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文章|Sci Adv: RALF1-FERONIA 複合物調控擬南芥可變剪接

2021-01-10 歐易生物

前言

2020 年 5 月 20 日,湖南大學於峰教授和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親錄教授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 Science Advances雜誌(IF: 12.804)在線發表了題為「RALF1-FERONIA complex affects splicing dynamics to modulate stress responses and growth in plants 」的研究論文,深入探究了擬南芥響應細胞外信號進而調控 mRNA 可變剪接的機制。文章中轉錄組測序及可變剪接分析由歐易生物完成。

研究背景

真核生物基因的可變剪接(AS),豐富了基因的編碼能力和轉錄調控潛能。植物針對體外信號做出響應,以動態調控基因的可變剪接。擬南芥受體蛋白激酶 FERONIA 可以響應其配體 RALF1 小肽信號,調控植物的生長、脅迫響應,影響作物的糧食產量和品質,但 FERONIA 如何響應 RALF1 信號以調控如此多樣的細胞內活動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從基因可變剪接的角度進行了探究。

研究內容

本研究在擬南芥中通過轉錄組測序進行可變剪接分析,結果表明細胞外信號 RALF1 可以通過其受體 FER 與 GRP7 蛋白互作並調控 GRP7 磷酸化,進而促進 GRP7 蛋白在細胞核內積累。FER 依賴的 GRP7 磷酸化促進了其與 mRNA 的結合能力、與剪接複合體成員 U1 的結合,最終動態調控 mRNA 的可變剪接。GRP7 自身的可變剪接,通過 NMD 機制負反饋調控 RALF1-FER-GRP7,精細調控對脅迫的響應與細胞生長。RALF1-FER-GRP7 為植物響應外部刺激引起的 mRNA 剪接調控機制提供了一個範式。

研究結果

1. RALF1 調控擬南芥根中基因的可變剪接

利用 RALF1 處理擬南芥 Col-0 的根,進行轉錄組測序。結果顯示,與空白處理對照相比,RALF1 處理後對根中 mRNA 表達量的影響較小,但顯著影響了 mRNA 的可變剪接(AS)。共檢測到 3401 個顯著差異的 AS 事件(左上圖),GO 分析表明發生 AS 改變的基因主要參與 DNA 修復、胺基酸合成、脅迫響應、根細胞分化等過程(左下圖)。隨機選擇其中 20 個 AS,,其中 16 個可以利用 semi-PCR 得以驗證(右圖)。

接下來,為了證明 RALF1 是否通過剪接複合體影響了 AS,分別在剪接複合體突變的 sr45-1 和 lsm8-1、以及 RALF1 受體突變的 fer-4 中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這些突變體中 RALF1 導致的根生長抑制現象均出現一定程度的緩解(下圖)。同時實驗證實 RALF23 可以起到與 RALF1 類似的根生長抑制作用。

2. FER 與 GRP7 蛋白相互作用

在 RALF1 受體突變體 fer-4 中,對上述受到 RALF1 調控的 AS 進行檢測,均顯示 AS 的改變不顯著,這表明 RALF1 通過其受體 FER 調控可變剪接。酵母雙雜交篩選、GST pull-down 和 BiFC 實驗表明,FER 可以與 GRP7 蛋白直接相互作用(下圖)。

3. RALF1 通過 FER 調控 GRP7 的磷酸化水平

利用 ABA 誘導的體外磷酸化系統檢測顯示,FER 可以介導 GRP7 的 6 個胺基酸殘基發生磷酸化。GRP7 的磷酸化水平隨 RALF1 處理而升高,但在 fer-4 突變體中 GRP7 磷酸化不受 RALF1 影響(下圖 B)。同時利用 label-free 檢測顯示 RALF1 在體內主要影響了 GRP7 Ser132 和 Ser139 位點的磷酸化(下圖 C-D)。

4. RALF1-FER 通過 GRP7 調控可變剪接

為了研究 GRP7 是否參與了 RALF1 介導的 AS 改變,對 Col-0、fer-4 以及 grp7-1 8i 進行了轉錄組測序,其中 grp7-1 8i 是一個帶有 GRP8 RNAi 載體的 grp7-1 T-DNA 插入突變體。與 Col-0 對照相比,fer-4 中共篩選到 3509 個顯著的 AS 事件,grp7-1 8i 中共篩選到 3822 個顯著的 AS 事件,有 1164 個 AS 事件同時存在於兩組差異結果中,並且兩組比較間大部分 AS 差異的趨勢相同(下圖)。GO 富集分析顯示兩組共同差異的 AS 主要參與脅迫響應和發育。12 個 AS 中的 11 個可以通過 semi-PCR 得以驗證。

同時分析顯示,FER、GRP7 突變體中與 RALF1 處理所引起的 Col-0 中 AS 高度一致,表明 RALF1 所引起的 AS 改變部分通過 FER 和 GRP7 來實現。

5. RALF1-FER 通過 FER 介導的 GRP7 磷酸化調控可變剪接

RALF1 處理會抑制植物的根長,而在 fer-4 和 grp7-1 8i 突變體中,對 RALF1 引起的根長抑制變得不敏感。grp7-1 8i 中過表達 GRP7 後能夠恢復根長對 RALF1 的響應。在 grp7-1 8i 突變體背景下過表達磷酸化失活突變的 GRP7mut6A,不能夠恢復根長對 RALF1 的響應;而在 grp7-1 8i 突變體中過表達磷酸化激活的 GRP7mut6A ,根長相比對照而言對 RALF1 更為敏感(圖 D),這表明 FER 介導的 GRP7 磷酸化在 RALF1 響應中至為關鍵,活性氧反應(圖 E)同時驗證了上述結論(圖 F)。ABA 處理(圖 G)也表明,GRP7 和 FER 參與調控植物的脅迫響應,而這一過程同樣依賴於 GRP7 的磷酸化。

亞細胞定位顯示,RALF1 處理會導致 Col-0 中 GRP7 在細胞核積累(圖 A-B),而 RALF1 處理的 fer-4 突變體中 GRP7 在細胞核積累不顯著。同樣,無論是否經 RALF1 處理,磷酸化位點失活突變的 GRP7mut6A 擬南芥中 GRP7 也較少分布於細胞核中。這表明 RALF1-FER 途徑促進了 GRP7 在細胞核中的積累,並且這一過程部分依賴於 FER 介導的磷酸化。酵母雙雜交與 BiFC 實驗表明,GRP7 可以在細胞核中與剪接複合體的成員 U1 互作(圖 C-D)。

EMSA 實驗檢測表明,GRP7 可以結合到 PUB9、ABF1、LRK10L1.1 mRNA,這些基因都是 ABA 相關基因並且都具有 GRP7 結合 motif。磷酸化的 GRP7 與 mRNA 的結合能力更強(上圖 F)。RIP 實驗也證實,GRP7 在體內也具有與 mRNA 結合能力,但在 fer-4 突變體中結合能力較弱,RALF1 處理可以增強 GRP7 與 mRNA 的結合(上圖 G)。以上結果說明 RALF1 通過促進 FER 介導的 GRP7 磷酸化介導了 GRP7 與 mRNA 的結合能力。

6. RALF1-FER-GRP7 調控的可變剪接的作用

為了研究 RALF1-FER-GRP7 介導的可變剪接的作用,選擇 ABA 信號途徑中的轉錄因子 ABF1 為研究目標。前述轉錄組測序數據顯示 ABF1 有兩個轉錄本,其中 ABF1.1 編碼 392 個胺基酸,ABF1.2 編碼 403 個胺基酸。在 fer-4 和 grp7-1 8i 突變體中,ABF1.1 表達量上升,而ABF1.2 表達量下降,說明 FER 和 GRP7 影響了 ABF 的可變剪接。與對照相比,在 wt 中過表達 ABF1.2 會使擬南芥呈現 ABA 抗性,而過表達 ABF1.1 會使擬南芥對 ABA 更為敏感(圖 C-D)。說明 RALF1-FER-GRP7 調控的可變剪接影響對 ABA 的應答。

7. GRP7 AS 轉錄本表達水平受到 NMD 機制調控

無義介導的 mRNA 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 NMD)作為真核生物體內的重要調控機制,可以介導可變剪接產生的錯義轉錄本降解。GRP7 也可以通過 NMD 機制進行調控。GRP7 有一個保留了部分內含子的可變轉錄本 as_GRP7,會導致 GRP7 翻譯的提前終止,無法產生有功能的蛋白,最終被 NMD 機制降解。Semi-PCR 顯示,相比對照,as_GRP7 在過表達突變型 GRP7mut6D 和野生型 GRP7 中表達水平升高,而在過表達 GRP7mut6A 突變型中表達水平降低,表明 GRP7 的過磷酸化會觸發 as_GRP7 產生,而 as_GRP7 有可能會對 GRP7 的蛋白產生負反饋調控。ABA 處理後,GRP7 蛋白水平會顯著降低,究其原因發現 ABA 處理後雖然 GRP7 RNA 水平總體上升(圖 B),但是 as_GRP7 上升顯著,導致 mRNA 降解,引起了蛋白水平的下降(圖 C)。由此可以推斷 ABA 同樣可以通過 NMD 機制動態調控了 GRP7 的表達水平。

研究結論

基於以上結果,本研究提出了擬南芥響應細胞外信號調控 mRNA剪接的作用機制:細胞外信號 RALF1 通過其受體 FER,與 GRP7 結合併介導其磷酸化,磷酸化的 GRP7 在細胞核內積累並與可變剪接複合體結合調控了 mRNA 的可變剪接。而 GRP7 自身也由於發生可變剪接受到 NMD 機制的調控以維持動態平衡,精細調控植物對脅迫的響應。

· 作者簡介

林親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食品學院院長,二級教授,樹人學者特聘教授;稻穀及副產物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中組部萬人計劃人才,國家重點領域「大米深加工與綜合利用」創新團隊首席專家,課題組近年來聯合湖南大學圍繞水稻逆境及品質調控研究發表論文多篇。

於峰,湖南大學生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青年長江學者。課題組長期圍繞植物環境適宜性機制開展深入研究,該課題組近兩年來相繼在 PLOS Biology(點擊連結查看詳情)、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 等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汪龍,湖南大學首屆傑出博士後,博士畢業於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導師:林親錄),2018年7月進入湖南大學生物學院開展博士後訓練(合作導師:於峰)。以第一作者/並列第一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發表論文7篇,授權專利4項。主持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項目1項。

參考文獻

Wang L, Yang T, Wang B, et al. RALF1-FERONIA complex affects splicing dynamics to modulate stress responses and growth in plants. Sci Adv 2020; 6(21): eaaz1622.

猜你想看

4月 | 34 篇合作文章為你揭秘發文思路項目文章 | 乳果糖通過腸道菌群緩解鹽敏感型高血壓的機制項目文章 | Molecular Cancer:circCCDC9 通過 ceRNA 機制抑制胃癌進展項目文章 | 歐易客戶發現RALF1信號轉導中EBP1負向調控作用的分子機制

END

鄭小辮兒 撰文

本文系歐易生物原創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註明本文轉自歐易生物

相關焦點

  • 調控玉米性狀 可變剪接「火」起來
    調控玉米性狀 可變剪接「火」起來  成熟mRNA分子可翻譯表達各種不同的蛋白質,因此,可變剪接自上世紀被提出以來,就被認為是豐富蛋白質組多樣性的主要機制。近幾年,隨著科學家們通過實驗發現可變剪接在細胞內還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以及高通量測序技術及生物信息學的飛速發展,可變剪接的相關研究又「火熱」起來,這些研究分別從不同環境下比對單個基因和個別品種可變剪接變化的角度展開。
  • 上海生科院發現RNA可變剪接的時序性調控機制
    該工作首次發現了RNA可變剪接的時序性調控,闡述了細胞周期中RNA剪接的周期性波動對細胞分裂增殖的調節作用。在機理上進一步揭示SR蛋白激酶CLK1在這些周期性可變剪接中的作用機制。  選擇性剪接對於蛋白表達的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超過90%的人類基因可以通過可變剪接產生不同功能的蛋白亞型。
  • .| 惠靜毅團隊揭示RNA結合蛋白QKI調控肺癌關鍵可變剪接事件
    「細胞骨架基因ADD3可變剪接」的機制與功能。RNA結合蛋白是一類調控基因表達幾乎各個步驟的重要蛋白。為了尋找肺癌相關的重要可變剪接事件,惠靜毅團隊在之前的工作中,篩選到QKI蛋白是非小細胞肺癌中最頻繁且顯著下調的一個RNA結合蛋白,並且揭示了QKI下調後通過調控NUMB基因可變剪接從而異常激活了Notch信號通路(Zong et al., 2014)。
  • 系統繪製環形RNA可變反向剪接和可變剪接圖譜
    該研究系統繪製了環形RNA可變反向剪接和可變剪接圖譜,揭示了環形RNA可以通過可變反向剪接和可變剪接機制產生新的外顯子剪接,深入的機制研究表明環形RNA的可變反向剪接受到其上下遊內含子互補配對序列的競爭配對調控。
  • 這篇3分文章教你做可變剪接的新思路
    ,以MISO軟體計算可變剪接事件的包含率,進一步通過構建調節劑-RBP-AS三元組,分析調節劑對RBPs的AS調控功能的影響。RNA可變剪接(AS)失調的產物被認為是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在疾病中具有關鍵作用。AS事件很大程度上受到RNA結合蛋白(RBPs)的調控,而RBP的調控作用受到特定細胞刺激下調節劑(如信號蛋白,miRNA,lncRNA等分子)的影響。作者希望揭示調節劑、RBPs與AS之間的關係。
  • 【科研】轉錄組--可變剪接
    選擇性剪接能夠將真核細胞中僅有的20,000個基因轉化成為大約95,000個獨特蛋白質,即能將同一基因中的外顯子以不同的組合方式來表現,使一個基因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中能夠製造出不同的蛋白質(基因表達調控),可增加生理狀況下系統的複雜性或適應性。其實可變剪接是一種常規的生物學過程,90-95%的人類多外顯子都可以通過可變剪接產生多個轉錄本,這便是產生更多樣化的蛋白質組的原因。
  • 科學家系統總結了癌症中RNA剪接異常及幹預策略
    RNA剪接是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剪接調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剪接異常是導致人類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剪接異常在腫瘤中廣泛存在,並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已成為腫瘤生物學新興研究熱點,被認為是癌症治療的一類潛在新靶標。
  • 山東農大王秀玲課題組揭示了ABA調控植物開花的新途徑,並揭示pre-mRNA剪接調控植物胚發育新機制
    embryo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和「AtU2AF65b functions in ABA-mediated flowering via regulating the pre-mRNA splicing of ABI5 and FLC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剪接因子AtBUD13通過影響基因的剪接調控胚的早期發育以及剪接輔助因子
  • 水生植物蓮的miRNA與可變剪切調控研究中獲進展
    可變剪切是一種重要的轉錄後調控機制,能使同一個基因產生多個具有結構差異的轉錄本,而這些轉錄本很多在蛋白結構以及分子功能上也產生差異。由於這些結構序列上的差異,導致同一個miRNA靶標基因產生的部分轉錄本不具有miRNA靶標位點,從而「逃脫」相應miRNA的調控。這些同一基因轉錄的不受miRNA調控的轉錄本及受到miRNA調控的轉錄本在不同發育時期與組織中的表達模式尚不清楚。
  • 研究人員發表植物記憶冬天的春化開花機制綜述文章
    近日,該團隊受邀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Plants上發表特邀綜述文章「Remembering winter through vernalization」(《記憶冬天的春化機制》)。文中從研究組自身工作出發,探討了多個物種中春化的起源進化模式,概述了當前擬南芥以及溫帶禾本科植物(小麥、大麥以及短柄草)中春化的分子遺傳調控網絡、表觀遺傳修飾與核心蛋白修飾介導的春化作用記憶機制,重點討論了關鍵蛋白的磷酸化和糖基化修飾互作以及主效基因VRN1的表觀修飾參與春化感知記憶的分子機制。
  • TPJ︱復旦大學董愛武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研究揭示組蛋白甲基化閱讀器及組蛋白伴侶在調控擬南芥開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MRG2 and the histone chaperones NRP1/NRP2 associate in fine-tuning Arabidopsis flowering time 的研究論文,文章揭示了組蛋白甲基化閱讀器MRG1/MRG2和組蛋白伴侶NRP1/2在精細調節擬南芥開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研究發現RNA剪接基因編輯的新方法
    證明可以利用TAM (Targeted-AID induced mutagenesis)基因編輯,靶向DNA上的RNA剪接順式元件,高效調控RNA剪接,用於研究RNA可變剪接的功能,以及用於人類遺傳疾病的治療。  真核細胞中,RNA剪接是基因表達的重要環節。據估計,超過75%的人類基因具有一種以上的mRNA剪接方式(可變剪接),其中大部分可以翻譯為功能性蛋白質。
  • 轉錄中介體複合物調控茉莉酸信號途徑
    轉錄中介體 (Mediator)是由多個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物。
  • 施一公團隊首次捕獲真核細胞剪接體三維結構
    21日,施一公團隊在《科學》(Science)同時在線發表了兩篇研究長文,《3.6埃的酵母剪接體結構》和《前體信使RNA剪接的結構基礎》。第一篇文章介紹了通過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技術(冷凍電鏡)解析的酵母剪接體近原子解析度的三維結構,第二篇文章在此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詳細分析,闡述了剪接體對前體信使RNA執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機理。
  • 隱藏在擬南芥花粉管中的「佛祖的金字壓貼」
    2017年12月22日,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發表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瞿禮嘉教授實驗室和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題為「Arabidopsis pollen tube integrity and sperm release are regulated by RALF-mediated signaling」的研究文章,該文首次首次找到了擬南芥有性生殖過程中參與控制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的信號分子及其受體複合體
  • 施一公研究組發文報導釀酒酵母剪接體處於完成RNA剪接後構象的高...
    RNA剪接普遍存在於真核生物中,隨著物種的進化,含有內含子的基因數量增加,發生RNA剪接的頻率也相應增高,使得一個基因編碼多個蛋白質成為可能,極大的豐富了蛋白質組的多樣性,也是真核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RNA 剪接是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環節之一,負責執行這一過程的是細胞核內一個巨大且高度動態變化的分子機器——剪接體(spliceosome)。
  • Nature Plants|多組學數據系統分析擬南芥茉莉酸信號通路
    MYC2和MYC3靶向調控大量JA響應相關基因MYC2作為主調控轉錄因子,協同MYC3和MYC4等次級調控轉錄因子參與JA響應基因的激活表達。作者採用myc2擬南芥突變體作為對比,對生長了3天的幼苗進行不同時間點的JA處理,綜合轉錄組、蛋白質組、磷酸化修飾組和組蛋白修飾的多組學分析策略來揭示擬南芥JA響應的複雜網絡。
  • 施一公等報導釀酒酵母剪接體處於完成RNA剪接後構象的高解析度電鏡...
    這篇題為《釀酒酵母「催化後剪接體」的結構》(Structure of the Post-catalytic Spliceosome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論文報導了釀酒酵母剪接體呈現RNA剪接反應完成後狀態(定義為「P複合物」)、整體解析度為3.6埃的三維結構,首次展示了pre-mRNA中3』剪接位點的識別狀態,該結構為回答RNA剪接反應過程中pre-mRNA
  • 中科院植物所發表植物春化開花機制綜述文章—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種康率領的團隊受邀在日前在線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植物》上發表了綜述文章「記憶冬天的春化機制」,囊括了最新的春化作用調控和感知機制
  • 一作解讀 | 北大學者Science發文揭秘擬南芥花粉管細胞完整性與精細胞釋放「封印」
    圖一:擬南芥有性生殖過程1。近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瞿禮嘉課題組Science發表文章,首次解密擬南芥有性生殖過程中的上述信號交流過程。圖二:bups1, bups1 bups2, ralf4 ralf19突變體花粉體外萌發後發生爆炸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