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黴病到底要怎麼防?從觀察田間症狀開始

2020-12-08 騰訊網

灰黴病是草莓上發生較多的真菌性病害,幾乎可為害草莓地上部的所有器官,果實受害尤重,喜低溫高溼環境,眼下正是多發期。

該病不僅傳播迅速,而且病菌的生存力與抗藥性也很強,稍有不慎很容易爆發成災,此期一定要注意防範。

田間症狀

葉片:一般從葉緣開始發病,後向內呈「V」型擴展,形成水浸狀的大斑,空氣潮溼時病部形成灰褐色黴層。

葉柄、花柄:初期生淺色水浸狀小斑,後顏色轉深,擴展為長橢圓形病斑,溼度大時亦有灰褐色黴層。

花器:花瓣和萼片染病後變褐,後擴展為不規則病斑,嚴重時枯死;還有一種情況,在大棚草莓中發生較多,萼片染病後呈暗紅色但不出現黴層,可使幼果停止發育,形成僵果。

果實:幼果至成熟果實皆可染病,溼度大時腐爛變軟,遍覆黴層;乾燥時,呈幹腐狀僵果,提早脫落。

發病規律

病原菌:以灰葡萄孢為主

侵染過程:草莓灰黴病菌以菌絲、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可借風、雨水、灌溉水等在植株上進行傳播,由於該菌偏好「甜、嫩」,所以草莓花果期是發病高峰期。

適宜發病條件:連陰天和光照不足的天氣,溫室內空氣溼度長時間處於90%以上,田間積水,栽培密度過大,通風不良、偏施氮肥等,往往草莓灰黴病發生較重。

綜合防治方案

農業防治

種植前採用高溫悶棚或燻蒸處理對草莓棚室進行徹底消毒,減少病原基數。

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注意增施磷肥和鉀肥,生長期淋噴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提升抗病抗逆能力與果實品質。

及時摘除棚內老葉、枯葉、病葉和病果,並帶出大棚徹底銷毀處理。

高壟栽培,壟面覆蓋黑色地膜或者銀黑雙色地膜,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降低溼度,並防止果實與地面直接接觸。

合理密植,調整葉果比,可改善通風和光照條件,有利於控制灰黴病的發生。

藥劑防治

主要包括生物製劑(枯草芽胞桿菌、多抗黴素等)和化學殺菌劑兩種,以後者為主要防治手段。用於防治灰黴病的殺菌劑可以分為八大類,分別介紹一下。

苯並咪唑類:如多菌靈、苯菌靈等,是最早用於防治灰黴病的內吸性殺菌劑,隨著灰黴病菌抗藥性上升,基本打不住了。

二甲醯亞胺類:如異菌脲、腐黴利等,是目前防治灰黴病的常用藥劑,前者偏保護,後者保護+治療雙效,但長期使用也易產生抗藥性。

N-苯基氨基甲酸酯類:如乙黴威,與多菌靈有交互抗性,一般不作為單劑使用。

苯胺基嘧啶類:如嘧黴胺、嘧菌環胺等,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同時具有內吸和燻蒸作用。對灰黴病特效,目前已有抗性產生。

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等,具有廣譜高效的抗菌活性,兼有治療效果,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作用位點單一,易產生抗藥性。

醯胺類:如環醯菌胺、啶醯菌胺等,對孢子的萌發有很強的抑制能力,固防效較好,持效期也長,但灰黴病發生後,需配合治療性殺菌劑使用。

吡咯類:如咯菌腈,可以抑制灰黴病菌菌絲體生長。

吡啶胺類:如氟啶胺,偏保護,耐雨水衝刷,持效期長。

草莓灰黴病一旦大面積發生後極難控制,所以應以預防為主。最佳防治時期在第1級花序有20%~30%以上開花,第2級花序剛開花時,當發現花柄開始變紅、下垂,花萼後有小紅點,需及時用藥防控,可選用環醯菌胺+醚菌酯、氟唑菌醯胺+吡唑醚菌酯等。

之前也提到過,灰黴病對常用殺菌劑的抗性較高,要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以減緩抗藥性的出現。如遇連陰天氣或棚室溼度大時可考慮用百菌清煙劑、腐黴利煙劑等進行燻蒸處理。

相關焦點

  • 注意做好草莓灰黴病的防控
    草莓灰黴病又叫腐爛病,在我國各草莓栽培地區時常發生,是當前草莓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草莓灰黴病主要浸染果實、花柄和葉柄,以果實為重,對草莓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果實發病多從花瓣侵入,從果柄近萼處開始。
  • 草莓這是灰黴病還是其他病害?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
    12.25日,一位來自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種植草莓的朋友在農管家後臺提問,這是什麼病害,是不是灰黴病,還有救不?要怎麼治。一起來看一下到底是什麼情況: 圖片為草莓白粉病果實中期症狀。
  • 草莓灰黴病的發生規律以及不同時期防治關鍵技術
    灰黴病是草莓栽培過程中的重要病害,不管是大棚栽培還是露地栽培都有很大的發生概率,並且該病害還具有廣泛的流行性和危害嚴重性,所以生產上必須在正確辨識草莓灰黴病的基礎上,適時採取有力措施進行預防和防治,從而提高草莓的產量以及品質。
  • 草莓灰黴病如何防治,這些方法你知道嗎
    草莓灰黴病病害主要危害草莓的花、果實及葉,同時還會侵害草莓的葉片及葉柄,農民朋友及時做出草莓灰黴病病害的防治措施。草莓灰黴病的症狀,葉片染病,產生褐色水漬狀大斑,微具輪紋,果柄變紫色,乾燥後縊縮。果實染病,果皮呈灰白色,軟腐,空氣潮溼時,表面布滿灰色黴狀物,嚴重時,全果腐爛。草莓灰黴病的病菌,主要是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 連日陰雨,草莓都發「黴」了
    文/圖 羊城派記者 秦小輝 通訊員 葉雅貞時下正是草莓收穫的中後期。但受到近段時間持續陰雨寒冷天氣影響,東莞道滘鎮多個草莓種植園均不同程度出現草莓腐爛的情況。草莓溼軟腐爛在道滘鎮大羅沙草莓種植園,許多草莓已經開始溼軟腐爛,一些草莓表面甚至長出了灰色的黴層
  • 草莓灰黴病治不住,都是因為你有點懶,這一點沒做好
    灰黴病是溫室大棚草莓生產上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防治最困難的一種病害,每年都有大量地塊由於灰黴病防治不力,造成減產,一般減產20%~30%,重者可達50%以上。灰黴病發生有哪些特點,怎樣防治效果最好呢?
  • 草莓種植,這4種病害不及時防治,草莓產量品質下降,損失嚴重!
    ,降低棚內溼度;在種植和生長的過程中,果農之間儘量不要在棚內走訪,避免人為的病害傳播;發現有白粉病症狀的枝葉和果實,要儘早在造成露水沒有散去時輕輕的摘下放進密封塑膠袋,拿到棚外燒掉或埋掉。經常使用要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避免產生抗性。草莓在生長前期未感染白粉病時,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如代森錳鋅,百菌清、甲基硫菌靈、多菌靈、滅菌丹噴霧預防。 四、草莓灰黴病 草莓灰黴病是草莓生長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病害,嚴重製約了草莓品質和產量,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 高溫高溼,通風不良,草莓灰黴病易高發,科學防治,高產穩產
    草莓灰黴病的傳播途徑草莓灰黴病的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的形式附著在植株殘體上或者菌核上進入土壤中越冬,來年春天通過颳風下雨或者種植戶在田間勞動時攜帶傳播。3.灰黴病在花瓣上的發病症狀:灰黴病的病菌從殘花處侵入,花瓣就會變為淺褐色,最後腐爛,花瓣上出現灰色黴層。4.灰黴病在果實上的發病症狀:灰黴病最先侵害草莓的綠果,發病初期果實上出現水漬狀斑塊,隨著病情加重,斑塊變為褐色,最後果實變軟腐爛,果實表面有灰色黴層。
  • 草莓灰黴病即將爆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最近南北方各地草莓產區陰天寡照天氣增多,草莓灰黴病是典型的低溫高溼型病害,這個季節如果防治措施不到位,很容易感染和爆發灰黴病。一、 灰黴病的形成原因1、天氣是影響灰黴病發生速率的重要原因。灰黴病病菌喜歡低溫高溼,溼度是灰黴病發生的主要因素,草莓冬季大棚內溼度高,加上溫度低光照不足灰黴病及易發生。
  • 草莓生育期的病蟲害,你不得不防!
    多年進行草莓種植沒有更換種植地的重茬連作也是引起草莓炭疽病發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密植不合理,導致田間比較封閉鬱悶,空氣不流通,通透性變差也會引發炭疽病。最後就是沒有合理的進行枝葉管理以及進行清園的工作,從而刺激了潛在病菌,導致植株被病菌感染。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褐斑病和黃萎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一、草莓褐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草莓褐斑病有時又稱草莓葉枯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1、草莓褐斑病危害症狀草莓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多從葉緣開始侵染,初期葉面出現紫褐色小斑點,後擴展為大小不等的近圓形成「V」形斑。病斑中部灰白,邊緣紫紅色,病斑上一般有明顯輪紋,後期病斑可發展至葉片1/4~1/2大小,致使葉片枯萎,植株死亡。
  • 冬季影響草莓灰黴病,白粉病的發病因素與措施!寶然生態
    管理措施01溫度管理陰雨,霧霾天氣要在早上打開風口,不要怕溫度低而發生捂棚,從而造成低溫、高溼的環境,導致病害易發生。晴天需要在早晨通風后閉棚升溫,讓溫度儘快提升到28度,然後通過控制風口,讓溫度維持在22-28度,通過觀察早晨開棚時的溫度高低,調節夜間風口大小和棉被放下來的多少,保證早晨開棚時溫度在5-8度。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氮和磷缺乏的主要症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一、草莓氮缺乏症氮是植物的主要營養元素,它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產量、品質都有重要影響。草莓對氮素的需要量,大約每667米2產1噸漿果需吸收純氮49.5千克。但草莓何時需氮量最大,是否需要補充氮素,這主要依賴對植株的分析。
  • 草莓炭疽病的危害症狀及發生特點,附綜合防治技術!
    危害症狀 草莓炭疽病主要發生在育苗期(匍匐莖抽生期)和定植初期, 該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還易導致感病品種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當母株葉基和短縮莖部位發病,初始1~2片展開葉失水下垂,傍晚或陰天恢復正常,隨著病情加重,則全株枯死。雖然不出現心葉矮化和黃化症狀,但若取枯死病株根冠部橫切面觀察,可見自外向內發生褐變,而維管束未變色。漿果受害,產生近圓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軟腐狀並凹陷,後期也可長出肉紅色黏質孢子堆。
  • 最新草莓高清病害圖譜對照圖
    2、降低地下水位,田間要排水良好,通風透氣,可以有效降低發病;早預防、早控制,能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農藥防治成本。 3、移植時要嚴格清除病苗。移植前用對口農藥藥液浸幼苗,待晾乾後再定植;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並帶出田外妥善處理,防止病葉反覆侵染健康植株。
  • 設施草莓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技術要點
    二、整地施肥  草莓栽培要合理調控肥水、做好開溝排水工作。肥料宜選用草莓上已經登記或免於登記的肥料,限制使用含氯複合肥,基肥品種選擇優質有機肥、常用化肥、微生物肥料、葉面肥、複合肥等,並深翻入土。  2.水肥管理  草莓對水分要求較高,需多次灌水,及時排水,要求田不發白,雨後田間溝渠內無明水,覆蓋地膜後以「溼而不澇,幹而不旱」為原則最好,有條件可採用滲灌或膜下灌溉技術。
  • 露天草莓進入採摘期,果實卻長出白毛?認清症狀,科學防治產量高
    農學博士建議做好以下三點: 在採摘草莓的同時,做到仔細觀察,保證第一時間發現白粉病危害 發現病株以後,務必搞清楚草莓發病原因 針對草莓白粉病,預防與治療相結合,保產量、促高質
  • 月季灰黴病、肥害、缺素症,缺鐵性黃葉怎麼救?
    月季灰黴病、肥害、缺素症,缺鐵性黃葉怎麼救?以下信息來源於花匠大叔花友群花友對話,感謝花友們的分享,對話開始:【周周】:兩盆月季都是這樣的,請幫忙看看。【夏末的回憶】:看葉片和花苞已基本確定為灰黴病。但還有黑杆表現;也有葉片邊緣有火烤樣焦邊、新芽有枯死,懷疑是高溫施肥後的肥傷表現……【周周】:求教,怎麼救啊?【夏末的回憶】:嗯,停止用淘米水澆花,改為用困了一周左右的自來水澆,澆水要用幹透澆透的方法。若現在盆土是幹的,則用大水多灌衝幾次盆土。
  • 草莓高清病害圖譜,莓農速看
    根莖部橫切面觀察,可見自外向內發生局部褐變。漿果受害:為近圓形褐色凹陷病斑,軟腐狀,後期長出肉紅色黏質孢子堆。草莓灰黴病草莓灰黴病危害特徵危害特徵:主要為害花器、果實、也為害果柄、葉片。花器發病:花萼上有針眼大水漬狀的小斑點,後擴展成較大病斑,使幼果溼軟腐爛;溼度大時,病部產生灰褐色黴狀物。
  • 葉蟬在南高叢藍莓上的田間危害症狀識別及綠色防控技術
    葉蟬在南高叢藍莓上的田間危害症狀識別及綠色防控技術董克鋒,姜惠鐵南高叢藍莓是我國常綠與落葉果樹混作區(主要在雲貴川地區)栽植藍莓的首選品種,其多具有生長旺盛、葉片肥大、果大適宜做鮮果等優勢。為此,現將葉蟬田間危害症狀識別和綠色防控方法介紹如下:1危害症狀識別葉蟬屬同翅目葉蟬科害蟲,體多小型,似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