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野大豆荒地安家 野生賊小豆也在這裡瘋長

2020-11-22 中國江蘇網

賊小豆

野大豆

在邗江區友誼河岸附近一水庫旁的荒地,竟然成群生長著兩種野生的豆子,其中一種還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另外則是一種名叫賊小豆的豆子。

成群野大豆

驚現水庫旁偏僻荒地

這是一個小水庫,雜樹雜草沿水邊叢生。其間,有一處人工開挖種植桃樹的痕跡,但也荒草叢生。附近居民老洪說,這一片桃樹林都是小苗,栽下去後沒人管,慢慢就荒掉了。

荒了的桃林,卻換來了野大豆的蓬勃生長。桃林中,成群野大豆細長的藤蔓從桃樹或雜草纏繞而上,枝枝蔓蔓搭在樹頂或草叢頂。

老洪說,這片桃林比較偏僻。而正是這個比較偏僻的地點,讓野大豆有了生存的機會。

揚州大學專家高紅明等曾對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的資源進行過調查。他們發現,揚州野大豆資源分布雖然多,但棲息地碎片化嚴重,且經常受到人為幹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為幹擾越少,野大豆的生長越安全。而這也是水庫邊野大豆成群生長的原因。

眼下,野大豆多已成熟,成熟時豆莢爆裂。而豆莢在爆裂瞬間,可以將豆子彈射到較遠的地方(最遠可以達到2米),以此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秋天的荒野裡,野大豆很不起眼,不留意很容易被忽略掉。而這種不起眼的植物,正是人們現在日常生活離不開的食物——大豆的祖先。在大豆被成功馴化前,野大豆就已成為人們的食物。

眾多的「豆家族」中,大豆最為有名。五穀中的「菽」,說的就是大豆。《詩經》中有「中原有菽,庶民採之」的記述。由此可見它在「美食」中的地位,是古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而在一些人類遺址中,也發現了野大豆。

野大豆與黃豆的主要區別,除了莢果小外,野大豆是纏繞草本,與栽培大豆明顯不同。另外,野大豆的豆子也小,且顏色多樣,而大豆常見的則是黃色,因此俗稱黃豆。

除了野大豆

這裡的賊小豆也在瘋長

而在野大豆旁,還瘋狂生長著一種野生豆子,它10釐米長的莢果,比野大豆更加強勢,豆莢爆裂時,其種子傳播距離更遠。

中山植物園工程師劉興劍認為,這是一種名叫賊小豆的植物。

賊小豆,其實一點都不賊,它跟野大豆等植物一樣,為了爭奪陽光,纏繞著其他植物,蜿蜒向上,最終為自己圈得了一方生存空間,開始了肆無忌憚的生長。

老洪說,這種豆子,也是自生自滅的。其實,它跟赤豆或紅豆長得很像,只是豆子是黑色的。

【科普問答】

野大豆需要保護嗎?

作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可以說分布廣泛,數量眾多。

既然野大豆是一種分布廣泛的植物,它們還值得保護嗎?

野大豆的保護,其實是保護它生物的多樣性。人工馴化栽培的大豆,在漫長的演化中,會失去某些「野性」,而這種「野性」依然會留存在野大豆體內。也許,在未來某個時候,人們又會尋找某種「野性」,將它轉移到馴化大豆體內,而野外廣布的野大豆,將提供這種天然的「野性」。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野大豆值得保護。

賊小豆真的無用?

跟野大豆一樣,賊小豆其實分布也比較多。但由於它的豆莢跟紅豆或赤小豆有點像,因此容易誤認。不過,對於老洪這樣的種田老把式,一眼就能看出它們的不同來。這種豆子,成熟後是黑色的。「我們這裡很多荒地都有這種豆子,沒人採過。」

賊小豆真的就那麼無用嗎?老洪說,其實它過去也是常用的飼料,「過去,農村不少人家養牛羊豬,常把這種東西連藤帶葉子弄回家,扔到圈裡,讓牲口吃。」

關於賊小豆的飼料價值,近年來已有所研究。經比較研究發現,賊小豆的飼料價值與黑麥草等相比,優勢較大。記者 向家富 文/圖

【讀報詞典】

野大豆屬於漸危物種,別名烏豆、野黃豆等,屬國家第一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全株可栽作牧草、綠肥和水土保持植物,其種子及根、莖、葉均可入藥,營養價值較高。具有耐鹽鹼、抗寒、抗病等優良性狀,與大豆是近緣物種,具有優良的基因,在育種上可用來培育優良的大豆品種,是我國重要的野生種質資源,有很高的科研與保護價值。

相關焦點

  • 鄂爾多斯這裡驚現野大豆!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鄂爾多斯新聞網在烏審旗的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發現野大豆今天(8月18日),在烏審旗的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監測人員在對公園內野生植物進行例行監測時,發現了疑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經內蒙古農業大學動植物學家高潤宏教授鑑定,確認為野大豆。
  • 鄂爾多斯這裡驚現野大豆!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鄂爾多斯新聞網在烏審旗的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發現野大豆。今天(8月18日),在烏審旗的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監測人員在對公園內野生植物進行例行監測時,發現了疑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經內蒙古農業大學動植物學家高潤宏教授鑑定,確認為野大豆。此次發現的野大豆位於公園合理利用區的一個角落,分布在400平方米的溪流邊,花期已過,已結果,苞片披針形,花萼[è]鍾狀,裂片三角狀披針形。
  • 農村這種野草,被人稱為「野大豆」,殊不知竟有著補氣血的功效
    農村有許多野生植物,尤其是路邊的雜草和農田,其中許多是取之不盡的,一些農民朋友因為它們可能會影響莊稼收成的原因對其會很惱火。然而,其中一部分雜草,到了現在它們變得越來越罕見,甚至成為一種罕見的保護植物,野大豆就是其中之一。野大豆,顧名思義,是一種看起來像大豆的雜草。
  • 一種「神秘」的野生豆科植物
    圖一 賊小豆圖二 賊小豆首先,豆科豇豆屬的賊小豆/ Vigna minima(Roxb.)圖四 野大豆其次,貴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野大豆/ Glycine sojaSieb. et Zucc.,豆科大豆屬,栽培大豆的野生祖先。或有人問,既是國一,你咋還能薅一把呢?這事兒不太好解釋。國一是國一,但它並不少見,更不瀕危,據說將其塞進保護名單是原農業部的意見,主旨是保護栽培作物的野生種質資源,目的是限制出境。坦白講這給執法帶來了混亂,說來話長,按下不表。
  • 野大豆 Glycine soja
    野大豆 Glycine soja 豆科大豆屬 花期7-8月 野大豆常生於農田、荒地、河邊潮溼的地方,分布非常普遍,是大豆的近緣種,也是雜交大豆培育的基因庫。
  • 內蒙古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驚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大豆
    2020年8月18日,內蒙古薩拉烏蘇國家溼地公園監測人員在對公園內野生植物進行例行監測時,發現了疑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經內蒙古農業大學動植物學家高潤宏教授鑑定,確認為野大豆。
  • 這就是野大豆
    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物種別名:野毛豆、鹿藿、 餓馬黃、柴豆、野黃豆、山黃豆,野毛扁旦。分類地位: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薔薇目,豆科,蝶形花亞科,菜豆族,大豆屬。
  • 幾十年前還泛濫的野生植物,現在成了保護植物,它就是野大豆
    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的野生植物都不常見了,甚至變成了需要保護的珍貴植物,野大豆就是這裡面的一份子。其實野大豆叫這個名字的原因就是外觀看上去和大豆很相似。不過應該有很多的年輕人都沒見過這種植物,但是如果問一些上了年紀的村民,他們肯定會很了解這種植物。在從前的鄉下可以說很多地方都生長著這種常見的植物,而且當時野大豆就已經是一種被農民青睞的野生植物了。
  • 雨後西湖邊野蘑菇瘋長 有的含劇毒還是不吃為妙
    白毒傘(劇毒)  東方網6月17日消息:一場暴雨過後,氣溫回升,又溼又悶,西湖邊的野蘑菇瘋長。要是真有「採蘑菇的小姑娘」,估計這兩天,她要忙煞了。都說相貌越漂亮的蘑菇,毒性越大,是不是這樣?杭州都有什麼品種的野生蘑菇,這些蘑菇能摘回家吃嗎?
  • 為什麼日系藥妝特別青睞野大豆?
    日本藥妝界排名第一的豆乳美肌保溼系列護膚品,因為其含有豐富的大豆精華,多年來一直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那麼,大豆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地方,讓這個品牌在日本口碑爆棚呢?在很久從前,大豆作為一種草本植物,是用來飼養家禽的。
  • 成群野鴨在海東這裡安家……
    深冬時節,湟水河樂都段部分結冰,成群的野鴨排排「蹲坐」,成為冬日裡一道別樣的風景,吸引了許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拍照。野鴨屬鳥綱、雁形目、鴨科;其數量非常多,是多種野生鴨類的通俗名稱,有十餘個種類。廣義的野鴨還包括很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鴨能進行長途的遷徙飛行,最高的飛行速度能達到時速110公裡。雌野鴨體型較小,體長50~56釐米,體重約1千克;雛野鴨全身為黑灰色絨羽,臉、肩、背和腹有淡黃色絨羽相間,喙和腳灰色,趾爪黃色。
  • 農村一種野草叫「野大豆」,價值很珍貴,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農村一種野草叫「野大豆」,價值很珍貴,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農村的野生植物資源非常的豐富,阿寧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很像大豆的植物,這種植物就叫做「野大豆」,野大豆是一年生纏繞草本。有的地方也叫它烏豆、野黃豆等。
  • 河南桐柏被聯合國確定為野生大豆國際保護區
    中新網鄭州九月九日電 記者今日從河南省南陽桐柏縣獲悉,該縣近日已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確定為野生大豆國際保護區。野大豆(Glycine soja)是一種非常重要和稀缺的科研育種種質資源,中國是野生大豆的起源地,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野生大豆資源分布在中國境內。
  • 野生雉雞現身 20餘種野生動物安家武漢戴家湖
    近日,武漢青山區戴家湖公園工作人員首次拍攝到一隻紅色冠頭、灰色羽尾的野生雉雞。這意味著,隨著環境持續改善,到戴家湖公園安家的野生動物又添一種。「綠頭野鴨前年1隻,去年變為7隻。今年,這群綠頭野鴨又增多到四五十隻。不僅如此,它們還迎來新鄰居。」戴家湖公園工作人員金喆是名攝影愛好者,經常在戴家湖拍攝。上周末,他在園內草叢中捕捉到一隻雉雞的身影,它紅色冠頭,灰色羽尾,十分漂亮。
  • 大豆、蚯蚓糞養花,都比不上此「溶液」,半月澆一次,瘋長不止!
    但是人們養花的時候,常常聽聞使用大豆、蚯蚓糞去養花,但是人們發現這兩種東西都有它們的弊端,那就是大豆必須發酵才能用,而發酵所產生的臭味太濃了,很多人受不了。而蚯蚓糞則比較難尋找,人們在生活中,很難遇到蚯蚓糞,用來養花的話不太切合實際。
  • 來河南過冬的天鵝超萬隻 越來越多野生鳥類在我省「安家」
    但它們之所以在鄭州「落足」,應該是迷途所致,可能是看上了鄭州市區的環境,便決定在此安家。四隻天鵝,兩隻在北龍湖「安下了家」,兩隻在賈魯河「安下了家」。這兩窩天鵝,逐漸成為了市區的「網紅」,引發眾多市民的關注與呵護。為了更好地給天鵝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鄭州市愛護天鵝志願者也加入了進來。自此以後,這兩窩天鵝的生存狀況和活動軌跡牽動著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人員們的心。
  • 圖文:野大豆和粗梗水蕨重現洪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湖北日報訊圖為:洪湖溼地新發現的野大豆(左)和粗梗水蕨
  • 野鴿子在工地安家了
    這隻鴿子不僅在工地上安家,而且呼朋喚友前來定居,還孵育了下一代。」去年春季,工地上突然刮來一陣狂風,飛沙走石。項目職工趕緊蹲下身子,捂住眼睛,防止風沙吹入眼中。工人付玉林發現一隻灰色的野鴿由於被飛石打傷,落到地上,正撲騰翅膀。按照項目部有關規定,他將鴿子交給了在工地值班的鄭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