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紅斑的秘密,其實是被太陽曬出來的

2021-01-13 宇宙解碼

        木星大紅斑是木星表面的標誌性特徵之一。主流理論認為,大紅斑是一團激烈的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旋,因氣流中含有大量的紅磷化物,所以呈深褐色。但美國宇航局的最新研究結果卻否定了這一說法,認為木星的大紅斑其實是被太陽曬出來的。




        研究人員用紫外線照射氨氣和乙炔這兩種存在於木星高空雲層裡的化合物,以模擬太陽光對這兩種物質的影響。結果發現,實驗中產生了一種紅色物質。




        隨後,研究人員對比了卡西尼探測器對大紅斑的觀測數據,發現實驗室裡得到的紅色化合物的光散射特性,與他們根據觀測數據建立的大紅斑模型完全吻合。


        他們認為,「曬斑」的紅色物質只存在於雲層頂部,「曬斑」的絕大部分實際上是無色的。大紅斑經常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將氨冰顆粒卷至高空,暴露在更加強烈的紫外線中,在頂端形成紅色物質。




        同時,氣旋也囚禁了這些紅色物質,使其無法散逸開。




        而木星的其他區域顏色豐富,有橙色、棕色等,則是因為這些地方的高空雲層不及大紅斑厚,使我們能夠看到存在於大氣更深處、顏色也更豐富的其他物質。

關注宇宙解碼[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木星大紅斑
    被稱為巨大紅斑的物質其實是由高壓反氣旋形成的風暴這可能是一個暫時的情況,也有可能木星的紅斑繼續減少它的大小。如果它繼續減少,到2040年可能看起來就像一個圓形了。我們已經在《天文在線》上寫了很多關於木星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小紅斑的文章,這是一個關於木星紅斑一起碰撞的文章。
  • 木星大紅斑:你可知我「眼」中飽含的秘密?
    在這段時間裡,它使用最先進的儀器和成像儀拍攝了木星雲頂、地極和不同地區帶的圖片。飛到了比以往任何太空飛行器都更接近木星的距離對其進行探測。朱諾配備了八種不同的儀器,每種都被設計用於觀測木星大氣層的不同屬性,再加上一個被稱為JunoCam的成像儀,使得我們能對木星的漩渦和滾動的雲層進行前所未有的清晰成像。
  • 為什麼木星有一個大紅斑?
    大紅斑是逆時針旋轉的,周期大約是6地球日,或14個木星日。它的直徑是東西長24–40,000公裡,和南北寬12–14,000公裡,大到足以放進2-3個地球。還不是很確實的知道大紅斑呈現紅色的原因,科學家發現木星的大紅斑面積正在縮小,暗示木星上的超級風暴出現衰退的跡象。儘管木星的大紅斑被科學家研究了近150年,但它的形成和一些機制仍然是個迷。
  • 木星的大紅斑怎麼了?
    近年一些照片顯示木星那個漂亮的大紅斑似乎有被拆散的趨勢,「脫落」下來的小小紅色斑點四散開來,一些科學家開始擔心,大紅斑是不是在變小,以後會消失?木星大紅斑與地球的大小對比示意圖。發現細胞的英國物理學家胡克(Robert Hooke)最早在1665年發現了木星上的這塊大紅斑。直到1979年,人們通過兩艘太空船近距離飛過木星拍攝的照片,才了解到那是一塊漂浮在有地球幾倍大的渦流之上的紅色雲層。但是同時,科學家將紅斑區域與19世紀的照片對比,覺得只有當時的一半大,首次引發了紅斑是不是會消失的顧慮。
  • 木星大紅斑要消失了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當中的龐然大物,它因表面有一個大紅斑而被世人所熟知。大約在350年前,也就是我們的大清國康熙9年,國外有個叫做羅伯特·虎克的人,第一次看到木星上的大紅斑1665年,法國天文學家發現木星有一條大紅斑並把它繪製成圖,終於引起了國際天文學界的注意,此後,至1713年,這條大紅斑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著。1973年,為探明木星真相,美國發射了無人勘測器——先鋒10號。經過1年零9個月的宇宙飛行,「先鋒10號」終於來到了木星附近,並拍攝到了木星外形的彩色照片發回地球。這些照片讓人們清楚地看到了木星上的大紅斑。
  • NASA:木星的「大紅斑」仍在變小
    科學家使用哈勃空間望遠鏡繪製了木星的新地圖,發現著名的木星大紅斑(Great Red Spot)仍在持續變化。
  • 木星大紅斑深度是地球海洋50倍
    大紅斑是木星表面最著名的特徵性標誌,它其實是一團激烈的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流,也就是一個巨大風暴,但它的規模無論是地球上還是地球附近都絕不可能見到,其長約25000千米,上下12000千米,可以鯨吞整個地球。迄今為止,這個大風暴已經「刮」了至少200年到350年,但卻完全沒有停歇過。科學家一直不清楚為什麼大紅斑能夠如此持久地存在,以及它的「根」究竟在哪裡。
  • 木星大紅斑:不是害羞,是曬傷
    根據卡西尼探測器的觀測數據,天文學家認為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是簡單化合物在陽光照片下分解的結果,而非這個大氣旋從木星內部翻上來的物質。貝恩斯及其同事,同在JPL工作的鮑勃·卡爾森(Bob Carlson)和湯姆·莫馬裡(Tom Momary),利用卡西尼探測器2000年12月飛掠木星時發回的數據,再結合他們在實驗室裡進行的實驗,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實驗室裡,這些科學家用紫外線照射氨氣和乙炔這兩種已知存在於木星上的化合物,以模擬陽光對大紅斑極高空雲層裡這兩種物質的影響。結果,實驗中產生了某種紅色物質。
  • 天文小科普:木星大紅斑
    被稱為巨大紅斑的物質其實是由高壓反氣旋形成的風暴。這個風暴圍繞著這個星期在22度左右旋轉。隨著航行者1號時間的流逝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大氣的運動和大紅斑的流通性。每10小時拍一張照片,一共記錄了超過32天。看整個錄像。
  • 天文小科普:木星大紅斑
    木星的紅斑是太陽系最突出的特徵之一。這是一個和地球三倍一樣大小的巨大風暴。自從太空人第一次用望遠鏡看見它開始,它一直圍繞著木星雲層頂端肆虐。被稱為巨大紅斑的物質其實是由高壓反氣旋形成的風暴。這個風暴圍繞著這個星期在22度左右旋轉。太空人認識這是更深的紅色來自如何獲取硫和氨粒子從更深處的木星的大氣層中。
  • 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一起來分析吧
    木星「大紅斑」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有的說,根據木星探測器發回的資料,發現木星內部溫度很高,散發出來的熱量為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的2.5倍,推測,大紅斑可能是木星內部溫度最高的部分呈柱狀的旋渦不斷朝外噴射的地方,類似於地球上的火山噴發。真相只能有一個。大紅斑究竟是颱風還是火山噴發?咱們根據資料分析一下看。1、大紅斑反向旋轉。北側氣流緩慢向西,南側氣流向東,看起來是搓出了一個反氣旋。
  • 木星大紅斑的特殊象徵意義
    當人們關注木星時,大多離不開它特殊的標記——大紅斑。木星大紅斑位於木星南半球的南回歸線上,是一個巨大的逆時針旋轉的漩渦,據相關研究,大紅斑已存在數百年了。 為了突出木星大紅斑的體量規模,如果將地球皮膚——地殼展開,貼到木星大紅斑上面,面積幾乎恰好相當。所以,從等量替換的角度而言,木星大紅斑漩渦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用計算機術語來講,木星大紅斑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的鏡像,前者更接近平面直觀,後者似乎立體難辨。
  • 木星大紅斑是什麼?能裝下一個地球的大紅斑,隱藏著什麼秘密
    但是,唯獨木星卻具備自身發光的能力。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顆會自身發光的行星-木星。早在古代,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這顆行星。羅馬人以他們的神來命名這顆行星,而中國人則稱木星為「歲星」。木星除了體積和質量之外,還有一個不同於其他行星的特點,就是自身會產生光源,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後發現,木星一直在向周圍的宇宙空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而能量的大小相當於從太陽那裡吸收到能量的兩倍,也就是說,木星本身釋放出來的能量,有一半是它自身產生的。
  • 地球被木星「盯」上?大紅斑內出現黑色眼睛,木星怎麼了?
    然而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有關木星的科普也十分值得人們關注,木星在太陽系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據哈勃望遠鏡傳回的相關照片,木星表面擁有巨大的紅斑,看起來十分顯眼。科學家們藉助於相關理論分析,由於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所以它的大氣狀態也十分特殊,大紅斑很有可能是木星大氣中的氣旋風暴,特殊的條件導致它在幾百年間沒有消失,並且隨著木星的不斷運動而改變位置和大小。最近,有科學家發現,大紅斑的相關照片顯示其內部出現黑色圓圈,像一隻眼睛在遠遠地盯著地球。
  • 研究發現,木星大紅斑的顏色源自太陽光
    一則研究顯示,如果不是因為太陽,木星上的大紅斑只會是這顆氣態巨行星上一個平平無奇的存在。這一說法與與大多數科學家對於為什麼這個地方看起來如此多彩的想法不同,即為什麼紅點看上去如此色彩斑斕:雲團中的許多特徵能給予紅斑特有的色度。將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上的觀測數據與研究室中的實驗相結合。
  • 木星的眼睛——大紅斑,可以裝下3個地球
    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漩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長約25000千米,上下跨度12000千米,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木星大紅斑和白卵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
  • 木星的大紅斑裡竟然發現了水!
    大紅斑進行觀測,在大紅斑深處發現了水的化學特徵。
  • 木星大紅斑最誇張時有多大?200年前出現過,現在卻可能要消失了
    如果放在木星,別說樹,樓都能飛起來。作為一顆氣體巨星,木星表面大氣可謂是波雲詭譎,十分活躍。在木星六百多億平方公裡的表面上,到處都是恐怖的氣旋。我們平時看到的木星表面的各種條帶,其實都是翻滾的雲層。而它表面的一個一個「圈」,則全都是恐怖的氣旋,最大風速可以達到每秒150米。要知道,高鐵的速度也只有每秒不到100米。
  • 木星的大紅斑可能在20年內消失
    在1830年首次出現,而從17世紀的觀測結果也揭示了木星表面的一個巨大斑點,可能是同一個風暴系統。這表明木星的大紅斑(GRS)已經持續了數個世紀。在最近的一篇報導中,Business Insider與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領導的Juno任務成員,和行星科學家就巨型風暴的命運進行了交談。
  • 木星大紅斑正在變小?並沒有!
    今年早些時候,一些業餘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異常對木星:大紅斑似乎被剝落,人們擔心的是這個星球上最可識別的特徵可能會消失。但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家菲利普·馬庫斯(Philip Marcus)表示不同。