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萱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當面對一些特定的情況時,人的內心難免會有一些緊張感。適當的緊張感可以幫助人的進步,但因為緊張而導致的害怕、恐懼甚至是牴觸心理,就可能阻礙人的成長。當對一件事產生緊張感時,很有可能是因為準備得不夠充分,或者是他人對自己抱有強烈的期待,在這種情況下,都有可能導致出現緊張的情緒。
案例
小陳有一個11歲的女兒花花,正在上小學6年級,由於面臨「小升初」的問題,所以夫妻倆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也絲毫不敢懈怠。好在女兒自己也比較懂事,在學習方面幾乎都不用父母操心,不僅上課認真聽講,筆記做得也很認真,平時還有主動複習預習的好習慣,可以說各方面的知識點都掌握得很牢固。
但即便如此,女兒花花一到考試,成績就變得十分不理想,不管是大考還是小考,花花的成績和平時的學習狀態總存在一定的落差。就連孩子的班主任也曾表示:「花花上課時的學習情況很不錯,可是每次考試都很難發揮出正常水平,而且花花對考試似乎存在一定的牴觸心理,一到要考試的時候,就容易出現緊張的情緒。」
特別是上次,小陳特意從當老師的朋友那裡拿到一份習題,打算給孩子進行一次模擬考,沒想到花花不是說自己肚子疼,就是要去上廁所。本該只要一小時的小考,硬生生被花花磨蹭到了兩個小時還沒完成。面對孩子的緊張問題,小陳雖說有心幫忙,但卻無力為之。
其實孩子對考試總有緊張、害怕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比較正常的,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孩子的緊張程度也會分為不同的等級。孩子一到考試就緊張,很有可能是「詹森效應」導致的,作為家長,當孩子出現這種情緒時,應該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獲得進步。
什麼是「詹森效應」?
曾有一位著名的名叫詹森的運動員,由於平時訓練有素,再加上實力雄厚,所以詹森一直以來都是隊伍裡的「重點培養對象」。但每當比賽時,詹森卻總是頻繁出現失誤,令很多報以希望的人又失望。
所謂「詹森效應」,就是當人在面對較大的壓力或者他人對自己寄予厚望時,反而更容易出現失誤。而導致出現失誤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出於害怕心理。自身心理素質不夠硬,因為害怕面對失敗,往往也更容易面臨失敗。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一到考試就緊張」的情緒?
1、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很多時候,導致孩子出現「一到考試就緊張」的情緒,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由於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而導致考試失敗,當孩子出現類似情況時,父母要學會正確且及時地對孩子做出引導,合理鍛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2、父母寄予的期望過高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對考試抱有恐懼的心理,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家長在孩子身上寄予了過高的期望。作為家長,肯定都想要「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過度給孩子施加壓力,不僅不利於孩子取得進步,甚至有可能讓孩子對此產生恐懼感和排斥心理。
3、害怕因失敗受到懲罰
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孩子害怕失敗,擔心失敗後會被父母責罰,或者是不敢面對父母失望的眼光。但越害怕失敗,往往就越容易失敗,父母的打罵或懲罰,都容易在孩子的內心留下陰影。所以孩子在聽到考試時,總會不可抑制地出現緊張的情緒。
孩子一到考試就情緒緊張?父母學會「詹森效應」,3招輕鬆解決
1、多關注孩子的內心發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首先要多關注孩子內心的發展,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如果情緒得不到合理的宣洩,孩子的成長也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作為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開導孩子,幫助孩子學會直面勇氣,從而克服緊張的情緒。
2、積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要想有臨危不亂的本領,擁有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自信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擁有自信的人,即使面臨再大的困難,也有迎難而上,努力攻克困難的勇氣。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可以適當地誇獎孩子,以此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3、給孩子創造輕鬆的環境
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良好的成長環境,也有助於孩子消除緊張的情緒。孩子自身心理素質不強,所以在面對一些比較嚴肅的場合時,內心難免會產生一些焦慮、恐懼的感覺。所以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父母要儘量為孩子營造一個輕鬆的成長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
育兒問題萱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萱媽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