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壓力大怎麼辦?父母口頭安慰沒有用,三招幫孩子正確減壓

2021-01-11 騰訊網

文丨虎爸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林鵬的成績一直保持的非常不錯,所以老師和同學都非常喜歡他。但是父母和老師都不知道林鵬其實也承擔著非常大的壓力,每次在他的成績出現波動的時候都會感到非常沮喪,會有連續好幾天的時間心情特別不好。

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父母也感到非常的擔心,生怕由於他的心理壓力太大而導致心理健康出現問題。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無論父母怎麼開解也都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孩子為什麼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1.父母給予的壓力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優秀是每一個父母都有的心理,但是如果太過於嚴格甚至是苛刻就很容易給孩子特別大的心理壓力。最近新聞就報導了一個10後的小朋友因為成績下降被父母批評而離家出走的事情,雖然經過民警的努力很快的找回了孩子,但是這仍然說明了父母如果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會有嚴重後果。

2.學校的壓力

孩子在學校裡面讀書的時候其實也會相互進行比拼,並且學校會對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孩子進行獎勵,而對於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孩子也會進行批評。學校採用這樣的方法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激勵他們,讓每個孩子都能不斷的進步,從而提升能夠提升學習成績,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種做法也是會增大他們的壓力的。

3.社會的壓力

有不少人都認為孩子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對社會沒有過多的接觸,所以不應該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其實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每個人在社會中生存都會和不同的人接觸,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孩子由於沒有經濟來源所以所有的開支都需要由父母來供給,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會讓他們感受到對父母的虧欠,最終出現很大的心理壓力。

二、父母的這些行為並不能幫助孩子「減壓」

1.強迫孩子休息

有不少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壓力比較大的情況時都希望孩子能夠儘早去休息,因為這能夠讓孩子不會繼續打擾父母,同時他們也希望經過一夜的休息之後能夠讓孩子的情況緩解。但是事實是即使孩子在父母的強迫之下去進行休息了也很難起到比較好的休息效果,反而讓孩子在第二天的時候感到更加疲勞,同時心理壓力也不會消失。

2.口頭安慰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面對孩子心理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也是非常著急的,但是這些父母並不知道應該怎樣解決問題,所以他們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給孩子講各種各樣的大道理,希望孩子的心情能夠緩解,但是實際上孩子並不能真正的理解父母講的道理,同時父母也很難設身處地的理解孩子當下的感受,這也會導致父母對孩子的安慰沒有效果。

3.以成功人士為榜樣安慰孩子

還有不少父母在安慰孩子的時候總是以成功人士幼年的事跡舉例,但是實際上成功人士和我們的孩子之間得到距離還是非常遠的,所以我們如果通過這樣的方法進行舉例很難讓孩子有設身處地的體會,自然也很難起到我們想要的效果了。

三、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減壓呢?

1.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如果父母想要安慰孩子那麼就一定要明白他們內心的想法,所以一定要傾聽他們的心聲。如果父母對於孩子的內心想法不是很清楚那麼就很難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甚至還很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了解孩子的心聲是非常重要的。

2.指導孩子正確的面對得失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所以出現各種各樣的挫折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正確的面對生活中的得失,不要總是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某一件事情上,否則不僅不會增加我們的壓力,反而會讓孩子喪失更多的機會。

3.幫助孩子制定計劃

孩子的成績是他們壓力的一個重要來源,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可行的學習計劃,這個學習計劃可以讓他們的成績有更大的機率提升。如果孩子在嚴格的按照計劃執行之後成績並沒有明顯的提升那麼也說明他們已經盡力了,這都可以幫助他們緩解心理壓力。

如果一個孩子一直在壓力特別大的環境下成長那麼就非常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所以幫助孩子減輕心理壓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父母一定要加強對於孩子的引導,讓孩子的心理能夠更好的保持健康狀態。大家在照顧自己家的孩子時不妨使用以上的幾種方法。

本文由虎爸虎媽熊娃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遇困難,安慰適得其反?「冰山理論」:跟父母的行為偏差有關
    一、冰山理論解釋原因孩子在聽到父母的安慰,反而變得更加生氣。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感受沒有被父母真正認識到,當孩子面臨困難或挫折的時候,父母往往只會根據情緒進行安慰,卻忽視了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在薩提亞的冰山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面對一件事情的七個階段,自我,渴望,期待,觀點,感受,行為。
  • 自我減壓的方法有哪些呢? 五招幫你緩解壓力
    原標題:自我減壓的方法有哪些呢? 五招幫你緩解壓力   原標題:自我減壓的方法有哪些呢? 五招幫你緩解壓力   壓力產生與人體之中,只有釋放出來,才能夠更好的生活。自我減壓的方法有很多,選擇一種合適你的方法來釋放壓力才是最重要的。那麼,自我減壓的方法有哪些呢?
  • 睿智燈塔-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麼辦,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可是,對於孩子而言,學習卻是一件無趣並且非常痛苦的事,甚至還很有可能出現厭學情緒,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麼辦,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呢?前段時間,一位家長給我們睿智燈塔的後臺留言,說他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級,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還不錯,平均每科都能達到95分以上,家長也是很欣慰。
  • 下雨天打雷閃電孩子嚇到哭鬧,父母科學引導幫孩子克服心理恐懼
    三、抱著孩子給他們安全感年齡較小的嬰幼兒,缺乏安全感,當孩子害怕的時候,父母的一個擁抱會讓孩子平靜不少,父母的懷抱就是孩子安全的港灣。四、帶孩子玩遊戲帶孩子一起做遊戲,轉移孩子注意力。這些傳說到底有沒有真實發生無從考證,即使是可能會發生,也是非常小概率的,但如果孩子聽到,就會將這種情況放大化,從而對打雷閃電產生恐懼。
  • 孩子不自律、懶惰不進取?「馬蠅效應」了解下,孩子越來越優秀
    懶惰永遠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這樣的孩子,即使父母對他們的學習無比著急,他們也依舊無動於衷,明明知道懶惰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總改變不了現狀。01孩子不自律、懶惰不進取怎麼辦?如果孩子一直處於一個安穩、舒適的環境下,這時候父母再怎麼催促他,都無濟於事。這時候,孩子需要一個持續的刺激與壓力,才能跳出原來的舒適圈,激發出內心的動力與潛能。03父母要怎麼幫孩子跳出舒適圈?一、給孩子制定一個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和動力。
  • 孩子學習壓力大,產生心理問題怎麼辦?父母應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現在的孩子內心也存在著巨大的壓力,對於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引起我們家長的廣泛重視。孩子為什麼會存在心理問題?對於有些孩子來講,日復一日的學習生活使他們產生了迷茫的心理,找不到自己人生的目標。
  • 圖文:三招幫孩子多長5到7釐米
    孩子媽媽覺得很奇怪,孩子爸爸有1米7,她自己也有1米58,現在生活條件又好,也一直在給孩子補鈣,為啥孩子身高不如我,問題又出在哪?於是父母上周末帶她到中心檢查骨齡,結果顯示她的骨齡偏大1.2歲、長骨癒合為+93、生長潛力僅為-0.16,根據檢測報告可以確定小桃停長三年多,已經沒有再長高的可能了。
  • 父母如何正確給孩子「打雞血」,讓孩子愛上學習
    古代是這樣,今天依然是這樣,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畢業,一場馬拉松長跑,而且家長不只是陪著、逼著就能夠管用的,所以說怎麼給孩子「打雞血」,又能打的恰到好處,真的是每個家長要花心思花心血去研究的。
  • 「高考」助力孩子高考作文,家長怎麼辦,有三招可以試一試
    有不少高三家長問我:老師啊,我們家孩子到高三了,作文還不行,我都急死了,我想幫幫他,有沒有辦法?#高考語文作文#高三家長要幫孩子提升語文??提升語文,是語文簡單嗎?是柿子揀軟的捏吧!怎麼沒有見過哪個家長幫孩子提升數學呢?
  • 孩子一到考試就緊張,可能是「詹森效應」,父母巧用3招輕鬆解決
    1、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很多時候,導致孩子出現「一到考試就緊張」的情緒,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考試失敗,當孩子出現類似情況時,父母要學會正確且及時地對孩子做出引導,合理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 孩子一緊張就停止思考怎麼辦?父母使用3招,幫孩子克制緊張感
    因此父母在面對那些一緊張就停止思考的孩子時,需要重視起來,多花點時間幫助孩子們克服這方面的缺陷,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成長。想要解決孩子們的緊張問題,"對症下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此之前,父母需要了解促使孩子們變得緊張的原因,找到了準確原因才能夠採取準確的措施。
  • 孩子不愛妥協怎麼辦?可能是自我意識覺醒,三招或能讓孩子妥協
    2、父母強勢倘若父母在生活中比較強勢的話,孩子相對就會比較懦弱,但是並不影響他們心生反抗的心思。父母的強勢會讓孩子覺得壓抑,他們通過不妥協的方式,來表示自己內心的不願意。在孩子看來,只要自己不妥協,父母就無可奈何,所以吃軟不吃硬就是這類孩子最大的特點。3、自我意識正在覺醒幼年階段的孩子,他們的思想都不成熟,所以很多事情都會依賴於父母。
  •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怎麼理解?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有很多父母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無意當中傷害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幾種父母,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並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口口聲聲說完全知道怎麼愛孩子。最壞的就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
  • 困難面前孩子退縮不前,父母反應決定了孩子的態度,務必慎重
    我曾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孩子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的時候,因為表現得比較優秀,一直都被老師選拔為班長,直到四年級的時候再次選拔班長的時候落選了,這個孩子內心就非常的接受不了事實,他覺得自己沒有被競選上班長是一件非常失敗的事情
  • 孩子專注力差怎麼辦?父母可以用這3招,幫助孩子學習更高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但是如果父母都做事三心二意,那麼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就會照葫蘆畫瓢,有模有樣地跟著父母學。 因此父母要是想要孩子能夠專心一點做事情,那麼就應該為他們樹立好榜樣。 他們僅僅是把學習當成一項任務完成,並沒有發現學習中的樂趣,自然也就不可能投入太多精力了。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終於樂樂媽媽花費了好大的勁兒,這才把樂樂安撫好。樂樂帶著哭腔說「我的數學考試沒有得到100分。」話音剛落,樂樂便又要大哭起來。樂樂媽媽趕緊打斷道「那你考到了多少分呢?」樂樂委屈地說道「考了99分!」樂樂媽媽一聽很是無奈,隨即安慰道「差一分就滿分了啊,那你也很棒啊!」可是媽媽的話並沒有安慰道樂樂,樂樂還是狠狠地大哭了一通。
  • 孩子成績差,每天學習壓力大,父母老師怎麼教都不會是笨嗎?
    在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孩子,學習也很努力,但是成績卻非常差,每天的學習壓力也很大,無論父母老師用什麼方法教他,怎麼都學不會,這樣的孩子是笨嗎?但現在這個孩子在一所大專念書,選了一個還比較感興趣的專業,根據朋友的說話,孩子逐漸「上道」了。其實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並沒有很聰明或者很笨的,所以孩子一直不開竅並不是笨,孩子是父母沒找到孩子想走的那條路。如果有家長現在遭遇的就是這種狀況,那麼請家長一定不要放棄,要調整好心態。
  • 怎樣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父母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怎麼樣,直接影響著孩子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萌芽和形成。所以父母要多讀書、多交流、多思考、多感悟,特別是注意在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汲取營養。父母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提升了,能正確回答孩子提出的各類問題,能通過一言一行給孩子傳遞正能量,促進正成長。2、因材施教。
  • 《奇蹟男孩》: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怎麼辦?父母應提早處理
    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的表現有哪些,父母要警惕1)學習方面學習成績是很多父母所關心的重點,因此在孩子心中,成績的好壞也會對他們形成一定的壓力,如果經常性地考出差成績,就容易感到挫敗感,久而久之,就會陷入習得性無助
  • 孩子情緒的好壞跟身體密切相關,你知道嗎?善用3R策略調節情緒
    3R策略分為:識別(recognize)、減少(reduce)、恢復(restore)三個步驟,即識別壓力逐漸升高的跡象、減少壓力、恢復能量。經常有家長反應,孩子動不動就容易情緒敗壞怎麼辦?父母平常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看看他們在什麼情況下壓力會變大。也可以多與孩子交談,引導他們說出心中的焦慮點在哪裡?這樣就可以在壓力來臨前,儘量想辦法幫孩子減輕壓力,使孩子的壞情緒不會被激化。『幫助孩子減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