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小作用大——小型RNA結合蛋白ProQ參與超過250個基因的激活

2020-11-23 健康界

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截圖

圖像:粘附在人宿主細胞(綠色)上的棉球菌(橙色)的偽彩色掃描電子顯微圖。

學分:(圖片:亞歷山大·舒伯特-翁克米爾/維爾茨堡大學)

腦膜炎球菌是可導致危及生命的腦膜炎和敗血症的病原菌。這些病原體共用一種小型RNA結合蛋白ProQ,該蛋白雖小但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與超過250個細菌基因的激活有關。

ProQ確保腦膜炎球菌在受損時可以更好地修復其DNA,並使其具有抗氧化性。這兩個因素都對細菌的致病特性有重要貢獻。

由維爾茨堡科學家克裡斯託夫·斯科恩(Christoph Schoen)和約爾格·沃格爾(JörgVogel)領導的研究小組以The minimal meningococcal ProQ protein has an intrinsic capacity for structure-based global RNA recognition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報導了相關的研究結果。

「我們感到驚訝的是,相對較小的蛋白質可以對細菌基因調控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德國巴伐利亞州伍茲堡的朱利葉斯-馬克西米利安斯大學(JMU)衛生與微生物研究所教授Christoph Schoen說。

ProQ僅包含約120個胺基酸。相比之下,許多其他蛋白質通常由數百個胺基酸組成。

ProQ與200個RNA相互作用

ProQ微型蛋白屬於RNA結合蛋白。RNA分子在許多生物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它們通常與結合蛋白一起執行其功能。

ProQ在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腦膜炎球菌中,蛋白質與近200種不同的RNA分子相互作用,」約格·沃格爾(JörgVogel)說。「它與RNA的結構化區域結合,從而穩定了其結合伴侶。」

研究人員使用現代高通量方法進行了發現。這些方法是在維爾茨堡的亥姆霍茲基於RNA的感染研究所(HIRI)的約格·沃格爾(JörgVogel)研究小組開發的。約格·沃格爾(JörgVogel)是HIRI的負責人,也是JMU分子感染生物學研究所的負責人。

尋找抗細菌的新藥

科學家對細菌中的生理過程很感興趣,他們希望找到抗菌的新靶標。研究RNA及其結合蛋白調節的途徑是一個有希望和活力的方向。約格·沃格爾(JörgVogel)解釋道:「我們希望能夠用小分子阻斷結合蛋白的功能,從而削弱病原體。」

目的:鑑定所有RNA結合蛋白

腦膜炎球菌中三分之二的RNA對應的結合蛋白尚未被鑑定。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多數RNA是否有可能不需要蛋白質而在細菌細胞中發揮其調節功能?哪些過程實際上受RNA結合蛋白調控?

克裡斯託夫·斯科恩(Christoph Schoen)說:「以上我們希望解決的問題,腦膜炎球菌由於其基因組相對較小,特別適合作為研究對象。」 「我們的目標是使用已建立的高通量方法來系統地鑑定腦膜炎球菌中的RNA結合蛋白的整個家族。」

參考文獻: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6/uow-spb060220.php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650-6


相關焦點

  • 小蛋白,大功能:發現一種與250多個基因激活有關的蛋白
    近日,德國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病原體使用一種小蛋白——RNA結合蛋白ProQ,激活了250多個細菌基因。ProQ還能幫助腦膜炎球菌在受損時更好地修復DNA,並使其抵抗氧化應激反應。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通訊》。腦膜炎球菌中有2/3的RNA,其相關結合蛋白尚未被識別。
  • 小蛋白,大功能,Nature子刊發現一種與250多個基因激活有關的蛋白
    有趣的是,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這種細菌採用了一種小蛋白:RNA結合蛋白ProQ,而ProQ與250多個細菌基因的激活有關。腦膜炎球菌是可導致危及生命的腦膜炎和敗血症的細菌。有趣的是,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這種細菌採用了一種小蛋白:RNA結合蛋白ProQ,而ProQ與250多個細菌基因的激活有關。這一研究發現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如何研究RNA結合蛋白?
    RNA結合蛋白(RBPs)在基因調控過程中扮演著關鍵作用,目前除了少數的RNA能以核酶的形式單獨發揮功能
  • 調控基因是編碼能與操縱序列結合的調控蛋白的基因
    最早只把與阻遏蛋白結合、起阻遏作用的序列稱為操縱子,但其後發現有的操縱元中同一操縱序列與不同構像的蛋白質結合,可以分別起阻遏或激活基因表達的作用,阿拉伯糖操縱元中的序列就是典型的例子。因而凡能與調控蛋白特異性結合、從而影響基因轉錄強弱的序列,不論其對基因轉錄的作用是減弱、阻止或增強、開放,都可稱為操縱子。
  • 小G蛋白與效應蛋白作用新方式
    蛋白與效應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種新方式。蛋白家族成員在信號通路中發揮分子開關的功能,參與調控很多生物學過程。當小G蛋白結合GTP時處於活性狀態、結合GDP時處於非活性狀態。小G蛋白激活後一般通過開關(Switch)區域與效應蛋白結合,從而調控下遊信號通路。小G蛋白ARL家族成員ARL2參與細胞內微管組裝的調控。此外,ARL2通過與效應蛋白BART的結合,維持 STAT3在細胞核內的定位,並參與線粒體ATP/ADP通道的調控。
  • 氫離子激活蛋白
    為了保持比較穩定的化學反應條件,許多生物體如人體內必須保持特定的酸鹼度,例如人的血液和細胞外液一般是7.35-7.45之間,超過這個範圍就屬於疾病狀態了,主要就是因為酸鹼度對生物功能的正常發揮太重要了。當然這不等於在身體局部不會出現超過範圍的改變,比較特殊的如胃腸道內,細胞內溶酶體就有比較大的改變,在疾病狀態下,例如組織缺血、肌肉劇烈運動和癌症組織,酸鹼度也會有比較大的改變。
  • 特定蛋白與抑制劑作用能讓基因「沉默」
    特定蛋白與抑制劑作用能讓基因「沉默」 2015-07-28 科技日報 聶翠蓉 【字體:大 中 小】 EAR轉錄抑制子在植物中最常見,通過補充染色質修飾成分對基因表達進行調控。  據每日科學網報導,VARI研究團隊利用X射線結晶技術,獲得了TOPLESS蛋白在單獨存在和與基因關閉分子結合兩種狀態下的三維結構。他們從植物的不同信號通道選擇了多種基因關閉分子,結果發現,它們與TOPLESS相互作用的方式完全相同。
  • 現已證明,轉錄的激活伴隨著組蛋白H3和H4的乙酸化
    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生長因子刺激生長停止的細胞後會立即引起早期基因如c-fos1c-jwn的轉錄,在此過程中組蛋白H3的第10位絲氨酸迅速磷酸化,然後第14位上的賴氨酸緊接著發生乙釀化。關於化學修飾對基因表達影響的機制大致有兩種理論.種理論認為化學修飾直接影響染色質或核小體的結構,如前所述,乙釀化可以消除組蛋白尾巴的正電性:另種理論認為化學修飾的功能是徵集其他調控基因轉錄的蛋白質,為其他功能分子與組蛋白結合而搭建平臺。近兩年形成了所謂的「組蛋白密碼」假說。
  • Structure:小G蛋白與效應蛋白作用新方式
    《細胞》子刊《結構》(Structure)雜誌於4月15日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丁建平研究員課題組的一項新研究成果,該項工作發現了小G蛋白與效應蛋白相互作用的一種新方式。小G蛋白家族成員在信號通路中發揮分子開關的功能,參與調控很多生物學過程。
  • Nat Methods:在不同物種中比較不同Cas9蛋白激活物的基因激活潛力
    然而,科學家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它能夠被用來激活基因表達。為了這個目的,科學家們構建出眾多人工合成的基因激活性Cas9蛋白(編者註:能夠激活靶基因的Cas9蛋白,也譯作Cas9蛋白激活物)來研究基因功能,或者在潛在的治療方法中補償不充足的基因表達。
  • RNA結合蛋白Quaking在心臟肌纖維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被揭示
    心臟作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第一個形成並發揮作用的組織器官,在其複雜的發育成熟過程中,心臟肌纖維肌節形成相關基因的pre-mRNA的選擇性剪接調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NA結合蛋白作為pre-mRNA選擇性剪接的調控因子,其中STAR家族成員Quaking(QKI)可通過結合特定序列ACUAAC,參與調控包括肌肉祖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單核細胞、神經幹細胞等很多組織細胞的選擇性剪接,但其對心臟發育成熟的作用尚未有報導。
  • Nat immunol:轉錄組+蛋白組學揭示免疫T細胞迅速激活分子機制
    為證實高周轉率的轉錄因子(ETS1)是否在維持T細胞穩態中起關鍵作用,作者對初始型T細胞進行了測序(CHIP-seq)。結果顯示,ETS1結合在基因組中11,222個位點上,這些位點與超過9,688個基因相關,其中50%的ETS1結合位點位於啟動子區域。以上結果顯示,初始T細胞中ETS1具有非常高的周轉率、廣泛的結合活性,對維持T細胞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 Cell|跨代傳遞的組蛋白H4K16乙醯化決定未來基因激活
    在此過程中,組蛋白乙醯化對於促進轉錄激活非常重要。與其他組蛋白促進轉錄激活不同,H4K16ac在體外抑制染色質壓縮,但在ZGA前這種修飾作用的動態平衡與生理意義尚不明確。16 Acetylation Is Instructive for Future Gene Activation的研究,表明H4K16ac通過母源生殖細胞進行跨代傳遞,並在胚胎早期通過調控染色質可及性控制未來基因激活。
  • 科學家揭示RNA結合蛋白Quaking在心臟肌纖維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心臟作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第一個形成並發揮作用的組織器官,在其複雜的發育成熟過程中,心臟肌纖維肌節形成相關基因的pre-mRNA的選擇性剪接調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NA結合蛋白作為pre-mRNA選擇性剪接的調控因子,其中STAR家族成員Quaking(QKI)可通過結合特定序列ACUAAC,參與調控包括肌肉祖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單核細胞、神經幹細胞等很多組織細胞的選擇性剪接,但其對心臟發育成熟的作用尚未有報導。
  • 蛋白聚糖4在骨關節炎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由於蛋白聚糖4亦由關節軟骨表層細胞分泌,所以其又被稱之為表層蛋白(SZP)。人PRG4由1404個胺基酸多結構域核心蛋白組成,該蛋白含有β(1-3)半乳糖胺-N-乙醯半乳糖胺寡糖結構及多個KEPAPTT重複結構。該中心區域具有豐富的負電荷和高水合糖基,由於空間力和水合力的強烈排斥作用,使其在關節潤滑中起著重要作用。
  • RAN在細胞中作用是什麼?RNA參與基因調控嗎?
    核糖體蛋白和rRNA一起,確保mRNA的讀取方向正確,並正確地放置在核糖體中。核糖核酸還催化胺基酸的添加,生成最終的蛋白。圖註:參與蛋白質合成的三大RNA:信使RNA(mRNA)、轉移RNA(tRNA)和核糖體RNA(rRNA)。在這幅圖中,rRNA是rRNA所在的核糖體,與核糖體的各種蛋白質結合。
  • .| 惠靜毅團隊揭示RNA結合蛋白QKI調控肺癌關鍵可變剪接事件
    在肺癌的發生和發展進程中,基因表達在各個步驟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包括RNA 轉錄、加工、轉運、降解以及翻譯等步驟。因此,在基因表達的各個層面探究導致肺細胞惡性轉化的分子基礎是非常必要的。RNA的可變剪接是一種被大家廣泛接受的增加基因組多樣性的機制。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在腫瘤細胞中,mRNA 可變剪接發生顯著變化,並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Song et al., 2018)。
  • 整聯蛋白是大多數基質蛋白如膠原、纖連蛋白、層粘連蛋白等的受體
    整聯蛋白是大多數基質蛋白如膠原、纖連蛋白、層粘連蛋白等的受體。整聯蛋白與ECM的結合是受體與配體的結合關係。◆功能:●整聯蛋白在細胞外基質與細胞內骨架之間起橋梁連接作用。細胞外基質與細胞骨架間的相互影響是通過整聯蛋白來實現的、●激活細胞反應。● 激活細胞內信號傳遞級聯途徑。8.整聯蛋白分子是由。 和β兩個亞基組成的異二聚體。。鏈的大肽鏈的頭端褶疊成3-4個二價陽離子結合位點。肽鏈約為100kDa,與B鏈形成非共價結合,整聯蛋白與配體的結合依賴於Ca2+或Mg2+(因此蛋白種類而異)。
  • Nature:揭示DNA依賴性蛋白激酶在rRNA加工和造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2020年3月9日訊/生物谷BIOON/---DNA依賴性蛋白激酶(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DNA-PK)是結合DNA並修復雙鏈斷裂的最重要的酶之一。這種修複方式對於產生能夠幫助免疫系統抵禦入侵者的受體至關重要。但是DNA-PK不僅結合DNA,而且還結合RNA。
  • 打破認知,核糖體蛋白參與植物細胞器內含子剪切
    該研究表明,核糖體蛋白的RNA結合能力可以被轉移到參與細胞器的內含子剪切因子上。8個成員,它們的胺基酸序列差異非常大,但在C端都包含結構保守的RNA結合結構域 (L18pL5e結構域)。為了測試uL18-L1和uL18-L8蛋白是否還保留了與線粒體或葉綠體核糖體結合的能力,作者利用了密度梯度沉降測定了含有這兩種蛋白的複合物的大小,發現它們要比線粒體核糖體和葉綠體核糖體蛋白複合物小得多,因此推測這兩個uL18-Like蛋白與細胞器核糖體組成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