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子產品發達了,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信號」了,但是仍有一個問題在困擾這我們,那就是手機、微波爐、高壓電、WiFi會不會對我們造成輻射影響,理論上來說這些極其微弱的能量,不足以對人體的DNA造成破壞,但是理論歸理論,有些特殊體質的人,會莫名其妙的產生「輻射過敏」。
這類人群患上了電磁波過敏症,蒂姆·哈拉姆是其中之一,他為了擺脫WiFi的「輻射」,把房間打造成了一個完全絕緣的籠子,他用錫箔等絕緣的屏蔽材料,鋪滿了牆壁和地面,而且還要用特質的鍍銀睡袋,這樣才能安然入睡,經過檢測他的房間輻射含量接近於零。
其實蒂姆·哈拉姆不是天生就患有電磁波過敏症的,在他小的時候參加了一個著名樂隊的演出,在高潮的時候,樂手竟然拿出了一把槍,當場朝著天花板開槍,營造了震撼的現場效果,自此以後蒂姆·哈拉姆就飽受電磁波過敏症的困擾。
米歇爾也是,她想不到自己會在60歲這個年齡,患上這麼奇葩的過敏症,那天她坐在辦公室,看了一眼窗外的高壓電,突然就像被什麼擊中了一樣,感受到電磁波後她頭痛、煩躁、腦袋裡就像裝著一臺轟鳴的機器。
有電磁波過敏症的人,在城市中飽受困擾,為了對抗電磁波,他們往往會搬到一個叫綠岸的小鎮,這個小鎮非常偏遠,放置著觀察恆星的望遠鏡,為了避免電磁幹擾,這裡的人嚴禁使用手機、電磁爐、電動牙刷等產生電磁信號的東西。因此綠岸也就成為了電磁波過敏症患者的「聖地」了。
這裡聚集著一百多個電磁波過敏症患者,有的人常年把手機放在身邊睡覺都沒事,突然有一天就被電磁波驚醒了,此後手機成了「噩夢」。
後來經過各種專家研究發現,這可能是一種由心理產生的疾病,對電磁波心生恐懼後,引起了生理上的不適,不過這個想法目前還沒得到一致的認可。
這樣的例子畢竟有些極端,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少,不過隨著信息化的普及,做什麼都要用電腦,確實有一部分人擔心輻射問題,如果你實在擔心,可以用以下幾種養生的辦法對抗輻射:
比如多吃動物的肝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還有牛羊肉、魚肉、乳製品,均衡的營養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比如勤洗臉,當結束了一天的網上工作後,我們要認真的清潔皮膚,用溫水和潔面乳等產品,清除靜電汙垢,養成這樣的養生習慣後,可見減小皮膚的損傷;
比如多吃枸杞和胡蘿蔔,不光能護膚,還能名目,而且與其在辦公桌上放碳酸飲料、咖啡,不如放些蔬菜水果汁;
最後就是減少電磁產品的使用,比如休息日就別玩電腦了,能用電腦就別用筆記本(筆記本輻射比臺式大)。
其實我們也不用「談輻色變」,生活中的輻射都是在正常合理的範圍內,不合理的輻射都有嚴格的控制規定,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顯示,能量不會憑空出現,強大的輻射需要消耗很大的功率,手機、電腦、電磁爐那點功率,請放心使用。
(聲明: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