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9.8」的寓意指認 ——針對「重力加速度」和「重力場強度」的一次師生對話

2021-01-15 未子雜談

關於「9.8」的寓意指認

——針對「重力加速度」和「重力場強度」的一次師生對話

 

周末,閒坐在「問吧」(向全校同學開放、主要是向住校生開放的學業諮詢室)內翻看著閒書,來了幾位同學(以A、B、C、D等記之)在「問吧」門前探頭探腦。我(以W記錄之)知道,他們大概是有問題,於是

……

W(視線未離開書卷,餘光撒向門口)別探頭探腦的了,有問題就進來。

A(堆著笑臉)怕打擾老師看書。

W這裡不是閱覽室,這裡是「問吧」。有問題就走進「問吧」來問吧。

B老師,我們就是對昨天課上的「重力場與靜電場的比較」發現了一些問題,在宿舍爭執不下,所以想來問您。

W「發現問題」?哎呀!那太好了……

A都「發現問題」了,怎麼還「太好了」?應該是「太糟了」吧?

W其實,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有價值的問題」那可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A我們剛說「發現問題」,老師怎麼就斷定發現的都是「有價值的問題」呢?

W……(略顯意外)那……那不是還說了「爭執不下」嗎?如果大家沒把「問題」認定為是「有價值」,哪還會「爭執不下」、且在「爭執不下」的前提下跑到「問吧」來向老師尋求對「爭執」的評判呢?說說吧,什麼問題?怎樣的判斷?又是怎樣的爭執?

A我們覺得……

B還是我來說吧。老師昨天課上用「重力場」和「靜電場」做比較時,把「重力加速度」說成是「重力場強度」而類比於「電場強度」……

W等等!昨天上課開小差了。老師說過「重力加速度是重力場強度」了嗎?

A……老師,我把聽課筆記帶來了,這裡都記著呢,瞧

重力加速度:g= G/m = 9,8 m/s2    1

重力場強度:g= Gi/mi = 9,8 N/kg  2

同樣是「重力除以質量」,老師您在(1)式中標定為「重力加速度」,而在(2)式中標定的則是重力場強度。這兩個「9.8」不是一樣嗎?因此我們就為這兩個「9.8」究竟是不是同一個物理量而爭執不休了。不知道老師持怎樣的觀點?

W老師的觀點就在這兩個表達式中寫著呀:雖然數值都是「9.8」,但是物理量的名稱不同,物理量的計算方式不同,物理量的單位表達也不同,怎麼會是同一個物理量呢?既然是「爭執不下」,那一定有人認為是同一個物理量、有人認為是不同的物理量而應當具有不同的物理意義指認。老師估計:A、B兩位同學一定站在了老師的對立面,有誰與老師是同盟呢?是C和D兩位同學嗎?

CD同學一直不發表意見,只有我堅定的站在老師一邊。

W那就請你具體的說一說這不同之處,好嗎?

C……我……?

D我來說說,可以嗎?

W呵,一直不發表意見的D同學現在有話要說了。請

D我覺得:(1)式是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而針對只受重力作用的物體求取其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而(2)式則是模仿靜電場強度的定義方法來給出重力場強度的定義式。對(1)式中由牛頓第二定律計算所達到的「9.8」,其物理意義應該是描述了只受重力作用的物體運動時的速度變化情況、是加速度,所以單位應當為「m/s2」;對(2)式中模仿電場強度的定義方法(即:用試探電荷所受電場力除以試探電荷電量)而用試探物體所受重力場力除以試探物體質量,這樣得到的當然就應當是重力場強度,所以其單位也應當類似於電場強度的單位「N/C」那樣而表為「N/kg」,相應的物理意義當然也得類似於電場強度(描述靜電場的力屬性、與試探電荷無關)而描述重力場的力屬性、與試探物體無關。只是巧合,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所得到的「重力加速度」與模仿電場強度定義方法所得到的「重力場強度」恰好數值都等於「9.8」,且其量綱也相同。老師,我的闡述您認可嗎?

W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對於D同學一鳴驚人的闡述,老師基本認可。

A老師,您說過:中國人說「基本認可」,那就是存在「不敢苟同」之處。D同學一鳴驚人的闡述,有哪些內容讓老師「不敢苟同」呢?

W兩個字。

D哪兩個字?

W巧合。

D巧合?

W對,巧合。如果牛頓第二定律是絕對精準的實驗定律,那麼「重力加速度」與「重力場強度」其數值均為「9.8」和「量綱相同」那就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如果作為實驗定律的牛頓第二定律不是絕對精準的,那麼「重力加速度」與「重力場強度」其數值和量綱就都有可能不同。

ABCD……???

W抱歉,老師的這句話、尤其是這句話的下半句,可能讓同學們聽起來有些摸不著頭腦了。但是,老師不想做進一步的詮釋,至少老師不想今天就把話挑明,因為那樣會剝奪同學們深入思考並在這深入思考當中有所發現的機會與樂趣。對於(1)式和(2)式當中的兩個「9.8」,一個是描述只受重力作用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變化情況,另一個則是描述重力場的力屬性,這是兩個不能被混淆的「9.8」,這一點大家都明白了吧?

ABCD明白了!!!

W解決了舊的問題,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這正是學習思維的常態。同學們接下來就可以針對老師關於「巧合」的那段話再行深入的進行思考。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夠從這深入的思考當中有所得,好嗎?

ABCD好!

……

 

——1985年10月8日

 

說明:微信群中聽到所謂「自由落體加速度是描述引力場性質」的觀點後,其第一反應那就是:喲!這是把「自由落體加速度」和「引力場強度」給搞混了呀。

加速度,是為了描述運動物體其速度變化情況而定義的物理量;引力場強度,是為了描述引力場力屬性的物理量。由於地表附近的自由落體加速度和地表附近的引力場強度其數值均近似等於「9.8」,於是便有人將這兩個「9.8」混淆,從而說出那「自由落體加速度是描述引力場性質」的可笑觀點來。

我們必須鄭重申明:自由落體加速度和引力場強度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理量!!!

 

——2021年1月8日

 

關注「未子雜談」,瀏覽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關於重力的定義與重力加速度
    對於地面附近的物體,所在位置的高度變化與地球半徑(約為6370km)相比極為微小,可以認為它到地心的距離就等於地球半徑,物體在地面附近不同高度時的重力加速度也就可以看作是常量。請注意教材中對重力的說明,重力並不等同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一、關於重力的定義問題1:我們是如何感知物體的重力的?
  • ...聯合EGM2008模型重力異常和GOCE觀測數據構建超高階地球重力場...
    該方法可避免超高維矩陣的構建及求逆,計算量大大減少,已成為目前求解超高階重力場模型的主要方法,國際上精度得到認可的EGM96[7]、EGM2008[8]、EIGEN-6C4[9]等模型在構建時均使用了該方法。文獻[10]分析了BDLS方法在重力場模型確定中的應用,並通過模擬試驗比較了BDLS方法與NQ方法求解360階重力場模型的精度。
  • 在1萬千米高度的重力加速度還是9.8米/平方秒嗎?
    我們平時所說的重力加速度為9.81米/平方秒,這其實指的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而在地球表面上方,受到的地球引力作用會小一些,所以重力加速度也就會比地表小一些。結合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可得如下關係式:這樣就會得到重力加速度公式:上式中,G為萬有引力常數,M為地球的質量,r為與地心的距離。從重力加速度公式可以看到,只有r為變量。
  • 這就是愛因斯坦知道重力必須彎曲光的原因
    以9.8米/秒的速度向上加速的電梯會看到它裡面的所有東西都以同樣的速度向下加速到地板上:9.8米/秒。當你在一輛快速加速(你感覺自己被推回到座位上)或減速(推動你前進)的汽車上時,你會感受到與加速電梯裡的人相似的效果。正是運動的變化——加速度——讓你感受到力的拖曳,就像你從牛頓最著名的方程看到的那樣:F= ma。
  • 電場與重力場等效重力法經典例題選講
    本微課視頻是高二物理選修3-1電場關於勻強電場與重力場複合場經典問題。
  • 地球內部重力加速度還原問題的探討《一》
    重力與重力加速度是兩個相關聯的物理關係。本文只針對地球內部重力加速度問題的探索,不涉及其他物理現象。>g=9.8米/秒2,求地球內部1/2半徑的重力加速度,經查閱相關資料,此題的算法同題1/2半徑對地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答:地球半徑的重力加速度為g=9.8米/秒
  • 反重力和反引力場是不同的概念
    現在很多人把反引力場和反重力混淆掉,實際上,反引力場和反重力有很大區別的。首先,二者的量綱是不一樣的。地球表面的重力,可以用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來檢測,我們讓這個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產生了加速度A,這個物體受到的地球的重力是F =mA。
  • 常識|重力加速度
    重力對自由下落的物體產生的加速度,稱為重力加速度。如果以m表示物體的質量,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重力G可表示為G=mg。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物理研究中的一個基本矢量,也是對一般力學系統進行力學分析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參數。在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將其作為常量處理所帶來的誤差較小時,重力異常可以忽略不計,並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計算量。
  • 2018年國考關於「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真題分析
    上期國考真題分析了關於「哲學思想觀點」的試題,今天我們分析一道2018年國考關於「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真題。往期真題分析可到我的主頁查看。【2018年國考真題】假如地球重力加速度減為現在的一半,下列數值不會發生變化的是:A.魚在相同水深下受到的壓強B.船在水中的吃水深度C.人在體重計上的稱量結果D.人可以舉起的石塊的最大質量【2018年國考真題分析】這道題考查的是物理常識中地球重力加速度變化所產生的影響。
  •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如何看重力?重力是一種幻覺嗎?
    慣性系和非加速系是牛頓物理學的同義詞。事實上,可以把慣性系作為測量真實加速度的標準。從慣性系的角度來看,運動遵循一個簡單的規則f等於ma。從火車車廂的參照系來看問題,在加速的火車車廂裡,不僅沒有明顯的原因,所有的東西都一起向後加速。車廂裡所有的東西都會以同樣的加速度,走向火車的後部。
  • 【微視頻】重力加速度
    (當然,阿德伍德機並非僅用於測量重力加速度,事實上,一個重物通過固定滑輪帶動另一個物體的運動軌跡很複雜,在二維平面內(或三維空間中)的運動,與兩物體質量比、初始角和初速度有很大關係,提供一個圖例大家可以賞析)
  • 關於重力場如何改變了波長的質疑
    2、如果這個觀點成立,中子星不會發出高頻的強能量射線,因為中子星的重力場已經很接近黑洞。但是,實測中子星的x射線和y射線都是高頻的強能量波。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時空依然是牛頓的,只有運動狀態描述的太空,才是愛恩斯坦的。①重力場作用於所有能量與質量(包括動質量),所以,所有物質與能量的載體就是重力場(包括光)。
  • 重力加速度g是什麼?竟然和圓周率π有關!
    通過萬有引力公式,人們計算出了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那麼重力加速度g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表示地球對地球表面的每一個物體的吸引力,但它並不是一個常數。在高山上由於我們離地球比較遠,所以我們的g值會相對小一些。不同的緯度,g值也不一樣,由於地球是橢圓形的,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g是最小的。
  • 重力加速度與自轉相關的問題1
    關於重力加速度與自轉關係在《關於重力的定義與重力加速度》中已有說明。
  • 高解析度世界重力地圖:各地差異驚人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地球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球體,各地區的重力存在差異,其中赤道地區的重力較小,高緯度地區重力較大。根據一幅新繪製的高解析度世界重力地圖,地球各地的重力差異幅度遠遠超過最初預計。世界重力地圖展示的重力場涵蓋近30億個地點,覆蓋地球80%的大陸塊。
  • 關於重力和光,它們的傳播速度一樣快嗎?答案你不會想到
    另一方面,在廣義相對論中,重力以光速傳播;也就是說,重物的運動在以光速向外移動的時空曲率上產生了彎曲。這也許和之前的太陽系觀測描述相矛盾,但要記住廣義相對論與牛頓重力在概念上非常不同,因此不能簡單地直接比較。嚴格說來,在廣義相對論中重力不是一種「力」,所以用速度和方向進行描述不靠譜。然而,對於弱場理論則可以用一種牛頓語言來說明。
  • 地震重力加速度猶甚於「921」 臺核三厂部分停機
    地震重力加速度猶甚於「921」 臺核三厂部分停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6日 23:59 來源:     十二月二十六日晚八時二十六分,臺灣地區屏東恆春近海發生裡氏六點七級地震,晚八時三十四分屏東枋寮地震站又發生裡氏六點四級地震
  • 11月19日 重力與現代科技 李建成
    ,甚至10000公裡,可以達到10的負8次方、負9次方,它的精度呢,測距精度呢只有兩個釐米,它的主要應用,在大地測量學和全球變化以及地球動力學,它主要呢研究大地測量坐標系的框架及其尺度變化,還有測定板塊漂移速率,因為我們地球是由若干個板塊構成,它每個板塊的運動速率,是用甚長基線幹涉測量的。
  • 智能型重力加速度測試儀的研製
    摘要:智能型重力加速度測試儀,是在原單擺實驗裝置的基礎上,採用單片機和紅外光電傳感器實現對擺球的檢測和控制,進而實現自動釋放擺球、自動計數、自動計時、同時將檢測信號進行自動處理
  • 航天員8倍重力加速度訓練:呼吸異常困難 心率170
    航天員8倍重力加速度訓練:呼吸異常困難 心率170 2018-05-04 09:45:29來源:解放軍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