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核潛艇可以在水下連續航行那麼久?空氣從哪裡來

2020-12-05 大國將令視頻

如今各國都在馬不停蹄地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發展軍事自然也就離不開各種武器,比如說天上的偵察機、戰鬥機,地上的裝甲車、坦克,還有各種遠中近程的飛彈,要是說起海軍的裝備的話,自然 也就離不開航母和潛艇了,核潛艇是以核反應堆對動力來源設計的潛艇,是一個國家軍事力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不可輕視的戰略力量。

雖然潛艇很厲害,但是那畢竟是人工製造的武器,又不像海裡的魚兒一樣有鰓可以呼吸,何況裡邊還有很多執行任務的軍人,那麼現在就有一個問題了,在全封閉的潛艇裡面的人,呼吸的空氣從哪裡來呢?畢竟潛艇裡原有的空氣也是有限的啊!

一般來說,為了保證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能夠順利進行,潛艇上都有專門的空氣檢測分析系統,用來檢測空氣品質以保證潛艇內的工作人員身體健康。

在潛艇中為了保證有充足的氧氣,潛艇上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裝備就是制氧裝置,在初中學化學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水是電解質,用電解的方法就可以將水分離為氧氣和氫氣,要知道潛艇可是在大海裡啊,大海可全都是水啊!這個時候就會有充足的水作為電解質來製造氧氣了,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為什麼核潛艇可以在水下連續航行那麼久了。

光有制氧裝置是不夠的,畢竟長時間處於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中對於人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潛艇會隔一段時間就上升到靠近水面的地方,用通氣管來實現空氣流通。這樣一方面是給潛艇的操作艙換一換空氣,另一方面是將潛艇長時間運行產生的廢氣和有害氣體排出去,保證潛艇的安全運行。

為了保護祖國的領海,我們的人民軍隊可是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呢,向那些最可愛的人致敬!

相關焦點

  • 水下帶刀護衛,093型核潛艇擁有特殊設計,水下航行超級靜音
    最近幾年,中國海軍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目前海軍已經擁有了遼寧號和山東號兩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另外的航空母艦也正在建造當中,與此同時,海軍水下的打擊力量也在不斷發展,在去年的海上大閱兵中,海軍的受閱方陣中出現了最新型的093B型攻擊核潛艇和094改型戰略飛彈核潛艇,這也是兩款核潛艇首次在全球公開亮相。
  • 潛艇是如何控制上浮和下潛的,裡面的氧氣又是從哪裡來的?
    ,最久能潛伏多長時間等問題。潛艇中氧氣從哪裡來‍潛艇長時間在水中航行,這就需要能夠持續給在密閉潛艇內工作的艦員供氧,那麼這些氧氣是從哪裡來的呢。早期的潛艇需要每隔數小時就上浮出水面,或者是水下數米的深度,使用通氣管來向艇內輸送氧氣,並將廢氣排出艇外。
  • 核潛艇在海底航行是如何導航的?
    核潛艇是一種工作環境極其特殊的船舶,因此其在導航方式上也具有特殊性。與水面戰艦相比,核潛艇由於長時間在水下潛航,因此不能依靠衛星導航或天文導航。如果浮出水面,那麼在戰時這對於核潛艇的隱蔽性損害極大。為確保核潛艇能夠在水下保持正確的航向,在核潛艇啟程執行任務之前,要仔細制定航行路線,以儘量規避可能的敵方水下監聽系統和自然環境較為危險的海域。在潛航時,核潛艇除非遇到特殊情況(遭遇敵方反潛力量、臨時變更任務、遭遇突發性水體活動等),否則一般會按照預先制定的航路航行,並使用慣性導航系統對航向進行修正。
  • 俄最新技術,研製可永久使用核反應堆,核潛艇也可以「長壽」
    毫無疑問,這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是美國人搞出來的。就是這艘鸚鵡螺號核潛艇的問世,拉開了核潛艇時代的序幕,從此之後擁有核動力潛艇是每一個大國海軍夢寐以求的事情。世界潛艇也因此進入了又一個新紀元,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價值,它的政治與軍事意義是深遠的。偉大的武器,偉大的發明總是受到時代歡迎和吹捧的。那麼,為什麼各大強國都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核潛艇呢?主要是有以下的原因。
  • 核潛艇水下續航哪家強?美國83天,俄羅斯46天,中國呢?
    核潛艇是水面艦艇的殺手,也是大國三位一體核力量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軍事實力必然會上升一個檔次。而不同國家的核潛艇,性能也不盡相同,決定核潛艇性能的因素,除了載彈量,噪音水平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水下自持力。
  • 我海軍第一支核潛艇部隊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圖]
    組建以來,基地官兵駕馭核潛艇縱橫大洋、建功深藍,一座座豐碑巍然挺立:水下長航,創造世界核潛艇一次長航時間新紀錄;大深度極限深潛,檢驗了中國核潛艇深海作戰性能;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宣告中國海基戰略威懾力量正式形成;作為一支重點建設作戰部隊,具備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連續42年守護核安全,從未發生過核事故……  第一批艇員
  • 潛艇水下航行時發動機是不是都需要空氣?這一技術由德國人首創!
    核動力潛艇的主要動力裝置是核反應堆加蒸汽輪機,而核反應堆主要依靠原子裂變產生熱能從而給鍋爐增溫產生蒸汽驅動螺旋槳,全程無需氧氣參與,因此核潛艇理論上可以無限期呆在水下巡航或者沉底伏擊,並不需要上浮換氣。
  • 海軍軍事研究所方堃:核潛艇官兵打造水下核盾牌
    海軍軍事研究所研究員、大校 方堃(攝影/中國網 姜一平)會上,海軍軍事研究所研究員、大校方堃表示,戰略核潛艇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最直接的象徵,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形成水下真正的核反擊能力到現在為止世界上真正能夠擁有核潛艇並且能夠形成水下核反擊能力的國家並不多,因為有了核潛艇不見得他能夠形成這種核反擊能力。可以說核潛艇部隊是中國能夠實現水下核反擊能力的第一支部隊,也是當初進行水下核實驗的重要實驗部隊。人類生存三大要素,在核潛艇上因為它的續航能力使得它經常長時間航行在大洋當中,所以空氣、水和陽光基本上是見不到的。
  • 潛水艇潛在水下,那裡面的空氣是從哪裡來的?
    人類可以在地球活下去的根基就是氧氣,沒了氧氣人類離死亡就不遠了,我們生活在大地上,空氣中有足夠的氧氣供人類呼吸使用。但是在神秘大海裡是沒有氧氣的,而人們深入大海的唯一途徑就是潛水艇了,那麼體積有限的潛水艇是從哪裡獲取氧氣的呢?
  • 水下漆黑暗無天日:潛艇兵如何能在潛艇裡堅持生活戰鬥幾個月?
    不要問我在哪裡,問我也不能告訴你,我們是中國海軍潛艇兵,航行在深深的海洋裡!潛艇的最大優勢是能夠長時間的水下隱蔽潛航作戰,一次潛航的時間長短是一艘潛艇戰鬥力的關鍵指標之一。目前為止,潛艇潛航時間最長的記錄是由中國核潛艇創造的,1985年11月25日至1986年2月18日,我海軍核潛艇進行了最大自給力考核長航試驗,創造了連續潛航90天1小時07分鐘的世界紀錄。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常規潛艇在水下連續潛航一個月也不是什麼難事。
  • 可以永遠水下作戰的科幻武器:1954年1月21日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
    可以永遠在水下作戰的科幻武器:1954年1月21日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1954年1月21日: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在康乃狄克州新倫敦縣下水。鸚鵡螺號潛艇的名氣很大。它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所著小說《海底兩萬裡》中的著名潛艇。
  • 大洋深海漆黑一片,核潛艇如何安全航行?沒有GPS也能高精定位?
    具備彈道飛彈發射能力的核潛艇是一個國家戰略的基石,擔負著構築水下長城的重任。而且與其他武器裝備比起來,核潛艇更加具有威懾力,俄羅斯海上力量的保持很大一部分貢獻都來自於其核潛艇。一旦發生戰事或者遭遇緊急情況,往往都會把核潛艇放出去。
  • 潛艇在水下,那裡面的氧氣是怎麼來的?看完之後向我國的軍人致敬
    潛艇上空間狹小,一旦潛艇潛入水下航行,潛艇空間即完全封閉了。潛艇上艇員日常呼吸需要顯得非常重要。潛艇一般具有獨立的空氣調節系統,來保障潛艇狹小空間裡的氧氣濃度,空氣品質。潛艇空氣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氮氣等氣體濃度,氣體中異味,經過空氣調節系統得以清除或改善。
  • 今天來做一道算術題
    隨著世界軍事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國的軍事實力都得到了飛速發展,中國作為目前世界上軍事實力比較強大的國家之一,軍事力量同樣發展迅速,尤其是在海軍方面目前已經擁有航母、萬噸大驅、核潛艇等戰略性裝備,眾所周知,不論是水面艦艇還是水下潛艇和陸地汽車相比不同的是,其速度都用「節」來表示,並且因為海況、天氣等原因的限制,30節被認為是大多數艦艇的最大航行速度
  • 告別水下拖拉機!093B核潛艇有靜音妙招,精密數控工具機立下大功
    在大力發展水上艦艇的同時,水下裝備的發展也沒有停下,從去年的海上大閱兵就可以看出,我國海軍受閱隊伍中出現了一款新型的093B核潛艇,還有一款094改進型緊跟其後,這也是這兩款潛艇首次亮相在大家面前。核潛艇主要有兩種分類,這兩種核潛艇是根據在不同環境下執行不同任務來區分的。
  • 全球最小核潛艇「梭魚」:未來法蘭西水下核力量的「帶刀侍衛」
    而且,「梭魚」級也跟「紅寶石」級一樣,堪稱全球最便宜的核潛艇!  對此,軍事評論員彰海雄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梭魚』級是法國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主要用於取代上一代的『紅寶石』級核潛艇,將與『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共同構成法國新時期的水下核威懾和核打擊體系。」
  • 在水下發射飛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當前世界上的戰略核潛艇裝備的潛射彈道飛彈,基本上發射深度都在90米以內,且30-50米的發射深度較為主流,這主要與水下複雜環境因素、水壓以及水下發射方式有關。一般而言,如果是新型核潛艇或者列裝新型潛射飛彈,其測試過程會先在較淺的試驗水池中發射,然後逐步在更為複雜、水深更大的海洋中測試。
  • 國產磁流體推進器或重啟,核潛艇水下航速將達到100節
    眾所周知,核潛艇通常分為攻擊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其中攻擊核潛艇主要用於獵殺水下目標,而戰略核潛艇則對陸地重要目標提供軍事打擊,因此在分工上兩種的作用是有著明顯的不同。但相同的就是,無論是攻擊型還是戰略型核潛艇,在推進器的配置上基本上,都採用的七葉大側斜螺旋槳推進器和泵噴推進器,而這兩種推進器在水下航行時,都會發出很沉重的噪音,所以磁流體推進器項目隨之問世。
  • 原來它可以不用直接依賴空氣產生推力
    大型常規潛艇由此,各國海軍已經明顯認識到常規潛艇的遠洋航行的局限特點,便大力發展以核燃料為動力的核潛艇。雖然說,核潛艇能夠依靠單次核燃料進行長達數年的水下靜態航行,隱蔽攻擊能力極高。但是,核潛艇的建設費用和後期維護費用也並非一般的發展型海軍國家能夠承受。
  • 「脫胎換骨」促成的質變,鸚鵡螺號核潛艇創下三個世界第一
    核燃料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一種不為人知的神秘的存在,而在大洋深處默默無聞工作的的潛艇也是一種令人充滿想像的武器,當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更是出現了一種腦洞大開的武器,這就是核潛艇。鸚鵡螺號核潛艇是美國海軍隸下的一艘核潛艇,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更是是第一艘從水下穿越北極的潛艇,這三個第一奠定了它「鼻祖」的地位,並且將被人們載入史冊永不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