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1毫米,誰的體積更大?

2021-01-10 鹽味兒生活

降水是我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天氣現象,但需要注意的是,降水不僅僅是降雨,它還包括了降落到地面上的雪、冰雹融化過後的水。而通常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天氣預報常常會預報的很明確,通過明確定義的降水性質,大家就知道將要出現的天氣現象,比如說小雪和小雨就是不同狀態的降水。

小雪

說到天氣預報,可謂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幾乎我們每天都要關注天氣預報。除了溫度、晴雨,還有個字眼經常出現在我們眼中,那就是降雨量,當然,與之相關的還有個降水量。所謂的降水量就是指從天空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或者說或雪、冰雹融化後的水,在未經蒸發、滲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我們通常以毫米(mm)為單位。降水分為液態降水和固態降水,雨水是液態降水,雪、冰雹是常見的固態降水。

冰雹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預報說有小於、中雨、大雨、甚至暴雨,那大家對這些降雨的量級有沒有一個概念呢。在氣象上,一般把單位時間內的降水量稱為降水強度,所以降水量可以直觀地表示降水的多少,通常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單位面積上水深1毫米。因此我們自己也可以換算一下:1毫米的降水量相當於在1平方米的玻璃上面倒了1升水,我們再把面積擴大到1畝,就相當於在1畝地(666.7平方米)上澆了667公斤的水。

可見,這氣象中的小小1毫米降水量,可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更不是我們生活中用量筒所量的那1毫米水。我們常聽見「春雨貴如油」的說法,因為這小小1毫米的降雨,對農作物的生根發芽起到了重要作用。

前面提到了降雨的量級,小編想很多朋友在生活中反應說降雨的強度跟自己的感受不一樣。對於雨量等級,在氣相中是有規定的:通常以24小時的降雨量來劃分,小於是小於10毫米,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於,50~99.9毫米是暴雨,100~249.9毫米是大暴雨,250毫米以上就是特大暴雨了。

降雨分級

為什麼降雨量級大家會感覺不一樣的。小編給大家舉個例子:以暴雨為例,平均每個小時下5毫米,大家可能覺得降雨強度並不大呀,但是這雨就這樣慢悠悠的下,一直持續10個小時雨量就達到了50毫米的暴雨標準了,但如果一個小時下20毫米,只下了1個小時,並沒有達到暴雨標準,但是通常大家就會覺得後者的降雨強度特別大,更多的感覺是後者才是暴雨,這種情況在夏季比較常見,尤其是午後到傍晚,常常出現短時強降水,持續時間就幾十分鐘,但是雨量在20毫米以上。

暴雨

現在大家對天氣預報中的降水和降雨量有個了解了吧。所以很多事物我們不能僅僅靠我們的直觀感覺去判斷,要從根本上去了解它的本質。

好了,今天就介紹到這裡,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喲。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盾牌座UY體積最大,R136a1質量第一,還有天體比它們更大
    宇宙是一個龐然大物的聚集地,或許是因為我們太過渺小了,所以才會覺得宇宙中的天體都如此巨大。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而地球在其中算是體積和質量都比較小的一個。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都是最大的木星,其質量比其餘七大行星加總後的質量還要大,這可以算是一個龐然大物了。不過,木星和太陽相比,也只不過是一個小傢伙。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其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也就是說包括木星在內的八大行星以及數之不盡的小行星和衛星以及其它宇宙物質加在一起才佔0.14%。
  • 丟掉鋼捲尺,毫米級雷射測距,面積體積角度都能測,怎麼做到的?
    杜克LS-P雷射測距儀可以說是這塊領域中較為出色的產品,突破傳統測量方式,提供超精準的毫米級測量數據。那麼它在操作時相對於傳統測量工具究竟有哪些優勢呢?1、極簡精工質感,輕巧且便攜杜克LS-P雷射測距儀機身材料選用鋁鎂合金製造,整個機身僅重達28克,把握起來還是相當舒適的。外出時也便於攜帶,11毫米的機身厚度只有手指那麼大,滿足你的出行懶惰欲望。
  • 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相比,誰的體積更大?
    但是,我們今天不說鯨類,而是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這兩個水中大王pk究竟誰的體積更勝一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大王酸漿魷,又稱巨小頭魷,英文直譯為巨槍烏賊,被稱為典型的深海巨魷,是同科動物裡最大的一種,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
  • 正方體的體積等於什麼? 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什麼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用字母表示為V=a³。體積公式是用於計算體積的公式,即計算各種幾何體(比如:圓柱、稜柱、錐體、臺體、球體、橢球體等)體積的數學算式。  不同圖形體積計算公式:  1、正方體體積=a³ a為稜長。  2、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 0.9的無限循環和1比,誰更大?答案出乎意料
    0.9的無限循環和1比,誰更大?初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是不是會下意識地說1更大一點呢?但是實際上,這個看起來蠻合乎情理的答案,卻受到了數學家們的質疑。因為在很多數學家的邏輯裡,0.9的無限循環並不小於1,它等於1。
  • 英科學家測量出質子的直徑,把1毫米分成1萬億份,質子佔1份多
    我們所能看到的物質世界,都是由分子原子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的。質子、中子和電子都是基本粒子,它們的大小有多大呢?,如果說一個氫原子相當於地球那麼大,那麼這個氫原子中心位置的原子核直徑不到200米,也就相當於一座100多米高的正方形的樓房的大小,組成物質世界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等基本粒子的體積有多麼微小了。
  • 美俄主流武直都用30毫米機炮,為何武直10不換30毫米機炮?
    將30毫米機炮更換成更小口徑的機炮/機槍的例子在解放軍三大軍種中例子都不罕見:在研製強-5時,原型機上的2門30毫米機炮便被更換成2門23毫米機炮;海軍在056上拆除了H/PJ-17 30毫米機炮;就連陸軍,也沒在武直-10上使用威力強大的30毫米機炮,而是選擇了23毫米機炮。
  • 美軍新機槍要換口徑:比5.56毫米更大 我們要不要跟進?
    美國目前陸軍所使用的班組支援武器為比利時FN公司生產的M249輕機槍,這種輕機槍採用通用的5.56毫米子彈。而連排級通用機槍則使用M240b通用機槍,使用7.62毫米口徑子彈。美軍下一代步兵輕武器將採用全新的6.8毫米口徑,這個消息早在多年前就已有提出。而美軍的步兵支援武器也一直隨著時代而變化。由於原來使用5.56毫米和7.62毫米口徑,步兵實驗化部隊採用的多為諸如MK48和MG5之類的支援機槍。而隨著美軍確定新一代6.8毫米口徑,列裝並使用一款6.8毫米機槍已經是美軍擺在案頭上的要事。
  • 將地球直徑縮小到1毫米,差距一目了然
    地球地球很大,但是太陽系的主宰太陽更大。太陽有多大呢?仰起頭看太陽覺得太陽看上去也不是很大啊!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有1.496億公裡。金星和地球差不多大,到地球最近距離只有日地距離的27%,但是從地球上看也只是一顆星星而已。然而太陽隔著這麼遠的距離還這麼大,從直覺上就說明太陽一定很大。科學家告訴我們太陽的直徑是139.2萬公裡。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
  • Intel新研究:180°橫向FOV的曲面VR光學模組,體積縮減1/2
    大視場角、小體積VR透鏡據悉,該論文由Intel實驗室提交,主要描述了一種由曲面微型透鏡陣列和曲面屏組成的光學模組方案:ThinVR。Intel認為,ThinVR方案的出現,展示出縮小VR光學透鏡模組、並提升視場角是可行的。
  • 1毫米大小黑洞來到地球毀滅過程會是怎樣的?
    1毫米大小的黑洞,一般是指其史瓦西半徑半徑1毫米。黑洞質量雖然都集中在奇點上,但由於奇點是沒有大小的,科學的描述為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曲率無限高,溫度無限高。不管黑洞質量多大,奇點都是無限小的。現在宇宙中生成的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演化末期的屍骸。但理論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初期有一些原初黑洞。這些黑洞可能很小,有可能存在史瓦西半徑1毫米甚至更小的黑洞。但迄今為止,這種黑洞在宇宙中並沒有找到。雖然如此,並沒有排除其存在的可能性。
  • 暴雨是降雨多少毫米 1毫米降雨量有多少?
    小雨:降雨量在十毫米以內,雨滴清晰可辯,落到屋瓦和硬地上不四濺,雨聲緩和淅瀝;通常需兩分鐘後,始能完全潤溼石板和屋瓦,水窪形成很慢。中雨:降雨量在十到二十五毫米之間,可聽見沙沙的雨聲,雨落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到屋孔和硬地上略有四濺,水窪形成較快。大雨:降雨量在二十五至五十毫米之間,大雨時,雨落如傾盆模糊成片,雨滴落到屋瓦和硬地上四濺可達數寸,雨聲如擂鼓,水潭形成極快。
  • 大學校長和教育廳長,都是「一把手」,誰的級別更高、實權更大?
    大學校長和教育廳長,都屬於是相應的教育行業中的「一把手」。那麼,這兩種「一把手」,到底誰的級別更高一些,到底誰的實權更大一些呢?現在,就讓我們通過不同角度的比較,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大學校長的級別,和教育廳長的級別,到底誰更高呢?
  • 世界最小的機器人亮相:小於0.1毫米 肉眼無法辨別
    英國《自然》雜誌26日發表了一項機器人最新成果: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馬克·密斯金及其同事,開發出了一款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小的機器人,其尺寸小於0.1毫米,人類用肉眼根本無法辨別。 該成果得益於機器人移動的重要部件——與現有矽電子器件兼容的新型致動器的發展。
  • 地球半徑年長1毫米 科學家稱地球將成恆星(圖)
    近期研究發現,地球半徑在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增長。有科學家預言地球將成為類似太陽的恆星。  俄羅斯地球動力學家近日發現,克裡米亞半島以每年2至3釐米的速度朝俄羅斯運動,地球半徑每年增長1毫米,同時海平面也在持續上升,貝加爾湖也在以每年2釐米的速度變寬。根據這些數據可以計算出,地球的體積以每年515立方千米的速度增長。
  • ...體積相比通用的型號更大,且採用不同的原材料。新電池將採用...
    這款電池是特斯拉的定製型號,體積相比通用的型號更大,且採用不同的原材料。新電池將採用無極耳技術,減少了內阻,發熱更小。     據媒體報導,日本松下將於2021年為特斯拉製造新型4680圓柱形鋰電池。
  • 美軍下一代步兵戰車50毫米機關炮,稱最強中口徑火炮,能掃天犁地
    諾格公司稱,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的有效射程超過4公裡,是目前「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裝備的M242型25毫米機關炮的兩倍,而當前世界上各國的步兵戰車主流配備的都是20毫米至30毫米機關炮,所以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將使得美軍步兵戰車能夠取得射程優勢。
  • 冒險家對比XT4,誰的空間更大乘坐更舒適
    ,那麼林肯冒險家和凱迪拉克XT4誰更適合家用呢?1.乘坐空間與後備廂容積對比首先我們從外部尺寸入手,對兩款車的大小進行對比,由於均定位為緊湊型SUV,兩車都屬於標準的5門5座SUV,從表格對比可以看出,林肯的長寬高都要大於凱迪拉克,可以說整整大了一圈,不管是橫向乘坐空間還是乘員的腿部空間,冒險家都要更好,而凱迪拉克的四個車輪被設計得儘量靠近車輛邊角位置,因此軸距更長,但由於整車的尺寸偏小,這樣的設計不僅無助於提升第二排的空間
  • 美軍下一代子彈比我軍粗1毫米,這1毫米意義重大
    近日,美國陸軍確認開發下一代6.8毫米彈藥系統。此前,美國國防部已開始6.8毫米槍械的研發,以便替換現有5.56毫米槍械繫統。這標誌著美軍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應用的,至今還在北約通用的5.56毫米彈藥系統將被取代。
  • 極為龐大的星體正式被確認,體積堪比45億個太陽,還有更大!
    導語:極為龐大的星體正式被確認,體積堪比45億個太陽,還有更大!人類在宇宙面前渺小如螻蟻。人類的天文學才發展了短短幾百年,至今我們的太空探索還很難走出太陽系。從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開始,我們才脫離了最初的地心說,對宇宙有了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