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10秒鐘就能超高速燒結?美國最新發明來了

2021-01-15 陶城報

最近,美國大學研發出了2項陶瓷燒結工藝,引起了學界的重視。

其中,冷燒工藝可以讓陶瓷可以在200°C以下製成,而不需要1400-3000°C高溫,而且燒結時間只需幾分鐘。

另一項超高速高溫燒結方法,燒結溫度高達3000℃,瓷磚燒結總時間不到10秒,比傳統的燒結爐方法快1000倍以上。

200℃冷燒工藝,成本僅為傳統燒結工藝1/7

陶城君曾報導過,美國研發出一種叫做冷燒工藝(Cold Sintering Process)的新技術,最高只需200℃就能製成陶瓷,並且最短在15分鐘之內就能完成燒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陶瓷製造成本。

最近,該項研究有了進一步的研究成果。英國華威大學研究團隊將冷燒工藝與其他一系列陶瓷燒結技術進行對比,全面分析了冷燒技術所帶來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燒結在陶瓷製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但這個環節耗能高,而且碳排放量大。而冷燒工藝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緻密陶瓷可以在200°C以下,而非1400-3000°C的溫度範圍內,並只需幾分鐘,而非幾個小時內完成燒成這一環節。

據介紹,冷燒工藝結合使用了熱量、壓力和水,可顯著減少能源消耗,遠低於傳統燒結法、雷射燒結法、液相燒結法和快速燒結法等其他燒結工藝。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教授首席研究員Ian Reaney解釋道:「冷燒工藝是一種顛覆性的新工藝,在這個工藝中,可以在低溫下用水作為離子的傳輸介質來使陶瓷緻密化。將溼陶瓷在約200MPa的壓力下壓入模具中,然後水分蒸發,水離子重結晶,使陶瓷緻密化。」他指出,在該過程中會施加單軸壓力,整個過程大約需要10-20分鐘,具體時長取決於壓制材料的類型。

他們正努力將冷燒工藝從實驗室帶到工業領域。但是,由於冷燒工藝的實驗室規模較小,在實驗室有限的條件下一次通常只能生產5克陶瓷,這意味著陶瓷製造商還會繼續選擇原來的高溫燒結工藝。研究小組認為,目前陶瓷製造商還沒有完全了解使用冷燒工藝可能帶來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尤其是它的啟動成本遠低於其他工藝。

研究發現,在這三個案例中,冷燒工藝具有較低資金成本獲得最佳投資回報的優勢,同時能節省大量能源,減少碳排放,是最為經濟的燒結方式。

以鈦酸鋇陶瓷的燒結技術為例,每節省一噸碳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冷燒工藝是最低的——冷燒工藝需要10.63英鎊,傳統燒結工藝需要76.95 英鎊,微波燒結法需要132.59英鎊,液相燒結法需要142.81 英鎊,熱壓燒結法需要322.12 英鎊,快速燒結法需要340.55英鎊,放電等離子體燒結法則需要2273.84英鎊。

10秒快燒工藝,比傳統燒結快1000倍

最近,美國馬裡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胡良兵、莫一非,以及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鄭小雨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駱建,合作重新改造成一種創新的陶瓷材料製造方法,這種陶瓷材料在固態電池、燃料電池、3D列印技術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相關論文發表在《Science》上,還被選為封面論文,登上《Science》網站滾動頭條新聞。

在製造電池固態電解質過程中,採用傳統的燒結工藝耗時漫長,需要給爐子加熱數小時,之後燒制數小時,才能完成陶瓷材料的燒結。儘管開發出了微波輔助燒結、放電等離子燒結、快速燒結等代替工藝,但受限於材料特殊或者價格昂貴。

該聯合研究團隊開發了超高速高溫燒結新方法,它具有加熱速度快、冷卻速度快、溫度分布均勻、燒結溫度高達3000攝氏度等優點。綜合起來,這些工藝所需的總處理時間不到10秒,比傳統的燒結爐方法快1000倍以上。

據胡良兵介紹,通過這項發明,首先將陶瓷前驅體粉末壓坯,之後夾在兩根碳條之間,通過碳條的輻射和傳導來迅速加熱陶瓷前驅體,創造了一個持續的高溫環境,迫使陶瓷粉末快速凝固。該工藝產生的溫度足夠高,基本上可以燒結任何陶瓷材料。這一專利工藝可以擴展到陶瓷以外的其他膜。

目前該技術由HighT-Tech LLC進行商業化。莫一非表示,這種新方法還解決了計算和人工智慧材料發現中的關鍵瓶頸問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了材料發現的新範式。

鄭小雨表示,熱解時間從幾十小時縮短到幾秒,在快速燒結後,還保留了精細的3D列印結構。

相關焦點

  • 陶瓷10秒鐘就能超高速燒結?美國最新發明來了
    最近,美國大學研發出了2項陶瓷燒結工藝,引起了學界的重視。其中,冷燒工藝可以讓陶瓷可以在200°C以下製成,而不需要1400-3000°C高溫,而且燒結時間只需幾分鐘。200℃冷燒工藝,成本僅為傳統燒結工藝1/7‍陶城君曾報導過,美國研發出一種叫做冷燒工藝(Cold Sintering Process)的新技術,最高只需200℃就能製成陶瓷,並且最短在15分鐘之內就能完成燒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陶瓷製造成本。
  • 華人科學家登上Science封面:一分鐘完成燒結陶瓷
    《Science》May 1 封面圖(來源:官方)鈦媒體5月1日消息,美國馬蘭學帕克分校的科研團隊聯合美國加州學發布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利用在惰性氣氛中輻射加熱,採用大數據計算方式,開發了一種超快高溫燒結(UHS)工藝方法,10秒合成,最多需要1分鐘時間加熱,就可輕鬆完成燒結陶瓷過程
  • 清華大學楊金龍教授課題組合作發明燒結不收縮高強度泡沫陶瓷
    陶瓷材料在燒結過程中存在自發收縮,特別是高氣孔率泡沫陶瓷,其燒結收縮率高達40~80vol%。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楊金龍教授課題組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安德烈教授(Prof.André Studart,ETH Zürich)課題組共同發明了一種通過金屬顆粒自組裝製備超穩定的泡沫漿料,首次基於金屬顆粒的柯肯達爾效應製備了燒結無收縮且性能優異的
  • 胡良兵等團隊開發了陶瓷快速燒結技術
    2020年5月1日,美國馬裡蘭大學胡良兵團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A general method to synthesize and sinter bulk ceramics in second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為了提高陶瓷組分的篩選效率,從陶瓷的燒制工藝入手,作者創造性地開發了全新的陶瓷快速燒結技術
  • 與傳統燒結方法相比,氮化矽陶瓷微波燒結的優勢在哪?
    可用於製造航空航天用部件、軸承、高速切削刀具等。氮化矽陶瓷的傳統燒結工藝有反應燒結、熱壓燒結、常壓燒結和氣壓燒結,近年來,出現了微波燒結等新型燒結方法。利用微波能對被燒材料進行整體加熱是其最大特點,由於是整體加熱,材料受熱均勻、溫度梯度小,這樣燒成的材料性質均勻,晶粒細小,緻密性好。另外,微波燒結還有升溫速度快、高效節能等特點,可以實現傳統燒結方法無法實現的結構和性能。
  • 生產批量級3D列印技術「高速面燒結」來了
    SLA的列印過程是,使用單束雷射來回掃描照射固化樹脂材料;而DLP是一次性照射整個截面,實現高速3D列印。SLS技術是使用單個CO2雷射來回燒結材料;而LaserProFusion技術是一次性燒結整個截面,實現高速3D列印。
  • 鋯鈦酸鉛(PZT)壓電陶瓷燒結有門道!
    固相燒結是製備PZT陶瓷的傳統方法,由於其操作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是已實現工業化生產PZT的主要方法。但它又存在著嚴重不足,如需要較高的燒結溫度才能燒結(通常溫度高達1300~1400℃),而PbO在高於800℃就會揮發,這樣勢必會引起組分波動,最終影響PZT陶瓷的性能,所以要求對燒結條件和燒結氣氛的控制非常嚴格。
  • 氧化鋁陶瓷在用微波燒結的優勢
    氧化鋁陶瓷本身可以用多種方法製造,一般的緊急壓燒結法、熱壓和熱等靜壓燒結法、Sol-Gel法、CVD法等,眾所周知方法。
  • 陶瓷革命!3D列印介電陶瓷部件不用再燒結
    中國3D列印網11月18日訊,我國很早就製作陶瓷了,其中燒制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但一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通過3D列印創建介電陶瓷部件,同時避開了通常必要的燒結階段。粉末床熔合是陶瓷添加劑製造的唯一單步工藝。研究人員專注於材料擠出。
  • 【材料課堂】陶瓷3D列印選擇性雷射燒結熔融技術,到什麼程度了?
    從SLS成形技術提出到現在,以比利時魯汶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等高校為代表的研究機構已經針對陶瓷材料開展了一系列研究。目前,應用於SLS的陶瓷材料主要包括氧化鋯、氧化鋁、硼化鋯等。2.1.1氧化鋯SLS成形 氧化鋯密度大,熔點高達2700℃,耐熱性、耐蝕性優良,導熱率低,被認為是發動機上最有前途的陶瓷材料。
  • 石英玻璃是如何「蛻變」成石英陶瓷的?
    直接凝固注模成型(簡稱DCC):由蘇黎世聯邦工業學院發明,它將生物酶技術、膠態化學及陶瓷工藝學溶為一體,通過改變料漿pH值,或者增加料漿體系中離子強度從而降低粉體表面電荷來成型,它成型所需要的料漿分散機理為靜電穩定。
  • 光固化陶瓷3D印表機列印、漿料配製、坯體燒結流程全解
    光固化陶瓷3D列印技術是一種低溫3D列印成形的先進陶瓷製備方法,可以在基板上成形複雜的幾何形狀,可用於製造高性能陶瓷的複雜構件。迅實科技自主研發的陶瓷3D印表機CeraRay系列可以列印陶瓷插針、電子陶瓷器件、多孔陶瓷過濾件、陶瓷牙齒等形狀複雜、精度高的產品。該款設備使用的是DLP技術,屬於光固化3D印表機。設備現有的適配材料多樣,包括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矽、氮化鋁、氮化矽、羥基磷灰石等。
  • 一文了解無鉛壓電陶瓷
    壓電陶瓷利用其材料在機械應力作用下,來引起內部正負電荷中心相對位移而發生極化,導致材料兩端表面出現符號相反的束縛電荷即壓電效應而製作,具有敏感的特性。2.放電等離子燒結(SNS)技術①SPS技術簡介SPS是一種新型的材料燒結技術。它是一種利用通-斷直流脈衝電流直接通電燒結的加壓燒結法。通-斷式直流脈衝電流的主要作用是產生放電等離子、放電衝擊壓力、焦耳熱和電場擴散作用。
  • 高速燒結HSS可變灰度3D列印技術,更改墨水噴射量調整零件特性
    關注南極熊,知曉3D列印天下事 2019年12月,南極熊從外媒獲悉,德國3D印表機製造商voxeljet基於其高速燒結 具有可變特性的voxeljet灰度3D列印部件 HSS是一種粉末粘合3D列印技術,而所謂的「灰度3D列印」是指通過控制在不同列印區域噴射墨水的量,來製造出具有可變材料特性的零件
  • 納米陶瓷定義概念
    20世紀30年代吳仁敬等編的《中國陶瓷史》中則說陶瓷發明於神農、伏羲之時,但這是兩位傳說中的人物,到底距今多少年,很難說得準確了。關於這一問題,我們還是留給考古學家們去解決吧。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期魚藻紋盆和距今6400多年前仰韶文化時期的魚紋盆。不難看出,當時的陶器製作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一、氧化鋁陶瓷簡介  氧化鋁陶瓷(alumina ceramics)是一種以α-Al2O3為主晶相的陶瓷材料——研究最早之一、應用最廣、產量最大。  主要分為高純型:Al2O3含量>99.9%,燒結T高達1650-1900;和普通型(75-99%):75瓷、85瓷、90瓷、99瓷等。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主要分為高純型:Al2O3含量>99.9%,燒結T高達1650-1900;和普通型(75-99%):75瓷、85瓷、90瓷、99瓷等。燒結,包括燒成制度——在最低燒成溫度下獲得最佳性能的最簡短的燒成曲線(升溫、保溫、降溫)、氣氛:惰性、氧化、還原、真空、空氣;壓力;燒成方式(熱壓、熱等靜壓、微波加熱、放電等離子、自蔓燃)成型技術工藝包括,幹法、塑性、溼法、增材製造(3D列印)精密加工環節出現新技術——塑性加工工藝技術
  • 高速選擇性雷射燒結設備入選「百項重點新產品」推廣目錄
    昨日,湖南省經信委發布2014年度全省工業領域「百項重點新產品」推廣目錄,山河智能的中大型液壓混合動力節能挖掘機、華曙高科的高速選擇性雷射燒結設備等100項新產品、新工藝獲得重點推廣。  據悉,在100項重點新產品中,裝備領域33個,新材料領域19個,汽車及零部件領域12個,電子信息產業領域10個,節能環保領域10個,輕工、醫藥等領域16個。
  • 揭秘:陶瓷與生物陶瓷
    陶器的發明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經混煉,成形,煅燒而製成的各種製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細的精陶和瓷器都屬於它的範圍。主要原料是取之於自然界的矽酸鹽礦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與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業,同屬於「矽酸鹽工業」的範疇。我國已發現距今約10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殘陶片。
  • 低溫燒陶瓷,速度就是快!
    陶瓷,每個人都不陌生。古老而傳統,動輒上千度的燒結溫度,費時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