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靜毅團隊揭示RNA結合蛋白QKI調控肺癌關鍵可變剪接事件

2021-01-08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JMCB科學前沿 ,作者惠靜毅課題組

JMCB科學前沿

分享生命發現,走近科學前沿。學術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JMCB) 將助力更多優秀的科研成果在世界科學舞臺精彩亮相!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全球範圍內,無論在男性還是女性中,肺癌都是腫瘤致死的頭號殺手。在肺癌的發生和發展進程中,基因表達在各個步驟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包括RNA 轉錄、加工、轉運、降解以及翻譯等步驟。因此,在基因表達的各個層面探究導致肺細胞惡性轉化的分子基礎是非常必要的。RNA的可變剪接是一種被大家廣泛接受的增加基因組多樣性的機制。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在腫瘤細胞中,mRNA 可變剪接發生顯著變化,並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Song et al., 2018)。然而,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是如何在眾多腫瘤相關的可變剪接事件中有效地發現並鑑定發揮關鍵作用的靶基因。

近日,學術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JMCB)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惠靜毅團隊題為「QKI-5 regulates the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cytoskeletal gene ADD3 in lung cancer」的研究論文,報導了RNA結合蛋白QKI調控肺癌細胞中重要剪接事件「細胞骨架基因ADD3可變剪接」的機制與功能。

RNA結合蛋白是一類調控基因表達幾乎各個步驟的重要蛋白。為了尋找肺癌相關的重要可變剪接事件,惠靜毅團隊在之前的工作中,篩選到QKI蛋白是非小細胞肺癌中最頻繁且顯著下調的一個RNA結合蛋白,並且揭示了QKI下調後通過調控NUMB基因可變剪接從而異常激活了Notch信號通路(Zong et al., 2014)。

The RNA-binding protein QKI suppresses cancer-associated aberrant splicing.

PLoS Genet. 2014

在這項工作的基礎上,為了闡述QKI調控可變剪接的分子機制,作者首先製備了特異識別肺細胞中QKI主要異構體QKI-5的單克隆抗體,並在全基因組範圍通過iCLIP-seq鑑定QKI-5體內RNA結合位點。有意思的是,QKI-5以一種結合位點依賴的方式調控其下遊基因的可變剪接。當結合位點位於可變外顯子下遊內含子順序中,QKI-5傾向於促進外顯子的引入;當結合位點位於可變外顯子中或者緊鄰可變外顯子兩側的內含子中時,QKI-5會造成外顯子跳躍。

ADD3是一個細胞骨架蛋白,與信號轉導以及細胞遷移和粘附有關。通過尋找QKI蛋白這一肺癌相關的重要RNA結合蛋白的下遊靶基因,作者發現QKI-5能夠調控ADD3的可變剪接,並且ADD3外顯子14的引入在肺癌病人中顯著增加。那麼,ADD3剪接變化的生物學功能究竟是什麼呢?

該團隊發現QKI-5通過識別ADD3內含子13靠近3』剪接位點的一串結合位點抑制ADD3外顯子14的引入。在TCGA腫瘤資料庫中,QKI-5的表達與ADD3外顯子14的引入呈負相關,ADD3外顯子14的引入與病人的預後也呈顯著負相關。進一步的實驗說明QKI-5遏制細胞的增殖與遷移是部分通過抑制ADD3外顯子14的引入而實現的。ADD3帶有外顯子14順序的長異構體具有促進細胞增殖與遷移的能力,而沒有這段順序的短異構體則不具備這一能力。此外,作者還發現腫瘤中QKI基因會發生一些點突變,其中有部分突變由於蛋白質構象的改變造成不能調控其靶基因NUMB和ADD3的可變剪接。

本研究分子機制模式圖

小結

該項工作是惠靜毅團隊之前工作的延續,利用高通量測序與生化實驗相結合的方法,本研究在基因組水平觀察到QKI蛋白調控靶基因剪接依賴於結合位置這一規律。同時,本研究發現QKI通過調控ADD3基因可變剪接發揮抑癌功能的新途徑,腫瘤中QKI基因攜帶的點突變會導致QKI蛋白失去調控下遊靶基因剪接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Song X.W., Zeng Z.Y., Wei H.H., et al. (2018)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cancers: From aberrant regulation to new therapeutics. Semin. Cell Dev. Biol. 75, 13-22.

2. Zong, F.Y., Fu, X., Wei, W.J., et al. (2014). The RNA-binding protein QKI suppresses cancer-associated aberrant splicing. PLoS Genet. 10, e1004289.

作者簡介

據悉,惠靜毅實驗室博士生王金柱、中國科學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傅興副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方兆元副研究員為該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該工作還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黃旲研究員在QKI腫瘤相關突變體結構預測上的大力支持。在數據收集過程中,該研究得到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分子和細胞平臺的幫助,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科技部提供的經費支持。

來源:JMCB學術前沿

1980-2020

原標題:《【學術前沿】JMCB | 惠靜毅團隊揭示RNA結合蛋白QKI調控肺癌關鍵可變剪接事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生科院發現RNA可變剪接的時序性調控機制
    該工作首次發現了RNA可變剪接的時序性調控,闡述了細胞周期中RNA剪接的周期性波動對細胞分裂增殖的調節作用。在機理上進一步揭示SR蛋白激酶CLK1在這些周期性可變剪接中的作用機制。  選擇性剪接對於蛋白表達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超過90%的人類基因可以通過可變剪接產生不同功能的蛋白亞型。
  • RNA結合蛋白Quaking在心臟肌纖維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被揭示
    心臟作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第一個形成並發揮作用的組織器官,在其複雜的發育成熟過程中,心臟肌纖維肌節形成相關基因的pre-mRNA的選擇性剪接調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NA結合蛋白作為pre-mRNA選擇性剪接的調控因子,其中STAR家族成員Quaking(QKI)可通過結合特定序列ACUAAC,參與調控包括肌肉祖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單核細胞、神經幹細胞等很多組織細胞的選擇性剪接,但其對心臟發育成熟的作用尚未有報導。
  • 科學家揭示RNA結合蛋白Quaking在心臟肌纖維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心臟作為胚胎發育過程中第一個形成並發揮作用的組織器官,在其複雜的發育成熟過程中,心臟肌纖維肌節形成相關基因的pre-mRNA的選擇性剪接調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RNA結合蛋白作為pre-mRNA選擇性剪接的調控因子,其中STAR家族成員Quaking(QKI)可通過結合特定序列ACUAAC,參與調控包括肌肉祖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單核細胞、神經幹細胞等很多組織細胞的選擇性剪接,但其對心臟發育成熟的作用尚未有報導。
  • 研究揭示LARP7介導U6修飾及其在生精細胞mRNA精準剪接和精子發生中...
    在真核細胞中,絕大部分新轉錄mRNA轉錄本(Pre-mRNA)需經過剪接移除內含子,才能形成可翻譯的成熟mRNA,此過程由包括五種snRNA(U1、U2、U4、U5、U6)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組成的剪接體(spliceosome)催化完成。在5種剪接體snRNA中,U6的保守性最強,位於剪接體催化中心且為剪接體催化活性必需。
  • 交大團隊揭示核PTEN發揮腫瘤抑制作用新機制:調控RNA剪接影響...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細胞分化和凋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報告存在於細胞核內的PTEN蛋白通過與mRNA剪接體相互作用,調控前體mRNA(pre-mRNA)的可變剪接,進而幹預高爾基體的伸展和分泌,發揮其腫瘤抑制作用。PTEN是最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之一。
  • 項目文章|Sci Adv: RALF1-FERONIA 複合物調控擬南芥可變剪接
    文章中轉錄組測序及可變剪接分析由歐易生物完成。研究背景真核生物基因的可變剪接(AS),豐富了基因的編碼能力和轉錄調控潛能。植物針對體外信號做出響應,以動態調控基因的可變剪接。擬南芥受體蛋白激酶 FERONIA 可以響應其配體 RALF1 小肽信號,調控植物的生長、脅迫響應,影響作物的糧食產量和品質,但 FERONIA 如何響應 RALF1 信號以調控如此多樣的細胞內活動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從基因可變剪接的角度進行了探究。
  • 系統繪製環形RNA可變反向剪接和可變剪接圖譜
    該研究系統繪製了環形RNA可變反向剪接和可變剪接圖譜,揭示了環形RNA可以通過可變反向剪接和可變剪接機制產生新的外顯子剪接,深入的機制研究表明環形RNA的可變反向剪接受到其上下遊內含子互補配對序列的競爭配對調控。
  • 調控玉米性狀 可變剪接「火」起來
    視覺中國  最近,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玉米改良中心田豐教授團隊與楊小紅教授團隊合作研究,以368份玉米自交系未成熟籽粒為實驗材料,定位玉米種全基因組水平QTL(數量性狀位點),全面解析了其可變剪接的調控機制,並為研究表型變異提供了重要線索
  • 多聚嘧啶串結合蛋白研究進展
    來自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採用CLIP-seq技術,在基因組水平認識了可變剪接調控蛋白PTB(多聚嘧啶串結合蛋白)結合靶標pre-mRNA
  • 這篇3分文章教你做可變剪接的新思路
    RNA可變剪接(AS)失調的產物被認為是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在疾病中具有關鍵作用。AS事件很大程度上受到RNA結合蛋白(RBPs)的調控,而RBP的調控作用受到特定細胞刺激下調節劑(如信號蛋白,miRNA,lncRNA等分子)的影響。作者希望揭示調節劑、RBPs與AS之間的關係。
  • 如何研究RNA結合蛋白?
    ,大部分的RNA是與蛋白結合形成RNA-蛋白複合物,RBPs對於RNA的合成、選擇性剪接、修飾、轉運和翻譯等生命活動的調控都具有關鍵作用,所以研究RNA和蛋白的相互作用是探索RNA功能的關鍵。                             Sm蛋白是一個高度保守的RBPs家族,在真核生物中,Sm蛋白結合RNAs形成小核糖核蛋白(RNP)複合物,在基因調控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所以全面了解Sm RNPs的RNA組分對理解其功能至關重要。
  • Nature子刊:趙方慶團隊提出環狀RNA定量和可變剪接體轉換識別的新...
    目前研究表明,大部分環狀RNA來源於蛋白編碼基因的外顯子區域。在pre-mRNA剪接的過程中,除典型的內含子剪接事件外,還可能會發生5』端到3』端的反向剪接事件,從而形成環狀RNA。因此,剪接產物中環狀RNA所佔比例是環狀RNA分析的重要指標之一,具有高成環比例的環狀RNA分子,可能具有更加重要的生物學功能。
  • 【學術前沿】 沈曉驊團隊發現U1 snRNP調控非編碼RNA結合染色質的...
    上世紀80年代初,Joan Steitz通過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液抗體分離提取 U1、U2、U4、U5和U6小核糖核蛋白粒子(又稱為 snRNP),揭示了它們參與RNA剪接的經典功能【4,5】。近年來施一公團隊系統報導了真核生物剪切體的原子結構和生化功能。然而,一直讓人困惑的是,細胞內U1 snRNP的數量為什麼比其它剪接相關snRNP高 2-5倍【6】。
  • 重磅 | 復旦大學揭示肺癌的治療新靶標
    責編 | 十一月 RNA剪接異常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被認為是腫瘤的一個新標誌性分子特徵及治療靶點。RNA結合基序蛋白10(RBM10)編碼一個參與剪接調控的RNA結合蛋白,在多種腫瘤中高頻率突變,其中在肺腺癌病人中的突變率高達5-20%。然而,RBM10及其調控的剪接事件在肺腺癌中功能、機制及臨床意義尚不明確。
  • Nature:針對RNA轉錄和剪接的新觀點!磷酸化調節著RNA聚合酶II對不...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凝聚物在剪接中發揮作用,其中剪接是確保遺傳密碼準備轉化為蛋白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他們還揭示了一個細胞機器的關鍵部分如何在不同的凝聚物之間移動。
  • 研究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RNA上較為常見的一類轉錄後表觀修飾,其建立、擦除和識別分別受到m6A甲基轉移酶(writer)、去甲基化酶(eraser)以及結合蛋白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
  • 丁一倞團隊首次揭示體內RNA二級結構對調控前體mRNA加工的作用
    在真核生物中,前體mRNA (pre-mRNA)被轉錄後要經過剪接(splicing)和多聚腺苷酸化(polyadenylation)才能形成具有正常功能的成熟mRNA。剪接位點和多聚腺苷酸化位點的精確識別,是前體mRNA加工的關鍵。但這些位點的序列保守性不足以將其和其他序列精確區分開,人們對剪接位點和多聚腺苷酸化位點的精確識別機制認識尚不深入【2】。
  • 中科院趙方慶團隊發表環形RNA定量和剪接體轉換識別的新方法
    目前研究表明,大部分環形RNA來源於蛋白編碼基因的外顯子區域。在pre-mRNA剪接的過程中,除典型的內含子剪接事件外,還可能會發生5』端到3』端的反向剪接事件,從而形成環形RNA。因此,剪接產物中環形RNA所佔比例是環形RNA分析的重要指標之一,具有高成環比例的環形RNA分子,可能具有更加重要的生物學功能。
  • 山東農大王秀玲課題組揭示了ABA調控植物開花的新途徑,並揭示pre-mRNA剪接調控植物胚發育新機制
    AtBUD13通過影響基因的剪接調控胚的早期發育以及剪接輔助因子AtU2AF65b通過調節FLC和ABI5的剪接參與ABA調控的開花過程。    在真核生物中,Pre-mRNA的剪接過程主要由剪接複合體完成。剪接複合體是一個龐大的核糖核蛋白複合體,主要是由U1、U2、U4、U5、U6五個核心SnRNP以及大量的非SnRNP蛋白組成。
  • 動物所等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RNA上較為常見的一類轉錄後表觀修飾,其建立、擦除和識別分別受到m6A甲基轉移酶(writer)、去甲基化酶(eraser)以及結合蛋白(reader)的動態調控。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