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理論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空都間斷不了我們的關係

2020-04-10 v雷電風v

我們都知道,太空人進入宇宙,需要穿著太空衣,不然就會死亡。常識告訴我們,地球外太空是真空的,沒有空氣,因此,太空人需要穿著有氧氣的生命裝備太空衣。真空是不是什麼都沒有呢?科學界認為,真空只是我們所說沒有空氣而已,嚴格來說,真空裡面還有其他物質在,一些透明,幾乎沒有活動的粒子藏在真空的空間,或者說一個平衡量子態在真空裡。

量子理論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空都間斷不了我們的關係


我們先來看看真空在物理學上的含義:是指在給定的空間內低於一個大氣壓力的氣體狀態,是一種物理現象。事實上,在真空技術裡,真空是針對大氣而言,在特定空間裡,把內部物質排出,使其壓力小於一個標準大氣壓,則我們通稱此空間為真空或真空狀態。在自然環境裡,只有外太空堪稱最接近真空的空間。因此,真空只是物理學上的一個概念,真正的真空是不存在的。

真空是空,空非無。如果真空中沒有粒子,我們就會準確的測出場(0)與場的變化曲率(0),然而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表明,我們不可能同時精確地測出一對共軛量,所以,可以「空」,不能「無」。因此,在真空中,粒子不停地以虛粒子、虛反粒子對的形式憑空產生,而又互相湮滅,在這個過程中,總的能量保持不變。

量子理論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空都間斷不了我們的關係


另一個角度,我們知道,一切物質都是基本粒子構成,根據量子理論,基本粒子間形成強弱作用力,核磁力。大量的氣體粒子相互作用,這些力形成了氣壓。粒子也呈能量波的形式存在,一個空間,會被能量波填滿,因此,想把一個空間變成沒有粒子,或者說消滅能量波是不可能的,我們無法抽空一個能量波的空間。

宏觀上,我們貌似是看不到真正沒有東西的空間,但是,如果在微觀世界裡,有沒有「空無一物」的空間存在呢?我們打開一個原子結構看看,發現中間是原子核,外圍是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那麼原子核跟電子之間,是不是有一個空無一物空間出現了?又或者,原子核裡,質子跟中子間也有一個間距,這個空間是不是也「空無一物」?很奇妙的一種感覺!

量子理論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空都間斷不了我們的關係


其實這些空間看似空無一物,其實裡面還存在東西,那就是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還有磁力,這些力以一種能量波不斷作用,因此,看似空無一物,還是有東西在裡面。因此,整個宇宙好像一個大整體,相互結合,相互影響,每一個物質都跟其他物質有關係,只不過這個關係牽扯到比較遠而已。

量子理論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空都間斷不了我們的關係


懂得量子理論後,你就會知道,原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點不假,而且很科學。而連結我們的空間,從來沒有間斷過。我們身體散發的微粒或者粒子能量,附近的人就已經可以接收交換,又或者我們呼出的氣體,也許被你吸收,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跟你握手,我們已經成為兄弟姐妹,我們已經交換了身體一小小部分。同樣,你的一切在空間中產生的東西,也可能構成我身體的一部分。明白這個道理後,人類是不是應該更加團結。

量子理論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空都間斷不了我們的關係


我們越接近,彼此越模糊。一個身體的接觸,足以令大家交換了能量,基本粒子也從你我之間快樂地跳躍,如果是夫妻,親密接觸更多,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一對恩愛的老夫妻長得越來越相像,也就是越來越有夫妻相了,而有夫妻相的夫妻為什麼一般都是恩愛的,因為夫妻相反映出他們經常親密接觸,反映出他們一定是長相思守那種。

量子理論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空都間斷不了我們的關係


真空不空,空只是人類的一種感覺。宇宙萬物同源,不同的只是表象,因此我們應該珍惜彼此。距離,空間,只是我們的心理隔膜,但是,空間從來沒有間斷,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間斷的只是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思想。或許你安靜地細品,你會得出一個美好的世界!

量子理論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空都間斷不了我們的關係


(本文章由雷電風原創,請勿抄襲)

相關焦點

  • 量子理論得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空都間斷不了我們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太空人進入宇宙,需要穿著太空衣,不然就會死亡。常識告訴我們,地球外太空是真空的,沒有空氣,因此,太空人需要穿著有氧氣的生命裝備太空衣。真空是不是什麼都沒有呢?另一個角度,我們知道,一切物質都是基本粒子構成,根據量子理論,基本粒子間形成強弱作用力,核磁力。大量的氣體粒子相互作用,這些力形成了氣壓。粒子也呈能量波的形式存在,一個空間,會被能量波填滿,因此,想把一個空間變成沒有粒子,或者說消滅能量波是不可能的,我們無法抽空一個能量波的空間。
  • 光速與真空介電常數以及真空磁導率的關係
    光速與介電常數以及磁導率的關係——靈遁者介電常數和磁導率這兩個詞,你一定在我的科普書中見過幾次了,或者你的老師也提到過。但對於這兩個詞,其實科普內容或者教科書中都涉及的較少。網絡上關於這兩個概念的介紹,也不多。但我認為這兩個詞的概念,很重要。尤其是對於光速而言。
  • 超時空三,真空不空,蟲洞形成理論
    上文我們說到奇異物質,那麼奇異物質真的存在嗎?如果在幾年前討論這個概念,一定會遭到嘲笑,負物質這類玩意根本不存在。不過量子物理及從亞原子層面描述宇宙的理論表明奇異物質是真實存在的。1948年河南物理學家亨德,率先預言了負物質的存在。
  • 研究人員發現了量子真空的新理論,這可能打破對黑洞的認知
    盎魯效應表明,如果你以極快的速度飛過一個量子真空,這個真空看起來不再像真空:相反,它看起來像一個充滿粒子的空間。這種現象與黑洞的霍金輻射密切相關。真空中充滿了粒子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基本思想之一是:測量結果可以依賴於觀察者的運動狀態。鐘的滴答聲有多快?一個物體有多長?一束光的波長是多少?這個問題沒有普遍的答案,其結果是相對的——它取決於觀察者移動的速度。但是對於空間的某個區域是否是空的這個問題呢?難道兩位觀察家不應該至少觀點一致嗎?
  • 生活中處處都是量子力學?量子理論的前世今生
    主要有玻爾提出了互補性原理以及海森堡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等核心理論。1.量子疊加我們知道,光子有偏振量、角動量等特徵,而量子糾纏,其實就是兩個成對的光子如果知道其中一個光子的偏振量,那麼另外一個光子的偏振量我們會立刻知道,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是多少;而量子疊加就是我們在沒有測量光子的偏振量時,無法知道其真實的偏振量。
  • 話題:佛學和量子理論它們到底有沒有關係?
    大學時,在上《量子力學》的課程時,也沒聽過講師提到量子力學和佛家之間有什麼聯繫。只是在我之前發表過幾篇關於量子力學的一些見解,評論區充斥著不少佛學言論。其實我在課外也稍微接觸過一些相關科學知識,量子理論和佛家,思維它們之間的聯繫。
  • 宇宙揭秘: 真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 但真空裡到底有什麼呢?
    如果原子的直徑和你胳膊展開的長度一樣,那麼電子就會一直在你胳膊圍成的空間裡跳舞,而原子核會在中心的位置,它的直徑要比一根頭髮的直徑還要小。所以說,構成你我還有那些宇宙中看起來是固態的原子,其實基本上都是空的,這種事實很讓人費解,但是更不可思議的是空無一物的地方其實並不空。夸克是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基本粒子,而夸克通過膠子相互作用。
  • 進入真空:真空有多重?那裡有什麼?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時間與真空是彼此的對偶。對事件的衡量更確定,對能量的把握就更不確定,反之亦然。因此,真空區域的能量不可能為零,因為零是一個精確值。的確,雖然真空中的電場和磁場平均值為零,但它們的平方和——能量,不為零。這種能量有時被稱為零點能量,虛粒子,或量子漲落。理論上具有無限的密度。對大多數量子物理學來說,真空的能量不是大問題,只有能量物質發生了變化。
  • 令人吃驚的事實:我們的量子力學理論竟然「不完備」?
    而波爾則認為一個微觀粒子在被觀察前處於不確定狀態,觀察「創造」了位置,「觀察」和「粒子處於某個位置」是有內在因果關係的。這兩派爭論的焦點我們可以用圖畫出來,如下圖所示。如果你沒看前面的文章可能就看不懂這個「位置概率圖」,我再簡單解釋下,我們把一個粒子在空間中的位置放到橫坐標,然後計算每個位置粒子出現的概率,把這個概率值當成縱坐標,然後把這個線連起來就變成了「位置概率圖」。
  •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進行的。自然界是否真有隨機性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對這個鴻溝起決定作用的就是普朗克常數,統計學中的許多隨機事件的例子,嚴格說來實為決定性的。在量子力學中,一個物理體系的狀態由波函數表示,波函數的任意線性疊加仍然代表體系的一種可能狀態。
  • 宇宙中到底存不存在沒有物質的純空間,你怎麼看?
    哪怕這個空間中有一個粒子存在,這個空間和時間就有了意義,都是為這個粒子而生。這個粒子的外延就是空間,其運動、變化、持續性、順序性,就是時間。說它複雜,就是這個問題涉及了物理學的許多方面,如熱力學理論、量子理論、真空理論等諸多理論,說穿了,受使表述物質和時空關係的理論。
  • 真空不空,真空裡到底有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認為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原子之外就是虛空。1930年,狄拉克提出真空是充滿了負能態的電子海。最後現代量子場論的觀點認為:真空是沒有任何場量子被激發的狀態,或者說真空是量子場系統的基態。
  • 弦理論為何引發爭議?我們能從弦理論中得到什麼,這些假設又有何意義
    這兩類理論從根本上說是不相容和不完整的,它們表明,儘管標準模型取得了成功和引力量子理論也有其必要性,但是宇宙仍然比我們目前所理解的要複雜得多。 它能夠進行物理預測,例如: 1.存在十個維度; 2.基本常數是由弦理論的「真空」決定的; 3.超對稱粒子的存在; 4.在五維空間中的量子引力理論和在該空間的邊界(即四個維度上)沒有引力的場論之間存在數學上等價的關係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計算?都有哪些機遇?
    可能有對計算機不熟悉的朋友,不知道比特是什麼,更別提量子比特了。是有先後關係的。如果這樣說還有點抽象。那我們再打個走迷宮的比方。經典計算機中,或者我們想像中一個人怎麼走迷宮?所以,如果有1個岔路,也就是2條路,理論上你可能要走2次,才能走出迷宮。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計算?都有哪些機遇?
    比如,我說下下面這些詞,你是否聽過?量子針灸、量子床墊、量子空氣淨化器、量子眼鏡、量子內衣等等。朋友圈裡還流傳一個很廣的順口溜: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總之,就欺負我們普通人不懂,搞出這些特別高深的詞,唬人。那麼,量子科技、量子計算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量子真空零點能與全息宇宙
    這一理論不僅使我們對提取真空能提供了可能的途徑,而且也對量子理論中違反直覺性質的異常現象有了新的認識,如與量子牽連相關的非定域的許多現象。目前,國外的撓場(torsionfield、spinfield、axionfield)理論和試驗研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由於撓場具有許多獨特性質,使它在生物、醫療、新能源、通信、地質、材料、天文等方面有著特殊的應用。
  • 如何理解量子糾纏?真空渦旋之間的相互作用
    由於流體內部渦旋常常表現為一種柱狀結構,所以很可能我們通常理解的微觀量子並不是球形結構,而是柱狀結構(實際中應該是上下收口的紡錘形結構)。因為我們知道的絕大多數量子其實是弦的某種振動,而弦是由多個量子比特構成,這樣,實際上量子比特就是真空渦旋,可以說量子比特其實不是「物質」,本身就是真空的一部分,是真空的某種運動狀態而已。上圖中綠矢和藍矢,分別表示經典計算中所用的0和1兩種狀態。
  • 五種怪異量子效應:量子齊諾效應和真空雙折射
    你可能聽過「薛丁格的貓」和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甚至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這些量子現象試圖以極小比例解釋世界,自從量子效應被發現,在一個世紀裡這些神奇效應已是眾所周知。
  • 重力並不care量子自旋? 大一統理論發展受阻
    但就像小孩兒一樣,所有的微觀物體都對引力「視而不見」,他們遵守的規則乃是由量子力學描述。但和小孩兒不同之處在於,沒有人真正理解是什麼讓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無法統一。建立大一統理論的基石之一就是找到統一引力和量子力學的辦法。比如,如果一個粒子受到的引力取決於這個粒子的內部量子態,這就是兩種理論有深層聯繫的有力證據。嘗試統一引力和量子力的嘗試中,最新進展是一種叫做自旋的量子性質。自由落體,並不自由廣義相對論的基石之一就是物體沿直線穿越彎曲的時空。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