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原子知道的所有科技知識

2020-12-05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數決定原子的種類,中子數則影響原子質量,質子和中子的數目總和被稱為「質量數」,表示該原子的大致質量。因此,即使同樣是氫,也有較輕和較重的氫。事實上,所有的元素都擁有這種原子序數相同但中子數目不同的原子,即同位素。第一個發現同位素的科學家是19世紀英國的物理化學家弗雷德裡克·索迪。

  在查德威克發現中子兩年後的1934年,日本的物理學家湯川秀樹預言有一種可以讓原子核的組成分子結合在一起而不四散的力——核力。核力像黏膠一樣作用於質子與中子、質子與質子、中子與中子之間,尤其是質子與中子之間的強大吸引力,將核子組合成原子核。因此,質量大的原子核分裂時會產生巨大能量;質量小的原子核彼此融合(即聚變)時也會產生龐大能量。但要產生核聚變並非易事,一般需要超高溫、高壓等條件。核分裂就是使原子彈爆炸的原理,而核聚變的例子就是太陽。

  第三階段宏觀與微觀驚人相似

  在量子力學的連接下,微小到千萬分之一毫米的原子世界竟然和宏大到百億光年的天體世界,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其中最為經典的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

  目前認為,宇宙大爆炸大約發生在137億年前,那時的宇宙處在高溫、高密度的灼熱狀態。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推測,電子、質子、中子大約誕生於大爆炸後的十萬分之一秒以內。大約經過3分鐘後,宇宙的溫度下降至約10億攝氏度,四處飄蕩的質子和中子結合,誕生氦、鋰等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再經過大約38萬年後,宇宙溫度大約下降至3000℃,四散的原子核和電子結合,原子誕生了。

  恆星聚變能產生的原子質量最大的元素是鐵,它是由內部溫度50億攝氏度,並且具有10倍以上太陽質量的恆星聚變生成的。當製造出鐵之後,質量更大的元素的核聚變反應就不會再進行,恆星開始急速收縮,最後會發生大爆炸,即超新星爆發。

相關焦點

  • 原子,沒有最小,只有更小,甚至可以總結人類知道的所有知識
    一位20世紀的物理學家在他的著作裡寫了這麼一句話:「如果有一句話可以總結人類知道的所有知識,那這句話一定是:『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你的身體是原子,你吃的食物是原子,你代謝的廢物也是原子……  等等,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千萬分之一毫米的概念。一個原子和一個桌球的大小對比,就如同一個玻璃球和地球比較一樣。你現在吃驚了嗎?其實不光是你,科學家在知道這一切時,驚訝程度並不亞於你。  正是因為原子如此之小,人類對原子的認識前後歷經了幾千年,迄今為止可分為三個階段,而且以後還將繼續。
  • 物理學家張首晟:這幾句話可以總結人類所有知識
    我想以一個問題開始:假設世界末日到了,諾亞方舟上只能夠攜帶一對動物和一個信封,信封背面,你可以總結所有人類知識,那你們會寫下什麼?譬如中醫講「氣」,好象是非常神奇的東西,這個氣,本身也是由原子組成的。因為世界上不可能有別的物質產生。不只是地球,整個宇宙的原子,和我們這裡的原子完全是一模一樣的。我們怎麼會知道?因為每個原子會發出一些特殊的光來。譬如說我們知道太陽上有氦原子,氦原子發出光的那個性質,所謂的光譜和地球上能夠觀察到的光譜一模一樣。整個宇宙世界裡,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
  • 色譜知識總結篇
    今天做個總結目錄。方便大家閱讀。點擊對應的章節就可以閱讀相關的詳細內容。總結一色譜理論知識總結:色譜法基礎知識(0)基本理論——茨維特實驗色譜法基礎知識(1)基本理論氣相色譜常用的幾種檢測器知識總結:1.熱導檢測器(TCD);2. 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3. 電子捕獲檢測器(ECD);4. 火焰光度檢測器(FPD);5. 氮磷檢測器(NPD)也稱熱離子檢測器(TID);6.
  • 科技最新盤點,冷知識大全,你不知道的科技發展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聊,大家都知道科技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生活,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都有哪些?還有關於科技的知識,相信大家會非常非常非常的感興趣的。他現在已經在製造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投入使用,能使用的話大家是不是肯定會買一個呢?大家說一個關於命的東西,其實大家都知道,現在還有自然災害,可以殺死人,那就是地震了。那就會想要是有地震,就有人發明了一個磁懸浮屋子。這個屋子可是很厲害的是。
  • 《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節課屬於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主要講解的是元素周期表的內容;通過對鹼金屬元素和滷族元素性質的研究來探究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係,能夠知道金屬和非金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的遞變規律;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以及應用。這些內容都為以後的化學學習奠定了基礎。本節課分為三個課時,本次說課內容為第二課時,主要內容是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
  • 《原子的構成》 說課稿
    根據「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結論,結合質子、中子及電子的電性、電量和質量數據,推證「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以氯化鈉的形成為例,初步認識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表現。通過對分子、原子、離子關係的梳理,知道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相互轉化——原子更「基本」。
  • 【乾貨】原子結構(Atomic Structur)相關知識
    (Atomic Structur)的相關知識。 原子的原子序數表示原子核中的質子數(帶正電的粒子),在中性原子中,原子序數也等於電荷雲中的電子數。所有元素都是根據周期表中的電子構型分類的。 原子質量(Atomic mass) 3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該元素的6.023×1023個原子(阿伏伽德羅數NA)的質量,單位為克。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
  • 人類是如何知道原子的存在的,它是如何構築了我們的物質世界?
    原子很小,真的非常小。你可能聽說過,大千世界都是由微小的原子構成的。你或許也知道,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它們。但原子確實存在,並與每樣事物發生相互作用,構築了我們的世界。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原子晶體
    1.原子晶體所有原子以共價鍵相結合,是三維的共價鍵網狀結構。構成微粒:原子原子間作用力:共價鍵特點:硬度大,熔點高,不溶於一般的溶劑,不能導電。2.常見的原子晶體(1)某些非金屬單質,如硼、矽、鍺、金剛石等。
  • 科學的本質——實驗是檢驗知識的一個嚴格考核總結為自然規律本質
    科學方法千變萬化科學家們並不總是按部就班的只遵循著某一種方法來做研究,直覺或運氣也同樣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我們能夠大致的了解一下科學方法的基本特徵,科學方法的普遍步驟是觀察自然現象並提出問題,制定假說來解釋問題,預測結果,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說,如果假說失敗了就必須重複上述過程,直到我們找到一個有效的假,使它可以被總結為自然規律
  • 原子吸收光譜法基礎知識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知識我們做過原子吸收光譜全解,今天再為各位整理一期,願有助益!
  • C++11原子類型如何使用?答案在這裡,請查收
    以前程序運行的時候,都是單線程,順序執行,不需要考慮並發,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線程的出現也給單個進程運行的並發提供了基礎。二、內置原子類型C++11提供了原子類型,分別有內置的原子類型和模版原子類型。我們看下使用內置的原子類型來實現上面相同的功能。上面的例子中,我們使用了內置原子類型atomic_llong,不需要對共享變量進行加解鎖的操作,但是線程卻能夠對變量g_all_total正確的訪問。
  • 高考生物複習資料,高中所有重點知識總結,快收藏!
    最近,有不少同學私信我找高中生物的知識點和相關內容總結,高中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要背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而且生物知識點分布較雜不易抓住重點。所以,學姐今天給同學們分享一下清北助學團隊整理的一份《高中生物高頻知識點大全》,同學們即可拿來複習鞏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可以拿來檢驗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加強鞏固,配合課本的知識點,助力提分。同學們一定要收藏,轉發,讓更多的人知道,快學起來吧!
  • 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知識點總結
    (2)物質類別物質種類舉例所有非金屬氫化物H2O、NH3、CH4等部分非金屬單質O2、N2、P4等部分非金屬氧化物CO2、SO2、SO3等幾乎所有的酸H2SO4、HNO3、H3PO4等絕大多數有機物乙醇、乙酸、苯等
  • 原子放大會成為一個宇宙嗎,為什麼?
    有人問:原子放大之後很像宇宙,我們的宇宙會不會就是其他宇宙的一個原子?你怎麼看?我不怎麼看,因為原子根本不像宇宙,說原子像宇宙的人根本不知道宇宙為何物,也不知道原子為何物,只憑著一些直觀的原子示意圖就胡思亂想。
  • 初中化學考點總結:構成物質的微粒——原子
    1.原子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原子構成分子,分子構成物質。(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而每一個水分子又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某些物質。(例如:氧化汞就是由氧原子和汞原子直接構成的,稀有氣體也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2.原子的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核外電子帶負電。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帶正電。(其中,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稱為核電荷數。
  • 「乾貨」原子結構(Atomic Structur)相關知識
    不同材料有著不同的性能,同一材料經過不同的加工工藝後也會有不同的性能,這些都歸結於內部結構的不同,我們今天就著重講一下原子結構(Atomic Structur)的相關知識。原子序數 (Atomic numbers)2原子的原子序數表示原子核中的質子數(帶正電的粒子),在中性原子中,原子序數也等於電荷雲中的電子數。所有元素都是根據周期表中的電子構型分類的。
  • 孟勝:原子的故事——解讀原子的奧秘雲裡·悟理-第8課
    所以有了量子力學,我們完全可以用數學的方式來理解原子的性質,而且得到和實驗觀測非常一致的結論。這是當前對原子最重要的認識。 用數學的辦法來理解這些原子的性質,就會產生我們所熟知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實驗規律的總結,但是因為現在對原子的性質了解得如此透徹,我們完全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理解所有原子的性質。
  • 放大鏡發明前,科學家如何知道原子的存在?古希臘的人做法很超前
    審核:小文 引言: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如果有本質,那麼這個本質是什麼呢?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名字叫泰勒斯。早在古希臘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但是僅僅依靠當時的科學技術,他最終得出的答案是水。所以他也被人們稱為是哲學之父。
  • 人類會有一天認識到宇宙的所有嗎?當然會,但不可能是全部!
    似乎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那麼吃瓜群眾有一個問題,請問人類有一天會認識到宇宙的所有嗎?一、我們能宇宙運行所有的規律嗎?重點來了,在數學與天體物理結合的事業上,將牛頓經典力學發揮到極致的拉普拉斯在1814年提出了一個假說,如果有一個惡魔知道宇宙中每一個原子的位置和動量,請他記錄下來,那麼大神拉普拉斯先生就能計算出整個宇宙事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