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只繃緊了半小時的科幻電影

2021-01-22 大眾網

  電影開篇是一場註定會入選最佳科幻鏡頭的戲,飄忽遊蕩的長鏡頭,極其輕鬆的日常對白,井井有條的秩序感,雖然表現的是危機四伏的外太空,但是卻營造出一種安全感。直到突如其來的衛星碎片才打破了這種安全感。這時鏡頭切換變快,音樂變得急促,觀眾的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其實只要簡單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這場戲和《人類之子》中那場著名的車內長鏡頭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由一種生活的秩序感突然進入一種戲劇的緊張感,人物都被困在一個固定的空間內,就像觀眾都被固定在影院的椅子上,想掙脫卻不能,這就是導演的功力。而且因為太空這個特殊的環境,讓他最擅長的長鏡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攝影機穿過太空衣的防護罩,視線化成女主角瑞恩眼中的太空,從一種圍觀的客觀視角變成了很有代入感的主觀視角,將她在太空中的顛簸翻轉、繩索的慣性反彈力量都逼真地表現出來,整部電影最大的意義也就顯而易見——表現一種真實的太空體驗感。

  在我的印象中,將太空體驗感做得最好的當屬庫布裡克的《2001漫遊太空》,片尾男主角鮑曼經歷了一次接近光速的穿越,他所見到的太空瑰麗的景象近乎神跡,成為後來無數科幻片致敬的經典場面。《地心引力》則完全相反,它還原了太空中的真實畫面,就像它片頭標示的宇宙溫度那樣客觀,寂靜無聲,深不可測。它是一部太空寫實片,但是它的情感核心其實是在地球之上。瑞恩在瀕臨死亡時懷念的是地球上最平常的狗叫聲,嬰兒的啼哭聲,對家庭溫暖的回歸才是它的主題。

相關焦點

  • 中國觀眾對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持續關注
    原標題:中國觀眾對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持續關注  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陶一萍 劉陸)好萊塢科幻大片《地心引力》自11月19日在中國上映以來,中國觀眾觀影熱度持續升溫。截至目前,這部太空題材的科幻片在華累計入帳約3.7億元人民幣。  該片由阿方索·卡隆執導,好萊塢影星喬治·克魯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
  • 地心引力:一部超寫實的、最優雅、最有力量的科幻電影
    這是一部超寫實的,以堅實的科學為內核的太空科幻佳作。科幻電影有軟硬之分,這部電影就是硬科幻電影的佼佼者。那麼什麼是硬科幻電影那,網上有評論說有大製作、大場面,憑電影特技技術取勝的科幻電影就叫硬科幻電影,我感覺這完全是扯淡。
  • 《地心引力》:偉大的美國電影
    一部電影若帶有目的地去拍攝就會顯得面可憎,若不功利心又難免陷入孤芳自賞的窠臼。《地心引力》算是兩者兼具的電影,在視效大片的表皮底下,是對人類永恆的孤獨感的關懷。這部災難電影實際上已經擺脫了類型片的束縛,它是對生命本身的讚頌。一位太空女英雄的誕生背後是不言自明的美國價值觀。
  • 《地心引力》導演:中國導演也拍得出科幻大片
    《地心引力》導演:中國導演也拍得出科幻大片   「中國導演完全可以拍出像《地心引力》一樣的科幻大片。『天宮一號』和『神舟飛船』等中國元素的出現源於中國強大的航天航空科技實力。」17日,正在參加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太空科幻大片《地心引力》導演阿方索·卡隆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應邀出席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曾因在2004年執導《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而聲名鵲起。
  • 電影《地心引力》中的科學
    近日,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地心引力》在中國上映。這部影片不僅在國際上獲得了票房上的勝利,同時也獲得評論界的一致好評。《地心引力》憑藉驚險刺激的場面和逼真的特技效果給觀眾帶來視覺和心靈的雙重震撼。以下內容介紹了電影中涉及到的部分科學知識。
  • 影評:《地心引力》除了故事都無可挑剔
    由好萊塢大導阿方索·卡隆執導,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和金球獎影帝喬治·克魯尼主演,被譽為「年度逆天神片」的好萊塢年度科幻大作《地心引力》昨天登陸奧斯卡院線,引發影迷狂歡。  昨天下午,東方今報電影評審團聯手奧斯卡大上海影城,邀請10名讀者觀看了3D杜比全景聲版的《地心引力》。
  • 電影解說師:地心引力,面對太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十年後,以國際空間站和航天為背景的太空電影《地心引力》上映,此時,距太空梭全部退役並告別國際空間站已經過去了兩年的時間。在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的歷史上,《地心引力》是首次被選為開幕片的3D電影,這部電影在中國大陸上映之前,已經被國外媒體捧上了神壇,但是與此同時,也遭受了不少的質疑。
  • 最近這部電影上映後都與《地心引力》做比較,能否超越地心引力?
    今天想說的電影就是最近上映的電影《太空救援》,電影上映之後很多人拿這部電影跟《地心引力》做比較。評論也是褒貶不一,不過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7.7分,這種類型的電影7.7分其實很高了,地心引力的評分才7.8分,所以說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 美國13年最為震撼的科幻電影,整部電影兩個演員,《地心引力》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部2013年的時候最為震撼的科幻大電影《地心引力》,這部電影在當時也是獲得了無數的獎項,該片的導演也獲得了當時最佳導演的稱號,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欣賞一下這部電影吧。電影一開始,畫面給到了距離地球600公裡的上空當中,這裡沒有聲音也沒有氧氣所有的物體在這裡都顯得非常渺小,在蔚藍的地球上空,馬特和地球上的控制中心保持著通訊,他是一個有著豐富經驗的太空人,他和夥伴瑞恩還有夏利一起進行著空間站修理工作,不一會他們卻收到了來自地面的緊急撤離信號,一堆衛星碎片正在以子彈的速度向他們飛來,可是當他們準備撤離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他們被碎片擊中,夏利當場死亡而瑞恩和馬特也只能在很冷黑暗的太空中遊蕩
  • 電影《地心引力》觀後感以及影評!
    前兩天小編看了一部老片子,當然說老片子也不準確,因為這部影片是由著名導演阿方索·卡隆在2013年執導喬治·克魯尼、桑德拉·布洛克等主演的科幻類型的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地心引力》。
  • 好萊塢大作《地心引力》被指有違科學常識
    《地心引力》劇照  被譽為「年度逆天神片」的好萊塢科幻大作《地心引力》,自19日上映以來口碑與票房都在節節高升之中。不過,該片一些表現太空環境的細節引起了網友吐槽,他們認為其中存在著違反物理定律的硬傷,「足以氣死物理老師!」
  • 中國航天精英為電影《地心引力》「領銜」奧斯卡「點讚」
    原標題:中國航天精英為電影《地心引力》「領銜」奧斯卡「點讚」  中國航天精英為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領銜」奧斯卡「點讚」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任沁沁)北京時間3月3日,好萊塢太空科幻電影《地心引力》成奧斯卡最大贏家,斬獲7項大獎。
  • 經典電影回顧《地心引力》一場孤獨的宇宙中逃生
    2013年阿方索·卡隆憑《地心引力》獲8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攝影等七項大獎。《地心引力》海報這部分類為科幻和劇情為分類的的電影通過導演鏡頭的切換和磅礴的配樂相結合,體現太空的浩渺和宇宙的無垠,整個電影只有兩個正式演員,憑藉兩個人的精彩的演繹當人在巨大的空間體系了面對無依無靠的宇宙,人的求生欲望和對活著的渴望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 評電影《地心引力》:亦小亦輕的好萊塢商業片,很贊!
    導演卡梅隆盛讚《地心引力》為「影史上最好的太空影片」,此番評價被中國內地宣發斷章取義地演繹成「史上最強太空科幻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樣頗具誤導性的宣傳語。不過,最好、最強的評價確有它的道理,從運鏡、特技、視聽體驗上講,《地心引力》堪稱優秀。
  • 盤點10部榮獲「土星獎」的高分科幻電影,科幻迷別錯過!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10部獲得過美國電影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的高分電影,#科幻#迷們千萬別錯過!——感興趣的快來關注收藏吧!美國電影土星獎1972年創辦,由美國科幻、奇幻和恐怖電影學院創立,旨在獎勵和推進當年電影及電視領域的科幻類及恐怖類佳作,以及有突破和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
  • 《地心引力》一周吸金2.7億元 本土科幻片蹤跡難覓
    好萊塢太空科幻片《地心引力》最近在國內熱映,贏得一片叫好聲,目前票房也已達到2.7億元,市場勢頭依然強勁。《地心引力》令人震撼之餘,也讓人發現,中國電影今年數量雖多,卻看不到一部科幻片,這塊市場全部被好萊塢佔領。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迅猛,在科幻類型片領域卻為何集體缺位?
  • 九部不可錯過的太空科幻電影
    公認電影史上最完美的太空探索題材傑作,位居科幻電影之首。《地心引力》2013年引全球轟動,總獲 7.16 億的全球總票房的人氣大片「地心引力」,它的製作成本高達 1 億美元,這部 3D 大作分分鐘帶領觀眾走進浩瀚宇宙感受人類渺小。本片最終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 超好看的硬科幻電影有哪些?月球、降臨、星際穿越、地心引力
    硬科幻的意思是什麼?有什麼要求?所謂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現有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完備推演的可能未來以及過去的科技,對於人類形態、社會生存、自然環境的重大影響力和交互作為重點的科幻作品。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月球》
  • 《地心引力》熱映 3D太空景觀給力(圖)
    故事一條筋  90%都是一個演員在獨白  《地心引力》是一部科幻片,如果沒有看過很多關於該片的介紹,肯定會認為它一定是個科幻冒險大戲。但事實上,《地心引力》並非大家「以為」的那樣:沒有外星人、沒有超越常識的高科技、沒有雷射武器,更沒有複雜的劇情。
  •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地心引力》上映 中國「天宮一號」成救命稻草   年底,電影院裡最流行的活動也許是「漂流」——去年年底,李安的一部《少年派》講述了印度少年孤筏渡重洋的故事;今年年底,太空驚悚科幻大片《地心引力》將上演「太空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