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孩子,學習也很努力,但是成績卻非常差,每天的學習壓力也很大,無論父母老師用什麼方法教他,怎麼都學不會,這樣的孩子是笨嗎?
先說一個身邊的例子,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就屬於「打死也開不了竅」的孩子,不僅在學習上很愚鈍,這個孩子從小學習成績一直墊底,高中復讀三年依然沒考上大學。
朋友心氣很高,一度想讓孩子通過「藝考」捷徑考一個稍微不錯一點的大學,但最終還是失敗了。但現在這個孩子在一所大專念書,選了一個還比較感興趣的專業,根據朋友的說話,孩子逐漸「上道」了。
其實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並沒有很聰明或者很笨的,所以孩子一直不開竅並不是笨,孩子是父母沒找到孩子想走的那條路。
如果有家長現在遭遇的就是這種狀況,那麼請家長一定不要放棄,要調整好心態。放低對孩子在學習上成就的期望值,承認孩子只是一個普通人。
作為家長只需要監督好孩子完成日常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即可。然後觀察一下孩子是否在其他方面有一些特別的興趣和愛好,如果孩子有,那麼家長可以做一下特別的引導和挖掘,看能否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引導到專業的層面。
有言道:上帝如果給你關上了門,就一定會給你開一扇窗。所以當前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他最特長的一面,努力培養,等他找到竅門,並在這一方面嘗試到成功的甜頭,說不定可以反過來帶動學習。
最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一定不要放棄孩子。給大家講個故事:有一位中國媽媽叫鄒翃燕,她的兒子丁丁出生時患有腦癱,但她沒有放棄孩子。
她花了29年時間將兒子送入哈佛。丁丁小腦運動神經受損,一歲手不會捏握,兩歲才會站立,三歲才會走路,六歲才能跳。
總之,他比同齡人總是要慢幾拍,鄒翃燕在兒子身上花了比其他母親多幾倍的努力。那種付出是難以想像的,但是她的努力都得到了回報。這一切都因為她沒有放棄孩子。
其實人生的路不只一條,孩子學習不好並不代表孩子就廢了,孩子學習不行並不代表其它方面不行,教育遠不是只有學習一項。
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能說放棄孩子,但最了解孩子也是父母,發揮孩子的長處,幫孩子選擇一條適合的路,比盲目的堅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