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力場如何改變了波長的質疑

2020-10-03 紅金01

有一種理論認為,光擺脫重力場會損失能量,波長變長,而不是光速變小。我質疑這個觀點的原因是:

1、如果這個觀點成立,一定會發現大量這樣的星體,從中子到黑洞的之間的狀態,測得的電磁波或可見光只有長波長的弱能量波,沒有高頻的強能量波。

2、如果這個觀點成立,中子星不會發出高頻的強能量射線,因為中子星的重力場已經很接近黑洞。但是,實測中子星的x射線和y射線都是高頻的強能量波。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時空依然是牛頓的,只有運動狀態描述的太空,才是愛恩斯坦的。

①重力場作用於所有能量與質量(包括動質量),所以,所有物質與能量的載體就是重力場(包括光)。這個「載體」就象液體一樣,是可以流動的,每個重力場質心都是「載體」流動的目標。

②但是,「載體」所處的環境就是牛頓時空,一直都在。

③黑洞裡的光,因為光速比「載體」的流速慢,所以出不來。

④光的能量不僅僅與波長有關,還與強度有關,這個相當於是「光子」的「密度」。所以,光如何損失能量其知。

⑤「光子」在光波自由傳播狀態,其實並不真實存在,只有當外力介入,才會觸發,觸發時,附近的「固定額度量化」的「能量團」就會「應激」發生變化,就成了「光子」。

⑥這種「固定額度量化」通常就是某個領域內量化的最小單位,是大自然為了解決數學的無窮小在物理中無法實現的情況設定的。

相關焦點

  • 關於「光在介質中傳播是波長還是頻率發生改變」的對話
    有一天,她忽然聯想到真空中的光速等於光的頻率乘以波長,這樣一來,介質中的光速就等於真空中的頻率乘以波長,再除以折射率,於是乎,就展開了如下的對話:女:「爸爸,光在水中傳播速度變慢,是波長發生改變還是頻率發生改變?」父:「然然,你可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 朱諾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ASKEW
    這些彩色條紋的橙色、棕色和白色是木星大氣組成的結果,它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但也含有氨晶體和在陽光照射下改變顏色的化合物(aka)。chromofore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朱諾號」(Juno)太空飛行器發射主引擎減速,進入木星周圍的軌道。
  • 關於「9.8」的寓意指認 ——針對「重力加速度」和「重力場強度」的一次師生對話
    關於「9.8」的寓意指認
  • 重力場與時空彎曲效應
    見下圖,外圈是以太陽為基準時月球的運動軌跡,以太陽的重力場是無法計算出這樣的運動軌跡的,所以,必須加上地球的重力場,才能計算出月球這樣的運動軌跡。所以,必須引入重力場因素,才能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一旦引入了重力場因素,所有相關的天體運動就會相對所在位置的重力場「質心」運動變化。
  • 地球「素顏照」風波調查 實為重力場分布圖
    地球「素顏照」風波調查 實為重力場分布圖 打開連結,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名為Discovery News的英文網站,文章刊發於2011年4月5日,標題是「『土豆』地球展示了重力是如何形成的」,在圖片中可以看到,藍色、紅色和黃色交織在一起,填充了一個「土豆」形的物體。
  • 光子晶體光纖改變超短脈衝的波長
    例如,高強度會改變折射,引發自相位調製的累積。通常會導致時間的延長和光譜的加寬。在使用光子晶體光纖(PCF)的過程中,無論在其物理性質還是潛在應用方面,研究者們都發現一些有趣的結果。來自Max-Planck-Institut für Quantenoptik、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和Lomonosov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在理論和實驗上都發現:當一個低於6飛秒的Ti:藍寶石雷射脈衝進入一個特別設計的PCF時,會分裂成不同脈衝,其中之一將變成孤波,在傳輸過程中波長不斷變長。
  • 兒童護眼模式新突破,「淨藍」技術改變藍光波長有效保護眼健
    但是,在一個呼籲編程進入小學課堂、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世界的時代,兒童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越來越多。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因為過早地使用了電子顯示產品,我國6-15歲兒童和青少年的近視率已達46.64%,100個孩子中,46個需要佩戴眼鏡。電子屏幕對眼睛的傷害,主要來自於輻射、藍光。
  • 光速參照背景--關於光行差與星光紅移現象
    由上圖可見,鎖定光速波長因子長度的背景,就是所在位置的重力場質心,而不是任意參考系。如果你有一雙神眼,就可以看見星光有趣的旅途,因為旅途中重力場質心的移動速度比光還快,所以,其實,越遠的,經過越多不同重力場的光波,紅移量越大。所以,其實,雖然不能確定有沒有「宇宙大爆炸」,但是宇宙並沒有在超光速「膨脹」。重力場質心的波長參照作用,也可以完美解析星光神奇一致的光行差,因為同一位置的重力場質心必然相同,所以光速相同。
  • 孫和平:重力場的時間變化與地球動力學
    隨著基礎研究和空間技術對地球動力學和地球內部精細結構的需求日增,利用重力場手段研究相關問題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重力場是反映地球介質密度變化和各種環境(固體地球潮汐、內部熱流、固體和液體之間的質量交換、表面負荷和地震構造運動等)下動力學特徵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物理量。
  • 《引力的動態理論》只有旋轉概念,卻沒有速度,速度的參數必須被銷毀,不存在速度.每一個引力的誕生都會歸附到旋轉之上,成為重力場
    《引力的動態理論》是尼古拉·特斯拉於1937年全部完成,其中最重要的部位是關於「空間傳送系統」及「引力門系統」的設計,亦即接觸「良善的外星人」方法,另外還有「死光」的一系列裝置說明。「引力門系統」(釣飛碟系統)是直接通過「良善的外星人」得到高科技支持的方法;「死光」的主要用意是預防「非良善的外星人」的攻擊而作為防禦使用,包含摧毀外太空的隕石,並非用來攻擊地球人,其中也涵蓋了如何在宇宙的各角落去利用引力而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方式;「空間傳送系統」的大致內容估計要有「特定元素」才能製造,而這些元素在地球上都沒有,故而要先通過「引力門系統」去取得。
  • 地球上每一處的重力場數據,終將完全浮現在我們眼前
    針對這些差異對重力場進行繪製,在許多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海洋環流和海平面變化的測量,以及在地球深處發生的其他隱藏的變化和反應過程。 GOCE運行在儘可能靠近地球的軌道上,以極高的細緻度和準確度繪製了這些微小的變化。
  • 微觀粒子波長與質量速度的關係
    換句話說,在相同的引力場中質量越小的光子越容易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質量越大的光子越不容易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 引力紅移與&34;現象。黑洞並不是科學家在一夜之間突然想到的,1783年,英國地理學家約翰·米歇爾便已經意識到:一個緻密天體的密度可以大到連光都無法逃逸。1798年,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就根據牛頓力學理論推測:&34;。
  • 如何應對質疑?百年前居裡夫人的硬核操作
    1906年夏,一場關於如何計算太陽年齡的理論爭辯在英國《泰晤士報》上展開,這個問題與鐳元素的存在和放射性衰變理論有著密切關係,各界名流紛紛參與。當時英國著名數學物理學家開爾文勳爵堅持認為鐳不是真實存在的一種元素,是一種由鉛和5個氦原子組成的化合物。
  • 850nm紅外波長 看紅外攝像機如何運轉
    但人的肉眼無法判斷紅外線,如果想要了解紅外監控攝像機是如何工作的朋友,請不要錯過本期內容。紅外光輸出功率4W,紅外光波長850nm。有效保障了夜視高清晰畫質。電子快門1/50-1/120000秒信噪比最小52dB,標準60dB其它參數紅外光輸出功率4W紅外光波長
  • 【MR技術】不同場強射頻電磁波波長如何計算?
    其實這個之前討論過,當電磁波穿過電介質時,波的速度被減小,有更短的波長。那么正由於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與在人體中(或水中)傳播的情況是不同的,即它的速度與波長發生了變化,但頻率不發生改變。當時只是知曉其原理,但沒有進一步去計算。
  • 電場與重力場等效重力法經典例題選講
    本微課視頻是高二物理選修3-1電場關於勻強電場與重力場複合場經典問題。
  • 浙江工業大學關于波長色散型X射線螢光光譜儀的中標結果公示
    一.採購人名稱:浙江工業大學二.採購項目名稱:波長色散型X射線螢光光譜儀三.採購項目編號:ZJGDZC-2012-052-4四.採購組織類型:分散採購自行組織五.採購方式:公開招標六.採購公告發布日期:2012年6月19日七.定標日期:2012年7月13日八.中標結果:
  • ...聯合EGM2008模型重力異常和GOCE觀測數據構建超高階地球重力場...
    考慮到衛星重力觀測數據和重力異常數據在反演全球重力場模型時存在頻譜互補性,前者對重力場的中長波信號更為敏感,後者對短波及甚短波信號更為敏感,因此聯合衛星重力數據和重力異常數據可以反演得到高精度高解析度的重力場模型,這也是當前求解超高階重力場模型的主要方法。
  • 巴夏:關於漂浮
    Q: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給我一些關於漂浮的更多的信息。B:它可以利用音調來產生,你明白嗎?Q:是的。B:有一些振動...當你匹配任何特定對象的特徵性振動的時候,你可以用那些音調振動在該對象的周圍創造一個隔離場。通過音調振動,以不同的方向接入這個場,或者說通過(電磁場的方式)改變重力場的形狀,來改變重力動態張量場,讓它向上滑動。
  • 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發射升空
    在軌飛行示意圖 [資料圖片]  新華網莫斯科3月17日電(記者 聶雲鵬)俄羅斯航天兵新聞局局長佐洛圖欣17日宣布,俄羅斯當日用「轟鳴」運載火箭將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  據俄媒體報導,莫斯科時間17日17時21分(北京時間17日22時21分),一枚「轟鳴」運載火箭攜帶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從俄羅斯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升空。預計經過91分鐘後,火箭將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歐洲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是歐洲航天局研製的最先進的探測衛星之一,它重約1噸,使用壽命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