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來客小行星

2020-09-10 每日阿國

天文學家不斷在宇宙中尋找會與地球擦身而過,可能會有撞擊地球危險的小行星。9月1日,名為2011 ES4的小行星掠過地球。這並非是小行星第一次與地球的親密接觸,最近幾年不少小行星都曾飛掠地球。






相關焦點

  • 天外來客?法國天文學家發現首顆太陽系外來小行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5月22日報導,法國天文學家通過模擬實驗研究發現,正在木星附近軌道運行的小行星「2015BZ509」是一顆「天外來客」,它於45億年前來到太陽系並長期停留至今。這顆發現於2015年的小行星「2015BZ509」與太陽系其它行星不同,儘管它共享木星軌道,卻一直逆向圍繞太陽運動。科學家從而開始研究其獨特的運行軌道。經百萬次計算機模擬實驗,科學家發現在距今約45億年前的太陽系誕生初期,這顆小行星已經出現在現今位置上,因此它應來自太陽系外星系。
  • 「天外來客」亮相合肥
    夏夜墜落於西雙版納的「天外來客」、採集自月球的隕石、戴上VR設備徜徉於小行星帶中。日前,31塊國內外珍貴隕石樣本在合肥一中展出,揭開了該校「天文主題月」活動的序幕,尤其是校園首次通過顯微鏡觀察隕石內部結構,引起學生們濃厚的興趣。
  • 天外來客,曾經飛掠地球的小行星
    天文學家不斷在宇宙中尋找會與地球擦身而過、可能會有撞擊地球危險的小行星。9月1日,名為2011 ES4的小行星將掠過地球。這並非是小行星第一次與地球的親密接觸,最近幾年不少小行星都曾飛掠地球。這顆小行星的模樣雖然未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直徑在22米到49米之間,是一顆較小的小行星。
  • 到訪地球的「天外來客」
    2019年9月7日,天津,「天外來客作為「天外來客」的隕石,是科學家們了解宇宙的窗口。隕石指的是來自外太空,穿越地球(或其它行星)的大氣層並與之撞擊後,未被毀壞的小行星或流星體的殘餘部分。與深空探測採樣返回的地外樣品相比,降落在地球的隕石是自然免費贈予人類用於研究地外物質的天然「考古」樣品。
  • 動畫科普 天外來客——隕石
    那麼,這位天外來客「隕石」是怎樣形成的?為何會來到地球?隕石與人類又有何關係呢?帶著一系列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去探尋真理,解開謎底吧!隕石,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呈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物質,也稱「隕星」。
  • 一大波天外來客正向你飛來…
    更大的「碎片」是小行星,ta們由巖石或金屬組成與行星一樣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要小得多,直徑從數米至數百公裡不等,超過98%的小行星都集中在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上,而更多與地球發生故事的是少數近地小行星,他們的軌道會與地球相交。
  • 天外來客!31個!就在合肥……
    夏夜墜落於西雙版納的「天外來客」、採集自月球的隕石、戴上VR設備徜徉於小行星帶中。日前,31塊國內外珍貴隕石樣本在合肥一中展出,揭開了該校「天文主題月」活動的序幕,尤其是校園首次通過顯微鏡觀察隕石內部結構,引起學生們濃厚的興趣。
  • 天文學家盯緊「天外來客」
    接連發現三個「不速之客」先認識一下這三個「天外來客」:2020 DM4,2月26日發現,直徑近160米,預計今年5月初飛掠地球,屆時離地球最近距離約為735萬千米;2020 FD2,3月17日發現,直徑約為26米,已於3月15日飛掠地球,當時離地球距離約為32.8萬千米;2020 FL2,3月19日發現,直徑約為20米,已於3月23日飛掠地球,
  • 「天外來客」又雙叒到訪?每秒14公裡直奔地球,網友:UFO來了?
    雖然現在人類世界的科技得到了質的提升,但是多年前的「行星撞地球」時間如果真的再次重演,以我們現在的能力還是無法抵抗的,所以科學家們對這種「天外來客」的存在通常都異常謹慎。不久前,「天外來客」又雙叒到訪地球,澳大利亞地區的多位居民都看到一個龐然大物直接向地球「襲來」,而從外觀來看這是一顆巨型的藍綠色火球,並且澳大利亞北領地的多臺攝像機都鋪捉到了這神奇的一幕。
  • 第一位天外來客:奧陌陌
    2017年10月19日,夏威夷泛星巡天望遠鏡捕捉到一個奇怪的「身影」,狀似一顆古巴雪茄的紅色物體在太空中急速翻滾。這是人類首次發現來自太陽系之外的跨星際天體。為了避免小行星碰撞的危險,夏威夷建立了一個對全天空天體進行測量和測定的巡天計劃——「泛星計劃」。泛星計劃的望遠鏡每晚都會掃描天空,第二天早上,工作人員將檢查那些監測到的星體,通常的結果都是:沒有異常。
  • 「泛星計劃」首次捕捉到的系外來客,是小行星?還是星際飛船?
    為此,在2005年,那個地球上最強大國家的總統,籤署法案,要求美國航空航天局,建立全天候監控「近地小行星」,提前發現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的觀測系統「泛星計劃」在此情況下應運而生(全稱: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此系統坐落夏威夷,由四個「超廣角望遠鏡組成」,每個像素14G,拍攝時長40-60秒,相片2G大小,不間斷40小時可以把地球四周光顧一遍,每個月來4次!
  • 一位天外來客將於本月底啟程返回它的故鄉
    它要回去了一位天外來客將於本月底啟程返回它的故鄉這位天外來客其實是一塊火星隕石。大約60萬至7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或彗星和火星發生了碰撞,將大量的物質碎片拋入太空,這塊隕石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太空中遊蕩了很久之後,最終落在了地球上,並於1999年在阿拉伯半島的阿曼被發現。這塊由倫敦自然博物館捐贈的火星隕石名為SAU 008,只有硬幣大小,卻是NASA「火星2020」計劃的關鍵組成部分。
  • 最真實的天外來客——隕石
    流星流星隕石,是地外流星或者碎塊脫離原有軌道散落到地球的未燃盡的剩餘物質隕石有極大的研究價值,是我們了解地外星體物質構成的重要來源,做為天外來客,真假難辨需要專業人員和儀器的鑑定。隕石據觀察研究分析,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小行星帶
  • 天外來客,隕石的秘密
    作為獨特的天外來客,每年都有大量的隕石。降臨到地球表面。如彗星、小行星或流星體,在穿過大氣層到達行星或月球表面後倖存下來。狼溪隕石坑相較之下,夠大的石質流星體或像彗星這樣的冰雪球或小行星球粒隕石通常有45.5億歲的年齡,被認為是來自小行星帶中未能結合成大天體的物質。
  • 劃破夜空神秘「天外來客」究竟在哪?
    幾天來,他們在松原地區行進500多公裡連續走訪,搜尋範圍雖然在不斷縮小,卻依然未見那個神秘的「天外來客」。11日凌晨,疑似隕石墜落時產生的火光瞬間照亮夜空,吉林、黑龍江、遼寧多地網友稱目睹到了這一時刻。專家初步預判,這個「天外來客」或墜落在吉林松原地區。
  • 星際來客奧陌陌·彗星還是小行星?
    星際來客奧陌陌·奇異的形狀)講到, 2017年10月19日,夏威夷大學的Pan-STARRS1望遠鏡觀測到了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來客——編號 1I/2017 U1 ,命名『Oumuamua( 奧陌陌 ),這也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來客。
  • 難道我們真的都是天外來客?
    如果這個論點最終成為結論,那我們就真的是天外來客了。世上生態萬物包括人類,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經歷了幾十億年的進化演化打磨而來,這一點已有了足夠的科學證據,時空通訊毫不懷疑。但最早那一粒生命的種子從何而來,科學界一直沒有達成共識。時空通訊是個科學鐵粉,當然只聽科學界的。
  • 拾影|勐養的「天外來客」
    拾影|勐養的「天外來客」 2020-11-26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隕石:天外的來客
    與此僅隔一天,又有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身而過。  事實上,這些天外「不速之客」對我們地球的影響,確實有著不少的淵源。  史料中的隕石記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最系統地觀測與記載隕石的國家。  實為小行星的碎片  只有在近代科學產生以後,人們對於隕石現象才有了正確的認識。  現在我們知道,隕石其實是天上的流星體掉入地球的產物。流星算不上星體,它們是一些又小又暗的星際物質,或者是那些小行星和類地行星碰撞後破裂下來的碎片。它們的體積一般都很小,但在宇宙空間的飛行速度卻很快,每秒鐘可達四五十公裡。
  • 插畫故事:天外來客——隕石
    《中國日報》(國際版)11月1日頭版因此,科學家們建議百姓、星友、藏家收集到這隕石後,應捐到科研部門或博物館,讓更多的大眾觀賞到這些「天外來客通過這些更有意義的展示和研究,幫助人類解開浩瀚宇宙之鎖,這恐怕才是這些「天外來客」的真正所願吧?(插畫作者:李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