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年都會出現一些高考生因為壓力過大而輕生的新聞案例,那麼這些到底是因為父母管教方面的問題還是孩子自己的心理素質問題呢?
前些日子周末帶表妹瑤瑤出去逛逛,偶然路過一家剪紙店,表妹說想試一試,就帶她去體驗了一番。因為都沒有接觸過剪紙,以為小朋友也許會玩的一塌糊塗,沒有想到,表妹倒是學的很快,不到五分鐘,一個蝴蝶的模樣逐漸顯露出來;反倒是我,剪的亂七八糟不成型。我還感慨,哇,又一次被娃娃碾壓了!
瑤瑤本來差不多做好了,老師可能想著不限制時間,這才五分鐘,不如讓小朋友多玩一會兒,再換些其他的造型試試,就又分發一些剪紙給小朋友們。可瑤瑤的蝴蝶還沒剪完,心裡便有些著急,他想把自己的蝴蝶剪得漂漂亮亮的,又想跟上老師的腳步,可小手不聽使喚了,這剪紙也好像想要和她作對一樣、越來越亂不成型,剛巧這時候老師也忙得顧不上她,去招呼其他新來的小朋友··· 瑤瑤開始不高興,鬧小情緒一撒手把剪刀和剪紙丟在桌上。
很生氣的和我說:"我不會剪!我不要做了!"我試著去安撫她,一開始我也挺有耐心的:"瑤瑤,你看你剛才一拿到剪紙就做了個很像的蝴蝶,已經很厲害了,不用做的很好也不用著急喔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我不會做!我就是不做了"瑤瑤並不聽勸。"你看姐姐剛才,剪得比較你差勁多了,我連個花朵都還沒剪一半呢,可是你的蝴蝶都快完成了。"
我試圖運用自己的失敗經歷來幫助瑤瑤建立信心,可瑤瑤非但沒有聽進去,還變本加厲的哭鬧了起來。我有些著急,擔心這是孩子"抗挫能力"太弱,想繼續引導孩子關注在"練習"、"進步比結果重要"、"堅持就會做得越來越好"上,可她還是沒被激勵、拒絕再嘗試,還提出要離開這兒、去玩其他的,我說回家,她也不同意。後來瑤瑤也許是意識到我有些生氣了,邊哭邊用求饒的語氣說:"姐姐,我一定能做好,我一定能做好的!"聽到瑤瑤這句話我咯噔了一下,瑤瑤估計是以為我因為她沒有做好剪紙才生氣,可是我確是因為擔心她會養成遇到一點壓力挫折就放棄的心理才生氣。
事後自己仔細思考了一下,長輩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這直接影響到了她以後遇事處理事情的態度方法以及抗壓能力。孩子長期在一個引導不當的環境下成長,家長總是不幫忙舒緩心理壓力,那麼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壓力而轉換不過來,所造成的慘重後果。
很多事情並不是說孩子心理脆弱,抗壓能力差,關鍵是孩子能否從負面情緒中恢復,重新面對壓力。
何為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粗略的來說就是主體對外界變化了的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該狀態是一種動態形式,有其伸縮空間,它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並在變化中達到對環境的動態調控和適應。心理彈性既存在個體先天生物特質的差異,也受到後天環境、教育與訓練的影響,也簡稱為心裡回彈力。
為什麼當今社會上還是會存在很多人因為承受不住一點壓力就導致抑鬱輕生等現象呢?
父母的思想教育孩子在每個時間段接觸的人與物和思想上的變化都是不一樣的,這些都需要父母按照孩子的變化來調整教育方式
在一個家庭中,孩子的性格生成完全取決於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特別是在思想者一方面上,父母有著很大的作用,會對後輩產生直觀的影響。
父母太操之過急有時候父母為了讓孩子成為夢想的自己,不管孩子是否心理壓力大,都還是一個勁地報補習班,這就是中國式父母有壓力的愛。父母因為想讓孩子更優秀,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壓力傳到了下一代身上,可我們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否得當,到底應該給孩子一個輕鬆活躍的成長氛圍還是有壓力成為優秀的自己。在生活中,父母應該適當的給一些壓力,這樣,孩子才能正確的成長。
父母沒有營造出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之間經常有爭吵,而且還是當著孩子面爭吵的,這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之間扮演的角色以及兩人的地位不等,也是會對孩子造成一種負面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便也是一模一樣,所以在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道路上,還需要父母營造一個積極輕鬆活躍的家庭氛圍。
孩子的心理彈性不夠,抗壓能力有待提高現在的孩子,一方面要面對沉重的學業負擔,另一方面要應付家長給報的各種補習興趣班,根本踹不過起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心裡疲憊,不懂得拒絕與選擇,也經不得打擊心理脆弱,久而久之造成心理壓力過大不懂得釋放。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有生活學習亦或者是工作上所帶來的壓力,但心理彈性差的人,不懂得調節釋放,最後選擇了一種最為愚蠢的方式解決事情。
鍛鍊心理彈性,培養抗壓能力的重要性
心理彈性是能夠使個體在壓力、危機、挫折或創傷下仍積極適應;抗壓能力強的人在以後的生活中遇事能用成熟的做法來解決,更能肩負起生活學習工作上的考驗。而抗壓能力稍弱的人,總是會在遇事後採用消極的手法來解壓。現在,處於亞健康狀態下的人太多,因此在生活中,遇到壓力我們要及時釋放。
面對這些,父母該如何鍛鍊心理彈性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呢?
父母最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但是這種抗壓不是刻意的去給他增加一些壓力,而是從他還很小的時候鼓勵孩子多與其他孩子進行比賽,並告訴他輸贏無所謂。在孩子贏得時候給予一些肯定,若是輸了則是鼓勵與安慰並且告訴他輸並沒有什麼,主要是從中學習一些知識。
教育孩子在面對事件較大時,應做好心理準備,教會孩子把壓力轉換成動力。比如中考失利或者是成績突然下滑,要讓孩子從中找緣由,而不是去批評小孩,反之應教導孩子把這次的錯誤積累起來從中找突破,把壓力轉換成動力。
培養孩子的抗壓性格;性格是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而家庭教育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性格生成,一個對待事情的態度,它對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的影響,教會孩子保持活潑樂觀的性格。當孩子失敗時,父母不能總是板著臉教育,這會加劇孩子的焦慮感以及壓力,孩子本就因為失敗而沮喪時,父母更多的應該是理解以及陪伴。
引導孩子去做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來發洩心理的壓力多給孩子打造一個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周末放假時多帶孩子出去活動活動散散心,多陪陪孩子,也可以和孩子一塊做他喜歡的事情,這樣孩子就會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親密很多,以後遇事也願意和家長交流。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