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基因工程大記事

2020-12-06 搜狐網

  1869年,F.Miescher首次從萊茵河鮭魚精子中分離到DNA;

  1944年,O.T.Avery等人在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發現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1953年,J.D.Watson和F.H.Crick 提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

  1957年,Kornberg在大腸桿菌中發現DNA聚合酶I;

  1958年,M.Meselson和F.W.Stahl 提出了DNA半保留複製模型;

  1959年,S.Ochoa發現RNA聚合酶;

  1961年,M.W.Nirenberg等人破譯出第一批遺傳密碼;

  1965年,S.W.Holley完成了第一個酵母丙氨酸tRNA的核苷酸全序列測定;

  1966年,M.W.Nirenberg,S.Ochoa和H.G.Khorana 共同破譯了全部的遺傳密碼;

  1970年,H.M.Temin等在RNA腫瘤病毒中發現反轉錄酶;

  1972年,H.Boyer等人發展了關於重組DNA技術;

  1975年,Sanger等人發明了快速的DNA序列測定技術;

  1980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微生物基因工程可以獲得專利;

  1981年,第一隻轉基因小鼠和轉基因果蠅誕生;

  1982年,第一個由基因工程生產的藥物——胰島素,在美國和英國獲準使用;

  1983年,第一個表達其它種植物基因(一個基因)的轉基因植物培育成功;

  1985年,第一批轉基因家畜出生;

  1988年,J.D.Watson出任「人類基因組計劃」首席科學家;

  1990年,第一個轉基因玉米及轉基因小麥植株誕生;

  1994年,基因工程西紅柿在美國上市;

  1995年,《自然》雜誌匯集發表了人類基因組全物理圖,以及3號,16號和22號人染色體的高密度物理圖;

  1997年,克隆羊——多利誕生;

  1999年,超級鼠出生;

  200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

  2003年4月:人類基因工程——這一整張人類遺傳密碼圖的完成總共花費27億美元,耗時13年。

  2005年10月: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HapMap)計劃」的第一項研究——關於基因多樣化的目錄被公開。

  2005年12月:美國NIH啟動的腫瘤基因組計劃誕生,這項準備時間長達3年,耗資1億美元的試點工程專門研究人類基因與癌症之間的聯繫。

  2006年中段:基因分型及排序的價格迅速下跌,使得有關研究費用幾近低於1000美元。

  2007年5月:詹姆士·沃特森的整個基因組以低於100萬美元的價格得到排列。

  2007年9月:克雷·文特公開了他自己的基因組排列結果。

  2007年11月:基因分析公司「23andMe」成立,它可以向人們提供詳細的基因鑑定服務,費用為1000美元。

相關焦點

  • 基因工程與基因板塊前景分析
    人類基因組計劃(HGP)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和阿波羅登月計劃一起被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學工程,它同時將貫穿於整個21世紀,被認為是21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工程。早在20世紀上半葉,遺傳學家就提出了「基因」概念,即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基礎。特別是50年代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創立後,進一步從本質上證實基因是決定人類生、老、病、死和一切生命現象的物質基礎。
  • 基因工程的應用與蛋白質工程的崛起
    基因工程的應用:植物上,利用基因工程研發的抗蟲轉基因植物不僅能讓作物免於蟲害還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減少對環境的汙染;抗病轉基因植物,抗逆性轉基因植物等一系列的應用大大提升了作物的產量,利用轉基因改良的植物還能增加很多對人類有意的特性。
  • 中國優質工程建設發展計劃-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以分子遺傳學為理論基礎,基因工程技術為基因結構和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基因工程為人類提供了大量優質的發酵產品,還在環境治理、金屬提取、臨床診斷、基因治療和改良農作物方面有了突出成就。基因工程的出現,為臨床醫學和提高農作物產量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基因研究不僅能夠為篩選和研製新藥提供基礎數據,也為利用基因進行檢測、預防和治療疾病提供了可能。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推動了基因工程的迅速發展。
  • 人類引以為傲的「基因改造工程」,早已被這些生物玩轉了
    基因技術可謂是為現代人類帶來了諸多好處,比如轉基因技術緩解了全球人口暴漲與糧食緊缺之間的矛盾。再比如,在醫藥領域的廣泛利用為治療疾病和緩解病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如今,基因工程已經應用到了農業、工業、生物技術等多個領域。
  • 基因工程是什麼呢
    基因工程也叫遺傳工程,它和細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組成了生物工程。基本工程以分子遺傳學為理論基礎,以分子生物學和微生物學的現代方法為手段。如果將一種生物的DNA中的某個遺傳密碼片段連接到另外一種生物的DNA鏈鏈上去,將DNA重新組織一下,就可以按照人類的願望,設計出新的遺傳物質並創造出新的生物類型。這與過去培育生物的傳統做法完全不同。
  • 人類基因工程裡潛在的幽靈是什麼?
    基因既是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礎,破解了基因的運行機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奧秘,人類的病理、行為、性格、疾病、種族、身份、命運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測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術迅速發展,人類基因組計劃也完成了全部人類基因的比對與測序工作,隨著人類深入介入基因時代的到來,種種倫理和道德焦慮也隨之而來,而研究界對此的爭論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阿西洛馬會議上就已經上演。本文摘自《基因傳》,由澎湃新聞經中信出版集團授權發布。義大利小鎮埃裡切位於西西里島的西海岸,在海拔2000英尺高的峭壁上矗立著一座建於12世紀的諾曼人堡壘。
  • 人類加速狨猴進化過程,利用基因工程,雜交出真正的類人猿
    隨著科學殿堂的不斷充實,越來越多的人明白,在科學的背後,並不僅僅只是人類不斷進步的輝煌成就,有時候這也意味著人類不得不扮演一個冒充創世者的角色。基因工程在很多年前,或許是一個不可想像的領域。 當這個工程第1次提出來的時候,遭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批評和非議。
  • 基因工程都有什麼用?
    他在分子生物學和農業基因工程等領域都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是我國首位因此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科學家獎的人。)1. 基因工程概念的提出基因工程是20世紀70年代醞釀出的一項新技術。它也被很多人稱為生物工程,有些地方(如我國臺灣)還稱作生命技術。人類發現,通過基因工程我們幾乎能跨越物種,實現任一生物基因的改良或轉移工作。
  • 舌尖上的基因工程:潘多拉魔盒還是人類救星?
    複雜而精密的現代農業;來源:FAO基因工程,魔盒還是救星? 我們不禁要問,中國作為農業大國,為什麼育種還需假人之手呢?答案很簡單,如上所說,現代農業生產早已不是今年收穫,自己留種明年播,剩餘再拿去消費的小農經濟時代。在現代化生產中,種子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產量,決定了作物對蟲害、極端天氣等負面環境的適應性。
  • 基因工程(第二版)
    自1994年起在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從事《基因工程》和《遺傳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主持《基因工程》國家精品課程及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各1項,湖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項。主編教材2部,合編教材3部。獲「第11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二等獎1項,湖南師範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教學獎5項。主編的《基因工程》教材獲2012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出版物獎(教材獎)二等獎。
  • 皮尤調查:大多數美國人接受有益人類健康的動物基因工程 其它用途...
    目前可用的五種不同的動物基因工程方案,或在開發中或未來可能考慮的情況下,美國人只為那些具有明顯預防或改善人類疾病潛力的提供大多數支持。這個調查最廣泛接受的動物遺傳幹預用途涉及蚊子。十分之七的美國人(70%)認為基因工程蚊子可以防止它們的繁殖,從而阻止一些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傳播,這將是對技術的適當使用,而大約三分之一(29%)的人認為基因工程在這方面的應用有些偏離正軌。
  • 什麼是基因工程?轉基因與基因工程的區別!
    基因工程就是按照生物體遺傳變異的規律,預先縝密地設計出改變生物遺傳特性的方案,有目的地去改造生物。如果說DNA雙螺旋模型開闢了分子生物學的新紀元,那麼70年代末的基因工程技術的建立則將我們帶入了一個認識基因、改造基因、利用基因的新世紀。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PCR技術:(詳細解釋請參照課本)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實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已是基因工程的核心。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穩定存在,並且可以傳給下一代。轉化: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將目的基因倒入受體細胞是實施基因工程的第三步。
  • 生物工程技術中的基因工程,趕緊了解了解!
    1973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恩教授,把兩種質粒上不同的抗藥基因"裁剪"下來,"拼接"在同一個質粒中。當這種雜合質粒進入大腸桿菌後,這種大腸桿菌就能抵抗兩種藥物,且其後代都具有雙重抗菌性,科恩的重組實驗拉開了基因工程的大幕。
  • 未來一群超級人類將通過基因工程甩開其他人類 最終接管地球?
    所謂「基因編輯」,簡單來講,則是以以極高的準確性,精準地對基因組進行編輯。它可以引入一段基因,消除一段基因,甚至是可以對基因組進行單鹼基的修改。 是的,基因編輯,正式應用到了人類自身了。人類第一次,運用基因科學這個,在分子層面上修改人類生命的藍圖。 全世界一片驚恐。因為,修改人類生命,這本來只是上帝才有的權力,人類無權躥越。
  • 基因工程的新世界
    研究人員還可以引起基因改變,從而進行基因修飾。除了繪製物種的基因組圖譜,科學家還可以改變個體表達的基因。 這些技術稱為基因工程,基因治療,基因改造等。CRISPR是什麼意思?生物體的基因組可以包含回文的短序列,某些酶可以輕鬆識別它們。
  • 諾貝爾化學獎:發明「基因剪刀」開創基因工程,兩名女學者折桂
    諾貝爾委員會10月7日,公布2020年化學獎得主,由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及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得,以表揚他們在開創基因工程的成就。基因是生物最基本的遺傳單位,可視為構成地球所有生命「說明書」的材料。由不同基因組合「寫成」的說明書指示著各種蛋白質的生產及運作,最終構成不同細胞、不同生物,人類亦不例外。要研究不同基因組合,也就是生命內部的運作原理,往往需要通過修改基因實現,但這在過去是一個非常耗時且困難的工作。
  • 教師招聘:生物學科《基因工程及其應用》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基因工程工具的特點和功能並能闡明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關注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能夠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基因工程。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操作的工具和步驟。難點: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 人類基因改造工程已經開始了
    人們在震撼的同時,不由心生一絲恐懼,難道就像電影《終結者》中的劇情一樣,機器人在未來的某一天終將摧毀人類而一統天下?當然,我們普通百姓能想到的問題,國家高層一定早就想到了。如果未來機器人真的要消滅人類,與之對抗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進化,讓自己變得更強大,這就需要改變人類的基因,而這項工程可能已經開始了。
  • 生物技術的核心——基因工程及工作原理
    基因工程簡介 基因工程即重組DNA技術,是指對不同生物的遺傳基因,根據人們的意願,進行基因的切割、拼接和重新組合,再轉入生物體內,產生出人們所期望的產物,或創造出具有新的遺傳特徵的生物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