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拉·雷戈 Paula Rego | 一位女畫家的心靈史

2020-11-30 搜狐網

原標題:保拉·雷戈 Paula Rego | 一位女畫家的心靈史

保拉·雷戈

Paula Rego

保拉·雷戈是活躍於藝術界的當代著名女性畫家,她的繪畫通過有關男人、女人和兒童的關係,曖昧的畫面呈現出獨特的戲劇性心理描寫,其繪畫語言具有明顯的稚拙派風格,充滿了當代藝術的形式感,成為當下生活中人們心理狀態的真實寫照。

Paula Rego Dog Woman 1994 Pastel on canvas 120 x 160 cm

保拉雷戈博物館

保拉雷戈出生在葡萄牙的首都裡斯本,她的父親是一位電子工程師,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工作,這樣,使得保拉雷戈有了一個很舒適的童年生活。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在當地也是處於上流社會的。

Paula Rego Swallows the Poisoned Apple 1995 Pastel on paper, mounted on aluminium 178 x 150 cm

在1936年,保拉雷戈的父親被調到了英國的分部去工作,這使得她的家庭發生了改變,家裡留下了保拉雷戈,由她的奶奶照顧,直到4歲。從小,保拉雷戈的奶奶就給她講很多的神話傳說。這對小小年紀的保拉雷戈來說,奶奶口中的這個世界似乎是神秘的,有著很多的想像的空間,這些都在她的童年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潛移默化中,反映在了她後來的作品中。可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奶奶對保拉雷戈的藝術成就有著啟蒙的作用。風格上也能看出受到了奶奶的影響。這些神話傳說不自覺的都體現在了保拉雷戈的作品中,她大都通過描述這些神話傳說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甚至是少女的細膩的感情。

Paula Rego Snow White Playing with her Father's Trophies 1995 Pastel on paper, mounted on aluminium 170 x 150 cm

Paula Rego Dancing Ostriches 1995 Pastel on paper mounted on aluminium 162 x 155 cm

保拉雷戈1952年到1956年來到倫敦的斯萊德藝術學院學習,這一時期是西方現代藝術思想及觀念非常活躍的時期,保拉雷戈開始嘗試採用拼貼與油畫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創作,這些創作成為她早期的繪畫語言探索方式,後來她逐步放棄了拼貼的形式,更多地採用丙烯材料進行創作,再後來則以色粉畫為主。

Paula Rego Dancing Ostriches 1995 Pastel on paper mounted on aluminium 150 x 150 cm

80年代以後是保拉雷戈個人風格的成熟期,形成了她熱衷於對女人、男人、兒童間的關係及心理的描寫,其繪畫語言具有稚拙派與表現主義相結合的特點,形成了她獨特的繪畫風格,並得到了藝術界的充分肯定。1989年,保拉雷戈獲了特納獎的提名。2005年,她獲得了牛津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她還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高級會員,英國國家藝術館首席藝術家。

Paula Rego The Maids 1987 Acrylic on canvas-backed paper 213 x 244 cm

欣賞保拉雷戈的作品時,我們能感受到當代社會下人類精神生活的平凡與無聊,她善於發掘人類最深層、最真實的情感,憑藉純真的心態去發掘其中的意味,把自己內心的豐富情感不加掩飾地傾注於畫布上,由此產生了那些奇妙的作品。保拉雷戈繪畫的關注點是以女性的眼光詮釋有關男人、女人、兒童、動物間具有多重意義的關係,通過對這些畫面人物的情節安排呈現出畫中角色獨特的戲劇性心理。

Paula Rego The Family 1988 Acrylic on canvas backed paper 213 x 213 cm

一個非常敏感且感情細膩的藝術家,總能捕捉到生活中那些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點滴情感,進而通過一種充滿心理暗示的情節來加以表現,呈現於畫布上,這些瑣碎的情感糾結在作品中,形成了畫家本人的藝術表現特點,其畫面寓意使保拉雷戈的作品具有更深的解讀空間,也更加的耐人尋味。

Paula Rego Celestina's House 2000-2001 Pastel on paper 200 x 240 cm

保拉雷戈的繪畫語言特點主要表現在其畫面的構成處理,表現主義的用色傾向,稚拙的表現手法等方面。從構圖上看,保拉雷戈的繪畫具有強烈的形式感,她在畫面中特別強調用畫面道具布置出堅實的結構來構建畫面,作為畫面描繪主體的人物,他們的分布方式往往構成畫面的基本構成關係,再配以一些小的道具,如:衣物、鞋、動物等,形成疏密、聚散、重疊、遮擋等不同的構成關係,對畫面元素進行分解與重構,畫面中所有被分割出的空間都是構成畫面的有機整體,這就需要畫家對畫面的正負空間進行思考和安排,從中也體現出她對現代繪畫中圖形結構意識的獨特理解。

Paula Rego The Interrogator's Garden 2000 Pastel on paper, mounted on aluminium 120 x 110 cm

在用色方面,保拉雷戈善於使用飽和、強烈的色彩,具有表現主義的用色傾向。畫面大面積採用平塗手法,背景與主體形成強烈的補色對比,人物膚色與地面衣物的搭配也是刺激、強烈的。這種對色彩的處理方式超越了對自然色的被動描繪,對畫面道具進行了一種主觀的色彩處理,顏色使用的非常大膽,意在通過這些刺激的色彩來表現作者的主觀感受,傾瀉內心的感情,極大地增強了色彩語言的表現力,從而形成了保拉雷戈獨特的色彩表現風格。

Paula Rego Dancing Ostriches (triptych) 1995 Pastel on paper mounted on aluminium 150 x 150 cm

稚拙的表現手法是保拉雷戈繪畫的一大特點,稚拙在繪畫語言中呈現出誇張變形、大膽設色、構圖奇特等特徵。根據對視覺對象的直觀感受,不拘泥於形象的準確性,利用符號化的處理使形象儘量簡約,用色單純,儘可能直接去描繪作者主觀的心靈世界。這些特徵在保拉雷戈的作品中都有所體現,她極力追求一種真摯和真實的內心狀態,這種追求最終走向了返璞歸真的稚拙畫風。

Paula Rego Olga 2003 Pastel on paper, mounted on aluminium 160 x 120 cm

90年代以後,保拉雷戈的繪畫語言有了新的突破,她開始使用大量色粉筆來進行創作,融入更多具有表現主義傾向的單純畫面構成形式及更為豪放的表現語言,更加強調作者的主觀情緒,造型上更為簡略直接,強調物體的結構與質感,人物成為純粹的表現對象,輪廓線很自然地形成了整個畫面的分割。用色方面,不同於以往的明豔、強烈而趨向於富有精神力度的灰色調,紅、黃、黑是她這個時期作品中最常用的色彩,用色的薄與厚,色塊面積的大小對比,以及力度十足的筆觸形成了作品內在的張力和精神,這種探索進一步完善了她的個人繪畫語言。

Paula Rego The Fitting 1989 Acrylic on canvas backed paper 183 x 132 cm

經歷了現代工業文明人類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藝術向著更為多元的方向發展,直覺主義、存在主義、精神分析等思想對現代藝術影響深遠,成為現代藝術的理論根源。繪畫不再僅僅反映客觀世界,而轉向對主觀精神世界的表現,這些都深刻地影響著保拉雷戈的藝術創作。正像蓋爾西伊所言:現代藝術「看來就像生存主義、信仰主義、憤世嫉俗和玩世不恭的混合體。」它們不是美,而是醜,不是人類的藝術,而是一些比較高級的動物性遊戲。在保拉雷戈的作品中,我們能體會到這一點。

Paula Rego Dancing Ostriches (triptych) 1995 Pastel on paper mounted on aluminium 150 x 150 cm

藝術是溝通主客觀、個人和集體、感情和理智之間的紐帶,由於對客觀世界的美感而使它們變得豐富多彩,由於接觸藝術使人們失去的精神生活得到補充。因此,表現人類真實的生存、精神狀態是保拉雷戈藝術最本質的出發點,她力圖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人類的痛苦和掙扎,她在畫布上塑造形象、傾述情感、創造一個個生命,畫中的人物形象就像是畫家自己孤寂靈魂的投射,永恆而固執地呈現在畫面之上。作為當代著名女性藝術家,在她的作品中她毫不掩飾自己對人類關於性、墮落、欲望、生命的惶恐不安及對夢想的憧憬,始終坦誠、真實地對待自己的藝術,也許正是這份坦誠與真實,使保拉·雷戈的作品震撼人心,散發著永恆的魅力。

Obra Típico, 1998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德國表現主義女畫家——Paula-Becker藝術作品賞讀
    《自畫像》(Self Portrait) 1905年 所作藝術家名: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德語:Paula Modersohn-Becker 1876年2月8日 - 1907年11月21日)是一位德國畫家,也是早期表現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她31歲的短暫一生中,創作了許多具有突破性的作品。《小牛》(The Calf) 1903年 所作。
  • 畫家王水 一位筆墨為其所用的畫家
    我們評論一位畫家的作品或者畫家本身,談筆墨
  • 十九世紀末,美國最重要的女畫家,瑪麗·史蒂文森·卡薩特
    瑪麗·史蒂文森·卡薩特(Mary Stevenson Cassatt 1844—1926),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的一位傑出美國女畫家,甚至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美國畫家之一。
  • 一位日本女畫家將一塊普通的石頭變成了許多動物
    日本女畫家中田明(Akie Nakata)一直以石匠而著稱,她一直關注著自2010年以來無人看管的小石頭
  • 圖片搜索成人肉利器 微博女畫家被網友「扒皮」
    一位在微博上大秀美貌、聊藝術、與香港畫壇大師親切互動的「女畫家」,引得男網友爭風吃醋、送禮示愛。但起疑心的網友逐漸撕去她的畫皮:照片是明星的、畫作是別人的、連身邊「好友」也是網上偷來的帥哥照。  這次使不明真相的男粉絲逃過一劫的幕後武器,正是近期谷歌、百度不斷升級的「圖片搜索」技術。
  • 加拿大女畫家 Deidre Wicks 水彩畫作欣賞~
    —— 手繪繪畫 SHOU HUI PAINTING —— 加拿大女畫家 Deidre Wicks 水彩畫作欣賞~
  • 日本90後女畫家,畫出不一樣的女人,女人看過之後不敢再看
    日本90後女畫家,畫出不一樣的女人,女人看過之後不敢再看 文/文涓 在繪畫藝術界,很多畫家在畫女人之時都喜歡把女人表現得美麗動人,叫人看一眼就會萌生初戀的感覺。這種表現手法確實不錯,人們也非常喜歡這樣的作品,畢竟愛美之心人人都有。
  • 淺談西方女畫家以中年女人形體油畫,寓意豪放的母性情懷
    我們現在就簡單談談《母與子》這幅畫:畫中有2個裸體,一個是裸體女性,還一個是裸體嬰孩,這二人看起來就像是雕像人體,而不是油畫人體,無論我們如何仔細去看,都覺得像是雕像,這足夠說明女畫家精湛的藝術技法,不過這的確是一幅人體油畫,並不是人體雕像,
  • 是誰,成為英國國家美術館2300件館藏中的最新女畫家?
    阿特米謝可不是籍籍無名的畫家,在世時她就被譽為「繪畫奇才」、「可以嫉妒卻很難模仿」,她是義大利巴洛克繪畫時期最著名的女性藝術家,米蘭和羅馬分別在2011年和2016年為她舉辦個人回顧展。阿特米謝非凡的人生故事已經成為女性主義藝術史的一套文本。
  • 一位花鳥畫家的《遊園驚夢》驚豔畫壇║姚媛
    夏33cmX44cm 2012年 女畫家大都敏感細膩,善於捕捉描繪身邊的美,畫山水的女畫家卻很少,姚媛卻是一位不乏精微細緻、又醉心於表現渺遠空間的山水畫家,並且在傳統的境界中忽現著每個人熟識視覺的經驗
  • 聲稱自己與外星人生下60個孩子的畫家,被拍成紀錄片了
    就在前段時間,油畫醬為大家介紹了一位美國畫家,在他的描述下,他曾經與外星人進行過很多次的密切接觸,甚至還與外星人生下了幾十個孩子。隨後又在17歲的時候,和一位女外星人生下了一個混血嬰兒。從17歲開始,哈金斯就開始頻繁的和外星人接觸,並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連續和多個外星人生下了60多個孩子。
  • 元、明、清才女畫家作品欣賞
    而出現在文獻記載中的最早一位女畫家是三國時代吳王的夫人,但後世沒有看到她所流傳下來的作品。在歷代3000多位女畫家中,流傳下來最多的是明清時期女畫家的作品。 作為書畫投資市場的一類特殊題材,古代女畫家的繪畫作品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 青島女畫家展露身材,蜜桃臀吸晴!她是如何保持曲線身材的?
    是不是覺得最近開始很多博主都開始冒泡健身了,如今為美至上的社會,健身圈也不凡多了蠻多新型面孔,近期就有位畫家出現在我們眼前,當然不是因為她的畫,而是因為她的身材,蜜桃臀成為大眾的焦點,2分鐘內就被這位女畫家圈粉了。
  • 歐洲美術史:印象主義時期的畫家
    在印象主義時期,哪些畫家是屬於印象派,而哪些畫家又不能歸入印象主義者之列,曾經是過去美術史上爭論不休的問題。一種藝術流派的形成,除了曾經共同在藝術運動上一起工作活動以及在表現技法上互相接近以外,更重要的還在於這一群畫家藝術觀點、美學思想、創作原則上都趨於一致,在對於藝術的認識上,在畫家對待生活事物的態度和觀察生活事物的方法上,都持著同一的見解。
  • 以假亂真的花,真不敢相信這是畫出來的,這位女畫家帶來自然的美
    在印度尼西亞就有一位美女插畫師Eunike Nugroho,她筆下畫的花朵就可以真正的做到以假亂真,完全就如照片一樣拍出來的,甚至還要比照片真正。 見過很多畫鮮花的畫家,但像她一樣,把花朵畫到如此細的,還真不多見。
  • 傑出的瑞典畫家——安德斯·佐恩
    1880年,佐恩在學生畫展上展出了一幅描繪一個身穿喪服的年輕女子的作品《清晨》(現藏於瑞典國家博物館),一位著名的瑞典藝評家讚譽了這幅作品,並委託佐恩為自己的兒子畫像。從此,斯德哥爾摩上流社會人士紛紛委託佐恩畫像。於是,他決定離開美術學院,開始他的職業畫家生涯。
  • 延續傳統經典 湘鄉80後女畫家編繪發行《水墨芥子園·花卉草蟲譜》
    紅網湘鄉市分站訊(全媒體記者 吳笛)11月21日,湘鄉籍女畫家曾欣新書《水墨芥子園·花卉草蟲譜》出版發行雅集活動在湘潭市一晨書院舉行。1982年出生的曾欣是湘鄉人,致力於水墨畫的創作與教學。《水墨芥子園》系列編繪一共八冊,由八位80後畫家分別創作,現已出版四冊,為《山石譜》《樹譜》《花卉翎毛譜》《花卉草蟲譜》。
  • 丹麥情色畫家,丈夫變性做她的模特!衝破世俗,描畫性的歡愉!
    格爾達·韋格納(1886~1940),丹麥著名的情色畫家 。與尋常畫家不同的是,她的模特是他的丈夫,也是歷史上第一位變性人——艾納爾·韋格納。 模特遲到,丈夫扮女人「救場」!婚後,兩人均以職業畫家的身份謀生,艾納爾專攻風景畫,而格爾達為圖書和時尚雜誌畫插圖。
  • 畫家方召麐:中年喪夫一人養大8子,四十拜師張大千晚年功成名就
    萬象始新,麒麟踏雪 1953年,一位業有名氣的女畫家在老師張大千的指導下完成了一幅新的畫作
  • 「美麗城市」環保作品展舉行 女畫家在銀杏葉上作畫
    眼下,正是銀杏葉飄落的季節,女畫家羅月華蘭心蕙質,在銀杏葉上作畫,做成賀卡,畫面唯美,自帶生氣。她指著展廳門口的銀杏葉拼圖告訴青年報記者,她畫完以後,就把銀杏葉夾在書裡,雖然顏料裡有水份,但是已經半年了,仍然沒有破壞銀杏葉的完整,不用塑封,就這麼拿到展會上來,依然很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