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群馬縣蠶絲技術中心與當地養蠶農戶等合作,培養出能吐綠色螢光絲的轉基因蠶,並將蠶繭作為商用首次出貨。
來源:日本群馬縣官網
日本京都市紡織品公司計劃將其商品化。在養蠶農戶持續減少的情況下,相關人士表示期待稱「未來螢光絲需求若能穩定下來,也能成為一項商務。」
據報導,該中心力爭重振蠶絲業,與農業和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位於日本茨城縣筑波市)合作,反覆開展能吐出超極細絲和螢光絲的轉基因品種的實用飼養試驗。
去年京都市紡織公司「細尾」委託該中心大量培育能吐出綠色螢光絲的蠶。該公司曾參與美術家2015年使用綠色螢光絲作品的製作,對於宛如黑暗中閃耀發光的作品效果和國外的反響,社長細尾真生稱「感覺到了可能性」。
該公司計劃在室內裝飾等領域將之打造成商品,並考慮與全球知名藝術家合作。
報導稱,僅在該技術中心的實驗設施內無法培育大量的蠶,因此在得到日本農林水產省和環境省的批准後與群馬縣前橋市的農戶合作,共培育了約12萬隻蠶,生成蠶繭約176公斤。在藍色LED燈等特定波長的光照射下並透過濾鏡來看,蠶繭發出夢幻般的綠光。
據了解,由於海外廉價蠶絲和替代材料增多,日本群馬縣在上世紀初約達8.7萬戶的蠶農到今年減少至121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