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肝疫情未波及羊城
海豐A肝疫情元兇疑系使用不潔冰塊的珍珠奶茶,專家提醒謹防病從口入
本報訊 懷疑因為進食由不潔冰塊製成的珍珠奶茶「青蛙卵」,廣東海豐近日連續出現29例A肝病例。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人稱,目前廣州沒有暴發A肝、霍亂、痢疾等傳染性疾病,他提醒市民,冬季是A肝易發季節,要預防A肝等食源性傳染性疾病一定要防止「病從口入」,尤其是愛吃海鮮等水產品的市民,一定要切記海鮮要煮熟煮透,不要生食。
有問題的珍珠奶茶是元兇
據悉,10月23日至目前為止,海豐市公平鎮已確診A肝患者29例,疑似病例31例;確診A肝病例中,有4例已出院,17例尚在住院,8例處於康復期。據了解,此次A肝疫情中,青少年發病率較高,佔23例。
專家初步分析後懷疑傳染源為一種俗稱「青蛙卵」的冷飲食品。「青蛙卵」其實就是處處有售的珍珠奶茶。有調查人員稱,涉嫌傳染A肝的珍珠奶茶中所加的冰塊並不是食用的乾淨冰塊,而是用來凍鮮魚的冰,懷疑就是這些不潔冰塊引發A肝。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鳴昨天向記者表示,目前廣州沒有暴發A肝、霍亂、痢疾等傳染性疾病,市民不用緊張,但市民必須警惕預防這些疾病,講究飲食衛生,因為很多疾病都是「病從口入」。
老廣烹調方式要改進
專家指出,廣州人雖無生吃「食俗」,但吃魚生、刺身近年來又時行起來,廣州人的烹飪,講究生、淡、鮮,其中的「生」字,很有問題。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科肖傑生教授告訴記者,A肝是一種主要經消化道傳染的傳染病,A肝病毒在水產品中能存活3個月左右,蛤類、牡蠣、毛蚶、泥蚶和蟹類等生物借濾水進行呼吸,濾過的A肝病毒進入海鮮肝臟,可以濃縮5~15倍。用開水衝燙,也不能殺死A肝病毒,所以生食或者燙食這些海鮮,極易引發A肝。
專家舉例稱,以吃魚為例,廣州人多用蒸法,尤其喜歡蒸的時間短,認為這樣魚肉更鮮嫩可口,但這種情況常常導致寄生蟲未被殺死,潛伏危機。又比如廣州人吃肉,多以爆炒方式,這種烹飪方法雖然肉嫩可口,但外熟內生,而人們時下流行的燒、烤、涮,在這種吃法中,肯定有烹調不熟的情況出現,感染食源性寄生蟲也就在所難免。
防病從口入須從小事做起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鳴告訴記者,很多腸道傳染病包括霍亂、傷寒、痢疾、細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等,都是吃了不清潔的食物所引起的。因此,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是防止「病從口入」,注意飲食衛生要從小事做起:
●採購新鮮食品,不要購買病死的家禽、家畜和不新鮮的水產品;
●瓜果宜洗淨去皮再吃,蔬菜須用清水浸泡並洗淨,防止殘留農藥引起食物中毒;
●不吃變質的食物,涼拌菜要反覆用冷開水衝洗;
●炊具要經常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開;
●不喝生水,要喝開水。對在市場上瓶裝水或桶裝水,必須認真挑選,並注意出廠日期;
●講究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要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等等。
本版採寫:本報記者 嚴慧芳 曾文瓊
通訊員 胡曉民 黃穗 陳廣泰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