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盛產焦慮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曾在焦慮區中掙扎,有的人成功逃離,而更多的人,卻被焦慮所裹挾,無法擺脫。
有的人加緊學習,報班、考證、看書;有的人買買買,年底鬱悶地收到支付寶的「剁手」帳單。很多人兩個方法都試過:學習吧,堅持不下去;買買買吧,買成了月光族。然後束手無策了,每天在焦慮中,坐立難安,夜不成寐。
當失眠,抑鬱、強迫症等現象陸續出現,那麼他很可能神經系統出問題了,產生了精神焦慮症。不過別擔心,今天我來講一本書,可以幫助大家進行自救。
這本書就是《精神焦慮症的自救》,是英國作家克萊爾·威克斯博士所著。他是著名心理學家、神經學科醫生,還撰寫了《恐懼症的簡單有效療法》《在神經折磨中尋求安寧》等書,是一個專注於神經學研究的專家,被視作現代焦慮症認知療法的先驅。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是一本充滿了愛心的心理自救書。有太多人的經歷證明,這本書真的能夠減少或終止病情的反覆,直至徹底痊癒。作者告訴我們焦慮症的產生原因,以及如何治癒焦慮症的技巧,從而使我們戰勝恐懼、放鬆自己、享受生活。
一.讓我們認識神經疾病!
神經疾病,是由神經系統產生的,我們的神經系統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是自主神經系統和非自主神經系統。
自主神經系統可以指揮四肢、頭和軀幹,是可以根據自主意識進行控制的神經系統。
非自主神經系統是控制「心、肺、腸、血管等」活動,甚至還能控制唾液和出汗。我們不能直接控制非神經系統,但它會對我們的情緒做出反應。比如,忽然,高空墜物,一個東西砸在你眼前,你一定會嚇一跳,心臟咚咚狂跳、腦門出汗。這些無意識的身體反應,我們無法控制。
非自主神經系統也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分別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這兩種神經系統很像一對夫妻,是對立和互相協調的關係。交感神器就像是妻子,比較敏感,當感到恐懼時,會刺激到交感神經這位妻子,她會釋放出腎上腺素,導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頭暈目眩等症狀。而副交感神經就是那個沉穩的丈夫,有緩和、安撫的作用。
大多數的時候,是「副交感神經丈夫」在控制局面。但是,當人們感到恐懼時,就會導致腎上腺素被釋放,這時「交感神經妻子」就跑出來,控制了人們的身體,刺激身體出現胸悶、出汗、口乾等症狀。如果壓力巨大或一直無法解除,就會讓人更加恐懼。由此,人們就進入了「恐懼、腎上腺素分泌、更加恐懼」的惡性循環中,神經疾病就這樣產生了。
神經疾病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級,很多人神經狀況很糟糕,如果任由發展,一旦症狀加劇,就會導致神經衰弱。我們常常聽人說,「我神經衰弱了」,說得就像「我感冒了」一樣隨意。其實這是錯的,神經衰弱是神經到了比較嚴重的糟糕程度,有的甚至到了「崩潰」的程度,他們無法正常生活,生活不能自理。
神經衰弱又分成兩種類型,一種程度比較輕,是敏感的「交感神經妻子」引發的不良感受。這類患者的神經可能受到了某種震驚,比如,一次交通意外,再比如,被公司辭退了。還有就是生病了,或者有的女孩子因為減肥節食,把自己弄得逐漸敏感起來。這些神經衰弱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他們的情緒還算好。
另一種就嚴重了,是由極度不安的衝突、悲傷、內疚或羞恥感引發的。他們在長時間自怨自艾的壓力下,神經逐漸變得敏感,於是在焦慮中越來越抓狂,越來越痛苦。
二.如何治療簡單的神經疾病?
簡單的神經疾病患者經常會有失眠、抑鬱、心悸,甚至頭暈、呼吸困難和胃痙攣等身體反應,這些症狀都是由敏感的非自主神經引發的。這類患者還會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煩躁不安,筋疲力盡。他們會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感到不安、焦慮,會鑽到牛角尖裡出不來,還越誇大問題的嚴重性。要麼以為自己得了絕症,要麼以為自己快瘋了。
其實這些症狀都是源於恐懼,不管神經衰弱是輕還是重,恐懼都是導致發病的根源。即使有的神經衰弱是由「衝突、悲傷、內疚或羞恥」引發的,但恐懼總會後來居上,成為最大的問題所在。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996,有些網際網路公司在產品上線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會要求員工在幾個月內,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周六上班。如果你幸運地躲過了996,能按時上下班,但工作量大、完成難度高、考核指標苛刻,也會催生巨大的壓力和焦慮。
我們拼命工作,超出了身體負載,但是責任不允許我們停下來。於是,就會神經衰弱。我們還誤以為是太累了,其實不是,是恐懼導致了神經衰弱。既然我們找出了神經衰弱的根源,接下來就著手治療吧!
1.治療簡單的神經疾病
請你先觀察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會出現胃痛、手出汗、心跳加速,偶爾還會恐慌、心悸、眩暈、呼吸困難等症狀。治療方法簡單到可能會讓你懷疑治療效果,但就是那麼簡單,分別是:面對、接受、飄然和等待。簡單吧,但效果卻是驚人的。
我們現在就來走一遍整個流程。以胃痙攣為例,這種感覺讓人很不舒服,就像一根灼熱的燒火棍,對著嬌弱的胃,一個勁兒地戳。
第一步,面對。請坐好了,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絞痛著的胃部。其實這種疼痛不過是「交感神經妻子」過度敏感導致的。你越緊張,她就越興奮,導致胃痙攣更為頻繁。當你審視和感受胃部的疼痛,就仿佛是一個旁觀者正在饒有興趣,而不是以害怕、擔憂的心情去看待它,這就會使你的緊張情緒得以緩解。第二步,接受。你會發現,即使它是如此灼熱地攪和著你的胃,你也沒有怎麼樣嘛,還不是好好地坐著。這裡要強調下,你必須是真正的接受。什麼是真正的接受?比如,你不斷地說:「我接受了,可是我胃還在痙攣,現在我該怎麼辦?」那說明你並沒有真正的接受,只有當你準備好了,隨便胃怎麼折騰你,你都能該幹嘛幹嘛,完全不受它的影響,也就是達到了無所謂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接受。第三步,飄然。聽到這次詞語,你是不是感覺很莫名其妙。飄然是很神奇的一種方法。記住,當你接受了胃部不適之後,一定不要頑強地抗爭,強迫自己抵抗這種疼痛,而應該像一朵雲一樣飄過。因為抗爭的時候,你會變得緊張,而緊張會加劇你的不適。可是,飄就不同了,飄會讓你放鬆。讓你的疼痛感覺飄走,讓你的恐懼飄走。隨著時間推移,你的注意力就會從疼痛,飄到其他事情上了。第四步,等待。在你卸下了要抗爭的心理機制,接下來就把結果交給時間吧!你要知道,神經系統的恢復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繼續接受它,與它共處,不要著急。我們在經歷了「面對、接受、飄然、等待」後,最終我們的經常性症狀會被治癒,這可是很多患者論證了的哦!
2.間歇性發作症狀的治療
間歇性發作的症狀,包括:恐慌、心悸、心跳緩慢、心律不齊、顫抖、深呼吸困難、喉嚨梗塞、眩暈、噁心、嘔吐,還有抑鬱和失眠。現在,我們來說說恐慌和心悸的治療方法。
先說恐慌,我們已經知道了精神焦慮症的根源是「恐懼」。恐懼,不但會造成持續緊張,也能引發間歇性恐慌。這種恐慌的感覺可不好受,就像熾熱的火焰燒遍全身,令人痛苦不堪。如果以前每次恐慌時,你是用控制的方法,與恐慌抗爭,那麼現在你可以用這個妙方了。那就是面對它,看清它,接受它,飄然地放鬆,等待,直至恐慌消失。然後你就會發現,原來神經衰弱不過是自己的心理因素在作祟。再來說說心悸,這種不同尋常、突發的快速心跳,會在你即將入睡時,或睡夢中把你驚醒。你會覺得自己的心臟已經跳到了嗓子眼,好像隨時都會炸開。這時,你要放鬆下來,相信自己的心臟是健康的,不過是暫時受到了刺激。來,深深地吸入一口氣,再慢慢地呼出,隨它去狂跳,漸漸地心臟會慢下來,恢復到正常的跳動。是的,依舊是:面對、接受、飄然、等待,直至一切過去。作者在學生時期,由於緊張,也心悸過。但他沒有害怕,而是接受了自己心臟的狂跳,讓神經漸漸平靜下來,等待心臟逐漸恢復到正常跳動。之後心悸又發作過幾次,他每次都是這樣平靜地接受。說來神奇,心悸發作的次數越來越少,直到不再發作。現在30年過去了,心臟依然很好。
三.複雜神經疾病的病因及治療
既然要治療複雜的神經疾病,我們先了解下,它與簡單神經疾病的區別。簡單神經疾病是由神經敏感引起的身體不適,他們糾結於身體的不適,所以只要擺脫了這種不適,他們的神經衰弱就治癒了。而複雜的神經疾病卻恰恰相反,他們極少注意到自己身體的不適,直到把身體拖到了極其糟糕,難以治療的程度。
1.複雜神經疾病的病因
你一定好奇,他們連自己的身體都不關注,那關心的是什麼呢?他們關注的是這三項,分別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極度的悲傷、折磨人的內疚。
無法解決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碰到各種問題,有的能夠解決,有的卻無法解決,一個明顯無法解決的問題,乃至它導致的惡果,是引發複雜神經疾病的常見原因。正常情況下,我們碰到實在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可能會想逃避,但最終會面對問題,妥協於現實。可是神經衰弱的人,既不逃避,也不妥協,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問題的糟心處,一頭扎進去,越想越煩,越想越恐慌。
麻煩的是,患者會時不時想到這個問題,然後持續恐慌和緊張。於是,身體開始不舒服了,他的雙手出汗,胸口感到噁心,心臟怦怦跳個不停。起初,他是一想到這個問題,身體就不適,但要不了多久,只要跟這個問題相關的事情,也會讓他的身體難受起來。
悲劇的是,就算他正開開心心地跟朋友一起喝著咖啡、談天說地,腦子也會突然閃過這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哐當!愉悅的心情一下子被拋進谷底。就像一個溺水者,每次浮到海面,還沒來得及吸幾口氣,就又被拽入漆黑的海底。
他終日死盯著這個問題不放,一丁點兒與此相關的事,都會讓他恐慌。每次發作的頻率加劇。漸漸地,人就越來越消沉,越來越覺得生活乏味,最終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這時,他應該找個思路清晰、明智的人,比如朋友、親人,或專業人士,一起探討你的問題,找一個折衷的方案。當我們把觸發他恐慌的開關給卸載了,那麼之後的治療就簡單了。
極度的悲傷人生不僅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有時還會面臨巨大的打擊,讓人極度悲傷。
我們大多數人突聞噩耗,會悲痛欲絕,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從悲慟中走出來,重新去找快樂。但有的人,卻一蹶不振,坐在那裡,滿腦子都是自己的不幸,一陣陣的絕望襲來,一分一秒對他們來說都是煎熬。他們吃不下、睡不著,身體越來越脆弱。他們看事情、想問題,都會變得反應遲鈍,整個人呆呆傻傻,無法交流。
比如,被離棄的痛苦。其實,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建立在別人身上。愛人離開了,並不是世界末日,還有個更優秀、更愛你的人,在街頭的某個轉角等著你走來。相信自己,你值得更好的!
再比如,因心愛之人死亡,帶來的痛苦。其實這都是由回憶和習慣引起的,我們要將回憶和現實分離開。請記住,我們還有家人需要照顧,往前看,別把自己留在過去。另外,一些能引起回憶的物品,暫時可以收起來。
作者有一個朋友,她的丈夫去世了,痛苦不堪的她,就整天看著丈夫的座椅,想像著丈夫坐在上面的情景。作者勸她把椅子挪走,她說,我那麼愛他,為什麼他去世後,我要迴避那些讓我想起他的東西呢?
幾個月過去了,每當她走過那把椅子,都會感到痛苦。即使偶爾感到一些快樂,但一看到這把椅子,好心情也煙消雲散了。後來她終於醒悟了,讓家人搬走了這把椅子。
我們的潛意識就是一塊埋葬記憶的墓地,可別傻傻地在那裡挖掘啦!放下痛苦的過去,才能走向新生活,獲得快樂!
折磨人的內疚內疚是一種令人不安的羞愧感。哪些事情會引起內疚呢?一種是我們違反了對自己的要求。比如,制定了嚴格的減肥計劃,卻沒能管住自己的嘴。再比如,工作時間打遊戲,導致任務沒完成。另一種是我們做了傷害別人的事情,那麼我們只要向受到傷害的人道歉,並竭力彌補,我們的內疚感就會消失。
但對於神經衰弱的人來說,內疚就是一劑毒藥,在恐懼和記憶的作用下,無論他怎麼抗爭或努力,都沒有辦法不內疚。
那該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說出來,並做出補償就好了。如果說出來之後,並沒有覺得輕鬆,那也別失望,是因為你的神經系統太疲勞,已經不靈活了。多說幾次,給點兒時間,就行了。可是還有一種內疚,是沒法說出來的,也不能被原諒的內疚,那麼祈禱或懺悔來抒發歉意,同時做出補償行為吧!
「問題、悲傷、內疚」是導致複雜神經疾病的主要原因,那麼複雜神經疾病有哪些症狀呢?這些症狀包括:強迫症、失眠、清楚恐懼感、抑鬱、喪失信心、與人交流困難、回家困難、憂慮。接下來,我們就來治療強迫症和失眠。
2.治癒強迫症和失眠
什麼是強迫症?這類神經衰弱患者就是反覆的、強迫性的,產生讓自己苦惱的想法。強迫症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就是不停地重複某種行為。《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作者、意義療法創始人維克多·弗蘭克爾,在他的書中提到過一個患盥洗強迫症60年的患者,她就是對細菌有強迫性恐懼,結果導致她要麼待在床上,要麼就是不停地洗手,是不是很可怕。第二種類型就可怕了,患者會擔心自己傷害孩子,比如把孩子從窗口扔下去。第三種類型,是他們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從而造成極度的腦力疲勞。即使他努力把注意力轉到其他有意思的事情上,但不一會兒,他又開始自省了。這種極度的自我限制,使得患者仿佛被囚禁在一個封閉的軀殼中,讓人窒息。這種類型的強迫症該怎麼治療呢?既然大腦就是愛想自己的事兒,那就讓它去想,隨便怎麼想都行,沒什麼大不了的。一邊想,一邊繼續工作,直到自己習慣,並把它當做自己正常思維的一部分。要知道你腦力的疲勞,會隨著你的接受,慢慢消失。
有一位德國婦女安娜就患上了第三種類型的強迫症,她跟作者描述自己是如何戰勝它的。每次她感覺到令人煩躁的想法來臨時,就跑到朋友那裡,說:「它又來了,瑪利亞,開始了。」瑪利亞回答她:「讓它來吧,不要抗爭,隨它怎麼樣,會過去的。」聰明的安娜,讓朋友幫助自己,放棄抗爭,接受它,讓它消失。
其實強迫症就是由恐懼引發的一種習慣。當你不再害怕,那麼留下的,就只是慣性記憶,而時間會衝淡記憶,你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好了。這裡用到了前面說的兩個方法:接受和等待。
現在我們來說失眠。失眠的感覺不陌生吧,大多數人應該都體驗過。壓力太大,或心情不好,都會引起失眠,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整宿整宿睡不著覺,那種感覺是很可怕。而神經衰弱患者的失眠狀況就更嚴重了。他們惶恐地躺在床上,腦子裡滿滿都是可怕的想法。
其實你擔心的問題哪有你想得那麼嚴重,這只是你的神經系統的過激反應。來,把自己交給舒適的大床吧,全身放鬆地攤在床上,然後努力去看清你到底在恐慌什麼,並做好準備,等待恐慌的感覺襲擊你。
恐慌來了,沒事,放開它們,讓這些可怕的想法飄走,飄走。當你決定勇敢地面對恐慌,並將它看個明白時,你會發現真的沒有那麼可怕,你會感到放鬆,並獲得些許平靜。記住,你的神經太敏感,才會發生恐慌,如果你放鬆下來,並進行分析,並容忍它的出現,內心就會平靜下來了。
放鬆有助於治療失眠,怎麼放鬆呢?請舒服地躺在床上,然後,從腳開始,想像自己的腿、腰、胸、頸、頭、臂、手,都像灌了鉛似的,陷入床裡。就這樣一遍遍的循環,慢慢的,慢慢的,你全身一節節,都放鬆下來了。
除了放鬆之外,還有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傾聽。你可以傾聽室外的風聲、雨聲、蟬鳴聲、車子駛過的聲音等等。當我們大腦的工作變成了收集聲音,就輪到負責大腦的思考區域去休息了。然後,你就睡著了。
那麼如果是未解決的問題,導致了失眠,那麼就去採取行動,解決問題,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去找個折衷的方法。
結語
神經疾病是由神經系統產生的,我們的神經分成自主神經系統和非自主神經系統。非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非常敏感,當碰到壓力時,就會滋生恐懼。恐懼會讓交感神經分泌腎上腺素,從而加劇恐懼。於是就形成了「恐懼、腎上腺素分泌、更加恐懼」的惡性循環。很多人就是不知不覺中,患上了神經衰弱。
這些患者有失眠、心悸、抑鬱等症狀,其實不管神經衰弱是輕還是重,恐懼都是導致發病的根源。對於經常性症狀,我們可以通過「面對、接受、飄然、等待」這四個步驟,進行治療。對於間歇性發作症狀,比如,恐慌和心悸,我們也可以使用這個妙方,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我們知道了「問題、悲傷、內疚」是患病的原因,也知道了該怎麼處理。面對複雜神經疾病的各種症狀,我們重點講解了「強迫症、失眠」的治療方法,很有實操性。如果你有這些症狀,可以用於自救,同時,也希望你能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們。
最後,送上金句,你可以記錄下來,放在床頭或桌邊,讓它們時刻陪著你,給你溫暖:
1、永遠不要因為失敗而徹底喪失信心;不要自憐;少一些後悔和「要是……」。
2、舊的恐懼捲土重來時不要絕望,接受所有的挫折,並飄然地走向康復。
3、坦然地接受悲傷吧;不要坐在那裡悶悶不樂;讓時間充實起來;堅定地抱有希望;暫時挪走那些會引發痛苦回憶的物品;記住,沒有誰的幸福是完全建立在其他人身上的;把報復的事情留給上帝去做吧!
4、願望決定著你的行動,所以請記住,只要你有願望,你就已經具備了成功的重要條件。
5、不要一天天地衡量自己的進步,滿懷信心和希望地向前看才會給予你最大的幫助。
6、一定程度的痛苦對我們來說是有好處的,尤其在年輕的時候,我們更不應該得到太多的庇護,因為從現在的痛苦中獲得的經驗將成為日後你的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