。2007年廢棄後,在颱風推動下,海水灌入形成了現在的深湖

  珠江河道,一葉小舟劃開水面,乍分又和,激起浪花如練。

  登陸海島東行百米,羊腸小路盡頭處,一片近百畝的湖泊映入眼帘,四五名釣友閒坐岸邊垂釣。

  「原來這片湖是全島最高峰,有幾十米高。後來炸山採石,挖成了60多米深的大坑。」湖旁釣友遙指湖心說,「2007年廢棄後,在黑格比颱風推動下,海水灌入形成了現在的模樣。」

  湖泊東岸緊鄰海岸處,矗立著一座十餘米高石壁。「要不是這上邊有燈塔,它也早就被挖掉了。」雖然多年風霜洗禮,石壁上巖石尖銳的稜角依稀可見,這是3年前炸山採石殘留的痕跡。裸露的表面植被稀少,看上去隨時都有發上塌方滑坡的可能性。

  此次招標採礦權的礦區是與石壁隔湖相對的一座石山。離湖向西約200米外的石山腳下,便是約70名麻風病人的聚居地。

  上世紀50年代,由於珠江阻隔,大茅島相對封閉,政府便在島上設立了大茅島醫院,專門收治麻風病人。

  如今,這些麻風病人早已治癒。但多數人年逾古稀,早已習慣了島上安逸的生活,實在不願離島。「我們現在只想在島上安享晚年,不希望晚年生活被石頭攪亂。」

  左步村村委會副主任阮健衛認為,石礦開採尚不至於破壞大茅島整體的生態環境。「另外那裡的地質構造主要就是石頭,也沒有塌陷的可能。」

  南朗鎮副鎮長肖冠宏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政府希望嚴格限制開採商再把坑挖深,並要求開採商沿著已有的峭壁往上、往外擴展,逐步形成一個平緩的斜坡。開採完畢後,還將在這個斜坡上進行綠化。

  長期關注海島開發的廣東海洋大學副教授黃梅生認為,大茅島的任何開發活動,首先考慮的就是不能對海島環境造成難以挽回的破壞,而不是利益。「此外,由於大茅島是一座有居民海島,還要注意不能干擾島上居民的生產生活,否則開採行為就不能予以批准。」

  一放炮,整個島都像地震一樣

  埋炸藥的炮眼直徑約10釐米,深度約5米,而且通常一連十幾枚炸藥同時引爆。好幾家房頂被石頭砸穿,都不敢住人。後來全村整體向西遷移了100多米

  「3年前島上開礦時,只要一放炮,整個島都會像地震一樣。」大茅村一位老村民介紹,埋炸藥的炮眼直徑約10釐米,深度約有5米,而且通常一連十幾枚炸藥同時引爆。「村長」梁伯屋子的牆壁和地面也都被放炮所震裂。

  在島上生活了30多年的雜貨鋪老闆明仔也證實了老人們的說法:店裡的瓶瓶罐罐,也會被放炮引發的地震波震得桌球直響。

  每當中午炸藥引爆時,老人們只能手足無措地躲在房間裡。可是躲在屋裡仍然難逃炸藥的騷擾。

  「炸藥太猛,石頭被炸得漫天亂飛,時常有炸飛的石頭落到村裡。」老人望著原來居住的老屋說,「好幾家房頂被石頭砸穿,都不敢住人。」後來全村整體向西遷移了100多米。

  去年8月,由江西核工業環境保護中心發布的《中山市南朗鎮大茅石場普通建築石料礦開採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下稱《環境報告書》)認定,礦區200米距離內必須無居民點,否則爆炸的飛石便可能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安全。老人們的房子多背山而建,也就是礦區和居民點零距離,這加劇了老人們對炸山採石的擔憂。

  此外,採礦帶來24小時不間斷的噪聲,也使老人們叫苦不迭。

  「一天到晚叮噹作響,根本沒法睡覺。」老人介紹,3年前年採礦時,工地上24小時輪番作業,噪聲吵得人難以入睡。雜貨鋪老闆明仔也表示,因此「除非停工,否則家裡很少會敞開門窗。」

  關於島上開礦的噪聲,江西核工業環境保護中心在《環境報告書》指出,放炮炸山時,瞬間噪聲可達130dB,特別是淺孔爆破,在200米處監測值超過100dB(未經山體阻隔),並可感覺到氣浪的衝擊。平時開採的主要設備鑿巖機,可發出120—125dB噪聲,經消聲處理,也只能削減至90—100dB。

  根據《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規定,噪聲晝間超過55dB,夜間高於45dB便屬於1類噪聲環境,會嚴重影響附近居民正常生活和休息。

  不過,南朗鎮有關領導此前在媒體上曾公開表示,會通過必要的工程手段和政策監管來解決。在招標完成後,會邀請專家和中標者,對開採範圍作出明確界定,並會要求施工方合理布置場地,採取減震、消聲和隔聲等措施。

  黃梅生副教授認為,如果出現「一放炮,沙石滿天飛」的採礦行為,就說明已經對島上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如果確定有必要進行開採,就必須將這些島上居民重新安置。

  「同時,還要展開環境影響評估,準確評估礦石開採的位置、規模和影響等問題,下發《海島開發利用批准書》,保證採礦對島上環境的破壞,被控制在海島可承受的範圍內。」

  再挖山水源將乾涸,老人飲水都成問題

  繼續開山採石將引發水土流失,水源受影響甚至枯竭。《環境報告書》透露,石料場開採可能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總量約為4377噸,將對水源地造成破壞

  如果炸山採石引起的噪聲和飛石還可以忍受的話,那麼開礦造成的淡水資源供應緊張,老人們無論如何難以接受。

  望著輕紗般的山泉將長滿青苔的臺階浸透,逐漸匯聚到已顯陳舊的蓄水箱中,老人們擔心:「如果開山採石,島上來人和我們搶水也是個大問題!」

  當年島上開礦最火熱時,工地住有300多人,「我們年紀一大把,根本沒法和他們搶水,最後只能給龍頭上鎖,才能勉強維持。」

  更讓老人感到氣悶的是開礦帶來的水質惡化。「當年開礦灰塵漫天,窗戶上面甚至可以畫畫。」一位來自江門的老人稱,「那口水井就是這麼給廢棄的。」

  上文提到的《環境報告書》中也指出,經過工程分析,礦山鑽孔、爆破、皮帶運輸粉塵排放量為5.46t/a。「連樹葉都有一層白色,所有的地方都被汙染了。」

  老人認為,如果開山採石引發水土流失,還會對現在的水源地造成不良影響———輕則水質變差,重則水源枯竭。

  《環境報告書》則給出了權威數據,石料場開採可能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總量約為4377噸,將對水源地造成破壞。

  此外,廣東沿海為颱風多發區域,特別是颱風的發生頻率極高,每年夏秋兩季颱風來襲時,老人們都只能跑到後山躲避。「而以後將躲無可躲!」

  一位來自中山的老人清楚記得,1993年颱風來時,洪水曾經將門框淹沒,「要是後山被挖掉了,颱風再來我們就只能等死。」

  10多個海島採石挖沙,降至海平面以下

  牛頭島、中心洲、小蛛洲、大蛛洲、三門島、隘州島等等,廣東不少海島成為採石基地。目前全廣東省已有10多個海島,採石挖沙至海平面以下

  據了解,目前主要是大茅島所在的南朗鎮左步村支持開採石料。該村負責人認為,對這個村集體收入去年剛突破100萬元的後進村來說,石料場兩成的收益分紅,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目前,中山市建築業總產值達51億元,且年均增長14%,這幾年,中山市政府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市場對建築用碎石、塊石需求旺盛,價格在高位平穩運行。

  根據《環境報告書》估算,目前碎石的平均市場價不含稅約為33元/立方,年產碎石總產值為1065.9萬元,稅前利潤為269萬元,隨著市場價格的上漲,效益會更可觀。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廣東便有部分海島,因經濟收益衝動慘遭「滅島之禍」。據1995年出版的《廣東省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報告》(下稱《海島資源調查報告》)介紹,僅珠海就有12個海島炸島賣石,造成嚴重影響。此書由當時的廣東省海島資源綜合調查大隊編寫。

  「杯具」的是,直到此後的2003年,新一輪的海島調查才啟動,迄今仍未看到調查報告。所以也無從知曉因炸島採石所造成的最新影響。

  只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透露,「相比十幾年前的數據,最新的情況更嚴重。」

  牛頭島、中心洲、小蛛洲、大蛛洲、三門島、隘州島等等,廣東不少海島成為採石基地。目前全廣東省已有10多個海島,採石挖沙至海平面以下。

  《海島資源調查報告》稱,在珠江口的粵東海域,264個島嶼中有180個有裸露的巖石構成的平地。這些裸巖平地共有4261.25公頃,除了採石礦平時難以用於生產,但它們卻是海島防浪的天然屏障,一般不應破壞。

  在廣東,據《海島資源調查報告》統計,當時已有47個海島因採石等原因消失,預計至2014年這一數字將升至106座。

  知情人士透露,這些位於珠江口海域的海島大多被香港老闆承包開採,被開採的沙石最後也多運往香港用於填海造陸。「比如,香港啟德機場長達3390米的跑道所用的填海沙石,就是從外伶仃島等海島上開挖下來的。」

  但是這種炸島採石填海造陸的做法,會給海島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位於南澳海區的鳳嶼,由於島上採石填海,最終造成難以治理的崩崗,也就是經不斷地崩塌和陷蝕作用而形成的一種類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後形成的地貌。

  「因此若不及時制止這種破壞海島的行為,許多海島將徹底消失。」廣東海洋大學副教授黃梅生呼籲,這不單是海島陸地的喪失,還將導致海島有關領海、專屬經濟區喪失以及嚴重的海域環境生態問題。

  「國家在2003年就出臺並實施《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規定》,最新又開始實施《海島保護法》,都要求嚴格限制炸島採石挖沙行為,嚴格意義上講,目前這種毀島採石的行為是一種犯罪!」

  所幸,出於保護大茅島環境的考慮,中山市國土局已於4月15日在當地媒體正式發布了暫停大茅島石場採礦權拍賣活動的公告。

  但關於是否開發大茅島仍存爭議,大茅島的未來最終何去何從,仍是懸在大茅村70餘名古稀老人心頭上的巨石。

  ■海島檔案

  大茅島:花崗巖多

  大茅島位於中山市石岐東21.5公裡,橫門口南9.4公裡,西距陸地0.25公裡,面積0.78平方公裡。盛長黃茅草,曾名黃茅島。因為比周圍諸島大,故名大茅島,島上花崗巖資源十分豐富。島上有一座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大茅島麻風病醫院,曾收治珠海和中山的800多名麻風病患者。醫院已19年沒有收治病人,目前已成為老人療養院。

  ■記者手記為城市榨乾海島是自討苦吃

  即使有心理準備,海島呈現在記者眼前的「傷口」仍然驚人。

  利壁千刃的陡崖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大型挖掘機啃嚼後的殘羹冷炙。

  喪失了盎然綠意的海島,在採石之下顯得過度孱弱,被掏空的軀體支離破碎,毫無生機。

  有人說,沉睡著的海島是大自然所剩無幾的恩賜,是喧囂塵世外難得享受的淨土。但刺耳的採石聲卻炸醒了海島的夢魘。

  但我們又不得不面對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又需要開發海洋和海島資源。是不顧一切地破壞性開發,還是以生態環境為第一位的保護性開發,從道理上大家都明白。問題在於,利益當前,行動就未必服從道理。

  如何保護和開發海島,如何不再破壞海島已經脆弱的生命力,就成為當下海島開發與保護的重要課題。為了城市建設而破壞性開發海島,甚至導致孤懸海外、杳無人跡、少有汙染的海島被毀滅,最終我們將追悔莫及。

  正如廣東海洋大學一位教授所言,島就這麼大,一破壞就毀了,不能為了這麼一點錢毀島,到頭來還是自討苦吃。所以堅持保護性開發,堅決摒棄破壞性開發,是海島資源開發的第一要事。

  ■南方日報記者胡念飛實習生週遊湯凱峰中山、珠海報導  

(責任編輯:news4)

相關焦點

  • 八月炸、山荔枝、茅慄子……上海竟有那麼多種野果!採摘食用還須小心
    原標題: 八月炸、山荔枝、茅慄子……上海竟有那麼多種野果!>Cornus kousa subsp. chinensis)和香港四照花(Cornus hongkongensis),其果實均可食用。  山荔枝形似荔枝,但口味及果肉顏色更接近芒果。此外,山荔枝的果實雖然很大,但實際上能吃的部分卻很少,大部分體積被種子佔據了。
  • ...組嚴查填海造地造房 海口燈塔酒店填海造島被舉報破壞海洋生態
    中房報記者 陳標誌 海口報導「燈塔酒店是海口的第一宗離岸人工島,由於缺乏經驗和考慮到填海成本等問題,該項目在規劃建設上離岸距離較近,對海口灣的水動力平衡形成了一定的影響,不利於海口灣汙水的擴散消化。」海口市海洋和漁業局最近以信息公開的方式,首次披露和確認海口人工島——海口灣燈塔酒店填海項目對海洋環境及生態構成的影響。
  • 【港聞】香港地產協會欲借珠海桂山島填海造地:正式向社會公布...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該協會當天表示,香港土地開發嚴重不足,建議用28年時間(2021年至2049年),在珠海桂山島分3期合共填海70平方公裡,以發展住宅、醫療安老、教育等用地,當中提供約28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供逾70萬人居住。 該協會還建議由粵港澳大灣區成員聯合組成投資基金(對桂山島)進行開發,以減少政府財政負擔。
  • 美國學者:搞不懂中國人,他們填海造島的土是從哪裡弄來的?
    像中國深圳、香港、澳門這樣沿海並且發達的城市,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的人才湧入,對這些城市在人口的收納能力中形成了巨大的考驗,因此這些城市曾經都有過填海造島擴大陸地面積的計劃,很多外國人就搞不懂了,中國填海造島,這些土從哪來呢?
  • 香港專家認為港府填海建屋,會讓中國蒙羞?
    11月份,香港兩大亂港政黨的民主黨及公民黨就製作了所謂「民調」,稱55%的港人反對填海造地建住宅的"明日大嶼",認為政府應優先發展別的土地,然後才應考慮發展「明日大嶼」,僅27%的人支持該計劃。調查設置多個問題,其中有67%人認為,面對經濟轉差的情況,當局應先解決民生及經濟問題,而非推行「明日大嶼」,25.2%及20.3%人則擔心浪費香港財政儲備及利益輸送至中資地產商。
  • 香港:增加綠化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香港市區植被面積不足一成,增加綠化有助於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中國園林網綠色力量在2012年發表的香港城市熱島效應研究數據指出,香港市區中心與邊緣氣溫相差1.1攝氏度至5.5攝氏度,從市區邊緣向市中心走每一公裡,就會升溫2至6攝氏度。以寬約200米的中環及灣仔填海工程為例,工程完成後氣溫將上升0.6攝氏度,而西九龍填海寬約600米,填海將令該區氣溫上升1.8攝氏度。
  • 如果想在南海填海造島,海水多少米深的才可以呢?看完漲知識了
    導語:如果想在南海填海造島,海水多少米深的才可以呢?看完漲知識了說到南海的話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所以在這個區域的話,我們是很少會在上面進行工程建設,因為它們並不適合建設這一個工程,所以很多人提出填海造田的想法。但是也是有人想要去將這個島嶼做好,可以有一個南沙島嶼,當然了,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如果真的要在南海去填海造島的話,我們需要去測試這個海水深度多少,才可以去填掉這個島嶼,那我們真的可以這樣去做嗎?
  • 有關填海造陸的是是非非
    世界最高建築——杜拜的哈利法塔就位於一個用填海工程建造的人工島上;美國華盛頓部分、波士頓後灣、南非開普敦海灘、巴西裡約熱內盧大部,都是填海造陸的傑作;一些國家如日本、新加坡的填海面積,已可以與本土面積相提並論。  對於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是一個為市區發展製造平地的很有效的方法。
  • 香港地產協會欲借珠海桂山島填海造地:28年填個「香港島」
    (觀察者網訊)香港房地產協會早在2018年就提出過在珠海桂山島「填海借地」的想法,9月21日,該協會在發布會上正式向社會公布「桂山島『創世新城』計劃」。據香港中通社報導,該協會當天表示,香港土地開發嚴重不足,建議用28年時間(2021年至2049年),在珠海桂山島分3期合共填海70平方公裡,以發展住宅、醫療安老、教育等用地,當中提供約28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供逾70萬人居住。該協會還建議由粵港澳大灣區成員聯合組成投資基金(對桂山島)進行開發,以減少政府財政負擔。
  • 美國專家:中國難道不懂填海造島的危害嗎?這還自稱是環保大國?
    科技的高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但是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沒有,科技發展的同時,帶來的是地球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動,不僅溫室效應更加嚴重,同時地球上發生的大災難的次數和頻率也在逐年上升,所以生態環境問題我們應該重視起來了!
  • 海南環保整改再揮利劍,月島等填海人工島須拆除
    據悉,除了10月16日本報微信公眾號報導的海口灣圍填海人工島——葫蘆島要全面拆除外,萬寧日月灣的「月島」填海項目也要拆除。另外,三亞鳳凰島二島項目等也要部分拆除。━━━━分類處置圍填海項目整改方案稱,實施嚴格的圍填海總量控制制度和規範審批程序,除國家和省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項目和重點海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外,嚴禁圍填海。嚴守海洋生態紅線,嚴控自然海岸線填海與開發。根據「一島一策」「一事一策」、徹底整改的原則,對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9個圍填海項目實施分類處置,分階段推動問題整改到位。
  • 海口全面梳理填海造島項目 迅速查辦新埠島「私填小海溝」
    海口對海洋生態環境進行全方位「體檢」  全面梳理填海造島項目,迅速查辦新埠島「私填小海溝」  海南日報海口8月24日訊(見習記者曾毓慧記者劉貢)連日來,海口以國家海洋專項督察工作為契機,對海口海洋生態環境進行全方位「體檢」,對2012
  • "中國將在黃巖島展開填海造島工程"屬媒體炒作
    李愛明 攝中國軍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任旭報導: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上校表示,所謂「中國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南海黃巖島展開填海造島工程」的報導,是一些媒體在炒作。
  • 美媒:日本長期斥巨資填海造島 過去30年投6億美元
    此事暴露了一個長期被忽視的事實:自1987年以來,日本一直在進行填海造島活動,以擴大其領土主權主張。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20日發表題為《日本正在菲律賓海擴建小島,這是為何》的文章稱,衝之鳥島(中國稱衝鳥礁——本網注)由幾塊露出水面的巖礁組成,即便在退潮的時候,其大部分礁石也位於海平面以下。此外,它距離東京約950海裡,而距離臺北約850海裡。
  • 越南累吐血建造2個人工島,遭颱風吹跑:現在人力扛石頭填海
    因此,越南也非常重視填海造島。在越南發布《2019越南國防》白皮書之後,日前越南又公開了一批越軍在島礁上進行擴建施工的新照。越南造島主力是越南海軍工兵第83旅,但是他們只能依靠人力在高溫高溼的海上進行作業。網絡上曝出越南海軍第83工兵旅887營在填海造島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雖然越南海軍工兵旅填海造陸的技術和工具相對落後,但人員士氣非常高漲!
  •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遼寧縱容違法圍海填海致海洋生態破壞問題...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1日訊(記者曹紅豔)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31日向遼寧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近年來遼寧全省大規模違法圍海、填海問題突出,海洋管理等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雖然進行處罰,但基本沒有按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要求恢復原狀,也未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一罰了之、以罰代管,由於處罰金額遠遠低於填海所得
  • 數十倍收益催生填海造地熱情 渤海灣淤死加速度
    大規模的圍填海工程導致人為改變海岸線位置,威脅著岸線和近海的生態平衡。但在各級政府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的決策體系下,對生態環境損失的估算被排在後面。多年的填海造地,讓河北曹妃甸與山東東營之間的直線距離只剩下85公裡,且還在不斷接近。
  • 以督促改見成效|淄博:加快實施九頂山生態修復 採石礦坑變身森
    淄博以督察整改為契機,加快實施九頂山生態修復採石礦坑變身森林公園□ 本報記者 陳曉婉冬日的陽光下,淄博九頂山森林公園滿眼蒼翠,風景宜人。眼前這片佔地廣闊、如森林般幽靜的公園景區,曾經是水土流失嚴重、漫天塵土、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山。
  • 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碧水繞島,綠意盎然……11月27日,當記者乘著渡輪來到廣東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時 2019年12月25日,廣東中山翠亨溼地公園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溼地公園。經過近一年的「休養生息」,這裡不僅吸引了大量稀有鳥類來此棲息覓食,成為了鳥類的天堂,更成為中山市民的休閒好去處。翠亨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也是中山近年來構建和諧水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 中國最壕的海濱城市,為發展旅遊業填海填出一座島,命名南海明珠
    中國最壕的海濱城市,為發展旅遊業填海填出一座島,命名南海明珠近年來旅遊業的發展,讓每個城市看到了發展的商機,於是逐漸都開始做自己特色的旅遊項目來吸引消費者,當然只要能讓遊客開心,就會有人願意為你買單。如何吸引遊客?開發什麼樣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