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虐待動物法知識點——遺棄動物屬於虐待動物嗎?

2020-11-29 陳豪俊律師

今天來談一下虐待動物和遺棄動物的關係問題。我在講反虐待動物時,一直有人自以為是「唱反調」跟我講「遺棄動物也應屬於虐待動物」,其實,反虐待動物當然包括反遺棄動物!沒有任何一個愛動物的人是認可「遺棄動物」這種行為的,我認為這是不證自明的。

一、到底什麼行為是虐待動物?

虐待動物是指故意以殘酷的手段、方式給動物以不必要的痛苦或者傷害,或者以殘酷的手段、方式殺害動物。

所以,禁止虐待動物不是禁止殺死動物,兩者之間不存在必然性,要正確的理解「虐待」二字就需要理解「故意」、「殘酷」、「不必要」這幾個詞。

1.故意

故意的意思就是有意而為之,所有的過失或無心造成的結果都不能視為虐待。

2.殘酷

其實殘酷這個詞一直無法精準定義,在刑訊逼供中也是定義「殘酷的方式」,但是,什麼是殘酷,沒有進一步的定義。

我認為,其實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是能直觀的感受出「殘酷」的含義的,殘酷其實就是超出正常肉體或精神的承受範圍,一個正常人看了覺得「受不了」,這就是殘酷!

舉例說明:以前著名的虐貓事件,女子用高跟鞋把小貓一個一個踩死!

還有前段時間有人用開水把懷孕的母貓活活燙死!

但凡是正常人,都覺得很殘酷!如果覺得很正常,一點都不殘酷的人,就需要去看心理醫生了。

3.「不必要」

不必要在虐待動物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以吃魚舉例,為了吃魚而殺魚是必須的,那麼殺魚就是一個必要的動作,所以這裡用刀子殺魚看起來很殘忍,但是是一個必要行為。

然而,有些地方為了保證魚肉的新鮮,用「水煮活魚」,這裡的活煮的方式是必要的嗎?我認為這就是不必要的。

在有些發達國家明文規定屠宰豬時必須使用高壓電將豬擊暈後再進行無痛宰殺,這種好處主要是:豬有豐富的感官功能,看到同類被宰殺或知道自己被屠宰會有恐懼感,而巨大的恐懼之下會使得其肉質分泌應激激素,某些激素對人類是有害的。而使其昏迷後再屠宰,可以避免豬產生恐懼感,也人道很多。

那麼在歐美發達國家如果使用其他令豬恐懼的屠宰方式,那就會被判定為「不必要」的,屬於虐待。

但是,考慮到我國屬於發展中國家,很多地區經濟落後,並不具備以人道方式殺豬,那麼傳統的宰殺方式就不能被認定為「不必要」的。

所以,如何理解「不必要」,是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判斷的,最直觀的判斷方式就是:如果有更為人道的方式殺死動物,就不得選擇其他殘酷的方式。

二、什麼是遺棄動物?

反虐待動物法所稱的遺棄,是指故意丟棄不應當或者不適合棄置於自然的動物的行為。遺棄動物按照虐待動物論處。

(一)遺棄和放生的區別

放生指的是將本來就屬於大自然的動物放回大自然,而遺棄是指將不適合放置自然的動物丟棄。一般這類動物的屬性為寵物,最常見的是貓和狗。

(二)遺棄行為是檢驗一個人愛不愛動物的「驗金石」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遺棄貓狗的人絕大多數是貓狗的主人,但還有部分貓狗是屬於被人偷走後玩了幾天又覺得不好玩再遺棄的。所以還不能把流浪動物的責任全部歸咎為養狗者。

為什麼會有遺棄貓狗的現象?因為很多人是沒有責任心的,也不是真正的愛狗者,他們只是把貓狗當成玩具一樣,無聊的時候可以玩一玩,但是又不願意承擔其照顧貓狗的責任。

以養狗舉例,買回家就得做一次全面的體檢,再得打各種疫苗(三聯),尤其是狂犬病疫苗是必打的!然後再得上狗證,植入晶片,各種交費,每天得牽著狗繩遛狗,狗生了病還得去看病。所以說養狗意味著責任和付出,如果對狗沒有愛心和耐心,是絕對堅持不下來的。

總體而言,遺棄狗的人佔比是非常少的,大部分有責任和有愛心的人如果因客觀原因無法繼續養狗,一般也會找到一個好人家把狗送人。我在北京也養過狗,後來因為工作繁忙,前女友又出國了,所以就想找一個好人家收養。可北京沒有信得過的人,最後是驅車1000多公裡把狗送到前女友的老家,這才放心。而且我們時不時的還會打電話問狗的近況,後來還專門去看了一次。

所以說但凡能對狗做出遺棄行為的人,一定不是愛狗的人,他們是不配稱「愛狗」的。現在網上有很多人把流浪動物的現象跟愛狗者聯繫在一起,這就屬於典型的「潑汙水」了,很簡單的道理,能幹出遺棄行為的人一定是不愛狗的。有個別落後的地方由於重男輕女思想,父母生下女兒會直接把女兒遺棄,這種父母配稱「愛子女」嗎?女兒如果僥倖成活長大,會認為父母是愛她的嗎?

(三)遺棄動物屬於虐待動物行為,應予以嚴懲

根據《反虐待動物法》草案,遺棄動物行為也屬於虐待動物行為。

遺棄動物的,終身禁止養動物,如遺棄動物擾亂社會治安,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公安部門應當處以行政拘留。

另外,故意遺棄動物,數量較多,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威脅公共安全等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結語

能做出遺棄動物行為的人必然不是愛動物的人,所以說,造成流浪貓和流浪狗的現象不能怪罪於"愛狗人士」,恰恰是這些備受指責的「愛狗人士」和「愛貓人士」在義務收留這些流浪動物,再為其尋找有責任心和有愛心的人家。

所以,請不要再把「流浪動物是『愛狗人士』和『愛貓人士』造成的」髒水亂潑了,更不要覺得愛護動物的人害怕懲罰遺棄動物的行為,恰恰相反,愛護動物的人更加希望出臺法律懲罰遺棄動物的人,而且是舉雙手贊成!


關注陳律師,每日更新法律資訊和熱點案件評論,跟陳律師多學法律少吃虧!

相關焦點

  • 禁止虐待動物需要專門立法嗎
    虐待動物事件頻頻發生目前僅被視為喪失公德禁止虐待動物需要專門立法嗎● 虐待動物以及傳播虐待動物圖片和視頻的行為,不管是個人的,還是有組織的、產業化的,本質上都是暴力行為,對整個社會都有毒害作用● 儘管國內專家學者不斷呼籲制定反虐待動物法,但我國市場經濟、社會制度、人文環境與其他國家不同,在反對虐待動物已經達成社會共識的前提下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僅被視為喪失公德,需要專門立法嗎
    有業內人士稱,儘管國內專家學者不斷呼籲制定反虐待動物法,但我國市場經濟、社會制度、人文環境與其他國家不同,在反對虐待動物已經達成社會共識的前提下,是否應對虐待動物的行為予以立法存在較大爭議。  遺棄虐待動物頻繁發生  暴力行為毒害整個社會  所謂虐待,是指「用殘暴狠毒的手段,對待某些人或某些事物」。針對動物身體上的虐待,也是人們通常理解的以殘酷手段傷害動物身體的虐待行為,「活體剝皮」「生吃猴腦」「活取熊膽」等,都屬於虐待動物行為的表現。
  • 反虐待動物法立法之路還有多遠?
    這起惡性虐待動物事件引起社會輿論關注,使反虐待動物法的立法問題再次回到公眾視野。事件在網絡上發酵之後,央視新聞發布的「呼籲儘快推動禁止虐待動物立法」微博話題閱讀量達到7.9億,其隨後發起的相關微博問卷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30.22萬人中有28.7萬人都明確堅決支持反虐待動物立法,支持率達到95%。
  • 被呼籲的《反虐待動物法》:現時有困難,未來有希望
    2009年年底,起草小組決定在前期工作基礎上,起草《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當時全國虐貓虐狗、集中打狗的現象很多,引發了社會輿論的關注。」常紀文告訴新京報記者。 2010年1月底,《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部分內容公布,分為九章,大致包括禁止違法食用貓狗肉,野生動物、經濟動物、寵物等多類動物的反虐待措施等。
  • 多名人大代表建議制定《反虐待動物法》,超100萬人支持!
    」」其實不僅是兩會代表,在民間,反虐待動物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越來越多人加入反虐待動物志願行動。2020年4月27日,民間志願者們自發發起「呼籲反虐待動物立法」聯署活動,活動得到上百萬人的支持,千萬人參與傳播。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卻僅遭道德譴責 暴力行為毒害整個社會
    ● 虐待動物以及傳播虐待動物圖片和視頻的行為,不管是個人的,還是有組織的、產業化的,本質上都是暴力行為,對整個社會都有毒害作用● 儘管國內專家學者不斷呼籲制定反虐待動物法,但我國市場經濟、社會制度、人文環境與其他國家不同,在反對虐待動物已經達成社會共識的前提下,是否應對虐待動物行為予以立法存在較大爭議● 動物保護問題涉及行業發展
  • 適得其反,加劇虐待動物的情況
    喜歡養動物的人,是真愛動物嗎?長得不好看,不能逗萌的動物為什麼沒人要?很多人所謂愛動物,其實是愛它們的逗萌可愛,讓動物給自己帶來歡樂幸福感。如果小動物們失去了這一特點,不知道還有幾人能愛它們!保護動物,本人也支持。但是過度畸形的愛,就讓人噁心!在地球上,人應該是最珍貴的,現在那些盲從者,把愛犬看得比父母孩子還重要,這種現象不正常,更談不上文明!
  • 歷史的軌跡-烏龜是動物還是魚?早期法律對虐待動物的案件
    正如他將在其職業生涯中解釋的無數次一樣,反殘酷法從未質疑人們使用動物的權利,而只是質疑他們虐待動物的權利。但是,有人會虐待沒有感情的動物嗎?在卡爾霍恩船長的審判中,辯方產生了一位專家證人,霍華德·根西博士(Howard Guernsey),他作證說,海龜的「神經組織」處於「最低級別」,使它們無法遭受痛苦。
  • 挪威設立「動物警察」打擊虐待動物行為
    原標題:挪威設立「動物警察」打擊虐待動物行為  新華網奧斯陸4月28日電(記者張淑惠 梁有昶)挪威政府28日宣布,將採取一系列強化動物保護的措施,包括設立專門的「動物警察」工作組。   挪威司法與公共安全部、農業與食品部在當天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為了加強對動物保護工作的跨部門協調,兩個部門成立了聯合委員會來制訂相關措施,其中包括設立「動物警察」試點項目。   據介紹,「動物警察」試點項目由位於挪威中部的南特倫德拉格郡警察局負責執行,暫定試行3年。
  • 火烤小狗箭射小貓:虐待動物的那些孩子後來怎樣了?
    對此,兒童心理學家這樣說:孩子之所以會虐待小動物,除了少數的好奇心,大多數是為了發洩內心的憤怒、鬱悶等。這是孩子有心理障礙的行為表現。嚴重的,還可能是具有品行障礙。什麼是品行障礙?品行障礙是指18歲以下兒童或少年反覆出現違反與年齡相應的社會道德準則或紀律的行為,屬於青少年常見的行為問題。
  • 大學生2個月虐殺80隻貓:虐待動物的孩子,很可能是潛在的殺人犯
    近些年來,虐待動物的新聞越來越多,而且施暴者多集中在青少年!毫不誇張的說,這些虐待小動物的人都有可能是潛在的「殺人犯」!也許很多家長看到這裡會不以為然:「不就是只貓嗎?不就是只動物嗎?又不是人,弄死就弄死了唄,沒啥大不了的!
  • 殘忍虐待動物的人,僅僅是性格缺陷?我看是人性的扭曲與喪失吧
    近幾年,時不時的爆出某地殘忍虐待小動物的視頻,施暴人在視頻裡哈哈大笑的同時,我們忍不住好奇想問∶究竟怎樣冷血的人,才能幹出這種禽獸不如的齷齪事?那些視頻不管是譁眾取寵還是博人眼球,但我卻看到了動物們飽受折磨後慘絕人寰的死於人類之手和人類那一顆顆扭曲的人性。
  • 醜聞……可口可樂的供應商虐待動物
    可口可樂和Fairlife已就Fairlife供應商Fair Oaks農場發生的虐待動物事件進行了處理。此前,美國動保組織Animal Recovery Mission(動物救援任務)在網上發布了一段Fair Oaks Farm員工虐待奶牛的視頻。
  • 大四學生虐貓被學校退學,那些虐待動物的人會對人施暴嗎
    01虐待動物的人會向其他人施暴嗎山東理工大學將範某退學處理這件事,引起了網友的討論,有人認為對範某的處罰太嚴重了世界反家暴聯合會曾在50所反家暴庇護機構做過調查,結果顯示:85.4%的受庇護婦女和63%的受庇護兒童反映家中動物受到虐待,83%的庇護保護機構員工反映庇護案件中會同時出現家中動物受到虐待的現象。
  • 張越:一個虐待動物的民族,一定也不會尊重人的生命
    張越老師,它基金理事長,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尊重生命才是東方文化核心視頻來源:畢嘯南工作室● 虐殺意味著虐待,而虐待意味著殘忍。● 一個人如果不把虐待當回事,就有可能進而以虐待取樂。如果這個人竟以虐待為樂,那Ta就喪失了人性。● 所謂惻隱之心,就是不忍之心;所謂不忍之心,就是不忍心看見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的善心。● 這是道德的底線也是道德的起點。一個人只要有了這樣一份善心,Ta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好人。
  • 印度寺廟 大象為宣傳「禁止虐待動物」 「披金掛彩」列隊走位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9日,印度艾哈邁達巴德,防止虐待動物協會(SPCA)在賈加納特印度寺廟舉行活動,馴象員牽著裝飾華麗的大象宣傳「禁止虐待動物」。
  • 當孩子虐待動物,是時候進行「生命教育」了
    但是現在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情景,那就是有一些小孩子對於動物並不是愛護的態度,而是虐待的態度,有些小孩子對動物是進行了虐待,將自己一些殘暴的行為實施在動物身上。雖然現在有一些小孩子對於動物一開始是喜歡的,但是隨著時間發展,它就會對動物進行虐待。
  • 打傘樹蛙系擺拍 攝影師虐待動物手法慘不忍睹(圖)
    打傘樹蛙系擺拍 攝影師虐待動物手法慘不忍睹(圖) 發布時間: 2013-07-28 16:53   來源: 中國日報網   進入電子報 打傘樹蛙系擺拍 攝影師虐待動物手法慘不忍睹  據外媒報導,印度尼西亞一隻樹蛙被拍到在傾盆大雨中抱著一片葉子躲雨,更聰明的是,它懂得根據暴雨方向調整「雨傘」朝向。
  • 餐館把活龍蝦放冰塊上保鮮 涉虐待動物被罰兩千歐
    據歐聯網援引義大利歐聯通訊社報導,較早前有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投訴佛羅倫斯一家餐館將鮮活的龍蝦放在冰塊上保鮮是對動物的一種虐待。上周五,當地法院做出裁定,責令餐館禁止在冰塊上存放龍蝦,並對餐館處以2000歐元的罰款。
  • 青聽午報|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用法律制裁虐待動物行為
    ●全國人大代表買世蕊表示,依照我國現行法律,虐待動物行為存在法律空白。她建議制定《反虐待動物法》,對構成動物虐待的犯罪構成要件,即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做具體規定,對動物實行「分類管理」和「全面、全過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