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平均而言,我們有十二個小時的生活是在黑夜裡。相比於白天我們只能看到天空中的太陽,或者有時候我們還能看到日月同現而言。夜晚的星空,卻給了我們無限的幻想,夜晚的星空能展現出的東西,也太多太多了。
從古至今,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世界上就從來不缺乏仰望星空的人,而那些明亮的恆星早已有了自己的稱呼或者編號。
星辰大海,才是我們的徵途。
我們一般肉眼的極限星等大概是+5.7到+6.5等。
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星星:
行星:金星,木星,水星,土星,火星,天王星,
衛星:月球
恆星:太陽等。
一般來說看的到最遠的天體是仙女座星系M31,有的人甚至能看到更遠的三角座星系M33。
金星簡介:
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是第二顆。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亮,排第二。
它有時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
西漢時期,《史記·天宮書》的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
它的西方名稱源於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Venus),古希臘人稱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
錯過了落日餘暉,我可以期待滿天繁星。
木星簡介:
木星是太陽系從內往外數的第五個行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除去太陽,木星佔據了太陽系剩餘質量的60%以上。和地球相比,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有餘,如果把地球的大小比作一顆葡萄,那麼木星將有一個籃球那麼大。
羅馬人稱之為「朱庇特」,而在中國被稱為「歲星」,這是因為木星的公轉周期約等於12(11.8618)年的關係,中國人藉此記錄一紀的長度,西漢時期的司馬遷用肉眼觀測發現木星呈青色,根據中國的「五行」學說。木為青色,這也是木星的來源。
躲起來的星星也在努力發光,你也要加油。
水星簡介:
水星(Mercury),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 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由於其非常靠近太陽,所以只會出現在凌晨成為辰星,或是黃昏出現作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則在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
「五行」學說中,水是最為靈動而快速的,所以水星因此得名。其實水星除了叫做水星,還有啟明星、辰星(在司馬遷《史記》中解釋道:「察日辰之會,以治辰星(水星)之位,日北方水,太陰之精,....辰星呈灰色,與河流湖泊中的水的顏色相近,故稱水星。"可見這是中國古代人民對水星的印象)的說法,這主要是從它大多在早.上太陽還沒出那會可見而得名的。
英文中,由於水星在天上運行的速度很快,所以亦用了墨丘利(他的形象-般是頭戴--頂插有雙翅的帽子,腳穿飛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飛)的名字而命名。
萬頃星河都是我贈予你的見面禮。
土星簡介:
土星(Saturn)是太陽系中體積僅次於木星的行星,至太陽距離於第六。並於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氣體(類木)巨星,也是太陽系中已知衛星最多的一顆。
土星是中國古代人根據「五行」學說結合肉眼觀測到的土星的顏色來命名的,古代中國亦稱之為鎮星(常寫作填星) 。而在歐美各主要語言中土星的名稱來自於羅馬神話中的農業之神薩圖爾努斯(拉丁文: Saturnus) ,其他的還有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古 希臘語: Kpovoq; 英語:Kronos),巴比倫神話中的尼努爾塔(Ninurta)和印度神話中的沙尼(Chagni) 。土星的天文學符號是代表農神薩圖爾努斯的鐮刀(Unicode:h) 。
宇宙山河浪漫,人間點滴溫暖都值得我前進。
火星簡介:
火星是太陽系的第四顆行星,它是地球之外的下一顆行星。火星距離太陽非常遙遠,超過了1.42億英裡,它的體積約為地球的六分之一。
火星是整個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最適合開發的星球,人類也早在上世紀60年代便開始探測,但早期探測的失敗率很高,蘇聯甚至直到解體都未取得真正意義_上的一次成功。在經歷上世紀60-70年代冷戰時期的瘋狂後,人類火星探測戛然而止,直到_上世紀90年代才重新開始。但是很不幸,美國開局的火星觀察者號(1992年) 失敗,俄羅斯開局的火星96號(1996年) 也在升空後失敗。
星星掉進海裡,糖果掉進夢裡,而你掉進我心裡。
天王星簡介:
天王星(Uranus) 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18.37~20.08天文單位),其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小於海王星),幾乎橫躺著 圍繞太陽公轉。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
天王星的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Oiρavoζ),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與在古代就為人們所知的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相比,天王星的亮度也是肉眼可見的,但由於亮度較暗、繞行速度緩慢並且由於當時望遠鏡觀測能力不足,未被古代的觀測者認定為是一顆行星。直到1781年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宣布他發現了天王星,首度擴展了太陽系已知的界限,這也是第一顆使用望遠鏡發現的行星。
一直
相信著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會有專屬於我的小小宇宙。
月球簡介:
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月球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質量最大的衛星,月球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可能形成於約45億年前,在地球形成後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得到更多事實證據支持的說法是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 -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圍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說」。
它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曆法編制、文學藝術和風俗傳統等產生重大影響。
月球是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天體。1958年美國和前蘇聯發射的月球探測器都宣告失敗。1959年前蘇聯和美國分別成功發射了「月球號」和「先驅者號」月球探測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 11號實現了人類首次載人登月,相繼阿波羅-12、 14、15、16和17號實現載人登月,-共有12名美國太空人登上月球開展科學考察、採集月球樣品和埋設長期探測月球的科學儀器,共帶回地球381.7千克月球樣品,大大增長了人類對月球起源、演化的認識。迄今為止人類只有這12名美國太空人登上了地球以外的天體。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起飛,開始踏上了奔向月球的行程。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環形山/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跨過星河邁過月亮迎接更好的自己。
太陽簡介: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包括八大行星(由 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四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巖石組成的小行星帶,四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滿冰凍小巖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顆小天體區。其中目前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部分,銀河系是一個螺旋形星系,直徑十萬光年,包括兩千多億顆星。太陽是銀河系較典型的恆星,離星系中心大約兩萬五千到兩萬八千光年。太陽系移動速度約每秒220公裡,兩億兩千六百萬年在星系轉一圈。簡單來說,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做公轉運動,公轉周期為22600萬年,也就是2.26億年。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轉-周的時間稱為宇宙年。
透過時光的空隙,銀河有跡可循。
因為組成我們身體的每個原子都來自天上的星星,這是刻到骨子裡的記憶。
所有的元素,都來自超級新星的爆發,它產出了你能看見的物質世界的一切,包括你自己。
組成你左手的原子於組成你右手的原子可能來自不同的星星。
你仰望星空,眼睛注視的可能正是組成你眼睛的那個星系物質。
你思緒飛揚,腦細胞傳遞著神經脈衝,每一次傳遞可能都是跨越星系物質間第一次握手。
你站在城市的邊緣,好比銀河系,這個星球只相當於頭髮絲斷面的3.3億分之一大小。
而組成你身體的每一個原子對微觀層面來說都有可能是一個宇宙。
你仰望星空的時候,星空也在俯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