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女性平均每天對著鏡子超過30次。人為什愛照鏡子這不足為奇,主要是因為自我欣賞,儀表和風度往往代表著一定的身份,經常照鏡子能增強自己的身份認同感。
然而,當看到自己的照片時,有沒有感覺和鏡子裡的自己判若兩人? 這現象簡直太恐怖了!別緊張,因為並不只有你是這樣,先看看心理學家是怎麼解釋的。
人對自己外表的誇大感知是一種普遍現象,心理學稱之為「自我增強」。研究人員發現,人們會高估自己理想行為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做事都會認為自己高於平均水平,顯然這在統計學上是不可能的。例如,有93%的駕駛員認為自己駕駛技術的高於平均水平。有94%的大學教授認為自己的工作超出平均水平。另外,人們對自己的健康水平也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樂觀。例如,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更不容易感染流感病毒。股民也總會認為自己比其他投資者更有可能成為贏家。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有更準確的自我評估是非常困難的。
由於人們在自我增強意識中真正相信自己具有理想的特徵,因此更有信心可以自我提升。自我增強也可以可以讓自己更有信心。研究表明,信心在人們面臨被選擇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比如,選舉領袖和選擇伴侶,有自信心的人會更加讓人信任。
要徹底弄清楚為什麼鏡子裡的自己更好看?首先需要明白大腦是如何欺騙我們的。
照鏡子和別人看到的自己一樣嗎?
1.鏡子裡看到的自己是翻轉的版本
當我們在鏡子裡看著自己時,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現實的自己,就像在鏡子中看一串數字一樣,鏡子中看到的自己其實是反向的版本。而且由於我們每天都照鏡子,所以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翻轉版本。這就是所謂的「曝光效應」。因此,如果你不經常看在照片中的自己,那麼你就不會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模樣。
2.即時調整
當照鏡子的時候,我們自己可以進行隨時全面的角度控制。如果不喜歡某個角度,會通過調整臉部並糾正姿勢和面部表情立即做出反應,以形成更令人滿意的外觀。但是在拍照時,通常僅能在拍完後才能看到自己。所以,自拍照因可以觀察自己相貌的特點而找出最佳拍攝角度,也是一個道理。
3.光線原因
人的大腦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工作,當我們照鏡子時,往往不會察覺到明顯的差異,因為大腦會自動對影像進行調整,並向我們展示更接近過去所見到的事物或面部表情。相機則無法以這種方式工作,而是客觀地捕獲目標所有色彩和陰影,並在拍攝時將這特點發揮到極致。正如著名攝影師所說:光線可以成就一張照片也可以毀掉一張照片!
4.臉是不對稱的
沒有人擁有絕對對稱的臉。你可以嘗試翻轉自己的肖像照進行對比,你會發現確實有所不同。我們習慣於以一個或幾個特定角度來觀察自己,並通常認為人臉的兩側是對稱相同的。這就是為什麼鏡頭下的自己和鏡子下的相貌看上去完全不同的原因之一。還更可能會覺得自己的魅力值下降。
5.照鏡子更放鬆
當我們在家或在放鬆的環境中時,通常會照鏡子。而拍照時,通常會看起來更緊張。要注意眼睛不能眨眼,還要控制嘴型成假的微笑狀如「茄子」。由於照片大部分可能會分享在社交媒體上,因此們需要以某種方式經常練習,讓照相時感覺到更放鬆的狀態,這樣照片效果才會看起來更好。
6.鏡子中只能看到局部
照鏡子時通常會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五官上,如嘴、鼻子、眼睛等,但一般不會意識到整體外觀。另一方面,在看照片時,我們會立即感知所有事物並判斷整體表現,比如姿勢,面部表情以及我們通常不注意的其他細節。同上,自我檢查這些細節可以讓你在鏡頭前更加自信。
7.大腦讓你認為自己更具魅力
芝加哥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傾向於認為自己看起來比實際情況要好看得多。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選擇了參與者的照片,並將其PS成漂亮和更難看的版本。然後,要求參與者找到自己的原版照片,其中大多數人都失敗了,都選擇了更漂亮的照片。
我們花在鏡子上的時間要比在照片上的時間多得多。所以是大腦欺騙了我們,真實的照片看起來很怪,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看上去很醜,只是我們不習慣從那一版的自己而已。因此,最終的解決方法是鏡子和照片雙向對比!
關於為什麼鏡子裡的我比相機裡的我更好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