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幫丟失的自行車「回家」

2020-12-06 中國電動車網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自行車迅速普及的一段時間。

公安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自行車保有量約為4.7億輛。但早在1992年年底,這個數字就和現在相差不多,達到3.9億輛。

伴隨自行車迅速普及的,是越來越嚴重的自行車被盜現象。可能是自行車被盜以後大部分難以追回,主動辦理牌、證的急劇減少。2000年,太原市交警四大隊全年註冊登記的自行車只有30多輛。到了2001年以後,打鋼印的工具就徹底坐上冷板凳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為近年來自行車被盜現象愈演愈烈,而且即便受害人報案,也大都難以追回。正是因為大家對追回贓物不抱信心,所以願意花錢、花時間為自行車辦理註冊登記的就越來越少。再往後,丟了自行車願意前往公安機關報案的人也不多了。 

2月28日,針對自行車被盜問題的突出性,公安部聯合六部委召開電視電話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治理自行車被盜問題專項行動。就此問題,1日,記者在太原展開了一番調查。

騎車人:一年連丟六輛自行車

太原市的張海山(化名)說起自行車被盜問題,氣憤得直跺腳。去年年初,張海山買了一輛捷安特自行車,每天下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車子鎖在樓梯的護欄上,等睡覺前再放回家裡。誰知一周之後,張海山看完電視出去推車子,發現車子早沒了蹤影,他在樓前樓後找了個遍,也沒找到。

第一輛自行車丟了,自認倒黴的張海山只好買了第二輛。這次張海山沒有買名牌自行車,花300多元買了一輛普通自行車,誰知騎了一個多月後,一天張海山去其他單位辦事,進去不到半小時,車子又丟了。就這樣,他不停地買又不停地丟,車子從名牌車換成了二手舊車,這樣算下來,他一個人一年共丟了六輛自行車。張海山說:「本來我還準備買輛電動自行車呢,可看看這情況,還是算了吧。這賊好像專門盯著我,一買準丟。我丟車子丟得都不敢買了,現在只好坐公交車上下班。」

自行車屢次被盜的事讓張海山耿耿於懷,但他卻沒有去公安機關報案,他說:「每天還不知道有多少人丟車子呢,人家警察能顧上弄這些事情?光殺人、放火搶劫的案子就夠他們折騰了。我想報了案也沒用,所以只好自認倒黴。」

二手市場價格低廉吸引顧客

位於和平北路的彭村和服裝城附近的二手自行車交易市場是太原市最大的兩家二手自行車交易市場,太原市絕大多數的二手自行車通過這兩個市場進行買賣。

服裝城附近的二手自行車交易市場只在周六、周日才營業。雖然只有兩天的時間,但是二手自行車卻有很多,每周六一大早就有車主用工具車把二手自行車拉了過來,擺放在服裝城附近的紫利侖二手物品交易市場門外的一塊空地上等待買主。剛過早上8點,門外一千多平米的空地很快就擺滿了二手自行車,多到放不下的時候,一些車主只好把二手自行車擺放進市場內。這些二手自行車有不少是九成新,一般都是七成新的,市場開張的時候,場面很熱鬧。據幾個攤主介紹,每年各高校開學的時候,很多學生都來這裡買二手自行車。

彭村雙擁路上的二手自行車市場則每天都營業。昨日一早,記者來到這家二手自行車交易市場,雖然時間尚早,但很多店老闆已把二手自行車推了出來,擺在店門外,有的店主還在給待售的舊自行車更換壞了的零部件。在一家店外,記者以買二手車為名和店主攀談起來,店主很熱情地給記者推薦了好幾輛二手車,都有七八成新,價格在150元左右,店主一再表示這些自行車原價都在300元以上,質量絕對沒有問題,騎過的時間也都不長。問到有沒有購車發票時,店主笑著說:「這麼多賣舊自行車的店,估計沒幾輛車有購車發票。」當被問到這些二手車是從哪裡收回來的,店主說肯定不會有問題,都是原車主自己推過來賣的。這名店主還表示,如果想要買的話,他可以給開收據,出了問題可以回店裡來找他。他還說自己這家店每天都往外賣好幾輛舊自行車,如果有問題的話肯定早就幹不下去了。

賣車人:沒有購車發票車價好商量

就在記者與店主攀談時,一名20多歲的年輕人已經以160元的價格從這家店裡買走了一輛較新的自行車。隨後,記者藉口再到別的店看看離開該店。在這些二手自行車店對面的馬路邊上,還三三兩兩地擺放著一些自行車,記者一問才知道也是準備賣的。就在記者準備去第二家店時,站在路邊的一對中年夫婦走了過來,問記者要不要舊自行車,然後將停在路邊的兩輛自行車推了過來,說是自己平時騎的,現在不想騎想賣了,價格很便宜。記者問他們帶購車發票了沒有,站在邊上的婦女說早丟了。就在記者準備轉身離開時,這對中年夫婦又追上來,表示價錢好商量,差不多點他們就賣了,直到看出記者確實沒有買的意思才放棄。隨後記者又問了幾家舊自行車店,情況確如那位店主所說,幾乎都沒有購車發票。雖然沒有原來的購車發票,但是這些店主均表示「一般不會有問題」。 

派出所:一年立案119起大多數人不報案

自行車被盜問題這是公安基層派出所民警接觸比較多的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派出所在這方面的打擊成效並不明顯。

太原市公安局迎澤分局迎澤派出所統計了2006年全年受理的自行車被盜案數據,總共119起。這是按照法律法規的立案標準立案的案件,民警共破獲19起,其中有9人被依法刑事處理,8人被處以行政拘留,兩人被勞動教養。該所副所長張愛民說:「一直以來,自行車被盜問題都比較嚴重,我們也從沒有間斷過對這種行為的打擊。但由於警力和財力等原因的制約,我們往往把重點都放到了對刑事案件的偵破上。對於自行車被盜問題,我們更多的是要求有關單位依法落實單位內部治安保衛責任制度,完善自行車停放、保管、監控等機制建設。」

該所社區民警說:「其實有很多群眾丟了自行車並不報案,我們所立的案件都是群眾報警後,能提供書面報案材料的。有的群眾丟了車子來報案,口頭說完後,一聽說要寫報案材料,立刻就說回去寫,然後就不見了。有的交來的報案材料上面寫不清自行車丟失的時間、地點、車型等具體內容,根本沒有辦法立案。[$page]

購車者認可自行車重新編號

「對自行車被盜現象實施源頭管理。要逐步建立自行車編碼制度,即由自行車生產企業編號,確定每輛自行車的『身份證』,減少以往的自行車打鋼印群眾不方便的問題。」2月28日,在公安部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馬維亞說了這樣幾句話。國家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也表態,自行車生產企業的刻制車架編號將於今年3月份啟動,5月份之前完成各項準備工作,7月份左右新出廠的自行車將必須刻有防盜編碼。

省城某保險公司業務員楊女士,曾經在2005年一年內丟了「五輛半」自行車。之所以說五輛半,是因為她現在騎的電動車放在單元樓梯間被偷了蓄電池,這筆損失被折合為半輛自行車。她說,如果有關部門要求車主自行到交警部門為自行車編號,她肯定不去,但有關部門既已承諾這項工作由生產廠家代勞,那又何樂而不為呢?至少,這對車主來說是有利而無害的。

記者手記

小小一輛自行車對於不少人來說也許不足掛齒,但那畢竟也曾是自己的私人財產,所以丟失了以後也很氣惱也很無奈,但儘管如此,大多數人還是從不報案,也正是因為這種想法的簡單化,才助長了那些偷盜者的囂張氣焰。正如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馬維亞在全國治理自行車被盜問題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自行車被盜問題已經成為群眾「講著煩、聽著憂、想著堵」的大事。畢竟,我國每年被盜自行車近400萬輛,其中電動自行車70多萬輛,經濟損失超過20億元。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丟車人丟了不報案、偷車賊銷贓「市場」暢通無阻、賣車人為賺錢不管車的「來歷」、買車人為圖便宜不「追根究底」,正是因為有如此肥沃的「培育」市場,才會有層次不窮的自行車偷盜事件。據有關部門統計,有半數以上的城市居民家庭曾有過自行車被盜經歷。所以,自行車被盜問題涉及千家萬戶,牽動億萬群眾的切身利益,它不僅嚴重影響廣大群眾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也損害了國家形象和社會風氣。開展治理自行車被盜問題專項行動,推行購車實名制,建立盜車人員「黑名單」等措施,在嚴厲打擊盜竊自行車違法行為的同時,也推進了社會的穩定和諧。人們期待,自己丟失的自行車能早日回家。

延伸新聞:一位交警保存的自行車執照和牌照

眾所周知,機動車自出廠之日起,就有了特定的、唯一的發動機號碼和車架號碼。萬一發生車輛被盜、被搶,發動機號碼和車架號碼有助於公安機關追回贓物。同理,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山西省各地特別是較大規模城市,也都曾推行自行車編號、發牌、發證制度。所謂的編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鋼印」。

一說到自行車打鋼印的話題,太原市交警四大隊秘書科副科長孟建平就有說不完的話。在他的抽屜裡,至今還保留著一套《太原市自行車行車執照》和鐵質車牌。現今一二十歲的年輕人,很少有見過這東西的。

孟建平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太原市公安交警部門就對自行車實行了正規的編號管理。那時,市民買到堪稱「三大件」之一的自行車後,一般都會主動持購車發票和工作證、戶口本等有效證件,前往交警部門辦理自行車牌、證手續。如果手續齊全、有效,交警部門會為其自行車打鋼印,然後發給一個紅色的《太原市自行車行車執照》,還有一面鐵質車牌。其中,鐵質車牌是要安裝在座位下方的,《行車執照》則詳細記錄了車主姓名、住址、服務單位、牌照號碼、外形尺寸、車輛牌名、車架號碼等十餘項內容,而且要隨車攜帶、以備查驗。

當時,辦理上述手續是要支付5元錢的。不要小看這區區5元錢,要知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個中專生參加工作第一年的月工資只有20.6元,這筆辦證費用要耗去他一周的工資。這確實不是一個小數字,但當時的市民很少有願意省這筆錢的。孟建平說,即便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自行車已經較為普及的情況下,主動前往交警部門辦證的人也非常多,一天辦幾十個乃至上百個都是很常見的。(李秀青)

(編輯:中國電動車網)

相關焦點

  • 二手自行車市場亟需規範
    自行車仍是大多數市民上班或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對於自行車失竊,「騎車族」再熟悉不過了,而最終,這些丟失的車子大都流向了二手自行車市場。近日,記者從買車到賣車,對省城的二手自行車市場進行了暗訪。  丟車已成家常便飯  家住花園小區四區的郭女士給本報打來電話,氣憤地告訴記者,9月3日上午上完網出來打算回家時,發現自己放在網吧門口的自行車又沒有了,這已經是最近三個月來她丟的第四輛自行車了。  而略顯「老到」的市民呂先生丟車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到附近的二手自行車市場轉一圈。「這樣一來可以再挑上一輛,二來順便看看丟失的車子是不是重新『流通』到了這裡」。
  • 南京警方公布銥-192丟失過程:被工人揣回家
    昨日,現代快報報導了天津宏迪檢測公司在南京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後經公安、環保和衛生部門工作,於5月10日18時成功找到並安全回收。昨日,南京警方公布了放射源丟失的具體過程。
  • 八成新單車賣百元 記者暗訪二手自行車交易市場
    08:44:37東北新聞網一面是眾多市民丟失自行車,一面是舊自行車交易市場生意紅火,甚至有丟失自行車的群眾在二手自行車市場中找到了自己丟失的自行車。哈爾濱市二手自行車是怎樣進行交易的,13日和14日,記者分別對道裏區和道外區舊自行車交易市場進行了暗訪。13日早8時30分,記者來到位於道裏區達道街的舊物市場。
  • 騎車回家方向走反 網友:就這路痴程度哪兒來的勇氣騎車回家
    近日一則騎車回家方向反了的新聞引發了網友關注。20日,安徽蕪湖交警在高速路上攔住一個騎自行車的男子,他自稱是騎車回家過年。男子從山東日照出發,目標黑龍江齊齊哈爾,結果被人指錯了路,騎了一個多月來到了蕪湖。交警和收費站的工作人員一起買了票,幫他坐上了回家的車。
  • 極簡主義自行車電腦 讓騎行變得更智能
    SmartHalo 2可以更容易的在任何類型的自行車上使用,並且安全性不屬於傳統的鎖具。同時你也可以很容易的將SmartHalo從一輛自行車切換到另一輛上,同時它還可以使用在包括共享和租賃自行車服務上。
  • 杭州公共自行車騎不到500米即散架 騎車人受傷
    昨天上午,他辦完事準備回家。因為「離家只有十幾分鐘的路程」,他打算租車騎回家。於是,他在一清新村(文一路湖墅南路西公共自行車租賃點)附近租了輛車,這輛車「看上去挺好的,也不顯陳舊」。可沒想到,往前騎了不過500餘米,剛翻上霞灣橋,就出事了。「一兩秒間的事,我向前甩了出去,一時還想不明白這車到底怎麼了。」傅國湧回憶。過路人見這情形,都嚇壞了。
  • 呼和浩特市二手自行車市場泛濫
    26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公安分局興隆巷派出所在東菜園村發現一個收售二手自行車的窩點,查獲了19輛可疑自行車,目前賣車人曹某某已被拘留。   不少市民都有過自行車被盜的經歷,有很多市民為圖便宜,去購買有賊贓嫌疑的二手車。近日,記者對呼市的二手自行車銷售狀況進行了調查。
  • 訪新疆樓蘭果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新政
    新鄭是張新政與紅棗共同的故鄉,聞著棗香長大的他對於紅棗一直有著特殊的感情,以至於未完成學業便投身到紅棗事業中。37年的從業經歷讓張新政對棗知之甚深,無論是種類、功效,還是種植、培育,或者加工、銷售,他都能如數家珍。而紅棗也帶給了張新政一份終身的事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已經將「新鄭灰棗」、「雞心棗」等帶出了國門,做到了年出口量達5000噸的優異成績,為做好紅棗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北京推出首批實名制正規二手自行車交易商店
    今天上午,東城區金典新橋信託商行、崇文區億龍前門自行車商店等首批10家舊自行車交易示範商店正式亮相,買賣雙方都要進行"實名制"登記,所有登記資料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兩年。針對市民提出的正規二手車商店加價過高問題,有關部門表示今後將研究解決。
  • 2015 ,自行車2.0元年
    我們正在嘗試的就是這樣一種服務,不僅僅是記錄和分析數據這麼簡單,它還可以幫你規劃運動目標、提醒你更換和升級配件、推薦各種有趣的周邊產品、提供線下線上騎行活動以及社交與分享,甚至,可以幫你選購第二輛、第三輛車。把簡單粗暴的賣車模式變成以車為載體,提供增值服務、創造消費需求的商業模式,我們稱之為自行車2.0。
  • 夫妻創建「寶貝回家尋子網」 各地打拐辦入駐
    2007年,她與丈夫秦豔友一同創建「寶貝回家尋子網」,專門幫助被拐賣、被遺棄和走失的孩子以及流浪乞討兒童回家。目前,在「寶貝回家」志願者組織登記註冊的志願者已逾1.4萬人,成功幫助80多名離散兒童與家人團聚。
  • 電動車的民間追贓:安裝追蹤器 丟失後用GPS定位找回
    發明追蹤神器的80後小夥韓子良還成立了「電動車防盜俱樂部」,他們有一個很宏大的想法——做偷車賊的剋星,讓電動自行車永遠不會丟。追回被盜車輛電動自行車安裝追蹤器丟失後通過GPS定位找回10月31日上午9時半許,西安市太華路北段一家糧油店門口。
  • 五城記:3·30新政衝擊波
    「比國慶還火」對於需求遠遠大於供應的深圳來說,「330新政」讓早已回暖的樓市愈加火爆,尤其是二手房。謝建奎告訴本報記者,3月30日17點多新政出臺後,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讓深圳中原龍崗片區當天的成交量比以往上漲了3成。據了解,深圳中原地產多個店鋪在新政出臺當晚就已延遲閉店,籤約量和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
  • 蔣欣桐:總會想起那輛自行車
    小時候去上幼兒園母親抓著一輛自行車回來告訴我:「你不用走路去上學了,以後我騎自行車送你」,我心中蕩漾著快樂的漣漪。冷清的早晨,自行車沐浴著清新的空氣與陽光,母親慢悠悠地送我到學校;放學時「不見其人先聞其聲」,一陣叮叮叮後,我就飛奔下樓坐車回家。上了小學,汽車漸漸多了起來,自行車慢慢少了許多。
  • 騎自行車擔心被撞?AR頭盔幫你監視路況
    Via DCA自行車沒有後視鏡,所以自行車手在無法全面了解路況的情況下,極易發生事故。最近,英國的一家產品設計公司 DCA 設計出了一款視覺頭盔。儘管這一設計還僅僅只是一個概念,但卻已在上月獲得了「紅點設計大獎」。
  • 井蓋丟失,市民大晚上掉入井中
    井蓋丟失  1月1日晚上8點左右,於先生就是掉進了這個丟失井蓋的井裡
  • 一輛自行車的自我獨白
    上世紀70年代,中國研製出26寸輕便車,當時一輛26寸永久牌自行車售價為160元一臺,要花費南昌普通工人幾個月工資。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無論繁華都市,或農村鄉間,人人以擁有一輛自行車為驕傲。改革開放前有段時間購買東西幾乎都是憑「證、卷、票」的。
  • 怎麼解讀亞馬遜Review新政以及Review權重變化
    是的,原本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期待著旺季裡能夠有個好收成,旺季還沒到,Review新政倒是來了。 在亞馬遜官方的解釋裡,影響Review星級的因素包括Review的「年齡」,Review的點讚數,以及是否是真實購買(VP, Verified Purchase)的Review等因素。
  • 女星王珞丹幫同事發尋鴨啟事 人已找到但鴨子卻不在了
    在這則啟事中,王珞丹表示自己同事當孩子養的寵物鴨子,也是瓢哥好朋友——吉吉丟失了。因為同事隨她進組拍戲所以將自己的寵物鴨送回老家由自己的母親代為照顧,沒想到被人捉走了。「如果能找到她,請幫我轉達,我將以十隻同等體格的北京烤鴨保鮮裝作為感謝」。
  • 蘋果6splus丟失怎麼定位找回iPhone6被偷了
    蘋果 6splus丟失怎麼定位找回iPhone6被偷了 蘋果 6splus丟失怎麼找,如何定位找回,關機了怎麼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