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事:割裂是必然,2020是分水嶺,世界從此將不同!
(2020-05-05)
——股事
2020年因疫情使得已經持續了十年的全球性超級大寬鬆而吹大的泡沫瀕於崩潰、使得中美對抗公開化、使得全球化在此終結、開啟了今後數十年的以中美為對立面的遏制與反遏制的新冷戰......
當下之美國、當下之川普美國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是美國經濟和就業形勢以及由此暴增的債務壓力;另一方面是川普為了避免因疫情面臨連任競選失利、而當下不擇手段,這包括對外轉移矛盾,而可能發動對中國的經濟圍剿、甚至不惜對外發動代理人戰爭。
現在疫情給各國帶來最大的壓力就是經濟和就業,經濟滑坡,企業倒閉,債務違約潮來臨,債務泡沫就壓力山大,就有可能破滅而爆發金融危機;就業潮一浪高過一浪,失業率屢創歷史新高,這意味著社會安定壓力陡增,更為可怕的是個人信貸違約將有暴增的可能,這也可能引爆債務危機。
美國勞工部五一前發布的一份聲明,公布了一個震驚的數據:目前美國正常的勞動力總失業人數已經突破了3300萬人!
這是什麼概念呢?
美國總人口是3.3億人,一般情況是正當勞動力人口佔總人口的一半左右,大約1.65億左右,現在這其中有3300萬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
超過20%的失業率又是什麼概念呢?
英美勞工經濟學家和學者戴維(David)預計,英國的失業人數可能超過600萬人,約佔該國勞動力的21%,而美國的失業人數可能達到5280萬,即其勞動力的近三分之一。
而在19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英國和美國的失業率分別上升至15.4%和24.9%。
惠譽國際評級有限公司預測,全球經濟活動到2020年將下降1.9%,美國的GDP將下降3.3%,英國的GDP將下降3.9%。
路透社報導:與冠狀病毒有關的衰退正威脅著將美國和英國的經濟拖入一場堪比1930年代大蕭條的危機,使數百萬人失業。在這種情況下,2008年的金融危機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也就是說,疫情對經濟和就業所造成的衝擊,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而這種衝擊還在持續中。
現在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美聯儲無限量寬鬆、不斷給企業和個人救助了吧?這是「要命」的節奏。
這意味著美聯儲將不停的寬鬆印鈔、印美元,其他央行也同樣跟隨這個節奏。
這就意味著美國在印鈔補貼美國企業和個人的同時,債務泡沫將被迅速推向極限。
為了應對疫情,在短短兩個月內,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4.2萬億迅速擴張到6.6萬億美元。並且還在以約每天500億美元的速度在擴大。按此速度,今年至少將擴表4-6萬億美元。
川普由於對疫情在美國擴散和蔓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越來越清晰的表明,川普和其白宮政府是導致疫情大流行的主要責任人。
川普壓力越來越大,支持率也受到明顯的負面影響。要知道,贏得連任是川普最高目標,為此他會不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達此目標。
向外轉移矛盾,藉機「揩油」,同時在中國承受經濟下行壓力和就業的巨大壓力下,再給中國捅上一刀。
前段股事在多篇文章中提醒,川普美國有可能通過甩鍋疫情責任為藉口,發動對中國的經濟制裁、圍剿。
現在似乎正在朝著這個方向演化。
川普是把眼下利益看的很重的商人,其實他早就在打中國在美資產的主意,存在美國那一萬多億美元美債,以及一些央企在美資產和中投公司在美國股市裡的資產。
早在疫情爆發之前的去年8月份,川普就在白宮召集一些人討論過,如何賴掉中國的一部分債務,找什麼藉口徵用中國的外匯儲備和國有資產乃至企業和公民財產。
當時《彭博新聞周刊》曾報導,川普政府正研究向中國政府討要清朝1911年發行的「湖廣鐵路債券」。專家估計這些債券市值已達1-1.5萬億美元。
這次的新冠疫情讓川普「找到了由頭」,甩鍋給中國,在推卸自己對疫情大流行的責任、向外轉嫁矛盾的同時,也可以以此為藉口向中國索賠。
目前川普極其團隊、美國主流政客都在極力推動向中國索賠,其他一些美國盟友國家也一樣,都在要求中國以所持有的美國國債進行賠償。
現在這方面演化的特點是:從民間開始轉向官方;從輿論聲討轉向制定索賠方案;從汙名化中國轉向惡名化中國;從疫情阻擊戰轉向了輿論阻擊戰;從暗流湧動的潛流轉向逐漸形成合流。
——3月13日,美國佛羅裡達州「伯曼律師團隊」向當地法院發起針對中國的集體訴訟,要求中國賠償數十億美元。這一訴訟得到了美國法院的支持。
——3月24日,美國參眾兩院引入多項議案,要求中方就所謂隱瞞疫情等行為負責,並呼籲各國展開調査,量化疫情對各國的損失,並向中國索賠。
——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班克斯建議川普政府用中國持有的1.08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抵消賠償。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約什?霍利也建議美國政府以「新冠病毒」的名義起訴中國,停止償還中國持有的1.1萬億美債本息。
——3月31日,澳大利亞議員克裡斯滕森向澳大利亞議會提交了一份議案。提議收回達爾文港和中國公司租用的農地,作為疫情的賠償。
——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宣稱,這場疫情讓澳大利亞平均每人都要花費5000澳元(約兩萬人民幣),中國対此負有「特殊責任」,所以這筆錢要由中國來付。按照澳大利亞現有人口2544萬計算,這筆「賠償金」達到了5088億元人民帀。
——4月4日,國際法學家協會會長艾迪思?阿格瓦拉代表國際法學家協會和全印律師協會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申訴要求中國賠償,理由是「秘密發展大規模殺傷性生物武器新冠病毒」而造成人類災難。
——印度正式向國際法庭、世界人權機構起訴中國,索賠20萬億美元。
——英國前副首相達米安?格林帶領15名保守黨成員,聯名寫信給首相鮑裡斯?詹森,希望政府通過國際法庭向中國追討3510億英鎊的冠狀病毒賠償金。
——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聲稱,因為中國隱瞞了新冠病毒大流行的事實和確鑿數據,最終導致病毒全球大範圍傳播,為此他們將代表西方七國集團起訴中國,要求每個中國人賠償32921.57美元,合計6.5萬億美元,未來可能還要追加賠償金額。
——義大利非政府「歐洲一體」組織發起行動,計劃在四五月連署,6月訴諸法律行動。其負責人預估參與連署者將超過50萬人,索賠金額可能超過1000億歐元。
——繼密蘇裡州之後,美國密西西比州總檢察長於4月22日宣布也將對中國提起訴訟,要求中國為新冠肺炎為該州帶來的損失負責,這是美國第二個計劃起訴中國的州。
——西班牙、荷蘭、加拿大、丹麥、瑞典、挪威、紐西蘭、新加坡、巴西、越南等國也已經加入索賠行列。
——據一家美國政治新聞網站4月24日報導,共和黨參議院全國委員會已向競選機構發送了一份長達57頁的備忘錄,建議共和黨候選人通過積極攻擊中國來應對新冠疫情危機。
該備忘錄由一名資深共和黨戰略師撰寫,其內容包括從如何將民主黨候選人與中國政府聯繫在一起,到如何應對種族主義指控等各種問題的對策。它強調了三條主要的攻擊路線:一是「中國掩蓋真相導致病毒蔓延」;二是民主黨人「對中國態度軟弱」;三是共和黨人將「因中國導致了此次疫情的傳播而推動對中國的制裁。
——4月27日,川普在回應德國《圖片報》要求中國賠償1490億歐元時表示,有很多辦法可以讓中國承擔責任,美國正在進行認真調查,美國說的錢數會比這個數字多得多,但還沒有敲定最後數額。
——5月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有大量證據顯示(病毒)就是來自武漢實驗室」。川普日前也在白宮記者會上聲稱看到過「新冠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的證據」。
毫無疑問,越來越多跡象表明,我們之前預測的:在歐美國家疫情稍有好轉後,他們就會在美國帶領下發起對中國的圍剿,發起對中國的經濟圍剿。
我們對今後的大趨勢有清醒的認識,世界格局將因疫情、以2020年為標誌點而出現重大轉變,全球化發生大逆轉,逆全球化因疫情而加速裂變;中美對抗將從今年徹底公開化,中美大博弈將從2020年開始在全方位展開,雙方將徹底撕去面紗赤膊絞殺;以中美雙方為陣營的新冷戰正式開啟。
中國目前及今後一年半至兩年時間是最為關鍵的時間,是最為艱難的時段,不要以為我們取得了防疫勝利的先機就萬事大吉,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股事在前一篇文章《股事:風險驟增!最大的風險點在哪?》提到另個風險點,這兩個風險點將在這段時期內需要我們高度關注和警惕,也許是否會守住「金融安全的底線」、是否能夠避免危機就在於此。
中國是外向型經濟,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是世界加工廠,國內經濟受疫情影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全球性經濟大蕭條將直接對我們的經濟和泡沫施加巨大的壓力,在今後近兩年的時間段內能否抗住這種壓力至關重要。
3月份,IMF總裁正式發出警告:全球經濟將進入衰退。也就是說,我們去年底預測的全球性經濟大蕭條得到了最有力的佐證。
到目前為止,100多個國家採取限制人員流動的措施,37個國家停止和全球貿易往來,全球大部分國家正常的生產活動基本上陷於停頓。
4月17日IMF的最新預測顯示,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降到-3%,如果疫情繼續惡化,可能會下降到-6%,去年預測的2020年是增長3.3%。
IMF預測,2020年美國經濟的增速會是-5.9%,日本-5.2%,英國-6.5%,德國-6.9%。
IMF預測,今明兩年將造成全球9萬億美元的損失,去年全球的GDP總量超過80萬美元,也就是說,今明兩年的損失佔全球GDP超過1/10。
IMF預測,2020年全球出口下降幅度將達到-17.1%到-40.9%;進口下降幅度為-14.5%到-33.8%。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警告說:世界經濟形勢的嚴峻世所罕見,目前這場新冠疫情是二戰以來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它可能會引發一場「近代歷史上無可比擬的」衰退。
股事認為,在全世界十年超級大寬鬆而延緩和後移金融危機的基礎上,發生的這場疫情,將會導致自上世紀1929-1930經濟大蕭條以來,全球性最大的經濟衰退,由此將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甚至是糧食危機等,將遠超歷次我們所經歷的全球性和局部性危機,其嚴重程度上,在經濟上絕不亞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在金融危機上將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
世界經濟形勢面臨史無前例的嚴峻局面,而中國接下來也將面臨更為艱難的處境。
具體可能有幾個方面:1、國內和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壓力;2、失業潮;3、倒閉潮;4、訂單大量被取消,供應鏈斷裂潮;5、以美聯儲無限量寬鬆為首的各國超級大寬鬆造成的放水潮;6、企業違約潮、個人房貸違約潮;7、中小銀行和金融機構暴雷潮;8、美國為首歐美國家向中國索賠潮,進而發起向中國的經濟制裁;9、陸續有經濟體爆發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10、今夏秋開始可能發生的國際糧價暴漲和糧食短缺;11、美國可能發動局部代理人戰爭;12、美國更加頻繁在中國臺海地區和南海地區製造事端......
當以經濟為主線的多個因素施壓在十幾年吹大的超級泡沫之上,當局部經濟體開始撐不住,陸續泡沫破滅並向新冠病毒一樣開始逐步擴散之時,債務違約在金融系統內的傳播要遠勝於病毒的傳播速度和力度,金融危機就會在不經意間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突然降臨,而這,更可能是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複製版,將是全球性的大危機,全球性的大蕭條,全球性的大災難。
我們再看看下面兩組數據:
1、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戶均擁有住房1.5套。戶均家庭負債51.2萬元。
最高10%城鎮家庭資產在總資產佔比為47.5%;最高10%的家庭所擁有的淨資產佔全部城鎮樣本家庭淨資產的49.0%。
這組數據說明現在房地產市場已經飽和,房地產剛需已經挖掘殆盡。幾乎全部家庭都擁有自己的住房,買新房者主要是改善需求和保值需求,而這畢竟是少數,改善居住條件的購房者,往往也會賣舊買新。戶均達1.5套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的潛在拋盤。
主要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說明大多數家庭還房貸壓力巨大,而一旦經濟下行,倒閉潮和失業潮將會使得房貸違約激增,違約潮將隨之而來。
2、李迅雷團隊最近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增失業人數可能已經超過7000萬,對應的失業率大概在20.5%。
這意味著失業潮已經來臨,實際就業形勢要比官方公布的反差巨大,失業意味著收入減少,就意味著會有很多人因此而還不起房貸。
再疊加上企業的倒閉潮、虧損潮。
所以,目前我們的銀行系統承受著空前的壓力,這種壓力也將隨著內部和外部局勢的不斷演化而快速加大,我們需要高度警惕,的在今後1年左右時間內可能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
2020年註定非凡,世界將從此割裂,它將作為世界格局巨變的標誌之年彪炳史冊,它將是世界巨變的轉折之年。
一則消息:據法新社華盛頓報導:美國當地時間4月27日表示,它準備承認以色列對大部分西岸領土的吞併,但要求以色列新的聯合政府也要與巴勒斯坦人談判。
報導稱,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發誓要推進吞併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稱這將關閉兩國解決方案的大門。
股事:風險驟增!最大的風險點在哪?
股事:疫情很可能長期化,世界大變局,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在提升!
股事:動手了!致命一擊將至!
股事:危機逼近!銀行業真正的嚴冬就要到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股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