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8月21日報導】題:五位深受愛戴、實則是惡棍的科學家(記者喬伊·卡麥可)
科學天才們未必都有過人的社交技巧。下述這份名單上的偉大人物或許在自身所屬的領域都作出了傑出貢獻,但是即使是在數百年之後,他們卑劣、冷酷、充滿欺騙性和令人髮指的殘忍行為還是令我們只有瞠目結舌的份。
愛迪生:瘋狂的動物虐待者
1884年,尼古拉·特斯拉搬到紐約,與愛迪生會面,後者當時已經因為其低壓直流電而享有盛譽。特斯拉認為高壓交流電的性能更為優越,提議製造一臺交流電機,但是愛迪生認為這太危險。相反,愛迪生承諾,如果這位新移民能夠改進他的直流發電機,他將獎勵給他5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00萬美元)。
在辛苦忙碌了幾個月並且取得重大進展之後,特斯拉找愛迪生要自己的酬金,不料愛迪生卻回答他說:「當你變成一名完全意義上的美國人的時候,你就會懂得欣賞一個美式笑話了。」特斯拉退出了———但是欺凌行為並沒有結束。
喬治·威斯汀豪斯(美國實業家,西屋電器公司創始人———本報注)購買了特斯拉的專利,並且成為交流電及其廣泛應用的先驅。而完全投身於直流電的愛迪生卻開始針對交流電發動了一場宣傳攻勢。這場攻勢是冷酷無情的:他想證明交流電的高壓對於公共應用來說過於危險,於是他和他的支持者們開始公開對動物實施電刑———對象包括流浪狗和流浪貓,牛和馬,甚至包括後來最臭名昭著的、針對動物園大象的電擊事件。
理察·歐文:極端的利己主義者
19世紀的自然學家歐文因為其對於科學的多項貢獻而著稱———他是出色的古生物學家,創造了「恐龍」一詞。對於同輩人來說,他是個著名的「混蛋」。對他的評價包括「自負、傲慢、充滿嫉妒心和復仇欲」,這些評價只是所有惡評的冰山一角———總之,他是一名徹頭徹尾的極端利己主義者。
與同事、古生物學家吉迪恩·曼特爾的宿怨只是他的「劣跡」之一。他們最初的合作關係偏離了正軌:他們在公開出版物中樂此不疲地進行著競爭,試圖取代彼此成為最卓越的恐龍發現者。據一些人說,歐文整個職業生涯都嚴重依賴曼特爾的工作,但是因為他的過度自大,他從來都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1844年,歐文因為一篇論文被皇家學會授予「皇家獎章」,但是在曼特爾看來這篇論文錯誤百出(事實證明,的確如此)。1848年,曼特爾發表了一篇論文來闡明這些錯誤,歐文則以極端憤慨的攻擊性言論進行了回擊。次年,曼特爾自己也被提名獲得「皇家獎章」,歐文試圖說服委員會不要向他頒發這一獎項。
曼特爾並非遭到歐文侮慢對待的唯一對象:還有一組受害者不是別人,正是查爾斯·達爾文和他的「鬥牛犬」託馬斯·亨利·赫胥黎。歐文試圖阻止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發表,他撰文稱人類與猿毫無關聯。在達爾文的著作出版之後,歐文發表了一篇匿名的、長篇大論的尖銳「討伐」文章。
威廉·肖克萊:飽受詬病的名利追逐者
肖克萊是將矽帶入矽谷的人。他是物理學家、發明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但是……飽受詬病。
1936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之後,肖克萊加入了貝爾實驗室(即今天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二戰後,貝爾實驗室讓肖克萊負責一支團隊研究半導體材料,他們認為這種材料能夠取代效率低下的真空管來控制電流。
肖克萊試圖製造出這樣一種設備。在數月的實驗、錯誤和艱苦努力之後,他的兩名同事———約翰·巴丁和沃爾特·布拉頓———獲得了成功,在1947年做出了第一個功能電晶體。當肖克萊知道自己的名字沒有出現在發明專利中後他大發雷霆,最終貝爾實驗室投降,將他的名字加上。在之後的多年時間裡,他一直被稱作電晶體的發明者———有時甚至是唯一發明者。
對他來說,這些並非實至名歸的聲譽甚至還不夠。1956年,他在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開辦了自己的半導體公司。據《洛杉磯時報》報導,他吸引和僱用了一支出色的科學家團隊,但是不久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公開將有博士學位的人解僱或是降職從事較為低等的生產工作。當年11月,肖克萊和布拉頓、巴丁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萊布尼茨和牛頓:爭鬥幾十年的「冤家」
今天,公眾輿論似乎將微積分的發明歸功於牛頓和萊布尼茨兩人。但是,背景故事要複雜得多。牛頓(比萊布尼茨年長4歲)獨立研發微積分的時間要比萊布尼茨久。
到17世紀70年代的時候,牛頓和萊布尼茨致力於各自微積分版本的研究。科林斯和亨利·奧爾登堡(皇家學會秘書長)都鼓勵牛頓寫信給萊布尼茨。萊布尼茨的回信「有些謹慎」。在牛頓寫回信的時候,好奇的萊布尼茨在倫敦進一步追蹤其競爭對手的研究。他一路追查,最終看到了科林斯手中的牛頓研究成果。
歷史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解讀牛頓給萊布尼茨的回信:有人說牛頓的態度很友好,他分享了自己的成果並且為萊布尼茨提供了幫助;有人則認為他表現得有些偏執和警惕。
1684年,萊布尼茨發表他的著名論文時,絲毫沒提牛頓的貢獻。1699年,二人的爭鬥開始了。牛頓的一名好友公開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牛頓是第一位、而且在很長時間內是最資深的微積分發明者……至於萊布尼茨,第二位發明者,是否從他身上借鑑到了什麼,我更樂於讓那些人看過牛頓信件的人對此進行評判。」
5年後,牛頓出版了《光學》和《求積術》。萊布尼茨次年匿名對著作進行了評價,他所傳遞的信息有些居高臨下和虛偽的意味:感覺就像稱讚牛頓發現了另一種能夠實現他已經做到的事情的方法。
牛頓其後得知了萊布尼茨對於《光學》的傲慢匿名評論,他的憤怒情緒被激發了。牛頓將自己標榜為「首位發明者」,而且希望歷史能夠銘記這一事實。在1716年萊布尼茨去世之後很長時間裡,牛頓仍一直對這一目的追逐不休。
(未經《參考消息》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中國小城市房地產過剩堪憂
金正恩發表「先軍節」談話 朝軍方稱不希望發生戰爭
德媒爆料:美國竊聽聯合國
朝鮮稱瑞士禁售滑雪設備「卑劣」
「金磚之父」奧尼爾稱「金磚國家」僅中國名副其實
「金磚之父」奧尼爾稱「金磚國家」僅中國名副其實
美防長東南亞之行衝著南海來
(原標題:5位飽受爭議的科學家 愛迪生:瘋狂的動物虐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