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大」,華東石油技師學院的「暱稱」,地處人文薈萃的瓜洲古鎮,中國石化集團國際化經營技能人才英語培訓基地。英語培訓組的四名女教師,平均年齡35歲,靠著聰慧與韌性,僅2014年培訓英語學員500人次、 4000課時,為西南鑽井、華北五普、華東六普、華北西部等單位培養了一批國際化經營技能人才。
同事們把她們稱為英語培訓組的「四朵金花」,她們的教學模式,成就了 「瓜大」英語培訓的特色品牌。
映日荷花別樣紅
英語培訓項目組教研組長楊慧,今年31歲,是一位甜美的青島姑娘,2006年畢業於華東石油大學,2011年取得南京大學英語碩士學位。別看年輕,統領教學工作可是從容淡定。開班初期,培訓中心會對學員進行問卷調查和英語摸底考試,楊老師會同項目組,根據學員情況制訂培訓總目標,確立教學計劃。一般情況下,整個培訓分基礎、專業和衝刺三個階段,教學難點就是學員水平差別比較大,專業也不盡相同,雖然儘量兼顧,但是總難完美。每次進教室看到學員在非常認真的背誦課文,抄寫單詞,尤其是一些四十幾歲比較年長的學員一直在努力學習,她都會非常感動。和她相處過的人都誇她性格好,成天笑盈盈的,學員們也特別喜歡她。每到過節的時候總會收到以前學員的慰問與祝福。有幾次過節收到學員的越洋電話,雖然信號不是很好,但是心裡是暖暖的,非常驕傲和幸福。有的學員在國外工作的時候會遇到合同條款不太清楚的地方,會在第一時間聯繫楊教師。記得有一次廣西鑽井的一個學員,在緬甸項目上跟第三方的往來郵件中有一項關於設備的英語條款無法理解,因為問題比較重要,時間比較緊迫,學員跟楊老師在qq上討論了大半個晚上,前前後後逐項推敲條款的內容,仔細詢問了整個項目的相關內容,終於在深夜順利把這項條款通順的翻譯出來並得到領導認可,楊老師和學員都非常開心,非常有成就感。
由於工作常年不能回家,遠在山東老家的父母非常牽掛她。2013年國慶節,楊老師給父親打電話。楊爸爸剛喝過酒,接了電話劈頭蓋臉就問什麼時間回家,都多久沒回家了,絮絮叨叨說了很多,然後父親就「唔唔」地哭了。印象中硬漢形象的父親第一次在電話中落淚,讓楊老師無言以對,父女倆抓著電話都抽泣著。有的時候,工作與孝順,總有一些不得已的衝突,楊老師只能在心裡默默地為父母祝福。
梅花香自苦寒來
雖然是英語專業畢業,但是「四朵金花」中的「大姐」李野老師敏感意識到學好石油專業知識對於掌控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位有著20年英語教學經驗的「老教師」,2009年揚州大學英語碩士畢業後就一直在這個團隊工作。工作伊始,她一邊在校旁聽石油專業課,去井場學習觀摩;一邊自己出錢購買了上千元的石油專業英語教學書籍,業餘時間自學了心理學課程,在課堂上結合所學不斷的創新改進。對於2014年春節,李老師記憶猶新:由於寒假一直搞培訓,無法回東北老家過年。年三十,外面火樹銀花,自己在燈下學習鑽井知識。付出總有收穫,後來華北局五普培訓班有個二次參訓的學員,再一次聽李老師講專業英語課,驚呼:「老師,三年不見,您的專業太強大了!」集團公司第17期英語培訓班W姓學員是個零基礎學員,起初上課的時候一言不發,英語聽不懂,上課一臉茫然。在李老師的不斷鼓勵和指導下,瘋狂地愛上了英語,進步飛速,畢業回原單位後,帶著徒弟學英語。
在培訓期間,許多重要節日李老師都是同學員一同度過的:2011年中秋節的中秋大餐,師生齊動手歡樂融融;2012年聖誕節帶領學員參加全校合唱比賽,李老師選曲目、學指揮,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排練唱歌,一舉拿下全校第2名。後來培訓班結業的時候,大伙兒依依不捨,說:「老師,你指揮我們再唱一遍吧」。
桃李芬芳樂從容
韓素雲老師,「四朵金花」中性格最沉穩的一個。有11年技師學院職校生、5年成人在職英語教學經驗。
4-6個月時間內,讓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學員,很快掌握日常的生活、工作英語技能,無異於是一種挑戰,只有大量的練習才行。她總結出 「六個一個個」培訓秘訣:「一個個輔導、一個個陪練、一個個檢查、一個個過關、一個個盤練、一個個循環。」
學員有困惑,韓老師總是耐心細緻講解,直到弄懂為止。看到學員面帶笑容連聲說「謝謝」的時候,往往是韓老師最開心的時刻,比她的寶貝女兒得100分還高興。
說起11歲的女兒,韓老師滿懷內疚和不舍。自從產假結束,女兒就和丈夫在南京,周末和寒暑假她兩邊跑,一兩個月見不到女兒是常事。好在家人對她的工作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女兒上五年級了,難得一次接送,女兒都非常開心地把她介紹給同學:「這是我媽媽,她休假來陪我了!」望著女兒的笑臉,韓老師的內心非常心酸和無奈。但是遇到曾經的技校學生來培訓英語,看到他們多年後再次返校,從當年的懵懂少年成長為單位的技術骨幹,韓老師心中又頓感欣慰:「時光荏苒,桃李滿滿,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桂花成實向秋榮
年輕的陸萌老師,是「四朵金花」中最小的一個,眉清目秀,身材嬌小,26歲的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許多。可她英語教學經驗豐富,成果突出,英語8級,取得上海高級口譯證。從2011年3月工作至今,陸老師共參與了11個培訓班的英語口語和聽力教學任務。工作4年,正是陸老師談對象的4年。男朋友張勇也是英語培訓班學員,他們的結緣,完全歸功於一貼狗皮膏藥。2011年5月的一天,陸萌上課前不小心崴了腳,但還是堅持教完了當天的第一節課。有心的張勇看出了端倪。下課後不久,張勇就滿頭大汗的送來了一貼膏藥。陸萌被這突如其來的意外感動了。宿舍和教室在校園的一東一西,在下課的幾分鐘內從這個四樓穿過整個校園再往返,沒有百米衝刺的速度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之後的培訓中,陸萌一直感受到這個比自己大兩歲的學員對自己有些特別,但她一直認為在培訓中產生的緣份是不會被認可的。即使全班學員知道了他們的故事後,大喊「在一起、在一起」,陸萌也始終沒有接受張勇。在陸萌的心裡,工作與感情是有原則的。張勇始終沒有放棄,學成後一直在上海海洋局海外項目工作。不管每天的工作有多累,不論多忙,每天的網絡電話是必須的,碰到英語難題就隨時請教,幹起工作來特別帶勁。小兩口聚少離多,常常這個回來休假,那個還在培訓項目中,難得的約會常常由於陸老師的工作而「爽約」。好在張勇也是這個培訓班出來的,對於培訓班的作息和老師的付出有著深深的體會和理解,2014年秋季,他們歷經考驗,攜手走向了婚姻的殿堂,成為一方美談。(華東石油技師學院 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