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群馬縣培養出吐綠色螢光絲的蠶 已實現商用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群馬縣蠶絲技術中心與當地養蠶農戶等合作,培養出能吐綠色螢光絲的轉基因蠶,並將蠶繭作為商用首次出貨。

  來源:日本群馬縣官網

日本京都市紡織品公司計劃將其商品化。在養蠶農戶持續減少的情況下,相關人士表示期待稱「未來螢光絲需求若能穩定下來,也能成為一項商務。」

據報導,該中心力爭重振蠶絲業,與農業和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位於日本茨城縣筑波市)合作,反覆開展能吐出超極細絲和螢光絲的轉基因品種的實用飼養試驗。

去年京都市紡織公司「細尾」委託該中心大量培育能吐出綠色螢光絲的蠶。該公司曾參與美術家2015年使用綠色螢光絲作品的製作,對於宛如黑暗中閃耀發光的作品效果和國外的反響,社長細尾真生稱「感覺到了可能性」。

該公司計劃在室內裝飾等領域將之打造成商品,並考慮與全球知名藝術家合作。

報導稱,僅在該技術中心的實驗設施內無法培育大量的蠶,因此在得到日本農林水產省和環境省的批准後與群馬縣前橋市的農戶合作,共培育了約12萬隻蠶,生成蠶繭約176公斤。在藍色LED燈等特定波長的光照射下並透過濾鏡來看,蠶繭發出夢幻般的綠光。

據了解,由於海外廉價蠶絲和替代材料增多,日本群馬縣在上世紀初約達8.7萬戶的蠶農到今年減少至121戶。

相關焦點

  • 科普:蠶也能吐「蜘蛛絲」
    原標題:科普:蠶也能吐「蜘蛛絲」    蠶也能吐蜘蛛絲?沒錯。日本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28日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將蜘蛛產生蛛絲的基因植入蠶體內,生產出了韌性相當於天然蠶絲1.5倍的「蜘蛛蠶絲」。這種「蜘蛛蠶絲」兼具蛛絲的強韌和蠶絲的光澤,有望作為手術縫合線或用來製作防護服。
  • 蠶寶寶吐出「黃金絲」,織就致富「新絲路」
    蠶寶寶吐出「黃金絲」,織就致富「新絲路」 2020-06-05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蠶寶寶吐出「黃金繭」,原是攜帶了「彩色基因」
    曹女士家的蠶寶寶吐出「黃金繭」楚天都市報4月22日訊(記者滿達)養了半個多月的蠶寶寶,竟然吐出金黃色的絲。4月22日,家住武昌區的曹女士看到兒子養的蠶寶寶結成的8個「黃金繭」,嘖嘖稱奇:「蠶寶寶明明吃的都一樣,為啥吐出的繭顏色卻不一樣?」
  •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蠶,可能很多九十後的同學沒真正見過,只知道蠶絲是蠶吐出來的,其實蠶是一種昆蟲,肉乎乎的,很多隻腳,有點嚇人,有些女生還不敢摸呢,但習慣了,就覺得蠶寶寶十分可愛。
  • 蠶的一生,一路「開掛」的蠶吐完絲後真的死了嗎?
    它們不吃不喝開始「上山」,爬到選好的位置先拉網把自己架在空中,然後圍繞自己的身體一圈吐絲,把自己團團包圍在內,隨著絲吐出來,蠶那白白胖胖的身體逐漸變得虛黃。辛苦忙活兩三天下來,蠶繭經過一層層纏繞就會由軟塌透明逐漸變成厚實潔白的了。有的蠶不夠強壯,吐的絲少,結的繭就沒那麼厚實潔白,是次等品。
  • 蠶的一生之結繭篇
    作者:重慶蠶科院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國人的祖先就發現並馴化了蠶,幾千年來,蠶業成為中國古代農業中僅次於穀物種植的重要生產項目,因為絲綢貿易開拓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那麼,究竟是什麼讓蠶寶寶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呢?本期蠶業科普,帶您去看看蠶兒吐絲結繭。
  • 世界上吐絲價值比較高的十種蠶!
    桑蠶以桑葉為食料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屬鱗翅目,蠶蛾科,桑蠶起源於中國,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與中國現今食害桑樹的野桑蠶同源,染色體都是28對。蠶蛾幼蟲,吃桑葉,在化蛹前吐出作繭用的大量蠶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桑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上和生理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
  • 雌蠶與雄蠶的區別
    介紹一下雌蠶與雄蠶的區別,在新的一年,小編將其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我們的蠶寶寶能更為大家所熟,也希望蠶寶寶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能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一、外貌特徵一般情況下,雄蠶身體比雌蠶稍小,體重比雌蠶輕些,生長期比雌蠶略短,吃的桑葉量比雌蠶稍少。識別蠶寶寶雌雄,最可靠的特徵,是腹部第八、九節:雌蠶第八、九節腹面有四個透明小點;雄蠶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個透明小點。
  • 什麼決定蠶蛻皮的次數?日本揭開百年謎團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生院農學研究科的大門高明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與福島大學的筱田徹郎教授和農研機構的瀨筒秀樹組長等人共同分析了蠶的眠性突變體,明確了決定蠶的蛻皮次數機理。昆蟲的幼蟲通過反覆蛻皮來實現生長。正如老歌裡唱的那樣,「四次就眠,一晃而過」,蠶的幼蟲通常在經過4次蛻皮後成為5齡幼蟲,然後吐絲結繭,在繭中變成蛹和成蟲。
  • 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
    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時間:2016-06-16 12:43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從蠶寶寶到一件絲織品有幾步? 蠶寶寶吐絲之前要做什麼? 很多寶寶問我們看到的蠶繭一般都是白色的,但有的蠶吐絲卻是五顏六色,這是怎麼回事?
  • 蠶寶寶結繭了
    那天早上,我突然發現我的一條寶貝蠶身子亮晶晶的
  • 你穿的絲綢衣服,原料大多來自這幾種蠶!
    桑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又稱家蠶,簡稱蠶,是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屬鱗翅目,蠶蛾科。桑蠶起源於中國,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與中國現今食害桑樹的野桑蠶同源,染色體都是28對。蠶蛾幼蟲,吃桑葉,在化蛹前吐出作繭用的大量蠶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
  • 帶你走進蜀山的「蠶村」,看看蠶寶寶們……
    點擊視頻看看「蠶村」↓↓↓5月中旬,小滿剛過,小廟鎮餘崗村的養蠶人汪宏芝已在自家的桑樹林裡忙活起來她要為即將誕生的蠶寶寶準備食物。>經過修剪,桑樹會長出嫩綠的新葉,是蠶寶寶最喜歡的食物。如果把一萬四千隻家蠶吐的絲連接起來,就能沿著赤道繞地球一圈了。
  • 蠶的生長過程
    熟蠶蠶寶寶到了五齡末期,就逐漸體現出老熟的特徵:先是排出的糞便由硬變軟,由墨綠色變成葉綠色;食慾減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虛人們把熟蠶放在特製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蠶便吐絲結繭了,結繭可分為四個過程:1、熟蠶先將絲吐出,粘結在蔟器上,再吐絲連接周圍蔟枝,形成結繭支架,即結繭網。繭網不具備繭形,只是一些鬆軟凌亂的繭絲層,以作為結繭的支架。2、蠶結制繭網後,繼續吐出凌亂的絲圈,加厚繭網內層,然後以S型方式吐絲,開始出現繭的輪廓,叫做結繭衣。繭衣的絲纖維細而脆,排列極不規則,絲膠含量也多。
  • 家蠶浙江大學裡「吐出」基因良藥
    家蠶浙江大學裡「吐出」基因良藥 www.zjol.com.cn 2003年32月18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這一藥物已進入臨床試用,主要用於治療腫瘤病人和愛滋病人放化療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症和提高免疫力。    為什麼選擇家蠶做生物反應器,作為生產蛋白質基因藥物的「工廠」?課題組負責人、浙大生化研究所所長張耀洲解釋說,家蠶的蛋白質含量高,並且具有完整的蛋白質生成體系、穩定體系和表達體系,將人的基因通過蠶體進行培養後再提取,在天然性上更接近人類,而且成本也低。
  • 日本群馬縣水上町8家雪場聯合舉辦「開板」儀式 粉雪盼望更多來客
    人民網東京12月9日電 綜合日本NHK電視臺的報導,位於日本群馬縣北部的水上町的8個滑雪場8日聯合在谷川嶽天神平滑雪場舉辦了2019/20滑雪季的「開板」儀式。
  • 奇怪蠶寶寶不吐絲即化蛹
    晨報訊(記者陳奇雄)成熟的蠶寶寶不吐絲結繭,直接變成蛹,這是怎麼回事?昨日,洪山一女孩稱她養了一條這樣的怪蠶,並問該蛹能否化為蛾。女孩說,自己已向包括父母在內的數十人覓求答案,但無果。  女孩姓郭,家住魯巷雙塘小區,是魯巷小學六年級學生。上月,她養了10多條桑蠶,用桑葉餵養它們。前幾天,這些蠶寶寶進入結繭期。
  • 用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餵蠶 能吐出超級蠶絲麼?
    研究人員日前報導了一種能夠讓絲線更加強韌的新方法:給蠶餵食石墨烯和單壁碳納米管(Nano Lett. 2016, DOI: 10.1021/acs.nanolett.6b03597)。他們說,這種升級版蠶絲可以用於製造耐用防護性面料、可生物降解的醫用植入物和環保型可穿戴電子設備。在先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用添加劑處理已紡好的蠶絲或者直接用添加劑飼餵桑蠶,來製備升級版「絲綢」。
  • 蠶為何會吐絲?它用堅韌的絲線把自己裹住,後面怎麼才能出來呢?
    當時的人們只是發現,這種蟲子吐出來的絲線,非常適合做衣料。但古人並不知道,蠶為何會吐絲?而且當筆者看到蠶繭時,心中也有一個老大的疑問:蠶用堅韌的絲線把自己裹住,後面怎麼才能出來呢?我們現在看到的蠶,叫做家蠶。它是經過數千年的人工選育,培養出來的最適合產絲的蠶種。由於人們的精心照顧,這些傢伙對環境特別挑剔。而且極為偏愛吃桑葉!
  • 蠶工坊: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
    有天,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來問俺「寶寶吃飯渴了要喝飲料、喝果汁、喝湯水、吃水果,那麼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啊?」,這個問題對於有著數十年養蠶經驗的蠶悟達人來說,不是什麼難題。其實蠶寶寶從出生到結繭到產卵,整個過程中都不直接喝水的,家庭侍養玩家大概都如此(當然專業的工廠養殖可能會有所不同)。民間養蠶時有一個講法「桑葉有水汽,蠶寶會拉稀,之後鐵定要歸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