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餵蠶 能吐出超級蠶絲麼?

2021-01-09 網易科技

2016-10-21 09:44:27 來源: 《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

舉報

用碳材料加強過的蠶絲不僅更加強韌,還具備了導電能力。

絲綢,不僅是光澤華美的服裝材料,而且非常強韌。研究人員日前報導了一種能夠讓絲線更加強韌的新方法:給蠶餵食石墨烯和單壁碳納米管(Nano Lett. 2016, DOI: 10.1021/acs.nanolett.6b03597)。他們說,這種升級版蠶絲可以用於製造耐用防護性面料、可生物降解的醫用植入物和環保型可穿戴電子設備。

在先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用添加劑處理已紡好的蠶絲或者直接用添加劑飼餵桑蠶,來製備升級版「絲綢」。這些添加劑包括:染料、抗菌劑、導電聚合物和納米粒子。桑蠶,是以桑葉為食的蠶蛾的幼蟲,利用唾液腺中產生的絲蛋白溶液來吐絲結繭。

為了製造「碳加強版」蠶絲,清華大學的張瑩瑩教授和同事給桑蠶餵食噴灑了質量分數為0.2%的碳納米管或石墨烯水溶液的桑葉,待其結繭後,用標準絲綢生產方法收集蠶絲。對於已紡織好的絲綢,若要提升性能,需要將納米材料溶解於有毒化學溶劑中,並用其處理絲綢。與這種加工方法相比,餵食的方法更加簡單,也更加環保。

與普通蠶絲相比,這種「碳加強版」蠶絲的強度和韌性提升了一倍,同時也能在斷裂前多承受50%的拉力。張瑩瑩研究團隊將蠶絲纖維加熱到1050 °C來碳化絲蛋白,研究其結構和導電性能。與普通蠶絲不同的是,改良後的蠶絲能夠導電。拉曼光譜和電子顯微成像的結果顯示,這種「碳加強版」蠶絲纖維包含更加有序的晶體結構,這可能是因其含有納米材料的緣故。

但這種改進依然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一個是桑蠶是如何將納米材料結合到它們吐出的絲中。另一個則是在被桑蠶吃下的納米材料中,有多少真正轉化到了蠶絲中,而不是被排洩、分泌或代謝出來。張瑩瑩說,可能是由於納米粒子的含量太低,因此在這種絲的橫截面上幾乎看不見碳材料的蹤跡,而回答這些問題還需要生物學家們的不懈努力。

東華大學高分子系沈青教授在2014年報導了一項類似的工作,他給桑蠶餵食直徑30納米寬的多壁碳納米管,這同樣提升了蠶絲纖維的強度和韌性(Mater. Sci. Eng., C 2014, DOI:10.1016/j.msec.2013.09.041)。張瑩瑩說,其團隊使用的直徑更小的、1到2納米寬的單壁碳納米管「更適於整合到絲蛋白的晶體結構中」。

這項研究給工業界提供了一種「大規模生產高強度蠶絲纖維的簡單方法」,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張耀鵬研究員說,他曾給桑蠶餵食二氧化鈦納米顆粒以製造能抵抗紫外線照射降解的超強蠶絲。他說,這種「碳加強版」蠶絲的導電性能或許能令它適用於製造嵌入式智能紡織品傳感器,並讀取神經信號。

作者:Prachi Patel

翻譯:秦琪凱

審校:程翔

本文來源:《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 責任編輯: 王真_NT5228

相關焦點

  • 難道未來的衣服都是用蠶絲+石墨烯做的?
    提到石墨烯,它幾乎無所不能。作為一種以碳元素為基礎的新型材料,從製造飛艇到電池技術,石墨烯在許多領域都有很大的潛質,並且未來還有可能成為可穿戴設備的關鍵技術。最近,北京清華大學的一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能夠不僅能夠導電、同時更有韌性不容易斷裂的蠶絲,而這項新發明的關鍵核心就是石墨烯。科研人員將蠶葉包裹在了碳納米管或石墨烯外面,而導致了桑蠶將蠕動強度提升了兩倍,產生了更有韌性的蠶絲。
  • 石墨烯蠶絲:或許將成為可穿戴技術未來
    石墨烯蠶絲:或許將成為可穿戴技術未來 2016年10月31日 00:44作者:馬景東編輯:馬景東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石墨烯似乎是一種無所不能的材料
  •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蠶,可能很多九十後的同學沒真正見過,只知道蠶絲是蠶吐出來的,其實蠶是一種昆蟲,肉乎乎的,很多隻腳,有點嚇人,有些女生還不敢摸呢,但習慣了,就覺得蠶寶寶十分可愛。
  • 蠶的一生,一路「開掛」的蠶吐完絲後真的死了嗎?
    養蠶有很多小講究,如蠶小時候餵桑葉得切碎喂,不能帶露水,曬熱的桑葉摘回來放到常溫才喂,桑葉林周圍不能用農藥,蠶房也要用石灰消毒,避免接觸滅蚊劑、香水、樟腦等不良氣體,進出要換鞋子……結繭,蠶越長越大越能吃,經歷4次脫皮,當蠶長得圓滾滾白白胖胖半透明,可以看到積攢了一肚子的白絲,且「沒食慾」時,就是要結繭了
  • 科普:蠶也能吐「蜘蛛絲」
    原標題:科普:蠶也能吐「蜘蛛絲」    蠶也能吐蜘蛛絲?沒錯。日本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28日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將蜘蛛產生蛛絲的基因植入蠶體內,生產出了韌性相當於天然蠶絲1.5倍的「蜘蛛蠶絲」。這種「蜘蛛蠶絲」兼具蛛絲的強韌和蠶絲的光澤,有望作為手術縫合線或用來製作防護服。
  • 華為也在研究石墨烯,碳納米管跟石墨烯納米電熱管一樣嗎?
    碳納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徑向尺寸為納米量級,軸向尺寸為微米量級,管子兩端基本上都封口)的一維量子材料。碳納米管主要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數層到數十層的同軸圓管。層與層之間保持固定的距離,約0.34nm,直徑一般為2~20 nm。並且根據碳六邊形沿軸向的不同取向可以將其分成鋸齒形、扶手椅型和螺旋型三種。
  • 石墨烯、碳納米管等新型導電劑前景良好,蓄勢待發
    ,根據其結構不同活性物質之間各形成點、線或面接觸式的導電網絡:導電劑可分為傳統導電劑和新型導電劑,傳統導電劑包括導電炭黑和導電石墨等,新型導電劑包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導電劑。最早的導電炭黑類、導電石墨類材料為點狀結構,也稱零維導電劑,主要是通過顆粒之間的點接觸提高導電性;導電碳纖維主要包括碳納米管(CNTs)和氣相生長碳纖維(VGCF),具有一維的纖維狀結構,CNTs是1991年被明確報導的一種碳納米結構,是由石墨烯片層沿軸線捲曲而成的無縫、中空的管狀材料,按照石墨烯片層數可分為單壁碳納米管和多壁碳納米管,由於其纖維狀結構,可以穿插在活性物質間,增大了與電極材料顆粒的接觸
  • 清華大學:碳納米管/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本文總結CNT和石墨烯基納米材料的吸附機理,包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的吸附機理,親水和疏水表面特性以及發生吸附所需的結構-性質關係。其次,介紹用於各種有機廢水系統的基於CNT和石墨烯的吸附劑的結構改性和複合方法。
  • 蠶寶寶吐出「黃金絲」,織就致富「新絲路」
    蠶寶寶吐出「黃金絲」,織就致富「新絲路」 2020-06-05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導電塗料用碳納米管與石墨烯導電填料研究進展
    常用的導電填料有金屬粉末和碳系粉末,其中金屬粉末作為填料製備的塗料具有較好的導電性能,但金屬密度大,在塗料中易沉降,且在服役期間容易氧化導致塗層導電性能下降甚至失去導電性能。相比金屬填料而言,碳系導電填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蝕和導電性能穩定等優點。炭黑和石墨是常用的碳系導電填料,近年來,碳納米管(CNTs)和石墨烯(GNS)作為新型導電填料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 前沿|當石墨烯「遇上」碳納米管,原來增韌機理是這樣!
    前沿|當石墨烯「遇上」碳納米管,原來增韌機理是這樣!
  • 碳納米管海綿體的應用
    碳納米管海綿體是由相互交錯的碳納米管組成的三維結構,在複合材料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具有潛在應用。具有釐米量級尺寸的碳納米管海綿體已經通過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成功製備並且研究了碳納米管海綿體的機械壓縮性能。
  • 日本群馬縣培養出吐綠色螢光絲的蠶 已實現商用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群馬縣蠶絲技術中心與當地養蠶農戶等合作,培養出能吐綠色螢光絲的轉基因蠶,並將蠶繭作為商用首次出貨。  來源:日本群馬縣官網日本京都市紡織品公司計劃將其商品化。
  • 對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技術解讀(上)
    ③電弧放電法索尼株式會社在CN101683976A中公開了以鑭系金屬的氧化物,過渡金屬,或者鎳和稀土元素的混合物等為催化劑,和以硒、碲或鍺或其組合為助催化劑條件下,通過電弧放電法由碳源生產碳納米管。所述方法能夠高效地製備出高純度和直徑分布窄的碳納米管。
  • 美石墨烯紙造超級電容器及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研究進展
    當摻雜量為PANI/GO (100:1)時,在200 mA/g電流密度下,得到最高為531 F/g 的比電容,與純的PANI(216 F/g)相比,高出了1倍,這是由於GO與PANI的協同效應引起的。  3.1.3石墨烯與CNTs(碳納米管)複合  Ki-Seok Kim和Soo-Jin Park將MWNT(多壁碳納米管)和GO粉末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GO-MWNT,加入水合肼,還原製備石墨烯- MWNT複合物,在複合物溶液中加入aniline(苯胺)單體,通過原位聚合法,製備了石墨烯- MWNT/PANI三元複合物。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傳統導電劑是炭黑顆 粒,而新型導電劑分別是 1 維或 2 維的碳管或石墨烯在電池電極中形成有效的線 或面導電網絡。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電子到活性材料的顆粒上的傳送,用石墨烯及 碳納米管新型導電劑可以直接從線或面內導通而不像傳統導電劑通過顆粒的點對 點傳導,導電效率極高,從而實現快速充放電,並對能量密度、循環使用壽命等 關鍵技術指標都有提升。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電子到活性材料的顆粒上的傳送,用石墨烯及 碳納米管新型導電劑可以直接從線或面內導通而不像傳統導電劑通過顆粒的點對 點傳導,導電效率極高,從而實現快速充放電,並對能量密度、循環使用壽命等 關鍵技術指標都有提升。碳納米管的長徑比、碳純度是其影響導電性的兩個核心指標,直接決定了碳納米 管的產品性能。產品長徑比、碳純度越高對應的導電性越好。
  • 碳納米管:個性十足的神奇材料
    這種通過三個彎曲型分子連接兩個石墨烯單元的方法,可直接得到納米籠狀結構,為構建封端鋸齒型碳納米管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德國應用化學》上。  無獨有偶。幾乎在同時,以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而聞名於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使用功能化碳納米管生產出首個能在室溫下使用通信波長發射單光子的碳納米管材料。神奇材料碳納米管,為何如此受各國科學家追捧?
  • 鋰硫電池中嵌入石墨烯,碳納米管和片狀石墨陰極中的C–S鍵
    本文要點:石墨烯,碳納米管和片狀石墨通過硫的熔融擴散過程被引入作為硫主體/邊界,以製造碳載硫陰極。具有出色的導電支架和具有各種形態的柔性結構的碳材料可以作為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本文,通過精心設計的熔融擴散程序,製備了三種具有不同結構石墨烯,碳納米管(CNT)和片狀石墨的碳基硫嵌入陰極。硫含量在60至73%之間變化。
  • 碳基晶片迎來突破!石墨烯材料碳納米管如何製作,西瓜視頻告訴你
    但是就在前不久,我們中科院彭練矛院士和他的團隊們研發一種新材料的「碳基晶片」,裡面採用的是「碳納米管」製作的,這種材料或許會跳出摩爾定律的瓶頸,使得晶片的性能提升不再完全依賴於高端納米光刻工藝和電晶體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