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差,每天學習壓力大,父母老師怎麼教都不會是笨嗎?

2020-12-06 柚子話育兒

在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孩子,學習也很努力,但是成績卻非常差,每天的學習壓力也很大,無論父母老師用什麼方法教他,怎麼都學不會,這樣的孩子是笨嗎?

先說一個身邊的例子,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就屬於「打死也開不了竅」的孩子,不僅在學習上很愚鈍,這個孩子從小學習成績一直墊底,高中復讀三年依然沒考上大學。

朋友心氣很高,一度想讓孩子通過「藝考」捷徑考一個稍微不錯一點的大學,但最終還是失敗了。但現在這個孩子在一所大專念書,選了一個還比較感興趣的專業,根據朋友的說話,孩子逐漸「上道」了。

其實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並沒有很聰明或者很笨的,所以孩子一直不開竅並不是笨,孩子是父母沒找到孩子想走的那條路。

如果有家長現在遭遇的就是這種狀況,那麼請家長一定不要放棄,要調整好心態。放低對孩子在學習上成就的期望值,承認孩子只是一個普通人。

作為家長只需要監督好孩子完成日常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即可。然後觀察一下孩子是否在其他方面有一些特別的興趣和愛好,如果孩子有,那麼家長可以做一下特別的引導和挖掘,看能否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引導到專業的層面。

有言道:上帝如果給你關上了門,就一定會給你開一扇窗。所以當前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他最特長的一面,努力培養,等他找到竅門,並在這一方面嘗試到成功的甜頭,說不定可以反過來帶動學習。

最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一定不要放棄孩子。給大家講個故事:有一位中國媽媽叫鄒翃燕,她的兒子丁丁出生時患有腦癱,但她沒有放棄孩子。

她花了29年時間將兒子送入哈佛。丁丁小腦運動神經受損,一歲手不會捏握,兩歲才會站立,三歲才會走路,六歲才能跳。

總之,他比同齡人總是要慢幾拍,鄒燕在兒子身上花了比其他母親多幾倍的努力。那種付出是難以想像的,但是她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這一切都因為她沒有放棄孩子。

其實人生的路不只一條,孩子學習不好並不代表孩子就廢了,孩子學習不行並不代表其它方面不行,教育遠不是只有學習一項。

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能說放棄孩子,但最了解孩子也是父母,發揮孩子的長處,幫孩子選擇一條適合的路,比盲目的堅持重要

相關焦點

  • 青舟:一個聰明孩子是如何變笨的?
    很多家長都問過我:孩子之前成績還挺好的,怎麼越來越差了呢?一個聰明孩子怎麼就越來越笨了?覺得別人都在盯著自己,等著嘲笑自己。成績差,就抬不起頭來。不配和學習好的同學玩,而他又不願意和差生一起玩。一個孩子的智力受阻,我們將其稱為,智力功能受抑制。成績的好壞,本該是孩子通過自己的思維去解決的問題,但很多家長把這種思維活動轉換成了情緒壓力。打罵、指責、攀比等都是把這件思維解決的事情,升級到了情緒層面。當一件事情變成情緒記憶的時候,我們就脫離事件本身了,要花費大量時間和情緒做對抗。這是一個智力功能被丟棄的過程,因為父母沒有教孩子如何解決問題。
  • 為什麼有的孩子越來越「笨」?哈佛大學: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犯了4種錯誤
    不少家長有這樣的疑問,「為啥我家孩子以前學習挺好,現在的成績卻越來越差?」、「為什麼孩子小時候挺機靈的,現在越變越呆笨?」 以前挺聰明的孩子,為什麼現在越來越笨,難道說人的智商會降低?
  • 孩子為什麼會變「笨」呢?
    他說,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並因此而喪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的眼裡,就會覺得他們「越學越笨」了。那麼,孩子是怎麼變「笨」的呢?◆ 過早的知識傳授一些熱衷於所謂「智力開發」的父母,積極地對幼小的孩子進行讀寫算訓練。那些學業知識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但並不理解,所以往往並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挫傷了自信。
  • 孩子理解能力差,主要原因是這3點,父母明白越早孩子走彎路越少
    「不僅如此,還一大堆錯別字,語文課文老師講的他也不怎麼理解,自己完全沒有主動學習的想法,我就實在想不通我和他爸怎麼就能生下他這麼笨的孩子呢?真想一巴掌呼蒙他。」朋友大我六七歲,妥妥的985高校研究生畢業,她丈夫和他是同學,兩人都是高學歷,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孩子剛剛上3年級,在學習上就已經讓他們壓力如此之大了。
  • 有一種「笨」,是學來的
    那些學業知識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但並不理解,所以往往並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挫傷了自信。  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時,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李阿姨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她比你還小呢。」……  有時,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現謙虛,「我兒子不行,很笨的。」「這孩子很沒腦子的。」
  • 家長是理工科專業,孩子的語文成績就差?老師:和家長沒關係
    這一類家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輔導孩子學習上挺自信,英語、數學早期啟蒙教育都做得非常好。但是因為專業的限制,很多家長的共同困惑是:我們學理工科的,文科不好,從小語文成績也算不上優異,怕孩子的語文也學不好,自己教不了。每當聽到家長這樣說,我都會告訴他們:別擔心,孩子的語文成績差,和家長是理工科專業沒關係。
  • 爸媽不會英語,怎麼教小孩學英語呢?
    來看今天的內容~ 不建議盲目找老師 首先,給孩子找老師是很多家長為孩子學習英語付出最多的一件事。可是,如果盲目找老師,有時候不僅得不到想要的效果,還可能使孩子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 孩子壓力大怎麼辦?父母口頭安慰沒有用,三招幫孩子正確減壓
    但是父母和老師都不知道林鵬其實也承擔著非常大的壓力,每次在他的成績出現波動的時候都會感到非常沮喪,會有連續好幾天的時間心情特別不好。 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父母也感到非常的擔心,生怕由於他的心理壓力太大而導致心理健康出現問題。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無論父母怎麼開解也都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家長這樣對待老師,孩子成績不會好,最終吃虧的是自己
    家長震驚、心痛、憤怒,認為學校老師簡直不會教書,半個月時間就讓孩子成績下降了這麼多。小胡家長找到學校要求換數學老師。學校怎麼調解都不行,家長只認一個理:「數學老師不行,堅決要求換老師。」家長們,孩子成績差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學校老師沒教好嗎?恐怕未必!1、為什麼在輔導班考試成績好,在學校考試成績差?
  • 父母都曾是985學霸,孩子卻是成績墊底的學渣,基因突變了嗎?
    兩人都是上海985高校的碩士。在上海這樣寸土寸金的城市裡,他們早早給孩子買好了徐匯區一平方價值13萬的學區房,從小各種興趣和學習班也從沒落下。然而,即便給孩子創造了這麼好的教育環境,他們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中下遊,原本以為孩子可能是晚開竅,進入初中以後會「發力」,沒想到的是進初中後的成績反而更差了。
  • 孩子容易迷路,方向感太差?不是孩子笨,而是「空間知覺」能力差
    這位母親非常的著急,她也說孩子就是一個路痴,平時去哪裡都總是不認得路,日常中也總是分不清方向,搞不清東南西北。日常中像這樣的現象也有很多,總是有一些孩子搞不清方向,給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帶來阻礙。那究竟為什麼孩子的方向感如此差呢?是因為孩子笨嗎,錯,是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差。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腦子轉換的慢,總被家長誤以為是孩子腦子笨,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都是平等的,之所以後來出現的各種各樣是因為後天的環境和教育不同,而孩子出現的這種現象不是孩子笨,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應該重視起來,增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通訊非常發達,為家校聯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現在的學校會要求家長陪伴孩子讀書、做作業,但這也成為家長最頭疼的事情了。
  • 學校壓力最大的老師竟然是體育老師!
    有人說數學老師壓力大,每天課上不完,題講不完!學生作業做不完,題目做不對,還要完成一百來號人的作業本!更要命的是,這次用考的成績,班上的成績竟然比別的班級低好幾分,怎麼辦?今天把體育課借過來上課!又有人說英語老師壓力大,每天課沒少上,學生成績照樣不行,還出現了幾個另類學生,考試竟然只考了6分,今天必須給這群娃加加課,體育課借過來上課!體育老師不答應了,我想上課!本來一個星期有15節課的,硬是被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老師們罷佔了。體育老師們面臨無課可上的地步!
  • 別總說孩子腦子笨,了解「智力三元」理論,正確激發孩子的潛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頭腦出眾。決定孩子智力高低的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也跟後天的教育有關。並且每個孩子都有他們各自的潛能,有各自的優缺點,父母不能單從孩子某一方面的表現來判斷他們是否聰明。
  • 官宣「減少考試次數,禁止分班考試」,網友:把升學壓力甩給父母
    細則還沒有正式落地,家長們便掀起了「腥風血雨」的爭議:@家長代表1:下午三點回家,孩子每天還能學到知識嗎?學校不進行分班考試,優生差生都在一個環境下學習,這不是讓「差生」禍害「優生」嗎?@家長代表2:學校縮短在校時間,每天孩子早早就回到了家中,家長正處於工作時間,無法正點接送孩子無法監督輔導孩子學習,怎麼辦?
  • 孩子拼命學習反倒成績差?動機適度定律:高動機並不意味高效率
    陽陽媽媽有點為難地說:「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壓力太大,月考的成績不太理想,然後孩子又要強,昨晚又熬夜了。」陽陽媽媽說,上了初三以後孩子的動力就很強,補習班是他自己要求要上的,每天熬夜也沒有人逼他。陽陽的媽媽勸陽陽好好休息,孩子還不當回事。
  • 孩子「記憶力」差,不是腦子笨,是方法不對,建議用「語義記憶」
    一,孩子記憶力差的原因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在記憶力方面都有大大小小的不同之處,有的同學在語言方面的記憶能力好,有的在數字方面的記憶能力好,更有的是在記憶圖片順序的方面能力好。但也有很多孩子在面對我們的古詩詞,英文單詞等方面的記憶力很差。這難道是因為我們的孩子腦子笨嗎?
  • 用對方法,讓孩子「過目不忘」,記憶力好的孩子成績自然不會差
    而且因為記憶力差,孩子可能因上課被點名背誦背不出,感到丟臉自卑;考試總是記錯知識點,出現考試恐懼;反覆記錯背錯考差,自信心被摧毀。記憶力不是異能,是人人能掌握的必備技能。世界記憶大師,盧菲菲老師曾說過:「記憶力不過是一種能力。任何一種能力都能通過科學的方法學習。
  • 智商決定不了成績,學習態度才是關鍵,好的學習態度該怎麼培養
    家長們在孩子考試成績出來之後都陷入了無限的焦慮之中,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說:我家孩子明明很聰明,可是為什麼學習總是這麼差,學習總要我督促,要我追著他。即使這樣,最好的學習成績也是不如人意。這樣的疑慮很多家長都有,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的是智商和成績是沒有必然的聯繫的。
  • 【家教】教育不止靠老師,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映射
    -01-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我接觸過這麼多的傑出的父母,沒有一個是輕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優秀的母親甚至說,很多人都認為我很輕鬆,說你的孩子那麼優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連晚上睡覺其實都有一個眼睛是睜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