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宣稱自己解決了黎曼猜想——一個懸而未解近160年的關於質數分布的難題。這一天,在德國舉行的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愛丁堡大學的名譽教授麥可·阿提亞(Michael Atiyah)做了一場45分鐘的演講,展示了一個被他自己描述為「簡單證明」的成果,這個證明所依賴的工具是來自於一個看似不相關的物理問題。然而,很多專家對這個證明的有效性表示了懷疑,特別是89歲高齡的阿提亞近年來多次犯了錯誤。
「他展示的內容不太可能是我們所知的黎曼猜想的證明,」 曾經研究過黎曼猜想的挪威科技大學經濟學家喬爾根·維斯達爾(J?rgen Veisdal)這樣說,「它太過模糊和不具體了。」維斯達爾補充說,他需要仔細研究一下書面證明方能給出最終的判斷。
9月24日,麥可·阿提亞在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做演講 | Heidelberg Laureate Forum Foundation
黎曼猜想是最後的偉大數學未解難題之一,於1859年由德國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提出。它是一個關於質數的假說。質數就是2、3、5、7、11這樣的數,它們只能被1或者它自己整除。在實數軸上,隨著數值的增大,這些質數出現的頻率不斷降低,相鄰兩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黎曼發現,理解質數分布規律的關鍵在於這樣一個數集:黎曼ζ(念做「澤塔」)函數的所有零點,或者說ζ(s)=0時s的值。這裡的s是一個複數,擁有實部和虛部。在這些零點的基礎上,他發明了一個公式,可以計算一定數字範圍內到底有多少是質數,還有這些質數之間的間隔有多大。
然而,黎曼這個公式成立的前提是:ζ(s)=0時的所有s的實部都是1/2。黎曼本人證明了在前幾個質數身上,這個性質是正確的;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人們用計算的方法證明了這個特性對於很多大值質數同樣成立。但是,還沒有人能以正式的、嚴謹的證明來說明這個性質永遠成立,直到無窮。成功的證明不僅能獲得克萊數學研究所為7個「千禧大獎難題」設立的100萬美元的獎金,還能將其應用在對質數的預測上,這對密碼學來說有著重大意義。
黎曼於1859年的手稿 | the State and University Library at G?ttingen
作為其研究領域的巨擘,阿提亞在幾何學、拓撲學和理論物理學上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於1966年獲得了菲爾茲獎,2004年獲得阿貝爾獎,橫掃數學領域兩個巔峰獎項。儘管阿提亞的職業生涯長且多產,他在關於黎曼猜想的聲明前的最近幾年中,成果表現卻大都不盡如人意。
2017年的時候,阿提亞告訴《時代》雜誌倫敦分部說,自己對法伊特-湯普森定理(Feit-Thompson Theorem)做出了極大的簡化。法伊特-湯普森定理是一個群論的抽象理論,於1963年被首次證明,化簡前的證明足足有255頁,阿提亞的簡化版只有12頁。然而,當他把自己的證明發給了15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後,得到的反饋要麼是質疑,要麼是沉默,而這個證明最終沒有正式發表。此前一年,阿提亞將一篇論文預印本貼在了arXiv上,聲稱自己解決了微分幾何學中的一個著名難題,但同行們很快指出了他所用方法中的若干不準確,這個證明也沒有正式發表。
《科學》聯繫了數位阿提亞的同事。他們認為,阿提亞在退休後又決定復出,還基於不可靠的聯繫而提出證明,這件事情值得擔憂;同時,他們認為這個黎曼猜想的證明不太可能成功。但是因為害怕影響關係,沒有人想公開批評他們的導師或同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數學物理學家約翰·貝茲(John Baez)是少數幾個願實名對阿提亞的說法提出批評性言論的人之一。「(他的)證明只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主張疊加在另一個主張上面,而沒有任何連接性的論據或真正充分的論證,」他說。
麥可·阿提亞 | webdelmaestrocmf.com
阿提亞自己似乎並不擔心。「觀眾裡有無所畏懼而聰明的年輕人和博識的的長者,」阿提亞在他的演講之前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到。「我正在把自己扔給獅子,但我希望自己能夠毫髮無損。」據阿提亞說,他的證明和他的論文副本在網上流傳,促使他同意做這個演講。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批評,但他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僅可以以此證明黎曼假設,還可以證明數學中其他未經證實的猜想。「人們會抱怨和牢騷,」阿提亞說,「但那是因為他們拒絕接受一個老頭子可能提出一種全新方法。」
在他的演講中,阿提亞只用了幾頁PPT展示他的證明,而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了討論兩位20世紀的數學家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和弗裡德裡希·希澤布魯赫(Friedrich Hirzebruch)的貢獻。他說他的證明基於這二位的成果。
約翰·馮·諾伊曼(左)和弗裡德裡希·希澤布魯赫(右)| Lanl(左);Konrad Jacobs(右)
阿提亞證明的關鍵取決於物理學中的精細結構常數,它描述了帶電粒子之間電磁相互作用的強度和性質。他使用了一個相對少有人知的關係——託德函數——來描述了精細結構常數,並聲稱能夠通過反證法來證明黎曼猜想。
在五頁的證明文章中,阿提亞說,這個證明所依賴的大部分理論框架都在他的另一篇論文中。該論文已經提交給了《皇家學會會刊A》,目前尚未發表。
作者:Frankie Schembri
翻譯:博超、周唯
編輯:Ent
編譯來源: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9/skepticism-surrounds-renowned-mathematician-s-attempted-proof-160-year-old-hypothesis
果殼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啥的果殼
建議你關注一下
對,這是一個二維碼
給果殼發送【二維碼】告訴你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