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和馮小剛曾分別根據同一位女作家的小說改編過電影,都挺好

2020-12-06 遠山寂寞冰雪

張藝謀根據女作家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尾點改編的文藝型電影《歸來》,於2014年5月在全國上映。主演是著名演員鞏俐、陳道明和新人張慧雯,配角演員陣容強大,閆妮、郭濤、劉佩琦、張嘉譯和丁嘉麗等一眾中國內地著名影視劇明星都出現在了該片中。

《歸來》故事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初,被劃成右派的大學教授陸焉識在大西北農場勞改。因多年和家人失聯甚是想念,於是他在一次農場轉場途中歷盡艱辛、衣衫襤褸地逃跑回家。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這次歸來給懷有芭蕾舞夢想的女兒丹丹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丹丹舞跳得很好,本來是領舞的,可是因為父親的這次出逃,領舞的機會卻懸了,並最終失去了領舞。

丹丹在剛聽說父親逃跑的事情時,她為了領舞的角色,就想法阻止母親馮婉喻與父親在火車站相見。結果在長長的火車站立交橋上,在馮婉喻撕心裂肺地讓丈夫陸焉識快跑的大喊中,丈夫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抓走了。而馮婉喻卻也昏倒在了冬季寒風中冰冷的站臺上,等她站起來時,鮮血從她額頭滲出。這一次夫妻沒能團聚。

文革結束後,陸焉識平反歸來。在家鄉的火車站,讓他感到蹊蹺的是妻子並沒有來接他,而來接他的女兒反應也很奇怪。

陸焉識回到家不久後就明白了妻子不去車站接他的原因:原來妻子表面與常人無異,卻得了心因性失憶,妻子已經不認識自己了。

為了能讓妻子重新認出自己,陸焉識想出了很多辦法。

在一次他故意彈起過去的鋼琴曲時,妻子被深深吸引,陸焉識滿懷希望地本以為妻子會恢復正常,可是他還是悲愴地發現她依然沒有認出她日思夜想卻近在咫尺的愛人!

一直到影片最後,馮婉喻還是沒有認出丈夫,漫天風雪中,她和丈夫陸焉識就那樣等待著陸焉識的歸來,堅守著她對丈夫純真而又執著的愛情。

看著風雪中的這對老夫妻,筆者感到她的愛偉大,他的愛也同樣偉大!

馮小剛根據女作家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成的電影是《芳華》,該片於2017年12月上映。與《歸來》的演員陣容幾乎都是一群老戲骨不同,《芳華》的演員幾乎都是年輕演員。該片由黃軒、苗苗、鍾楚曦等主演。

該片的時代背景同樣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中一群年輕人的故事。

影片從正直、善良、質樸並樂於助人的劉峰帶從農村來的女孩何小萍到文工團的情節拉開序幕。

後來他們因為意外離開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團生活,捲入了殘酷的戰爭,在戰場上繼續綻放著血染的青春年華。

他們經歷了集體生活的酸甜苦辣,故人的離別與相逢,還有時代變革之下,每個人的渺小脆弱和無力招架。

文工團的戰友蕭穗子、林丁丁、郝淑雯、陳燦等人,後來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下,每個人的命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擁有著出人意料的人生歸宿。

《歸來》和《芳華》,兩部電影都有女孩跳舞的故事,女孩們舞跳得都很優美,讓人印象深刻。

影片主角們的結局都不是皆大歡喜,但就是主角們這不完美的結局,卻讓人感覺影片不俗,帶給人長久地回味。

無論是張藝謀還是馮小剛,他們都不愧為功力深厚的導演,《歸來》和《芳華》都帶給觀眾一種心靈的震撼。無論是《歸來》中的鞏俐、陳道明這些老戲骨,還是《芳華》中以黃軒為首的一群年輕演員,都演得很真摯,很到位。

張藝謀和馮小剛兩位導演,就像中國文壇的著名作家賈平凹和王朔,他們的作品雖然風格不同,但都很精彩。

張藝謀和馮小剛分別從嚴歌苓那裡找來一本小說拍電影,很有意思,給人感覺嚴歌苓就像語文老師在布置作文,兩個大導演分別交出了令老師滿意的文章。

讀者朋友們,你們看過《歸來》和《芳華》嗎?不妨談談你的觀影感受。

相關焦點

  • 張藝謀一部電影捧紅一個謀女郎,同量級的馮小剛,差在了哪兒?
    張藝謀和馮小剛可以說是中國導演的兩座高峰,都拍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好作品,同為重量級的大導演,不可避免要被眾多影迷拿來對比一番。由於張藝謀出道比馮小剛早了將近10年,刨去這10年的作品,單從電影作品的數量上來看,兩位導演可以說是大同小異,不相上下。
  • 《簡愛》是根據,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說改編
    《簡愛》是根據,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說改編《簡愛》本片根據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小說改編,簡愛是個孤女,出生於一個窮牧師家庭。父母由於染上傷寒,相繼去世幼小的簡寄養在舅父母家裡,舅父裡德先生去世後,簡過了20年受盡歧視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於反抗表哥的毆打,簡被關進了紅房子。肉體上的痛苦和心靈上的屈辱,使她大病了一場。
  • 陳凱歌導演《白晝流星》,張藝謀導演國慶晚會,馮小剛去哪兒了?
    這個國慶節是真的熱鬧,電影市場也是非常火爆,國慶檔8天創造了50億票房的歷史記錄。其中《我和我的祖國》破23億了,暫時位居第一。第二名是《中國機長》21億,第三名是《攀登者》破8億了。《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做總導演,並且單獨導演了其中的《白晝流星》篇章。《白晝流星》這個短片的爭議最大,有彈有贊。另一位著名導演張藝謀也沒有閒著,導演了令人驚嘆的國慶晚會。歷來這種大場面,也就只有張藝謀能hold得住。因此,張藝謀也有「國師」的稱號。
  • 改編自重慶籍女作家虹影小說的婁燁新片《蘭心大劇院》威尼斯首映...
    義大利當地時間9月4日,改編自重慶籍著名女作家虹影小說《上海之死》的電影《蘭心大劇院》,在威尼斯電影節上舉行了全球首映,虹影和電影導演婁燁、編劇馬英力,以及主演鞏俐、趙又廷、小田切讓、帕斯卡·格裡高利、湯姆·拉斯齊哈、黃湘麗、中島步、張頌文等集體亮相。《蘭心大劇院》入圍了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將參與金獅獎的角逐。同時電影已經定檔12月7日在內地上映。
  • 和張藝謀鬧翻的男人4年密拍電影《許三觀》男女主角曝光全演技派
    文/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很少有電影是自拍攝起就讓人期待,但同時又是相當低調的。根據著名作家餘華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改編的同名電影,就是這樣一部高期待但很低調的影片。只不過,有人並未放棄將這部作品在中國改編成電影。就在2015年,河正宇的這部電影上映時,小說作者餘華在露面宣傳他的新書《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裡》,他稱自己當時還未看過韓國版的電影《許三觀》,並承認了中國有人也在將這部作品拍成電影。
  • 奧斯卡獲獎影片多小說改編 中文原著已出版(圖)
    獲獎的近20部影片中有不少改編自小說,單是入圍「最佳影片」角逐的9部影片就有5部改編自小說。其中,像《荒野獵人》《房間》等獲獎影片的原著小說都出版了中文版。此外,獲提名的《火星救援》《卡羅爾》等四部電影的原著小說也有了中文版。如果你還沒找到資源看這些電影,不妨先讀讀這些原著小說。
  • 豆瓣9.2,張藝謀最高分的電影,也正是這部電影讓葛優成名
    1994的國產電影《活著》,根據著名作家餘華的同名小說改編,介紹這部電影前,先給大家講講這本小說。 小說是1993年首次出版,不到1年的時間,同名電影就上映了。影片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主演。
  • 張藝謀告誡劉浩存:電影電視劇都可接拍,但有兩點需要牢記
    當年,章子怡剛出道時,張藝謀曾告誡她「不要演電視」,這一說法在坊間廣為人知,以至於近日章子怡出演首部電視劇《上陽賦》後,依然因種種原因引發網友吐槽和熱議。
  • 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管虎,你能聯想到什麼?
    說起這幾位導演,所有人都不陌生,他們是中國電影的驕傲,他們讓中國電影走向國際,讓世界了解中國,一次次地刷新觀眾的視覺體驗,一次次帶給觀眾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優秀電影。那把他們的名字組合在一起你能聯想到什麼呢?是中國電影選角行業首屈一指的一個團隊-星潤藝霖選角。
  • 2015這些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原著先溫習起來吧
    我們大致整理了一下2015年剛剛上映以及將上映的電影,給還沒來得及看或者翹首企盼的大家一份清單——在看電影前,原著先溫習起來。《許三觀賣血記》上映日期:1月14日(韓國)       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已經不用多介紹了,他的《活著》曾被改編成電影,這部《許三觀賣血記》也曾搬上話劇舞臺,但改編成電影還沒有。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改編電影(2018-2019)
    授獎詞為:「憑藉著具有語言學才能的有影響力的作品,探索了人類體驗的外延和特性。」偉大的作品總會被偉大的導演加持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作品在2017年被波蘭新浪潮女導演阿涅斯·霍蘭改編,而彼得·漢德克與維姆·文德斯則分別作為編劇跟導演多次合作。
  • 馮小剛對陳凱歌當年的評價,很有意思
    教科書也沒有完全準備好,學校裡大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看電影。田壯壯曾回憶:「那時候只要有電影,就會千方百計去把它看了。甚至都是外語片,可能看不懂,聽不懂,但也要去看。」食堂裡拉一塊熒幕,一人帶一個小馬扎,幾十個人擠在一起看電影。
  • 15年前,中國內地只有三部華語電影票房過億,周星馳成為最大贏家
    馮小剛,這個名字對很多中國電影觀眾來說並不陌生,《不見不散》、《甲方乙方》、《一聲嘆息》、《大腕》、《手機》、《夜宴》、《非誠勿擾》、《集結號》、《唐山大地震》等等由他執導的電影作品曾紅遍了大江南北,取得非常優秀的票房成績和口碑,奠定了他作為國內一線商業片導演的地位。
  • 巨齒鯊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原著小說故事簡介
    電影《巨齒鯊》並不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但是依舊憑藉緊張、精彩的故事情節吸引了不少觀眾,那麼《巨齒鯊》小說講述的故事是否和影片中一樣呢?   《巨齒鯊》小說講述的是噬人巨齒鯊,現今大白鯊的祖先,有史以來最為兇殘的終極掠食者,身長70英尺,重達60,000磅,一張血盆大口內密布著幾百顆鋸齒狀的巨型尖牙,每一顆都足有7英寸長。
  • 落魄到與網紅直播互動,是誰在逼迫馮小剛?
    19年前,馮小剛拍《一聲嘆息》時,攝影師張黎就曾這麼評價過他 :「對真善美的調侃是出於自我保護,其實骨子裡是古典主義浪漫情懷」。「現在世界不太平,人與人之間不包容,我想拍點電影給年輕人排排毒。」這是馮小剛功成名就後,自己為以後考慮的道路。
  • 屬於張藝謀的那「一秒鐘」過去了嗎?
    「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每一個導演心中都有一團燃燒的火,永遠不會熄滅,這就是電影……」這些都讓普通觀眾認為《一秒鐘》的風格如其營銷標語所說,是「張藝謀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張藝謀在闡釋其上一部作品《影》時表達過自己對「用寓言方式講一個哲學故事」的偏愛。《一秒鐘》或許異曲同工,以電影和膠片為載體,講述一個有關個人命運和時代洪流的悲傷寓言。 不少觀眾發現,《一秒鐘》並未對張九聲為何如此執著於女兒在膠片中的一秒鐘影像做出明確解釋,也正因為此,部分觀眾認為飾演者張譯在片中對著女兒影像無聲落淚的表演方式「有點過了」。
  • 馮小剛御用攝影呂樂再執導筒 《一維》探討佛理
    提起呂樂,也許最為人熟知的是華語頂級電影攝影師身份。他是馮小剛、張藝謀等導演的御用攝影師,合作電影包括《集結號》、《非誠勿擾》、《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活著》等等力作;他與顧長衛、侯詠並稱為「中國電影三隻眼」。在馮小剛、張藝謀、吳宇森等國際級導演眼中,無論是商業片的明快流暢,還是藝術片的文藝細膩,在他的鏡頭下都能遊刃有餘地貼近主題。
  • 周杰倫VS王力宏,張藝謀VS馮小剛,娛樂圈那些同量級人物的交鋒
    1張藝謀VS馮小剛。老一輩大導演裡,在商業電影上大獲成功的幾個人裡,似乎這兩個人,是可以巔峰較量的。開創了內地賀歲先河的馮小剛,遭遇了老謀子的後來居上。不過隨著市場的發展,如今兩人的票房已經被後輩導演超越。
  • 本周看點 | 小說改編劇集《無心法師3》,電影《假面病房》本周播映
    原著《無心法師》一共有四部,分別講述了民國、抗戰、文革、現代四個時期的故事。劇集《無心法師》第一季改編自第一部小說,第二季則融合了小說第二、三部的內容,而此次改編則完全脫離小說情節為原創劇情。原著作者知念實希人曾是一位內科醫生,因此擅長在其作品中加入專業的醫學知識,代表作有「天久鷹央的推理病例簿」系列和「死神」系列小說等。
  • 父親節:李連杰周潤發馮小剛都曾主演過關於「父愛」的電影
    有的人從小能感覺得到父親對自己的愛,有的人年少時愛和父親爭執,用了半生才明白何為「父愛如山」,也有人活在父親的陰影之下,像哈姆雷特一樣有了「俄狄浦斯情結」。但是無論如何「父親」這兩個字包含的意思遠比能說出來的多。今天是父親節,小編做了一期電影推薦,在這些電影裡,父親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你能在這些故事中,看見你的父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