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表現主義女畫家——Paula-Becker藝術作品賞讀

2021-01-08 聞是藝術

《自畫像》(Self Portrait) 1905年 所作

藝術家名: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德語:Paula Modersohn-Becker 1876年2月8日 - 1907年11月21日)是一位德國畫家,也是早期表現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她31歲的短暫一生中,創作了許多具有突破性的作品。

《小牛》(The Calf) 1903年 所作。

《牛棚》(Cowshed)1901年 所作

《農婦畫像》(Portrait of a Peasant Woman)1898年 所作

自畫像欣賞

《自畫像》(Self-Portrait)1903年 所作。

《自畫像》(英文:Self-Portrait) 1898年 所作。

《自畫像》(Self-Portrait)1907年 所作。

《紅玫瑰自畫像》(Self Portrait with Red Rose)1905年 所作。

《綠色背景和藍色虹膜前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in Front of a Green Background with Blue Irises)尺寸41cm × 35cm,1905年 所作。德國不萊梅藝術館藏。

《自畫像》(英文:Self-Portrait)1902年 所作。

《琥珀項鍊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Amber Necklace)1905年 所作。

《帶紅花花環和項鍊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red flower wreath and necklace)1906-1907年 所作。

《自畫像》(Self-Portrait) 1906-1907年 所作。

《琥珀項鍊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Amber Necklace)1906年 所作。

《自畫像》(Self-Portrait) 1906年 所作,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藏

《項鍊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Necklace)1903年 所作。

《自畫像,拿著碗和玻璃杯》(Self-portrait, holding a bowl and a glass)1905年 所作。

《手舉畫筆自畫像》(Self portrait with brush in raised hand)1902年 所作。

《帶帽子和面紗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hat and veil) 1906-1907年 所作。

《巴黎,櫥窗前的自畫像》(Self Portrait in front of a window, Paris)1900年 所作。

人物畫欣賞

《拿叉子的農婦》(Peasant Woman with Fork)1898-1899年 所作。

《義大利女孩的頭》(Head of an Italian girl)1906年 所作。

《鸛女》(Girl with Stork)1906年 所作。

《兩個男孩在風景前》(Two boys in front of landscape)1902年 所作。

《蹲在岸邊的兩個男孩》(Two naked boys squatting on the shore)1902年 所作。

《雕塑家克拉拉·裡爾克·韋斯特霍夫的半身像》(Half-Length portrait of sculptor Clara Rilke-Westhoff)1905年 所作。

《跪著的女人和鳥》(Kneeling woman with bird)1906年 所作。

《坐在墊子上的孩子》(Child on a Cushion)1904年 所作。

《坐著的白襯衫女孩和站著的女孩》(Sitting Girl in White Shirt with Standing Girl)1906年 所作。

《母與子》(Mother and Child)1903年 所作。尺寸:69cm × 58cm,收藏:德國漢堡美術館

《母嬰》(Mother nursing child)1904年 所作。

《森林裡帶貓的女孩》(Girl in forest with cat)1905年 所作。

《帶貓的小男孩》(Young boy with cat)1905年 所作。

《山羊男孩》(Boy with Goat)尺寸:35.5cm × 23cm

《山羊女孩》(Girl with goat)1902年

風景、靜物欣賞

《沼地》(The Moor) 1900-1902年 所作。

《晴天前的蘋果樹)》(Apple tree before bright sky))1900年 所作。

《有倒影樹木的沼澤景觀》(Marsh Landscape with Reflected Trees)

《帶擺動兒童的樺樹樹幹》(Birch Trunks with Swinging Child)1903年 所作。

《伊莉莎白和母雞在蘋果樹下》(Elizabeth with Hens under an Apple Tree)1902年 所作。

《風景中的樺樹樹幹》(Birch Trunk in a Landscape)1900年 所作。

《紅房子》(Red House)1903年 所作。

《阿姆魯姆上的房子》(Houses on Amrum) 1903年 所作。

《紅樓景觀》(Landscape with Red House)1900年 所作。

《樹木景觀前的樺樹樹幹》(Birch Trunk in Front of Tree Landscape)於1901年 所作。

《有樺樹的鄉間小路》(Country Road with Birches)1901年 所作。

《有向日葵和蜀葵的靜物畫》(Still Life with Sunflowers and Hollyhocks)1907年 所作。

《工作室櫥窗裡的白玫瑰》(White roses in studio window)1901年 所作。

相關焦點

  • 表現主義繪畫:黑天使的搖籃,破碎與絕望的藝術
    表現主義繪畫興起於20世紀初期的德國,藝術生口裡說的「德表」就是此意。表現主義有三大要素,其一,強調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其二,客觀形態的誇張、變形甚至怪誕的藝術效果。其三宣洩內心苦悶,鞭撻社會醜惡現象,其中德表的戰爭題材尤為突出。藝術家有時通過批判觀眾來尋找情感共鳴,一楊的藝術移情。
  • 保拉·雷戈 Paula Rego | 一位女畫家的心靈史
    原標題:保拉·雷戈 Paula Rego | 一位女畫家的心靈史 潛移默化中,反映在了她後來的作品中。可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奶奶對保拉雷戈的藝術成就有著啟蒙的作用。風格上也能看出受到了奶奶的影響。這些神話傳說不自覺的都體現在了保拉雷戈的作品中,她大都通過描述這些神話傳說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甚至是少女的細膩的感情。
  • 淺談西方女畫家以中年女人形體油畫,寓意豪放的母性情懷
    第一個德國表現派組織「橋社」於1905年在德勒斯登成立,在莫德松·貝克的作品中可以發現「表現主義」繪畫所反映的「內在世界的自發性」的力量,可惜貝克的才華未及表現主義中開花結果就去世了。  我們現在就簡單談談《母與子》這幅畫:畫中有2個裸體,一個是裸體女性,還一個是裸體嬰孩,這二人看起來就像是雕像人體,而不是油畫人體,無論我們如何仔細去看,都覺得像是雕像,這足夠說明女畫家精湛的藝術技法,不過這的確是一幅人體油畫,並不是人體雕像,
  • 當代藝術界為何偏愛德國藝術?
    他用印照片的材料銀氧,來描繪塔上如鬼影般的閃光,令人想起納粹在二戰中的集中營和分隔東西德國的柏林圍牆,同時也隱喻了商品社會潛藏的危險:你被監視著,卻不確定被誰、被什麼力量所監視。復興的德國新表現主義在當代具象藝術中,德國新表現主義一直是最重要的一股力量。當代繪畫大師安基弗、巴塞利茲和伊門多夫等都是新表現主義的代表。
  • 西方藝術史: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廢墟中的詩人」基弗...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畫家,雕塑家,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對二十世紀末的世界文化產生了重要意義。他的作品常以宗教聖經、北歐早期神話、煉丹術、華格納的音樂和對納粹的諷刺等德國的文化歷史為主題。
  • 名家話巨匠|孫鬱:表現主義風潮裡的魯迅
    友人崔雲偉認為,魯迅審美觀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有表現主義元素。他的《魯迅與西方表現主義美術》一書,系統闡釋了這一思想。讀他的書稿,覺得在尋找魯迅內心深層的存在,從飄忽易逝的瞬間,定格了靈動的情思。但又不是以靜態的視角看待問題,許多看似不相關的存在,被一一揭示出來。描述表現主義藝術傳播史,要有很好的美術史的訓練,這樣的寫作在挑戰著以往的思維,方法論上頗多心得。
  • 抽象表現主義 - 濟寧新聞網
    抽象派這個字第一次運用在美國藝術上,是在1946年由藝術評論家羅伯特·寇特茲Robert Coates所提出的。"抽象表現主義"這個詞用以定義一群藝術家所做的大膽揮灑的抽象畫。他們的作品或熱情奔放,或安寧靜謐,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達和激起人的情感。◎特點  認為藝術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席創作的。  從技巧上說,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現實主義。
  • 梵谷名畫《向日葵》賞讀
    梵谷,一個世紀前,偉大的荷蘭畫家梵谷,用極為強烈的色彩對比和飽含激情的有力筆觸,畫出了金色的向日葵。仔細的看,它有與一般葵花細尖花瓣不同的橢圓花瓣,讓人親身體驗了梵谷對生命的體驗和神奇的光與影色彩。凡高的藝術是偉大的,但在他生前並未得到人們和社會的認可。他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了時代的前面,的確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誰也不理解他。但他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 寂寞會唱歌。在人們對他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作最有信心的時候。
  • 抽象主義畫家瓦裡西·康定斯基:點、線、面就是我的藝術世界
    抽象表現主義又稱為抽象派,是興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個繪畫流派。抽象派畫家多表達的是自己的個性和情感方面。無論是高昂還是低落的情緒,藝術家們都用抽象的手法來表示。抽象主義是美國興起的第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畫派,而瓦裡西·康定斯基就是抽象表現主義中的大師人物。
  • 恐怖片《卡裡加裡博士》,早期德國的第一部表現主義電影賞析
    戰敗的德國也同樣如此,德國的藝術家更加關注人的內心世界,將人的心理分為多個層次,熱衷表現人格分裂和。心理失衡。他們以怪誕荒謬的形象來表達它們內心的彷徨和苦悶,並採用表現主義的美學追求在德國戰敗後的那個動蕩不安的社會裡迅速發展起來,在柏林的街道、商店、劇場 和咖啡館中,招貼畫、廣告畫和裝潢設計都被蒙上了一層表現主義的色彩。在這樣—種社會政治、文化的背景下面,表現主義的電影誕生了。
  • 超寫實主義人體的纖毫畢現——墨西哥畫家奧馬爾奧爾蒂斯作品
    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作品理察·漢密爾頓的拼帖畫《是什麼使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作為第一件波普藝術作品,在藝術史上具有深遠意義。在美國的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它是對抽象表現主義、極簡主義藝術運動的反擊。寫實主義者使用一張照片或幾張照片來收集信息以創作自己的繪畫作品,這種方式本質上是對現代主義的接受。1960年代發展初期,這一方式曾遭到評論家的強烈批評,事實上從15世紀開始就已經有使用視覺設備來幫助藝術家進行創作了。
  • 藝術秘籍,一張圖讓你秒懂15種藝術流派
    插畫家Marilungo Marco為了尊重這組圖片的創作者,油畫醬耗費很大的精力終於找出創作出這組圖片的畫家,他就是1971年出生于波爾圖聖喬治的插畫家Marilungo Marco。這組作品最初是受馬切拉塔美術學院的委託,為學院的招生宣傳海報製作,不曾想受到人們的熱議。
  • 藝術人物:著名畫家阮勇作品賞析
    文人畫家必須要有高尚的人品、博大的學問、敏捷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唯有此才能將文人畫所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和抒情性三大特徵集合在繪畫作品上。安徽當代青年畫家阮勇以藝術創作為生命,以生命為藝術載體,追求文人畫之風骨、之精神,一躍成為當今畫壇融匯古今、兼長中西的實力派青年藝術家。 山水、花鳥、人物是阮勇表達藝術人生的寄託,是表達他的遠方和學術理念。
  • 「大師作品」蒙克繪畫世界裡的吶喊
    REC簡介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複製匠,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他對心理苦悶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其主要作品有《吶喊》,《生命之舞》,《卡爾約翰街的夜晚》。愛德華·蒙克母親蘿拉在1868年死於肺結核,母親死後小愛德華·蒙克由父親克裡斯蒂安·愛德華·蒙克單獨撫養。父親是位醫生,篤信基督教。幼年喪母,姐姐被肺病奪去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時代的不幸對其一生的創作有深刻的影響。
  • 專家談德國表現主義詩歌:借鑑了圖景拼貼方法
    蒙克作品《生命之舞》。蒙克推動了德國表現主義的興起。  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流派首先誕生於繪畫領域,該流派反理性、反規則,重個性、重主觀表現,期望以藝術的方式反抗僵死的傳統,重建新的社會規則。具體而言,表現主義繪畫呈現出一種狄奧尼索斯式的特徵:用色大膽強烈、圖像扭曲變形、圖景隨意拼貼、畫面空間混亂無序,這正是19世紀末西方社會普遍焦慮情緒的外化顯現。然而,一切藝術媒介都具有內在相通的思維基礎。
  • Goya(戈雅)作品賞讀:以及讓·斯塔羅賓斯基談戈雅觀點
    戈雅作品的陰暗怪誕和革命性從來就是一個難解之謎,難以理清其發生學根源。瑞士思想史家、文藝批評家、日內瓦學派泰鬥斯塔羅賓斯基 (Jean Starobinski, 1920-) 在這篇題為《戈雅》的札記中,以其獨一無二的十八世紀史學修養和敏銳的藝術眼光,從多方面解讀了戈雅,剝開其繪畫語言的迷思,呈現出理性主義和法國大革命在藝術家的意識、情感和形象世界中所激起的複雜反應。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國畫大家羅建泉寫生藝術
    金陵畫派大家羅建泉羅建泉作品《東方紅》2020年作《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國畫大家羅建泉寫生藝術畫家的寫生無異於一場心靈之旅1960年傅抱石、錢松嵒等江蘇國畫院十三名畫家曾有過2萬三千裡長途寫生,是一次開宗立派的長徵從此以傅抱石為首的「新金陵畫派」墊定了在美術界領頭地位。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尋著畫壇先輩的足跡,建泉先生2020年6月6日開始青海、甘肅、陝西寫生之旅。
  • 學賞畫:法國畫家柯羅 COROT風景、人物、素描作品賞析
    法國畫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年7月16日,柯羅生於法國巴黎。父親賈庫?路易?柯羅是經營呢絨批發業務的商人。母親是一家有名的婦女帽子店老闆,這是一個經濟上沒有任何困難的家庭。夫婦二人還有二女,即年長柯羅4歲的姐姐奧庫達維、及日後24歲即去世的妹妹安娜。
  • 「藝術中國」——陳亮藝術作品鑑賞
    陳亮藝術作品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線 上 展 示 序陳亮是莊浪屈指可數的資深畫家,他是原縣美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還被確定為莊浪高臺藝術的傳承人,享受國家補貼。作為畫家,他尚富有春秋,在藝術之路上仍有餘勇可賈,相信他能攀上藝術巔峰,得以領略無限風光。
  • 「百度·百家」著名畫家黃雲 山水作品欣賞
    清華美院師恩釗北派山水高研班助教,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師恩釗北派山水工作室助教。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長城書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石油美術家協會會員。2016年11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參加墨語長城——慶祝中國長城書畫院成立十周年名家作品邀請展2017年10月參加北京宋莊「中國畫名家作品展暨師恩釗工作室畫家作品展」2018年4月參加甘肅通渭「北國之春——師恩釗北派山水工作室畫家作品邀請展」作品和專訪散見於《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羲之書畫報》、《文化月刊》、《國畫大家》、《中國石油報》等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