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越:一個虐待動物的民族,一定也不會尊重人的生命

2021-01-08 鳳凰網

張越老師,它基金理事長,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

尊重生命才是東方文化核心

視頻來源:畢嘯南工作室

● 虐殺意味著虐待,而虐待意味著殘忍。不僅是對其他生命的殘忍,也是對自己的殘忍。

● 一個人如果不把虐待當回事,就有可能進而以虐待取樂。如果這個人竟以虐待為樂,那Ta就喪失了人性。

● 所謂惻隱之心,就是不忍之心;所謂不忍之心,就是不忍心看見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的善心。

● 這是道德的底線也是道德的起點。一個人只要有了這樣一份善心,Ta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好人。

● 一個虐待動物的民族,一定也不會尊重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感一旦麻木,心腸一旦變冷酷,同類豈在話下。

● 我建議:用領養代替購買。

● 保護動物這件事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的是我們人類的貪婪、自私和愚昧。

● 我們希望人類的生命能夠璀璨、生如夏花,事實上動物也是如此,它們要有基本的尊嚴。

● 沒有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生命是一個整體,其他生命的受傷,就是我們自己受傷。

來源:青音約

相關焦點

  • 尊重動物就是尊重生命
    ■朱四倍(教師)    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已完成,今天起正式公示徵集意見。該法第七章「其他動物的法律保護」是建議稿中的亮點:不能讓動物做一些它不能做到或者傷害動物的事情,例如讓獅子跳進火堆,否則當事人將負法律責任並處以高額罰款。
  • 動物福利法:人類對生命的尊重與善意
    原標題:動物福利法:人類對生命的尊重與善意【新聞回放】2016年8月,山東省地方標準《肉雞福利屠宰技術規範》通過質監部門批准發布,這也是我國首個關於肉雞福利屠宰的行業標準。這些法律成果源於100多年來人類在道德、倫理方面的思考和進步,表達的是人類對其他物種和生命的尊重與善意。為動物福利立法歐美大部分國家早在19世紀就基本完成了防止虐待動物的立法。19世紀初,歐洲一些學者希望人類學會與動物溝通並了解它們。他們提出:動物和人一樣有感情、有痛苦,只是它們無法用人類的語言表達見解。最早實踐這一思想的是英國。
  • 反虐待動物法立法之路還有多遠?
    近幾年,民眾對於反虐待動物已經達成了一定共識,社會輿論對於出臺反虐待動物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近日,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和浙江理工大學動物法研究所聯合召開專題研討會,探討目前我國反虐待動物法的障礙與路徑選擇,與會的專家學者認為,是時候制定一部針對所有動物的《反虐待動物法》了。虐待動物不僅是動物問題近年來,虐待動物事件頻發。
  • 當孩子虐待動物,是時候進行「生命教育」了
    孩子沒有意識到動物跟我們人一樣,都是一個生命,還是講動物當做是沒有意識沒有生命的玩具。而孩子對於玩具是隨意的,是不知輕重的。3、父母沒有進行生命教育其實孩子虐待動物的最大原因是因為父母沒有對其進行生命教育,父母沒有讓孩子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性,沒有讓孩子認識到動物,其實跟我們人一樣都是一個生命,都是不能夠隨意對待的,要懂得去尊重動物,尊重生命。
  • 一個民族如果想被尊重,就一定要有哲學
    一個民族如果想被人尊重,想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就一定要有哲學思維,一定要學習哲學。人類如果想要前進,就要不斷超越自己,而只有擁抱哲學,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3  這種思維讓我們有資格說:我是人,不是動物  那麼,這樣一種思維或者說人類的精神活動,究竟是怎樣的呢?  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人」?我估計在座90%的人會說,「人」是會思想的動物。
  • 尊重動物的生存和境遇,就是尊重人自身
    但這樣的義憤與譴責,最終基本無效,既不能防止未來虐待動物事件的發生,也不會讓流浪動物的處境變得更好。 我們在過去看到過不少虐貓、虐狗的新聞,其中夾雜著烈性犬咬死人的新聞,使人們對於城市流浪貓狗和寵物的態度矛盾重重。
  • 禁止虐待動物需要專門立法嗎
    ,是否應對虐待動物行為予以立法存在較大爭議● 動物保護問題涉及行業發展、民族習俗、宗教習俗、倫理道德等多重複雜因素,全面提高動物保護水平仍將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近日,有網友爆料,四川廣安一男子凌晨3點持刀虐狗,並將視頻發至當地遛狗群。
  • 大四學生虐貓被學校退學,那些虐待動物的人會對人施暴嗎
    每每看到如此血腥、殘忍的場面,都會讓人心中產生兩個疑問,如此殘忍的人會不會對其他人施暴呢?他們為什麼會如此殘忍地對待一個生命呢?此外,美國聯邦調查局通過計算機分析連環強姦犯和連環殺人犯時,發現這些人通常都會具備一個共同點——曾虐待動物。比如,「波士頓扼殺者」Albert DeSalvo,他曾殺害13名婦女,他童年時就喜歡把貓狗囚禁在盒子裡,用箭進行射殺。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僅被視為喪失公德,需要專門立法嗎
    ,是否應對虐待動物行為予以立法存在較大爭議  ● 動物保護問題涉及行業發展、民族習俗、宗教習俗、倫理道德等多重複雜因素,全面提高動物保護水平仍將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 本報記者   王 陽  □ 本報見習記者 白楚玄  近日,有網友爆料,四川廣安一男子凌晨3點持刀虐狗,並將視頻發至當地遛狗群。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卻僅遭道德譴責 暴力行為毒害整個社會
    、民族習俗、宗教習俗、倫理道德等多重複雜因素,全面提高動物保護水平仍將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近日,有網友爆料,四川廣安一男子凌晨3點持刀虐狗,並將視頻發至當地遛狗群。事實上,類似虐待動物的事件並非個案。某網絡平臺直播虐貓吸引眼球、開水鍋裡煮貓咪……不少事件中施害人手段殘忍,虐待動物事件一直飽受輿論關注。《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針對動物的殘忍虐待行徑時有發生,在給動物造成傷害的同時,也給公眾造成了精神傷害,在道德和輿論上一直受到譴責。許多國家也已經有專門針對反對動物虐待的法律或者明確法律條文。
  • 反虐待動物法知識點——遺棄動物屬於虐待動物嗎?
    今天來談一下虐待動物和遺棄動物的關係問題。我在講反虐待動物時,一直有人自以為是「唱反調」跟我講「遺棄動物也應屬於虐待動物」,其實,反虐待動物當然包括反遺棄動物!沒有任何一個愛動物的人是認可「遺棄動物」這種行為的,我認為這是不證自明的。一、到底什麼行為是虐待動物?虐待動物是指故意以殘酷的手段、方式給動物以不必要的痛苦或者傷害,或者以殘酷的手段、方式殺害動物。
  • 為什麼要尊重動物權利?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出臺了有關反虐待動物的法案,德國國會甚至通過了一項驚人的決議,要用憲法來保障動物作為生命存在的權利。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動物權利寫進憲法的國家。這可以說是人與動物關係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
  • 每一個動物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他們是我們的朋友
    每一個動物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他們是我們的朋友這些天出現了流浪狗傷人事件,據報導,有一隻流浪狗咬傷了70多人,現在還未被捕獲,為何突然發生這種事件?而且還不是一隻流浪狗傷人,面對這樣的事情,怎樣解決最合適呢?難道我們要將他們趕盡殺絕嗎?
  • 殘忍虐待動物的人,僅僅是性格缺陷?我看是人性的扭曲與喪失吧
    近幾年,時不時的爆出某地殘忍虐待小動物的視頻,施暴人在視頻裡哈哈大笑的同時,我們忍不住好奇想問∶究竟怎樣冷血的人,才能幹出這種禽獸不如的齷齪事?那些視頻不管是譁眾取寵還是博人眼球,但我卻看到了動物們飽受折磨後慘絕人寰的死於人類之手和人類那一顆顆扭曲的人性。
  • 張越:拒吃魚翅 不僅保護鯊魚更是保護自己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它基金理事 張越下面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它基金理事 張越女士的發言。張越:它基金全稱叫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是在今年的春天成立的。它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動物保護基金會,它是由一些主持人和各媒體記者聯合發起成立的媒體人專業保護動物基金會,也要感謝騰訊給基金會成立提供的大力支持,王齊女士是我們這個基金會的成員之一,在此順道道謝。
  • 被呼籲的《反虐待動物法》:現時有困難,未來有希望
    常紀文告訴新京報記者,「當時卡在了一個平衡問題上,有人質疑,『人的福利問題都沒有解決,反而解決動物福利?』」常紀文告訴新京報記者,「當時卡在了一個平衡問題上,有人質疑,『人的福利問題都沒有解決,反而解決動物福利?』」 常紀文透露,2010年,研究小組把該稿全文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但並沒有結果。 「各方面的專家都可以撰寫其領域的建議稿,但這實際上並不是立法的一部分。」
  • 【新華社】動物紀念碑背後的生命尊重
    1月2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廖侃研究員在擦拭實驗動物紀念碑。廖侃在檢查「隔離器」內的實驗動物。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婆娑的柳樹下,一座莊重的實驗動物紀念碑下方,放置了一個藍色中英文銘牌:「謹以紀念為生命科學研究而獻身的實驗動物」——這裡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一個擁有近半個世紀悠久歷史的中國實驗動物基地。 元旦假期,這裡有80多名員工堅守崗位,精心照料著實驗動物們。
  • 歷史的軌跡-烏龜是動物還是魚?早期法律對虐待動物的案件
    僅在一個月前,伯格(Bergh)在紐約成立了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該組織致力於消除人類的「無知,無知,冷漠和對……蠻橫創造的殘酷虐待」。Bergh將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發現,將動物權利與人類特權相違背有多麼困難。
  • 敬畏生命不是單指敬畏狗的生命,淺薄無知的關愛只能使狗更受傷害
    為了愛狗把甘地的理論也拿來說事,其意就是對待動物的態度反應了一個民族的文明道德標準。可甘地是這樣說的嗎?你看過《甘地自傳》嗎?但不可否認,他確實強調了對待動物的態度。可甘地所指的是大自然中所有的動物,所以他提倡吃素,印度許多人也吃素。而甘地口中的動物在你們這裡就單指狗?你們自己吃素了沒有,「伴侶」們每天享受著共它物種的高蛋白又如何講?
  • 適得其反,加劇虐待動物的情況
    group_id=6901478069220229635 ,在文章中我提出了幾個主要觀點包括:要不要為動物立法,與國家的文明程度無關。以人為本,才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敬畏生命,指的是人類對珍稀物種的立法,而不是將保護權濫用,乃至於剝奪人類食肉的權利。對此,絕大多數網友的三觀都比較正,他們紛紛留言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